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跟风营销」

没错,我支持跟风营销。有的朋友肯定觉得奇怪了,你作为紧密团结在「小道消息」周围的脑残粉,怎么能和「道中央」唱反调啊?道理很简单,我现在也是声誉日隆的自媒体人了,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了,怎么能拾人牙慧呢?可能还会有人说,三表你为什么不通过视频来阐述今天的这个观点呢?道理很简单,冯大辉出了剪刀,那我也出剪刀,我出锤子那就胜之不武了,谁剪刀大,各位看官自己说。

首先,我觉得「跟风营销」填平了小微企业与巨型托拉斯之间的鸿沟。在以往的营销环境中,大型企业、驰名名牌凭借雄厚的财力、优渥的资源与渠道、强大的人才储备很容易在传播这条跑道上率先撞线,令小家小业的望尘莫及。

现在局势起了变化。一个突然而至的热点事件,就相当于一场点球大战。就算大企业是梅西、是C罗,是他妈的马拉多纳,也可能倒在12码线上。而你是郜林、是王大雷,是他妈的回龙观幸福社区的替补中场,也可能稳稳命中这个罚球。

发现没,无法预测的热点,挤压到十分钟以内的反应时间,只为精妙贴合鼓掌并进行传播的裁判(网友),在这些条件下,传播比拼的元素更纯粹、更平等了。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就是因为反应及时、创意奇巧,赢得了巨大的关注度,甚至在案例总结文里与杜蕾斯站在了一起,接受网友的膜拜。

一个怀才不遇的创意人在遇到一个热点时,就像花千骨遇到了杀阡陌,傅盛遇到了雷军,你得到了「一球成名」的机会,你的命运很可能由此改写啊,同学。别对着飞机稿开撸了,来点实战好吗?

这时候,我仿佛听到冯大辉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发来嘲讽:「年轻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吧,别总想这些投机取巧的事。」是啊,听妈妈的话,我们压根就不该上朋友圈啊,那些女孩太妖艳,画面太美,太危险啊。

这就落到我支持「跟风营销」的第二个理由上了。「跟风营销」与「踏踏实实运营」根本不矛盾。有时候往往「地图炮」一开,就想当然的认为「跟风营销」的企业就是不务正业,专事「奇技淫巧」。「跟风营销」就是一个「轻骑兵」的行为,既不恋战也无需兴师动众,它可能就是一个文案和一个设计,抽根烟的功夫就能搞定的事,像阿表这样文案和设计双修的奇才,打个饱嗝,借势海报就出来了。没有些人想的那么复杂、困难好不好啊!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傻到全员趴那忙活怎么P一张宁泽涛的海报好不好啊!我要是老板我一定会鼓励创意部门这么做,因为我看他们无所事事憋不出创意在那刷朋友圈,我更闹心啊!

这时候,我仿佛听到冯大辉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发来嘲讽:「跟风营销有毛用啊,能当饭吃吗?能拉动销量、下载量吗?」唉,理都懂啊!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拥有一个冯大辉啊,隔三差五推荐公司产品,网友还舍不得拉黑啊!

这就落到我支持「跟风营销」的第三个理由上了。一个企业做了很多但然并卵的事情多了去了,「跟风营销」绝不是最废物的那种。世界上最遗憾的事就是,有那么多美好的APP,而我却不知道。「跟风营销」做得好,起到了「告知」的作用,起码让我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我有了解它的冲动,万一用了以后爱不释手呢?我很多时候仅因一篇「追热点」的文案并关注了某个公众号,发现原来它这么屌,这些年我都死哪去了。可见「跟风营销」给了我们彼此感受美好的机会,即使看走眼了,取关嘛,成本不大的。

商业逻辑太关注生与死了,他们说「脸萌」不行、说「小咖秀」活不久,可能都对。但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它带给了我们一点点美好,这本身就是它存在与来过的意义之一,尤其在当下,爱情、亲情又哪一样不是速朽的呢?

我支持「跟风营销」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低成本。现在开个夫妻店就算创业,是没有足够预算去做营销、做传播的。而大企业即使有钱、有势,在突然而至的热点命题下做的传播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几个五百人群发点红包,大家帮转转;花点钱找二三十个自媒体人帮转转,在结案报告里就一句话:「KOL竞相打架转发,网友手指痉挛奔走相告,朋友圈形势一片大好。」而这一切,花费顶多一万块钱。再小的创业企业,一万块钱也是能拿的出来的吧,不行就众筹好不好?以前这个跑道只有博尔特、格林、鲍威尔,现在你也可以进去了。一万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在鸟巢开场发布会效果也就这样了。

低成本是一方面,重点是这么做「有效」的。一万块钱请阿表写个稿子,阿表可能还写跑题了。一万块钱请KOL引爆传播,划算的吧?关键是,有些自媒体人专门干一个事(应该还是自费干的):收集这轮「跟风营销」的案例,起个这样的的标题《宁泽涛火了,文案狗忙坏了》,推送出去特别火,你一分钱没花,品牌大量曝光了,划算的吧?

当然了,我不是鼓励这种传播手段,我向来都是尊重业已存在的事实,告诉你一个趋利避害的思路。毕竟,不管是我还是冯大辉,都没有能力改变「跟风营销」这个存在并被验证的传播手法,也没有能力改变「朋友圈」业已成为「营销舆论阵地」的事实。批判这个「手法与阵地」本身意义不大,奉劝各位老板迷途知返意义也不大,因为根本无法证明有老板是花极大的精力在「跟风营销」上,没必要竖一个不存在的靶子,再去射箭。

苦练内功、厚积薄发是对的,不过还有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所以我只能奉劝各位,别硬贴,做精品。如果有余力,我还会告诉你们怎样才是「好」的「跟风营销」。

没错,我支持跟风营销。有的朋友肯定觉得奇怪了,你作为紧密团结在「小道消息」周围的脑残粉,怎么能和「道中央」唱反调啊?道理很简单,我现在也是声誉日隆的自媒体人了,该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了,怎么能拾人牙慧呢?可能还会有人说,三表你为什么不通过视频来阐述今天的这个观点呢?道理很简单,冯大辉出了剪刀,那我也出剪刀,我出锤子那就胜之不武了,谁剪刀大,各位看官自己说。

首先,我觉得「跟风营销」填平了小微企业与巨型托拉斯之间的鸿沟。在以往的营销环境中,大型企业、驰名名牌凭借雄厚的财力、优渥的资源与渠道、强大的人才储备很容易在传播这条跑道上率先撞线,令小家小业的望尘莫及。

现在局势起了变化。一个突然而至的热点事件,就相当于一场点球大战。就算大企业是梅西、是C罗,是他妈的马拉多纳,也可能倒在12码线上。而你是郜林、是王大雷,是他妈的回龙观幸福社区的替补中场,也可能稳稳命中这个罚球。

发现没,无法预测的热点,挤压到十分钟以内的反应时间,只为精妙贴合鼓掌并进行传播的裁判(网友),在这些条件下,传播比拼的元素更纯粹、更平等了。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就是因为反应及时、创意奇巧,赢得了巨大的关注度,甚至在案例总结文里与杜蕾斯站在了一起,接受网友的膜拜。

一个怀才不遇的创意人在遇到一个热点时,就像花千骨遇到了杀阡陌,傅盛遇到了雷军,你得到了「一球成名」的机会,你的命运很可能由此改写啊,同学。别对着飞机稿开撸了,来点实战好吗?

这时候,我仿佛听到冯大辉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发来嘲讽:「年轻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吧,别总想这些投机取巧的事。」是啊,听妈妈的话,我们压根就不该上朋友圈啊,那些女孩太妖艳,画面太美,太危险啊。

这就落到我支持「跟风营销」的第二个理由上了。「跟风营销」与「踏踏实实运营」根本不矛盾。有时候往往「地图炮」一开,就想当然的认为「跟风营销」的企业就是不务正业,专事「奇技淫巧」。「跟风营销」就是一个「轻骑兵」的行为,既不恋战也无需兴师动众,它可能就是一个文案和一个设计,抽根烟的功夫就能搞定的事,像阿表这样文案和设计双修的奇才,打个饱嗝,借势海报就出来了。没有些人想的那么复杂、困难好不好啊!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傻到全员趴那忙活怎么P一张宁泽涛的海报好不好啊!我要是老板我一定会鼓励创意部门这么做,因为我看他们无所事事憋不出创意在那刷朋友圈,我更闹心啊!

这时候,我仿佛听到冯大辉从遥远的内蒙古大草原发来嘲讽:「跟风营销有毛用啊,能当饭吃吗?能拉动销量、下载量吗?」唉,理都懂啊!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拥有一个冯大辉啊,隔三差五推荐公司产品,网友还舍不得拉黑啊!

这就落到我支持「跟风营销」的第三个理由上了。一个企业做了很多但然并卵的事情多了去了,「跟风营销」绝不是最废物的那种。世界上最遗憾的事就是,有那么多美好的APP,而我却不知道。「跟风营销」做得好,起到了「告知」的作用,起码让我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我有了解它的冲动,万一用了以后爱不释手呢?我很多时候仅因一篇「追热点」的文案并关注了某个公众号,发现原来它这么屌,这些年我都死哪去了。可见「跟风营销」给了我们彼此感受美好的机会,即使看走眼了,取关嘛,成本不大的。

商业逻辑太关注生与死了,他们说「脸萌」不行、说「小咖秀」活不久,可能都对。但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它带给了我们一点点美好,这本身就是它存在与来过的意义之一,尤其在当下,爱情、亲情又哪一样不是速朽的呢?

我支持「跟风营销」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低成本。现在开个夫妻店就算创业,是没有足够预算去做营销、做传播的。而大企业即使有钱、有势,在突然而至的热点命题下做的传播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几个五百人群发点红包,大家帮转转;花点钱找二三十个自媒体人帮转转,在结案报告里就一句话:「KOL竞相打架转发,网友手指痉挛奔走相告,朋友圈形势一片大好。」而这一切,花费顶多一万块钱。再小的创业企业,一万块钱也是能拿的出来的吧,不行就众筹好不好?以前这个跑道只有博尔特、格林、鲍威尔,现在你也可以进去了。一万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在鸟巢开场发布会效果也就这样了。

低成本是一方面,重点是这么做「有效」的。一万块钱请阿表写个稿子,阿表可能还写跑题了。一万块钱请KOL引爆传播,划算的吧?关键是,有些自媒体人专门干一个事(应该还是自费干的):收集这轮「跟风营销」的案例,起个这样的的标题《宁泽涛火了,文案狗忙坏了》,推送出去特别火,你一分钱没花,品牌大量曝光了,划算的吧?

当然了,我不是鼓励这种传播手段,我向来都是尊重业已存在的事实,告诉你一个趋利避害的思路。毕竟,不管是我还是冯大辉,都没有能力改变「跟风营销」这个存在并被验证的传播手法,也没有能力改变「朋友圈」业已成为「营销舆论阵地」的事实。批判这个「手法与阵地」本身意义不大,奉劝各位老板迷途知返意义也不大,因为根本无法证明有老板是花极大的精力在「跟风营销」上,没必要竖一个不存在的靶子,再去射箭。

苦练内功、厚积薄发是对的,不过还有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所以我只能奉劝各位,别硬贴,做精品。如果有余力,我还会告诉你们怎样才是「好」的「跟风营销」。


相关文章

  • 心理营销在销售现场中的应用分析
  • 品牌营销 心理营销在销售现场中的应用分析 李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211168)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消费者在销售现场做出的最终购买决策与他们去销售现场之前的决策有一定差异.这一差异的产生往往源于现场商品的放置或是消 ...查看


  • 开心农场营销策划书
  • 作 业 设 计 题目 姓 名 系(院)__________班 级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称 二O一七年 月 日 目 录 项目简介 ................................................. ...查看


  • 开服装店其实很赚钱
  • 对于创业初期或刚接触服装行业的人来说,开服装店遇到的首要难题是开散货服装店或加盟服装品牌.无论是选用哪种方式开服装店,我们都得先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做出合适的选择.开散货服装店是较为传统的形式,大家对此也略 ...查看


  • 本科毕业论文论大学创业利弊
  • 题目: 谈大学生创业的利与弊 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 届 别 11级10班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2013年 6 月 摘 要 由于学校生活用品物价的飞涨和零花钱固定的情况下,且伴随着扩招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以及大学创业教育的不断开 ...查看


  • 新媒体营销的底线在哪
  • 近段时间,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新媒体营销,一种可以被称为"刷屏营销" 的乱象,不断骚扰朋友圈: "借势"优衣库不雅视频"引爆"移动社交圈,部分商家"搭车营销". ...查看


  •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不见效的原因及对策
  • 提要:企业网络营销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他是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直接挂钩的,直接关联的,为企业发展与规划服务的.中小企业做网络营销没效果很多在于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策划,完全是在跟风和盲目的进行着,不知道自己进行到哪一步了也不知道自己的推广情况. ( ...查看


  • 大学生保姆--商业计划书(1)
  •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子女教育观念也正在逐渐发现变化,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到希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尽量多角度.全方位地发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受到前沿的正确的思想熏陶!而现代年轻家长由于事业繁忙,精力不足,并不能为自己的 ...查看


  • 海尔集团营销策略分析
  • 营销策划课程论文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海尔集团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在单一.本文针对家电行业的需求背景下对以海尔"定制冰箱"的理念 ...查看


  • 商铺怎么卖
  • 商铺怎么卖? 网上流传一个经典的说法:"和妹子相处,要义就是: 若她涉世未深,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 若她心已沧桑,就带她坐旋转木马.和男人相处,要义就是:若他情窦初开,你就宽衣解带:若他阅人无数,你就灶边炉台. 商铺营销也是如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