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大学英语口语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体现了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助了一臂之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小组合作;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53—03 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所有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按照教学计划,高校、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理论教学课时一般为每学期72学时(每周4学时)。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大班(每班约50人左右)授课,部分院校甚至是大班合班上课,以篇章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教师上课就像作报告,学生很少有专门的说的训练。虽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替代了黑板+课本,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有了历史性的改变,但是由于师资和教学资源有限,其教学的组织形式没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特点也无法改变,因此无法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以及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如此大的班级,如此有限的课时,学生很难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美国知名教授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另一教授卡斯基认为: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即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更高更复杂学习行为的活动;它以各小组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而且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进展的。是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尽管存在种种不同,但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因此,合作学习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群性的协同发展。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不改变每学期的总学时,但是把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形式改为模块教学,即采用大班集体面授(2学时/周)+ 小班口语课(1学时/周)+ 网络听力自主学习(1学时/周)的模式。将口语从大学英语里分离出来,以小班(每班25人左右)的形式单独开课,每小班的学生再分成4-5个小组分别围坐在一起,就相关的主题和任务进行讨论、交流。 (一)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以“说”为途径,参加大量的“说”的实践,才有可能获得“说”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发言时会心跳加快,产生“焦虑情绪”,而合作学习倡导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中,学生处于较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其“焦虑感”会自然降低,有利于学生练习口语时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习得”的时间。增加了“习得”的机会。假设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互动学习,在交流时,同一时间内,就有20%的学生在“即时互动”,这是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合作学习的课堂以小组互动为学习方式,为学生增加了参与口语练习的大量时间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这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进行任务分工、相互合作、意见表达和问题讨论,学生要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意见,整合同学间不同的看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和欣赏别人,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就使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得到培养。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交往,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团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由4—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精诚合作,将个人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中,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逐渐增强。 (二)大学英语口语合作小组的分组原则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分组之上。在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教师要考虑每一小组内各种因素的合理搭配,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在异质小组里,自然有善于表达的也有不善于的,针对这种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小组活动的第一阶段通常以结对或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发言顺序,组员们可以在小组里各抒己见,收集语料,统一观点,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班上汇报成果,由于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同伴甚至整个学习小组作为坚强的后盾,每个执行任务的成员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并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结果,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语言实践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让不同的观点发生撞击,激发灵感,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相互讨论,都会使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出现新的视角,产生“说”的愿望。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应大致均衡。汇报讨论成果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原则上不同的活动、不同的话题必须由不同的组员进行汇报展示,组里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既能够改变一部分学生总爱当听众的习惯,又可调动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性。组内成员只有互帮互助,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小组处于竞争优势。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无论是哪种“质”的学生都要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的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个体必须与其他组员协调起来完成任务。只有每个组员都获得成功,他们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既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 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目标语素材,参与到目标语的交际活动中,去体验和学习目标语以及与目标语相关的文化知识。 口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设置了相关的学习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师必须把这些学习内容设计在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里。设计课堂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以视、听、读导入,以说为本”。在让学生说之前,先让他们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文本材料,进行语言基础知识以及文化的输入,再经过他们自身的消化、吸收、加工、创造后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和文化进行输出。在小组活动中他们参与教师设计的与主题以及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如个体自主练习、口头报告、结对练习、对话、小组讨论、比赛、角色表演等。他们或与教师互动,或与同伴互动。这些课堂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覆盖面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的交际真实性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达到最大限度。 三、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 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指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说”的实践,教师要成为一位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一位用心倾听的聆听者,一位能够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智者。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对学生的活动做出安排,包括活动的形式、主题、任务、要求以及相关的语料。然后,教师要加入小组,去做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教师需要观察合作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想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对个别学生或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认识在组内、组间进行交流,在互助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口语表达水平。教师既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也不能对有困难和疑问的小组和学生袖手旁观,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的成果,教师也要及时肯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各小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在学习中协作精神、学习态度的情况、下次该怎样做会更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和点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四、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保证行为取得预期结果的有效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具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激励的功能,这就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积分鼓励的机制不失为有效的好办法:由小组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次数做好记录并且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强化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在每一次课堂活动中都积极表现、取得收获,做到评价阶段的全程化。同时,学生口语的终结性考核也采取小组集体考核的形式进行,如小组讨论或小组辩论,促进学生重视和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客观、科学、有效地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提高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行为的养成。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形式。大学英语口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其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能动的口语实践活动得以体现。它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课堂上要把时间和机会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中发挥和培养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教高厅〔2007〕3号.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张兰.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新课堂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0(05).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6).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大学英语口语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体现了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助了一臂之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小组合作;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3—0053—03 大学英语是高校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所有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按照教学计划,高校、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理论教学课时一般为每学期72学时(每周4学时)。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大班(每班约50人左右)授课,部分院校甚至是大班合班上课,以篇章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教师上课就像作报告,学生很少有专门的说的训练。虽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替代了黑板+课本,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有了历史性的改变,但是由于师资和教学资源有限,其教学的组织形式没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特点也无法改变,因此无法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以及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如此大的班级,如此有限的课时,学生很难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里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美国知名教授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美国另一教授卡斯基认为:合作学习是为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与互助的学习活动。英国著名学者赖特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中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前导结构,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即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更高更复杂学习行为的活动;它以各小组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而且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进展的。是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 尽管存在种种不同,但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因此,合作学习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群性的协同发展。 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不改变每学期的总学时,但是把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形式改为模块教学,即采用大班集体面授(2学时/周)+ 小班口语课(1学时/周)+ 网络听力自主学习(1学时/周)的模式。将口语从大学英语里分离出来,以小班(每班25人左右)的形式单独开课,每小班的学生再分成4-5个小组分别围坐在一起,就相关的主题和任务进行讨论、交流。 (一)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以“说”为途径,参加大量的“说”的实践,才有可能获得“说”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发言时会心跳加快,产生“焦虑情绪”,而合作学习倡导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小组中,学生处于较自然和谐的环境下,其“焦虑感”会自然降低,有利于学生练习口语时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语”“习得”的时间。增加了“习得”的机会。假设以5人为一小组,进行互动学习,在交流时,同一时间内,就有20%的学生在“即时互动”,这是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合作学习的课堂以小组互动为学习方式,为学生增加了参与口语练习的大量时间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这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进行任务分工、相互合作、意见表达和问题讨论,学生要学会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意见,整合同学间不同的看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和欣赏别人,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就使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得到培养。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交往,形成了初步的社交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团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由4—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精诚合作,将个人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中,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合作学习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在问题的讨论与解决过程中,组与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够逐渐增强。 (二)大学英语口语合作小组的分组原则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分组之上。在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教师要考虑每一小组内各种因素的合理搭配,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在异质小组里,自然有善于表达的也有不善于的,针对这种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小组活动的第一阶段通常以结对或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发言顺序,组员们可以在小组里各抒己见,收集语料,统一观点,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班上汇报成果,由于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同伴甚至整个学习小组作为坚强的后盾,每个执行任务的成员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并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结果,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语言实践意识和能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让不同的观点发生撞击,激发灵感,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启发、相互讨论,都会使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出现新的视角,产生“说”的愿望。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应大致均衡。汇报讨论成果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原则上不同的活动、不同的话题必须由不同的组员进行汇报展示,组里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既能够改变一部分学生总爱当听众的习惯,又可调动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性。组内成员只有互帮互助,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小组处于竞争优势。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无论是哪种“质”的学生都要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所在的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个体必须与其他组员协调起来完成任务。只有每个组员都获得成功,他们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既有利于增强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 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目标语素材,参与到目标语的交际活动中,去体验和学习目标语以及与目标语相关的文化知识。 口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根据这个主题设置了相关的学习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教师必须把这些学习内容设计在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里。设计课堂活动的指导原则是“以视、听、读导入,以说为本”。在让学生说之前,先让他们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文本材料,进行语言基础知识以及文化的输入,再经过他们自身的消化、吸收、加工、创造后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和文化进行输出。在小组活动中他们参与教师设计的与主题以及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如个体自主练习、口头报告、结对练习、对话、小组讨论、比赛、角色表演等。他们或与教师互动,或与同伴互动。这些课堂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覆盖面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的交际真实性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达到最大限度。 三、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强调学生间的合作, 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指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说”的实践,教师要成为一位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一位用心倾听的聆听者,一位能够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智者。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对学生的活动做出安排,包括活动的形式、主题、任务、要求以及相关的语料。然后,教师要加入小组,去做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教师需要观察合作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想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纠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对个别学生或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认识在组内、组间进行交流,在互助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口语表达水平。教师既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也不能对有困难和疑问的小组和学生袖手旁观,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的成果,教师也要及时肯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各小组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在学习中协作精神、学习态度的情况、下次该怎样做会更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和点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四、大学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保证行为取得预期结果的有效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参与式学习,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具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激励的功能,这就需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积分鼓励的机制不失为有效的好办法:由小组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次数做好记录并且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强化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在每一次课堂活动中都积极表现、取得收获,做到评价阶段的全程化。同时,学生口语的终结性考核也采取小组集体考核的形式进行,如小组讨论或小组辩论,促进学生重视和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客观、科学、有效地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提高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行为的养成。 五、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形式。大学英语口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其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能动的口语实践活动得以体现。它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在课堂上要把时间和机会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中发挥和培养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教高厅〔2007〕3号.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张兰.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新课堂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0(05).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