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第一次课: 2学时

1 题目: §9.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9.2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9.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2 目的:

1 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及其物理意义,理解波形图。掌握平面简谐波的特征量。掌握由已知质点的简谐振动方程建立波动方程的方法。 2 理解谐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的概念。

一、引入课题: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叫做波动,波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波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投石于静水中,水面兴波;击物发声,激起声波;光波引起视觉;无线电波及其电视工作。近代物理告诉我们,微观粒子乃至任何物质都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叫物质波。这些波虽然本质上不相同,但很多基本规律是一样的。由于机械波最富于直观性,我们通过学习机械波来掌握波的基本规律。

本章讨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的特征和有关规律,具体为, (1)波动的基本概念;

(2)与波的传播特性有关的原理、现象和规律; (3)与波的叠加特性有关的原理、现象和规律。 二、讲授新课:

§ 9.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1.波源:引起波动的初始振动的物体 介质:能够传播这种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

注意:(1)波动只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振动状态的传播速度称为波速;

(3)波速和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个概念。

简谐波:若媒质中的所有质元均按一定的相位传播规律做简谐振动,此种波称为

简谐波(simple harmonic wave)。以下我们主要讨论简谐波。 2 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以弹性绳上的横波为例,由图可见:

= 0

t = T/4

t = T/2

t = 3T/4

t = T

弹性绳上的横波

由图可见:

(1)媒质中各质元都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未“随波逐流”。波的传播不是媒质质元的传播。

(2)“上游”的质元依次带动“下游”的质元振动(依靠质元间的弹性力)。 (3)某时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于“下游”某处出现,这就是“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的含义。

(4)有些质元的振动状态相同,它们称作同相点。相邻的同相点间的距离叫做波

长(wave- length) ,它们的相位差是2。 3 波是相位的传播

由于振动状态是由相位决定的,“振动状态 的传播”也可说成是“相位的传播”,即某时刻某点的相位将在较晚时刻重现于“下游”某处。于是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元的相位依次落后。

传播方向

b

a u

x

b点和a点的相位比较

图中b点比a点的相位落后



2

x

即a点在t时刻的相位(或振动状态)经t的时间传给了与它相距为x的b点,或b点在t +t时刻的相位(或振动状态)与a点在t 时刻的情况相同(Δx/Δt 即波的传播速度)。

二、横波与纵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横波仅在固体中传播。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三、波面 波前和波线

1.波面:由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连成的面称为波面。

2.波前:在某一时刻,由波源最初振动状态传达到各点所连成的曲面称为波前。 3.波线:波的传播方向称为波线。

说明:(1)在某一时刻,波面的数目有许多个,而波前只有一个,波前是最前面的那个波面。

(2)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是和波面垂直的。

四、波形曲线(波形图) 1 波形曲线(Yx曲线)

波形曲线(wave form curve) 是Yx

关系 曲线), Y-质元的位移

x-质元平衡位置的坐标

Y--x曲线反映某时刻t各质元位移 在空间 的分布情况。

(t时刻用照相机为所有质元拍的团体相)

波的传播在外貌上表现为波形的传播。不同时刻对应有不同的波形曲线。每过一个周期(质元全振动一次),波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在波形曲线上必须标明时刻t和波的传播方向。波形曲线不仅能反映横波也能反映纵波的位 移情况。

2.注意区别波形曲线和振动曲线 波形曲线: x曲线

x

振动曲线: t曲线,反映某一质元的位移随t的变化。 3 要求:应掌握,

x

(a)

(1)由某时刻的波形曲线画出另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2)由某时刻的波形曲线 确定某些质元的振动趋势 画出这些质元的振动曲线;

(3)由某质元的振动曲线画出某时刻的波形曲线。

重要原则:不管是在波形曲线还是振动曲线上,同一质元在同一时刻的振动位移应相同 (可用此原则检验所画曲线是否正确)。 练习:

1.已知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下图, (1)画出t +(T/4), t +(T/2), t +(3T/4) 各时刻的波形曲线。

(2)在题图上用小箭头示出a、b、c、d 各质元的振动趋势,并分别画出它们的 振动曲线。

2.已知x=0处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画出 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设波沿+x方向传播)。 五、波的特征量 1.波长λ

波动传播时,在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π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

练习题用图

t

2. 周期T:波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3. 频率ν:周期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波动所传播的完整波的数目。



4. 波速v: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即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相速)。

注意:周期或频率决定于波源的振动。

波速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u

T





u

Tu

第一次课: 2学时

1 题目: §9.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9.2 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9.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2 目的:

1 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及其物理意义,理解波形图。掌握平面简谐波的特征量。掌握由已知质点的简谐振动方程建立波动方程的方法。 2 理解谐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的概念。

一、引入课题: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叫做波动,波动是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

波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投石于静水中,水面兴波;击物发声,激起声波;光波引起视觉;无线电波及其电视工作。近代物理告诉我们,微观粒子乃至任何物质都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叫物质波。这些波虽然本质上不相同,但很多基本规律是一样的。由于机械波最富于直观性,我们通过学习机械波来掌握波的基本规律。

本章讨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的特征和有关规律,具体为, (1)波动的基本概念;

(2)与波的传播特性有关的原理、现象和规律; (3)与波的叠加特性有关的原理、现象和规律。 二、讲授新课:

§ 9.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1.波源:引起波动的初始振动的物体 介质:能够传播这种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

注意:(1)波动只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介质中的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振动状态的传播速度称为波速;

(3)波速和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个概念。

简谐波:若媒质中的所有质元均按一定的相位传播规律做简谐振动,此种波称为

简谐波(simple harmonic wave)。以下我们主要讨论简谐波。 2 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以弹性绳上的横波为例,由图可见:

= 0

t = T/4

t = T/2

t = 3T/4

t = T

弹性绳上的横波

由图可见:

(1)媒质中各质元都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未“随波逐流”。波的传播不是媒质质元的传播。

(2)“上游”的质元依次带动“下游”的质元振动(依靠质元间的弹性力)。 (3)某时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于“下游”某处出现,这就是“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的含义。

(4)有些质元的振动状态相同,它们称作同相点。相邻的同相点间的距离叫做波

长(wave- length) ,它们的相位差是2。 3 波是相位的传播

由于振动状态是由相位决定的,“振动状态 的传播”也可说成是“相位的传播”,即某时刻某点的相位将在较晚时刻重现于“下游”某处。于是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元的相位依次落后。

传播方向

b

a u

x

b点和a点的相位比较

图中b点比a点的相位落后



2

x

即a点在t时刻的相位(或振动状态)经t的时间传给了与它相距为x的b点,或b点在t +t时刻的相位(或振动状态)与a点在t 时刻的情况相同(Δx/Δt 即波的传播速度)。

二、横波与纵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横波仅在固体中传播。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三、波面 波前和波线

1.波面:由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连成的面称为波面。

2.波前:在某一时刻,由波源最初振动状态传达到各点所连成的曲面称为波前。 3.波线:波的传播方向称为波线。

说明:(1)在某一时刻,波面的数目有许多个,而波前只有一个,波前是最前面的那个波面。

(2)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是和波面垂直的。

四、波形曲线(波形图) 1 波形曲线(Yx曲线)

波形曲线(wave form curve) 是Yx

关系 曲线), Y-质元的位移

x-质元平衡位置的坐标

Y--x曲线反映某时刻t各质元位移 在空间 的分布情况。

(t时刻用照相机为所有质元拍的团体相)

波的传播在外貌上表现为波形的传播。不同时刻对应有不同的波形曲线。每过一个周期(质元全振动一次),波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在波形曲线上必须标明时刻t和波的传播方向。波形曲线不仅能反映横波也能反映纵波的位 移情况。

2.注意区别波形曲线和振动曲线 波形曲线: x曲线

x

振动曲线: t曲线,反映某一质元的位移随t的变化。 3 要求:应掌握,

x

(a)

(1)由某时刻的波形曲线画出另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2)由某时刻的波形曲线 确定某些质元的振动趋势 画出这些质元的振动曲线;

(3)由某质元的振动曲线画出某时刻的波形曲线。

重要原则:不管是在波形曲线还是振动曲线上,同一质元在同一时刻的振动位移应相同 (可用此原则检验所画曲线是否正确)。 练习:

1.已知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下图, (1)画出t +(T/4), t +(T/2), t +(3T/4) 各时刻的波形曲线。

(2)在题图上用小箭头示出a、b、c、d 各质元的振动趋势,并分别画出它们的 振动曲线。

2.已知x=0处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画出 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设波沿+x方向传播)。 五、波的特征量 1.波长λ

波动传播时,在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π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

练习题用图

t

2. 周期T:波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3. 频率ν:周期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波动所传播的完整波的数目。



4. 波速v: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即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相速)。

注意:周期或频率决定于波源的振动。

波速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u

T





u

Tu


相关文章

  • 3机械波的产生.描述及图像
  • [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一.机械波 1.机械波的产生 第 6 讲 简谐波的产生.描述及图像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机械波. (2)产生条件:波源和介质. (3)产生过程: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 ...查看


  • 高一物理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知识要点梳理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 介质 能够传播振动的媒介物叫做介质.(如:绳.弹簧.水.空气.地壳等) 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形成机械波的条件 (1)要有波源:(2)要有能传播振动的 ...查看


  •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导学案
  • <波的形成和传播>学案 编号:03 使用日期:10月10日 执笔人:张洪娟 审核人 课标点击 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传播过程的特点: 2.了解机械波的分类: 3.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教学重点 波的形成过程的 ...查看


  • 机械波典型习题
  • 机械波典型习题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 ...查看


  • 超声波特性
  • 2.1 超声波的定义 波是由某一点开始的扰动所引起的,并按预定的方式传播或传输到其他点上.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波.人们所感觉到的声音是机械波传到人耳引起耳膜振动的反应,能引起人们听觉的机械波频率在20Hz~20KHz,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KH ...查看


  • 人耳一般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的最高值的多少赫兹
  • 人耳一般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的最高值是多少赫兹 声波是属于机械波中一种,是纵波,机械波传播跟电磁波不一样,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机械波产生条件:一.要有介质:二.要有振源.在月亮上,宇航员讲话是不能相互听到,月亮上是真 ...查看


  • 波的基本性质
  • 在空间以特定形式传播的物理量或物理量的扰动.由于是以特定的形式传播,这个物理量(或 特定边界条件下的解.物理定义 wave 某一物理量的扰动或振动在空间逐点传递时形成的运动.不同形式的波虽然在产生机制.传播方式和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很 ...查看


  • 物理选修3-4知识点
  • 物理选修3-4知识点梳理 1.机械振动: 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来回做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产生的条件是:①回复力不为零:②阻力很小.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做回复力,回复力属于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析 ...查看


  • 超声波测距毕业论文
  •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以单片机技术为基础,实现对前方物体距离的测量.根据超 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慢,在介质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利用超生波传感器对前 方物体进行感应,经过单片机中的程序对超声波传感器发射和接收的超声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