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变法知识点

戊戌变法变法知识点

一、戊戌变法前的中国社会(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具体表现在:

(一)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1、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资本输出形式包括:直接在中国开设工厂、政治性贷款、抢夺路权、矿权。

2、政治上: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课本知识和地图知道英、俄、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巨额赔款、严重财政危机、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三)新的社会因素: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维新思想的传播

(一)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

2、思想主张:振兴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商战”;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3、作用: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二)维新思想的传播

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特点:“托古改制”

2、维新思想的传播

(1)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潮演变为爱国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2)利用媒体、书籍宣传: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代章,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谭嗣同发表《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

(3)组织团体:康有为创办“强学会”。

(4)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的作用,表明维新派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为后来的百日维新奠定了基础。

(三)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直接诱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民族危亡迫在眉睫

2、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3、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颁布)--------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4、内容:(主要内容体现在之前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

(1)政治上:内容看课本(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2)经济上:内容看课本(影响: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教育:内容看课本(影响: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4)军事上:内容看课本

5、百日维新失败

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宣布 “临朝听政”,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囚禁光绪帝在瀛台。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被害。

2、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组织领导,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实权派官员的有力支持(地方官中仅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

3、历史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4、历史意义/评价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也是资产阶级改革中国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具体展开内容见课本138页)

戊戌变法变法知识点

一、戊戌变法前的中国社会(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具体表现在:

(一)列强加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1、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资本输出形式包括:直接在中国开设工厂、政治性贷款、抢夺路权、矿权。

2、政治上: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课本知识和地图知道英、俄、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巨额赔款、严重财政危机、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三)新的社会因素: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维新思想的传播

(一)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薛福成、王韬、郑观应等

2、思想主张:振兴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商战”;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3、作用: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二)维新思想的传播

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特点:“托古改制”

2、维新思想的传播

(1)公车上书:使得维新思潮演变为爱国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2)利用媒体、书籍宣传: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代章,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谭嗣同发表《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

(3)组织团体:康有为创办“强学会”。

(4)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的作用,表明维新派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为后来的百日维新奠定了基础。

(三)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直接诱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民族危亡迫在眉睫

2、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3、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颁布)--------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4、内容:(主要内容体现在之前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

(1)政治上:内容看课本(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2)经济上:内容看课本(影响: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教育:内容看课本(影响: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4)军事上:内容看课本

5、百日维新失败

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宣布 “临朝听政”,发动了戊戌政变。将囚禁光绪帝在瀛台。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刘光弟、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被害。

2、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组织领导,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缺乏实权派官员的有力支持(地方官中仅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

3、历史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4、历史意义/评价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也是资产阶级改革中国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具体展开内容见课本138页)


相关文章

  •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郑少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 ...查看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说明:一是课题说明,二是课标及教材分析,三是教法学法分析,四是教学过程设计,五是 ...查看


  • 8.3.1维新变法运动八下社会新版教案
  • 8.3.1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严复的思想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 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能力目标:同学们能够结合课本,利用新闻报告.宣传画等培 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 ...查看


  • 探析戊戌变法中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背景
  • 神州文化 探析戊戌变法中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背景 赵锐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旧中国知识份子救亡图存的2.宗教思想 此时期的这些知识分子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佛家思想.梁启超认为想变法图强救中国,就以佛法作为 ...查看


  • 高中历史选修一商鞅变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 商鞅变法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皆怨望."根据上文所述,分析为何会有如此现象( ) 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 B. 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 ...查看


  • 7课戊戌变法教案
  • 新课标示范教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 年 级 八年级 知识 技能 课题 第7课 戊 戌 变 法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 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2.利用录像.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查看


  • 戊戌变法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戊戌变法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 ...查看


  • 7用八年级历史上
  • 自主学习(阅读"公车上书"一目,做1-6小题.)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年,当的 和 ,邀请各省参加科学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 反对 和请求 . 3.公车上书后,.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况 ...查看


  • 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 要点一.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 ①农业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②手工业技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