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分类

浅谈中国“985 工程”大学的建设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 11级3班 王彩多

摘要:通过实施“985 工程”,我国已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类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我简单谈谈“985工程”。 关键词: 中国高校; “985 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的建设

为便于高校分类法的推广和运用,并检验其可行性,本文在中国普通高校分类框架和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对原有12 个维度的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的简化,首次尝试对我国“985 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大学( 共38所) 进行具体分类( 因数据原因实际分类36 所) 。

985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1、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

2、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3、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

4、建立以投资效益为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2]。 通过“985 工程”的重点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这些学科和专业基础好、综合实力强、知名度高,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必须继续加大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扶助和经费支持力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其加快建设和发展步伐,主动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力争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从中涌现出若干所真正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是,毋庸讳言,目前“985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的生师比和本研比偏高,与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差距巨大,对此必须引起重视。从理论上说,作为以建设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985 工程”建设的大学,教师资源不足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应集中精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重点培养和吸引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师、名家,并以此来吸引一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乃至留学生。由此看来,中国“985 工程”建设大学任重而道远。同时,从数据统计和分类结果中发现,也有个别大学之所以被列入“985 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并非其实力堪当重任,而是政策平衡的结果,无论是从培养目标

与专业设置、学科覆盖面及内在关系,还是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规模、学生层次及科研层次看,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与“985 工程”名称并不相称; 也有少数几所“985 工程”建设的大学( 甚至包括知名度极高的大学) 办学定位失当、战略重点不明,甚至还在盲目求大、求全,从而导致教师资源不足,值得高度警惕。建议政府在“985 工程”大学建设过程中尽快建立起绩效评价制度,引入动态性的淘汰机制,强化分类引导。

参考文献:陈厚丰《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对“985工程”大学的分类尝试》2011年11月第5卷第6期

浅谈中国“985 工程”大学的建设

渤海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 11级3班 王彩多

摘要:通过实施“985 工程”,我国已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类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我简单谈谈“985工程”。 关键词: 中国高校; “985 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的建设

为便于高校分类法的推广和运用,并检验其可行性,本文在中国普通高校分类框架和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对原有12 个维度的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进行了适当的简化,首次尝试对我国“985 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大学( 共38所) 进行具体分类( 因数据原因实际分类36 所) 。

985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1、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

2、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3、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

4、建立以投资效益为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2]。 通过“985 工程”的重点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这些学科和专业基础好、综合实力强、知名度高,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必须继续加大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扶助和经费支持力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其加快建设和发展步伐,主动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力争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从中涌现出若干所真正代表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是,毋庸讳言,目前“985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的生师比和本研比偏高,与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差距巨大,对此必须引起重视。从理论上说,作为以建设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985 工程”建设的大学,教师资源不足不应成为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应集中精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重点培养和吸引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师、名家,并以此来吸引一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乃至留学生。由此看来,中国“985 工程”建设大学任重而道远。同时,从数据统计和分类结果中发现,也有个别大学之所以被列入“985 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并非其实力堪当重任,而是政策平衡的结果,无论是从培养目标

与专业设置、学科覆盖面及内在关系,还是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规模、学生层次及科研层次看,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与“985 工程”名称并不相称; 也有少数几所“985 工程”建设的大学( 甚至包括知名度极高的大学) 办学定位失当、战略重点不明,甚至还在盲目求大、求全,从而导致教师资源不足,值得高度警惕。建议政府在“985 工程”大学建设过程中尽快建立起绩效评价制度,引入动态性的淘汰机制,强化分类引导。

参考文献:陈厚丰《中国高校分类标准及对“985工程”大学的分类尝试》2011年11月第5卷第6期


相关文章

  • 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定位
  • 2009年笫6期总第182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Researches Oil No.62009serial.No.182 HigherEducation 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定位 剥.峰 (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高等 ...查看


  • 重点大学分类(985)
  • 重点大学分类(985)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从初期10所,第一次扩大后的34所): 1. 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 ...查看


  • 随机过程论文
  •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驻青高校进行排名 学生专业班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2012年6月30日 2012 年 7 月 1 日 ...查看


  • 辽宁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前言: 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数字资源建设逐渐成为其重要工作之一.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肩负着辅助本校教学和科研的任务,其资源的丰裕程度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本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正 ...查看


  • 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
  • 摘 要:改革是为了发展的活力,而活力需要制度的保障.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逻辑关系进行探讨.围绕高等教育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的重点内容,提出促进活力的改革,主要有构建政府学校新型关系.推动高校分类办学.促进高等教育内 ...查看


  • 文献综述范文
  •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系年级专业: 姓 名:学 号: 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题目名称: 究成果.本文着重梳理国内外学者在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性.理论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系结构.模式.发展建议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指出目前该领域研究不足 ...查看


  • 由体系和制度入手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2-05-21   阅读次数:45223   作者:马陆亭 编者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与体 ...查看


  •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从相关文件.教育部领导的讲话.有关研究来看,这里的本 ...查看


  • 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曹景萍 来源:<经济师>2013年第01期 摘 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必然要求尽快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