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一班 1002407036 覃洁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及受众欣赏需求的多样化增加,电视广播类节目都在不断创新。其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够将电视声音和画面结合,实现视听的完美融合,有着非常强的传播优势,所以此类电视节目发展非常迅速,并且逐渐成为了当前电视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主流。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电视新闻评论员、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进行解释分析的节目形式。具有新闻评论的共性要求,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
早期的新闻评论基本都是借助报刊这种纸质媒介进行的,但是随着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日益灵活多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有必要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融合化趋势
(一)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融合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节目,其更为注重的是评论,并且在目前也表现出来了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新闻性特色非常明显,很多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都是直接针对新闻事件来表明立场和观点的。
(二)不同媒体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较之于早期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多采用单一的报道评论形式,而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集网络媒介、电子媒介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传播形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直观和立体化的评论方式。
(三)同一媒体之间不同样式的穿插和融合
同一媒体之间,在进行评论时,多采用不同的评论形式。就内容而言,有单一事件的评论,有同类型事件的评论,也有正反事件的评论;就形式而言,大多是声音、图像及评论等要素紧密有机结合。就央视的《新闻1+1》而言,每期的节目都采用电话连线,画面,声音等多种形式的结合,通过这样的形式,画面
感更强,让评论更加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二、开放化趋势
主要体现在选题范围、选题方式、评论方式、结论方式的开放。
(一)评论选题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对广大受众有指导和建设意义,能够通过评论员的点评对一些重大事情、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事情有比较深的认识。这就对它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做出了要求。试想,我们如果不去选择那些最能引起大多数观众思考和关注的事实,评论必然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接近性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很重要的选择标准。这种接近性,一个是指新闻事件与受众生活本身的接近性。有些选题可能关注的是诸如“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但由于这些事情和广大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评论员在评论这些话题时,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如一些紧跟重要时事的节目,往往能让受众很快的了解国家的政策走向,为不了解情况的普通百姓吃一颗“定心丸”。再比如,一些揭露社会不良风气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让一些国家和人民都关心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尽快暴露出来,从而推进其解决方案的出台。
由此可见,选题决定着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高度,是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灵魂。选题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观点和态度,也可以说是第一次评论。只有把握好了选题,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评论方式方面
目前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所采用的方式也越来越新颖,大多都是能将声音、图像及评论等要素紧密有机结合,并且也都能从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和能力角度出发进行策划。这样以来就将很多本来枯燥的评论有机融合到了形象且配合流畅的画面和声音传递中,让评论充满了情感,甚至很多节目都被打造成了地方性非常强的“品牌”或“精品”节目,深受受众的喜爱。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方式应该和栏目本身的定位相符合。如一些注重报道第一手新闻的栏目,应该在报道新闻事实本身上下功夫,让新闻素材本身说话。用最真实的图像和声音去传达评论观点,震撼人们的心灵。此外,电视新闻评论也要找好新闻事实与评论的结合点。在用新闻事实评论时,挖掘有深度、有
代表性的事实。在注重评论时,应该注意点评的客观、权威性,观点来源渠道多,筛选时有侧重,有把关。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关注人们生活习惯、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如网络、手机的影响,都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研究受众特点,借鉴、吸收和利用其它媒介的传播手段,从中选材、利用网络平台等与读者进行及时的互动,在评论方式和反馈方式上追求互动等符合大众传播需求的变革。
电视新闻评论的方式,还应该结合声音、图像等电视传播的特质,采用最新颖、最符合人们接受习惯的模式进行传播。将枯燥的论述与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相结合,强化评论的内容,让评论充满了人情味和接近性。另外,在整个策划流程和团队打造上,也要做到每个环节的配合流畅,每个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很好的发挥,提高工作效率。
三、个性化趋势
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为了能不断提升节目的竞争力和品位,很多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从个性化的角度开始下功夫。通过立足自身优势,在仔细分析受众市场之后对节目进行了正确定位,从而对节目及评论员的风格进行了明确,这样就使得自己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受众对其的忠实程度。
个性化的突出表现是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人的个性通过自己的人格化特征得以更为充分的展现。主持人(评论员)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要素。主持人的形象、素质和表现往往能决定节目的风格,甚至节目的定位。早期的评论类栏目是媒介“代民立言”,即主持人只是转述评论。现在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样式不断更新,许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主持人做出个性化的举动,评论才能吸引感染受众,这样就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主持人不是一个转述者,而应该是一个导论着。主持人必须对新闻提供一种独特的评说和判断,这种评论既是符合大众认知需求的,又是个性化的表达。
主持人(评论员)在某一专业领域可能不如专家,但是,他在广泛的领域中要是一个“通才”,对各种社会问题,他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做出基本合理的判断。这就要求主持人有非常广博的知识面和很强的浏览能力、概括
能力。最重要的是,主持人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特质,并作为“媒介领袖”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受众。
主持人需要不断提高与观众沟通的能力。这体现在他的语言表达、语句的使用、语气,以及对评论进程本身的节奏把握上。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评论员,应该以其理智、睿智、真诚、坦诚、亲和等特质征服观众,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可。只有主持人与节目风格很好地融合,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格。
四、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是电视发展的总趋势,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多元化趋势体现为评论节目的价值、观点、审美的多元化。
首先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价值。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批新的、复杂的、深刻性的问题需要人们关注、研究和解决。而过去一般性浅层次的孤立性报道,显然不能满足新的需要,新闻评论节目回避、绕过这些重大问题,只能使自身被边缘化,无法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还直接造成了主流声音的疲软。现在,许多节目几经改版,表现技巧也都日渐完善,启示性和思想性明显增强,核心价值得到一定的提高。
其次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观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就是“电视”和“评论”的融合。这是一种归位性思考。只有把电视特色和评论特色有机结合,有极致感,才能够适应传媒未来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形成自己的“唯一性”。所以,观点在节目中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现在的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比如《时事开讲》,涉猎国际、国内尤其是两岸三地的时政与主流话题,往往从一个更加宏大的国际背景来引导观众,提供更加深、广、透的相关信息和言论。再比如《锵锵三人行》,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的精英名嘴,针对每日热门资讯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虽有点所谓的“俗人闲谈”,但却是“多少天下事,终付笑谈中”的豪情,话题往往引出出人意料的联想,激发另类的观点和视角。
再次是审美的多元化。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审美多元化体现在评论形象的典型美、文字的简洁美和入木三分的犀利美。典型美是说无论是时间、场景,还是人物、事件都选择典型的,从而以点见面,以小见大,引人深思。简洁美是指评论忌冗长,喜精短;忌呆板,求活泼;忌啰嗦,求快捷。犀利美则是评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批判性和思想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激浊扬清,“意见领袖”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环境下,基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坚守阵地,旗帜鲜明地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摒弃边缘化的倾向,充分运用好电视和评论的手段,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只有自身特色鲜明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获得权威的认可,普遍的支持,其生存空间也才能得以持续拓展。
中文系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一班 1002407036 覃洁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及受众欣赏需求的多样化增加,电视广播类节目都在不断创新。其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够将电视声音和画面结合,实现视听的完美融合,有着非常强的传播优势,所以此类电视节目发展非常迅速,并且逐渐成为了当前电视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主流。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电视新闻评论员、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进行解释分析的节目形式。具有新闻评论的共性要求,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和指导性。
早期的新闻评论基本都是借助报刊这种纸质媒介进行的,但是随着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日益灵活多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有必要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融合化趋势
(一)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融合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节目,其更为注重的是评论,并且在目前也表现出来了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新闻性特色非常明显,很多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都是直接针对新闻事件来表明立场和观点的。
(二)不同媒体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较之于早期的新闻评论类节目,多采用单一的报道评论形式,而今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集网络媒介、电子媒介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传播形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直观和立体化的评论方式。
(三)同一媒体之间不同样式的穿插和融合
同一媒体之间,在进行评论时,多采用不同的评论形式。就内容而言,有单一事件的评论,有同类型事件的评论,也有正反事件的评论;就形式而言,大多是声音、图像及评论等要素紧密有机结合。就央视的《新闻1+1》而言,每期的节目都采用电话连线,画面,声音等多种形式的结合,通过这样的形式,画面
感更强,让评论更加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二、开放化趋势
主要体现在选题范围、选题方式、评论方式、结论方式的开放。
(一)评论选题方面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能够对广大受众有指导和建设意义,能够通过评论员的点评对一些重大事情、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事情有比较深的认识。这就对它的重要性和显著性做出了要求。试想,我们如果不去选择那些最能引起大多数观众思考和关注的事实,评论必然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接近性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很重要的选择标准。这种接近性,一个是指新闻事件与受众生活本身的接近性。有些选题可能关注的是诸如“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但由于这些事情和广大受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评论员在评论这些话题时,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如一些紧跟重要时事的节目,往往能让受众很快的了解国家的政策走向,为不了解情况的普通百姓吃一颗“定心丸”。再比如,一些揭露社会不良风气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让一些国家和人民都关心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尽快暴露出来,从而推进其解决方案的出台。
由此可见,选题决定着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高度,是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灵魂。选题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观点和态度,也可以说是第一次评论。只有把握好了选题,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评论方式方面
目前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所采用的方式也越来越新颖,大多都是能将声音、图像及评论等要素紧密有机结合,并且也都能从受众的心理接受习惯和能力角度出发进行策划。这样以来就将很多本来枯燥的评论有机融合到了形象且配合流畅的画面和声音传递中,让评论充满了情感,甚至很多节目都被打造成了地方性非常强的“品牌”或“精品”节目,深受受众的喜爱。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评论方式应该和栏目本身的定位相符合。如一些注重报道第一手新闻的栏目,应该在报道新闻事实本身上下功夫,让新闻素材本身说话。用最真实的图像和声音去传达评论观点,震撼人们的心灵。此外,电视新闻评论也要找好新闻事实与评论的结合点。在用新闻事实评论时,挖掘有深度、有
代表性的事实。在注重评论时,应该注意点评的客观、权威性,观点来源渠道多,筛选时有侧重,有把关。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关注人们生活习惯、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如网络、手机的影响,都让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该研究受众特点,借鉴、吸收和利用其它媒介的传播手段,从中选材、利用网络平台等与读者进行及时的互动,在评论方式和反馈方式上追求互动等符合大众传播需求的变革。
电视新闻评论的方式,还应该结合声音、图像等电视传播的特质,采用最新颖、最符合人们接受习惯的模式进行传播。将枯燥的论述与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相结合,强化评论的内容,让评论充满了人情味和接近性。另外,在整个策划流程和团队打造上,也要做到每个环节的配合流畅,每个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能很好的发挥,提高工作效率。
三、个性化趋势
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为了能不断提升节目的竞争力和品位,很多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从个性化的角度开始下功夫。通过立足自身优势,在仔细分析受众市场之后对节目进行了正确定位,从而对节目及评论员的风格进行了明确,这样就使得自己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能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受众对其的忠实程度。
个性化的突出表现是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人的个性通过自己的人格化特征得以更为充分的展现。主持人(评论员)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要素。主持人的形象、素质和表现往往能决定节目的风格,甚至节目的定位。早期的评论类栏目是媒介“代民立言”,即主持人只是转述评论。现在随着新闻评论节目的样式不断更新,许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主持人做出个性化的举动,评论才能吸引感染受众,这样就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主持人不是一个转述者,而应该是一个导论着。主持人必须对新闻提供一种独特的评说和判断,这种评论既是符合大众认知需求的,又是个性化的表达。
主持人(评论员)在某一专业领域可能不如专家,但是,他在广泛的领域中要是一个“通才”,对各种社会问题,他都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做出基本合理的判断。这就要求主持人有非常广博的知识面和很强的浏览能力、概括
能力。最重要的是,主持人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特质,并作为“媒介领袖”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受众。
主持人需要不断提高与观众沟通的能力。这体现在他的语言表达、语句的使用、语气,以及对评论进程本身的节奏把握上。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评论员,应该以其理智、睿智、真诚、坦诚、亲和等特质征服观众,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可。只有主持人与节目风格很好地融合,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格。
四、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是电视发展的总趋势,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多元化趋势体现为评论节目的价值、观点、审美的多元化。
首先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价值。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批新的、复杂的、深刻性的问题需要人们关注、研究和解决。而过去一般性浅层次的孤立性报道,显然不能满足新的需要,新闻评论节目回避、绕过这些重大问题,只能使自身被边缘化,无法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还直接造成了主流声音的疲软。现在,许多节目几经改版,表现技巧也都日渐完善,启示性和思想性明显增强,核心价值得到一定的提高。
其次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观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就是“电视”和“评论”的融合。这是一种归位性思考。只有把电视特色和评论特色有机结合,有极致感,才能够适应传媒未来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形成自己的“唯一性”。所以,观点在节目中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现在的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比如《时事开讲》,涉猎国际、国内尤其是两岸三地的时政与主流话题,往往从一个更加宏大的国际背景来引导观众,提供更加深、广、透的相关信息和言论。再比如《锵锵三人行》,由主持人窦文涛与两岸三地传媒界的精英名嘴,针对每日热门资讯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虽有点所谓的“俗人闲谈”,但却是“多少天下事,终付笑谈中”的豪情,话题往往引出出人意料的联想,激发另类的观点和视角。
再次是审美的多元化。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审美多元化体现在评论形象的典型美、文字的简洁美和入木三分的犀利美。典型美是说无论是时间、场景,还是人物、事件都选择典型的,从而以点见面,以小见大,引人深思。简洁美是指评论忌冗长,喜精短;忌呆板,求活泼;忌啰嗦,求快捷。犀利美则是评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批判性和思想性,充分发挥自身的激浊扬清,“意见领袖”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环境下,基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坚守阵地,旗帜鲜明地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摒弃边缘化的倾向,充分运用好电视和评论的手段,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只有自身特色鲜明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获得权威的认可,普遍的支持,其生存空间也才能得以持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