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小弟(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哭小弟(节选)

宗璞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地紧张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次有大型试验,他总会事先检查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他是三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他曾有远见地提出多种型号的研究。有一项他任主任工程师的课题研制获国防工办和三机部科技一等奖。同时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能让人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我常想,能够“双肩挑”,是我们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

  小弟入医院前,正负责组织航空工业部的一个课题组,他任主任工程师。他的一个同志写信给我说,1981年夏天,西安一带出奇地热,几乎所有的人晚上都要到室外乘凉,只有“我们的老冯”坚持伏案看资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得知他经常胃痛,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但他总是挺一会儿,又接着做了。天啊!谁又知道这是癌症!我只淡淡地说该上医院看看。回想起来,我心里很内疚,我对不起老冯,也对不起您!”

  这位不相识的好同志的话使我痛哭失声!我也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早想到癌症对我们家族的威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该定期检查。云山阻隔,我一直以为小弟是健康的。其实他早感不适,已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以小弟之为人,当然不会大惊小怪,惊动大家的。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他才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20年!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从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埋怨”过自己,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认真、勤奋的一生。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选自《宗璞散文选》)

  [赏析]

  《哭小弟》是当代女作家宗璞深情表达对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小弟的追思哀悼,抒发的是人性至情,感情真挚而深切,但作者并没有陷入个人、家庭的小圈子而影响了主题的深刻性。作者是通过赞美小弟而赞美一群人,悲痛小弟而悲痛一群人。宗璞写道:“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吧!”她通过对小弟英年早逝的痛心和遗憾,引发人们对在祖国建设中正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样使文章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主题也开掘得更为深刻。全文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哭”字,使“哭”字成为行文的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出发,写回忆、写惜别、写追念、写沉思。作者将抒情、叙事与写人巧妙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细致描述小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让我们不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而且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1.在宗璞的笔下,小弟是一个怎样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小弟英年早逝所表现的情感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请举例说明。这些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主题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1)小弟是一个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德艺双馨的知识分子形象。(2)作者对小弟英年早逝表现出悲痛、惋惜、遗憾但又哀而不伤的感情,作者没有陷入极度哀伤中,而是对小弟及以小弟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早逝作了智性的思考。

  2.(1)细节描写,如“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等等。侧面描写,如文章用一封信,讲述了小弟带病工作的感人情景;以父亲写的挽联和周围人的议论和评价来描写小弟的才能和品格。(2)通过这些描写,正面突出或侧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丹心一片向将来”的崇高品质,深化了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哭小弟(节选)

宗璞

  1982年10月28日上午7时,他去了。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你到哪里去了,小弟!自1974年沅君姑母逝世起,我家屡遭丧事,而这一次小弟的远去最是违反常规,令人难以接受!我还不得不把这消息告诉当时也在住院的老父,因为我无法回答他每天的第一句问话:“今天小弟怎么样?”我必须告诉他,这是我的责任。再没有弟弟可以依靠了,再不能指望他来分担我的责任了。

  父亲为他写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他是积劳成疾,也是积郁成疾,他一天三段地紧张工作,参加各式各样的会议。每次有大型试验,他总会事先检查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块胶布。他是三机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他曾有远见地提出多种型号的研究。有一项他任主任工程师的课题研制获国防工办和三机部科技一等奖。同时他也是623所党委委员,需要在会议桌上坦率而又能让人接受地说出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意见。我常想,能够“双肩挑”,是我们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我们是在“又红又专”的要求下长大的。当然,有的人永远也没有能达到要求,像我。大多数人则挑起过重的担子,在崎岖的、荆棘丛生的、有时是此路不通的山路上行走。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的。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里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受得起呢!

  小弟入医院前,正负责组织航空工业部的一个课题组,他任主任工程师。他的一个同志写信给我说,1981年夏天,西安一带出奇地热,几乎所有的人晚上都要到室外乘凉,只有“我们的老冯”坚持伏案看资料,“有一天晚上,我去他家汇报工作,得知他经常胃痛,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但他总是挺一会儿,又接着做了。天啊!谁又知道这是癌症!我只淡淡地说该上医院看看。回想起来,我心里很内疚,我对不起老冯,也对不起您!”

  这位不相识的好同志的话使我痛哭失声!我也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早想到癌症对我们家族的威胁,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该定期检查。云山阻隔,我一直以为小弟是健康的。其实他早感不适,已去过他该去的医疗单位。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以小弟之为人,当然不会大惊小怪,惊动大家的。后来在弟妹的催促下,他才乘工作之便到西安检查,才做手术。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20年!

  往者已矣。小弟一生,从没有“埋怨”过谁,也没有“埋怨”过自己,这是他的美德之一。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认真、勤奋的一生。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小弟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父亲在挽联中说他是“全才罕遇”,实非夸张。如果他有三次生命,他的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可就这一辈子,也没有得以充分地发挥和施展。他病危弥留的时间很长,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他不甘心。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啊!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这些天,读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也读到了《痛惜之余的愿望》,稍得安慰。我盼“愿望”能成为事实。我想需要“痛惜”的事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小弟,我不哭!

(选自《宗璞散文选》)

  [赏析]

  《哭小弟》是当代女作家宗璞深情表达对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小弟的追思哀悼,抒发的是人性至情,感情真挚而深切,但作者并没有陷入个人、家庭的小圈子而影响了主题的深刻性。作者是通过赞美小弟而赞美一群人,悲痛小弟而悲痛一群人。宗璞写道:“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们的光彩吧!”她通过对小弟英年早逝的痛心和遗憾,引发人们对在祖国建设中正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样使文章具有了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主题也开掘得更为深刻。全文自始至终围绕一个“哭”字,使“哭”字成为行文的中心点,从这个中心点出发,写回忆、写惜别、写追念、写沉思。作者将抒情、叙事与写人巧妙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细致描述小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让我们不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而且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1.在宗璞的笔下,小弟是一个怎样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小弟英年早逝所表现的情感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与侧面烘托来写人物的?请举例说明。这些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主题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1)小弟是一个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德艺双馨的知识分子形象。(2)作者对小弟英年早逝表现出悲痛、惋惜、遗憾但又哀而不伤的感情,作者没有陷入极度哀伤中,而是对小弟及以小弟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早逝作了智性的思考。

  2.(1)细节描写,如“有时从睡眠中痛醒,工作中有时会痛得大汗淋漓”、“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等等。侧面描写,如文章用一封信,讲述了小弟带病工作的感人情景;以父亲写的挽联和周围人的议论和评价来描写小弟的才能和品格。(2)通过这些描写,正面突出或侧面烘托出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丹心一片向将来”的崇高品质,深化了主题。


相关文章

  • 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节选)
  • 话说当时施恩向前说道:"兄长请坐.待小弟备细告诉衷曲之事."武松道:"小管营不要文文诌诌,只拣紧要的话直说来."施恩道:"小弟自幼从江湖上师父学得些小枪棒在身,孟州一境起小弟一个诨名,叫做金 ...查看


  • 莫干山居阅读答案
  • 莫干山居 木心 莫干山以多竹著名,挺修.茂密.青翠.蔽山成林,望而动衷.尤其是早晨,缭雾初散,无数高高的梢尖,首映日光而摇曳,便觉众鸟酬鸣为的是竹子,长风为竹子越岭而来,我亦为看竹子乃将双眼休眠了一夜. 我是在夏季八月来的,借词养病,求的是 ...查看


  • 绘本阅读:打破杯子的鼠小弟
  • 中班绘本阅读:打破杯子的鼠小弟 活动目标: 1.乐意猜测观察画面,了解故事情节,区分书中真实与猜想内容. 2.在看看.说说.模仿的过程中,体验鼠小弟的心理变化. 3.在阅读中,懂得做错了事,诚实坦白才是最好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幻灯片& ...查看


  • 熊小弟的栅栏
  • 熊小弟的栅栏 设计意图: <熊小弟的栅栏>是一本情节丰富,具有趣味性的读本,结果意想不到,给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因为考虑到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丰富的阅读经验,所以我先让孩子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故事的内容,并结合图表,帮助 ...查看


  • 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课后反思
  • 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课后反思 丽华第三幼儿园 刘 炎 儒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把鼠小弟为吃到树上的苹果,极力模仿身边的动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矮小的鼠小弟想尽各种办法也摘不到苹果,但它依然 ...查看


  • 月光曲节选阅读题答案
  • 篇一:月光曲节选阅读题答案 月光曲(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 ...查看


  • 曾国藩[与诸弟书(节选)(10分)]阅读答案
  • 曾国藩<与诸弟书(节选)(10分)>阅读答案 2013年07月29日 14:50 与诸弟书(节选)( 10 分) 清曾国藩 诸位贤弟足下: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①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 ...查看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人教)
  • 第一课 散步 散步课内阅读附答案 散步选段阅读 第二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散文阅读附答案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小学五年级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三课 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选段阅读 羚羊木雕节选(1-16?24- ...查看


  • 啊,圆明园(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啊,圆明园(节选) ①哪里去了,那雄伟庄严的"正大光明"殿?哪里去了,那精巧奇绝的"方壶胜境"?哪里去了,那田园牧歌式的"北远山村"?哪里去了,那清静幽雅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