2.文言虚词"其"

文言虚词——“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二、学习过程:

(一)“其”的意义和用法总结。 1、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 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② 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③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指南录后序》)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②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说》)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② 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二)用作语气副词。

1、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① 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2、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

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 说》) ②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3、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4、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要”。

①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5、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多么”。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 说》)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1

①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 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二)指出下列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春与秋其代序。 24、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25、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26、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2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8、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论语·卫灵公》) 《六国论》) 《六国论》) 《六国论》) 《童区寄传》)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捕蛇者说》)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祭十二郎文》) 《师 说》) 《左 传》) 《伶官传序》) 《左 传》)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游褒禅山记》) 《烛之武退秦师》) 《离 骚》)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报任安书》) 《鸿门宴》) 《师 说》) 《逍遥游》)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 (((((

文言虚词——“其”

1、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3、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5、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7、第三人称代词,它; 8、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9、指示代词,这; 10、指示代词,那; 11、指示代词,那; 12、指示代词,那;

13、指示代词,其中的; 14、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15、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16、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7、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18、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19、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0、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1、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2、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23、音节助词,可不译; 2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5、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6、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27、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8、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29、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文言虚词——“其”

1、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3、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5、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7、第三人称代词,它; 8、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9、指示代词,这; 10、指示代词,那; 11、指示代词,那; 12、指示代词,那;

13、指示代词,其中的; 14、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15、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16、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7、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18、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19、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0、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1、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2、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23、音节助词,可不译; 2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5、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6、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27、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8、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29、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3

文言虚词——“其”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

二、学习过程:

(一)“其”的意义和用法总结。 1、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 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② 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③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指南录后序》)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②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说》)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② 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二)用作语气副词。

1、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① 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2、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大概”。

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 说》) ②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3、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4、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要”。

①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5、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多么”。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 说》)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1

①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 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二)指出下列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春与秋其代序。 24、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25、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26、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2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8、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论语·卫灵公》) 《六国论》) 《六国论》) 《六国论》) 《童区寄传》)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捕蛇者说》)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 《祭十二郎文》) 《师 说》) 《左 传》) 《伶官传序》) 《左 传》)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游褒禅山记》) 《烛之武退秦师》) 《离 骚》)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报任安书》) 《鸿门宴》) 《师 说》) 《逍遥游》)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其:

(((((((((((((((((((((((( (((((

文言虚词——“其”

1、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3、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5、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7、第三人称代词,它; 8、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9、指示代词,这; 10、指示代词,那; 11、指示代词,那; 12、指示代词,那;

13、指示代词,其中的; 14、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15、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16、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7、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18、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19、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0、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1、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2、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23、音节助词,可不译; 2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5、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6、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27、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8、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29、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文言虚词——“其”

1、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3、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5、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7、第三人称代词,它; 8、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9、指示代词,这; 10、指示代词,那; 11、指示代词,那; 12、指示代词,那;

13、指示代词,其中的; 14、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15、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16、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7、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18、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19、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0、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1、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2、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23、音节助词,可不译; 2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5、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6、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27、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28、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29、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3


相关文章

  • 文言中虚词作用
  • 语助,即助词,指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包括但不限于焉.哉.乎.也. 虚词相对于实词来说,不能独立表达语义,只能配合实词来构成语法结构,因此显得不重要,但是,不用虚词或用不好虚词都会影响语义的表达.实词和虚词,好比说两位说相声的搭档,逗 ...查看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 ...查看


  •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
  • 淮海中学高三语文组学案序号: 题目: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版)使用时间:月日 主备人:王汉同参与人:高三语文组 课题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及高考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新运用
  • 虚词不虚: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新运用                          深圳科学高中    罗佰方本文发表于<特区教育>随着高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科素养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具体体现在语言上 ...查看


  • 文言虚词教案
  •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案(2014.3.5) ---回归课本,掌握方法 高三 邹鹏 [教学目标] 1.掌握<考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文言虚词的用法判断. 2.树 ...查看


  • 2016高三总复习课内文言虚词练习
  • 常用文言虚词练习 姓名 分数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1.门虽设而常关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 3.北救赵而西却秦 4.人非生而知之者, ..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7.君 ...查看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
  •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 ...查看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0%的比重.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 ...查看


  • 如何判别文言虚词焉
  • 五个步骤区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浙江 李先慧 [论文摘要]判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思的原则是语法意义,而不能是词汇意义.用动态语法分析中的删除法.替换法.换位法凸显"焉&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