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策动长沙起义

黄兴策动长沙起义

在清王朝勾结上海租界帝国主义势力,借《苏报》案迫害革命党人章太炎、邹容的时候,民主主义革命家黄兴从日本回到上海,并且准备回到家乡湖南,去策划一次武装起义。

黄兴原名黄轸,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人,父亲是个秀才。黄兴在长沙和武昌的书院读过书,22岁中秀才。1902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学习西方的革命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第二年,沙皇俄国拒不按约从我国东北撤兵——这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沙皇俄国强占去的。沙俄的蛮横行径引起全国人民的抗俄怒火。黄兴与陈天华等留日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他在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赞成用革命的手段,打倒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建立新的中国。 〖JP〗

在上海,黄兴遇到同样刚从日本回国的湖南老乡胡之倓。胡之倓任长沙明德学堂校长,来上海招聘教员。黄兴就应他的邀请,到明德学堂做教师。他白天教书,晚上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3年11月4日,他借过30岁生日为名,在长沙西区保甲局巷彭渊恂家办了两桌酒席,邀请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等二十多个革命同志聚会,商量成立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他被选为会长。华兴会对外称华兴公司,以办矿业作掩护,并且用“同心扑满,当面算清”两句话作为公司、也就是华兴会的宗旨。“扑满”是贮钱罐,贮满了就打破(扑)。扑满、算清,谐音有推翻清王朝的意思。这两句生意人的行话,被他们巧妙地用作反抗清王朝的口号。

华兴会虽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留下过正式的纲领、章程,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他们的口号。华兴会成立后,黄兴便积极着手筹划武装起义。他主张联络各界反清力量,首先夺取长沙,光复湖南,然后争取各省响应,再向清王朝老巢北京进军。

黄兴派了许多同志,分别到各省和长沙的各界联络,积聚革命力量。他联络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清军里的新军,一是哥老会。

哥老会是清代流传在民间的秘密组织,打过“反清扶明”的旗帜,具有一定的力量。当时哥老会的首领叫马福益。黄兴先派刘揆一的弟弟刘道一与另一名华兴会会员,带着黄兴的亲笔信,去见马福益。

马福益还不懂革命是什么,也不知道黄兴是哪方神圣,反应很冷淡。刘道一完不成联络任务,回去不好交代,就主动向马福益发问:“马大哥,我们听说您是个人物,才登门拜望。大哥是个明白人,小弟有个问题要请教。”

马福益说:“请问。”刘道一说:“大哥是打算尊依贵会本来的宗旨反清扶明呢,还是准备受招安,作清王朝的爪牙?”

马福益到底明白了刘道一的真意,随即表示同意与华兴会合作。黄兴听完刘道一回来后的报告,非常兴奋,决定再亲自去会晤马福益。

在一个雪夜里,黄兴在刘揆一的陪同下,步行三十里,到湘潭茶园铺去见马福益。在矿山的一座岩洞里,黄兴、刘揆一与马福益三个人坐在地上,燃起木材取暖,喝着酒,啃着鸡,坦诚相见,结义联盟,商量起义的计划,一直谈到天亮。 黄兴随后又与新军联络,新军答应参加起义,于是,他决定在11月10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那天起义。

这一天,清王朝定为“万寿节”,要庆祝,湖南文武大员都要到长沙皇殿行礼

拜寿。黄兴计划在这里预埋炸弹,只等文武百官一到,引爆炸弹,全部炸死,就能顺利夺取长沙的各处要地,取得起义的成功。

但是,华兴会组织不严密,纪律性也不强,许多活动处于半公开状态;哥老会人员更缺乏斗争训练,因此,起义的机密计划被泄露。长沙财主王先谦得知黄兴等人要在“万寿节”起事的消息后,迫不及待地向湖南巡抚衙门报告。清廷立即派人四处搜捕革命党人。马福益逃往广西,华兴会和哥老会的不少成员被逮捕。 10月24日早晨,黄兴刚走出家门,正要上轿,就碰上衙门派来抓他的捕头。捕头不认识黄兴,叫着他的本名问:“你是黄轸吗?”

黄兴知道出大事了,就随口回答:“我是来拜访黄轸的。他家里人说他到明德学堂去了。我正要去找他。”

捕头信以为真,跟着黄兴往明德学堂去抓黄轸。到了明德学堂门口,黄兴下轿对捕头说:“你们稍等,我去叫他出来。”

他一进学堂,就从侧边小门溜出,躲到一个朋友家里。后来又转移到牧师黄吉亭的教堂里。接着,他化装成海关关员,逃出长沙,转道武汉,到了上海。 临别时,他与朋友约好,到沪后,立即拍一份只有一个“兴”字为暗语的电报,报告平安。他到上海,果然拍了这样一封电报。以后,他干脆用黄兴为名字,黄轸的名字反倒不被人知道了。

长沙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力量有所损失,但华兴会的成员多数逃脱了敌人的魔掌,保存了元气;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起到了动员民众参加革命的作用,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后来,在黄兴的鼓励下,华兴会的很多成员,与他一起参加了同盟会,与孙中山携手革命,大大壮大了革命的力量。黄兴成为同盟会领袖之一,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中亲密的盟友。

黄兴策动长沙起义

在清王朝勾结上海租界帝国主义势力,借《苏报》案迫害革命党人章太炎、邹容的时候,民主主义革命家黄兴从日本回到上海,并且准备回到家乡湖南,去策划一次武装起义。

黄兴原名黄轸,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人,父亲是个秀才。黄兴在长沙和武昌的书院读过书,22岁中秀才。1902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学习西方的革命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第二年,沙皇俄国拒不按约从我国东北撤兵——这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沙皇俄国强占去的。沙俄的蛮横行径引起全国人民的抗俄怒火。黄兴与陈天华等留日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他在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革命先驱的影响下,赞成用革命的手段,打倒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建立新的中国。 〖JP〗

在上海,黄兴遇到同样刚从日本回国的湖南老乡胡之倓。胡之倓任长沙明德学堂校长,来上海招聘教员。黄兴就应他的邀请,到明德学堂做教师。他白天教书,晚上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3年11月4日,他借过30岁生日为名,在长沙西区保甲局巷彭渊恂家办了两桌酒席,邀请陈天华、宋教仁、刘揆一等二十多个革命同志聚会,商量成立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他被选为会长。华兴会对外称华兴公司,以办矿业作掩护,并且用“同心扑满,当面算清”两句话作为公司、也就是华兴会的宗旨。“扑满”是贮钱罐,贮满了就打破(扑)。扑满、算清,谐音有推翻清王朝的意思。这两句生意人的行话,被他们巧妙地用作反抗清王朝的口号。

华兴会虽然没有以文字的形式留下过正式的纲领、章程,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他们的口号。华兴会成立后,黄兴便积极着手筹划武装起义。他主张联络各界反清力量,首先夺取长沙,光复湖南,然后争取各省响应,再向清王朝老巢北京进军。

黄兴派了许多同志,分别到各省和长沙的各界联络,积聚革命力量。他联络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清军里的新军,一是哥老会。

哥老会是清代流传在民间的秘密组织,打过“反清扶明”的旗帜,具有一定的力量。当时哥老会的首领叫马福益。黄兴先派刘揆一的弟弟刘道一与另一名华兴会会员,带着黄兴的亲笔信,去见马福益。

马福益还不懂革命是什么,也不知道黄兴是哪方神圣,反应很冷淡。刘道一完不成联络任务,回去不好交代,就主动向马福益发问:“马大哥,我们听说您是个人物,才登门拜望。大哥是个明白人,小弟有个问题要请教。”

马福益说:“请问。”刘道一说:“大哥是打算尊依贵会本来的宗旨反清扶明呢,还是准备受招安,作清王朝的爪牙?”

马福益到底明白了刘道一的真意,随即表示同意与华兴会合作。黄兴听完刘道一回来后的报告,非常兴奋,决定再亲自去会晤马福益。

在一个雪夜里,黄兴在刘揆一的陪同下,步行三十里,到湘潭茶园铺去见马福益。在矿山的一座岩洞里,黄兴、刘揆一与马福益三个人坐在地上,燃起木材取暖,喝着酒,啃着鸡,坦诚相见,结义联盟,商量起义的计划,一直谈到天亮。 黄兴随后又与新军联络,新军答应参加起义,于是,他决定在11月10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那天起义。

这一天,清王朝定为“万寿节”,要庆祝,湖南文武大员都要到长沙皇殿行礼

拜寿。黄兴计划在这里预埋炸弹,只等文武百官一到,引爆炸弹,全部炸死,就能顺利夺取长沙的各处要地,取得起义的成功。

但是,华兴会组织不严密,纪律性也不强,许多活动处于半公开状态;哥老会人员更缺乏斗争训练,因此,起义的机密计划被泄露。长沙财主王先谦得知黄兴等人要在“万寿节”起事的消息后,迫不及待地向湖南巡抚衙门报告。清廷立即派人四处搜捕革命党人。马福益逃往广西,华兴会和哥老会的不少成员被逮捕。 10月24日早晨,黄兴刚走出家门,正要上轿,就碰上衙门派来抓他的捕头。捕头不认识黄兴,叫着他的本名问:“你是黄轸吗?”

黄兴知道出大事了,就随口回答:“我是来拜访黄轸的。他家里人说他到明德学堂去了。我正要去找他。”

捕头信以为真,跟着黄兴往明德学堂去抓黄轸。到了明德学堂门口,黄兴下轿对捕头说:“你们稍等,我去叫他出来。”

他一进学堂,就从侧边小门溜出,躲到一个朋友家里。后来又转移到牧师黄吉亭的教堂里。接着,他化装成海关关员,逃出长沙,转道武汉,到了上海。 临别时,他与朋友约好,到沪后,立即拍一份只有一个“兴”字为暗语的电报,报告平安。他到上海,果然拍了这样一封电报。以后,他干脆用黄兴为名字,黄轸的名字反倒不被人知道了。

长沙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力量有所损失,但华兴会的成员多数逃脱了敌人的魔掌,保存了元气;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起到了动员民众参加革命的作用,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后来,在黄兴的鼓励下,华兴会的很多成员,与他一起参加了同盟会,与孙中山携手革命,大大壮大了革命的力量。黄兴成为同盟会领袖之一,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中亲密的盟友。


相关文章

  • 第四讲宋教仁
  • 人物简介 宋教仁6岁入私塾,17岁入桃源漳江书院,受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方梅等人影响,淡薄科举功名,关心天下大事,萌生反清思想.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昌文普通中学堂.翌年入学,"九省通衢"的 ...查看


  •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 作者:李金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 2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11)05-0026-06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始起于香港,此即孙中山自述其革命思想源起于香港[1].其 ...查看


  • 辛亥革命选择题100题
  • 辛亥革命知识竞赛题库四 1.1892年,( C )在香港成立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讨论时事"为宗旨.1895年,他在香港加入兴中会,被推举为会长. A. 孙中山 B.陆皓东 C.杨衢云 D.谢缵泰 2.1894年11月 ...查看


  • 长沙景点大全
  • 长沙景点大全 长沙最重要的景点是:岳麓山及其附属景点.岳麓书院.天心阁.橘子洲公园.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等).湖南第一师范.刘少奇故居等. 文化古迹: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开福寺.古麓山寺.云麓宫.天心阁.北津城遗址.长沙窑遗址 ...查看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一.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 l.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存有:玉蟾岩遗址.彭头山遗址.高庙遗址和城头山遗址. ⑴.玉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 ...查看


  • 50位中国近代名人简历
  • 梁启超林则徐龚自珍魏源徐继畲冯桂芬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郭嵩焘徐桐洪仁玕李鸿章王韬容闳奕 张之洞曾纪泽倭仁郑观应张謇严复康有为袁世凯谭嗣同 孙中山蔡元培章太炎杨度黄兴陈天华王国维陈独秀胡汉民周树人宋教仁蔡锷汪精卫江亢虎刘师培邹容18731929 ...查看


  • 陈天华简介 1
  • 陈天华 陈天华 (1875-1905)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出色的宣传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父亲陈善是乡村塾师.陈天华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曾辍学在乡间做小贩,喜爱小说唱词,常仿其文体作通俗小说或山歌小调.后入资江 ...查看


  • 蔡锷年检表
  • 1882 年(清光绪半年 壬午)诞生 12月18日(阴历十一月初九日),生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东之亲睦乡蒋家冲(今湖南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名为艮寅,字松坡. 1883年(清光绪九年 癸未)1岁 随家迁居宝庆府武冈州山门大坝上(今邵阳 ...查看


  •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 中国近现代史 名词解释 社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学校.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国教育会成立后,即酝酿自设学堂和编教科书.11月14日,上海南洋公学学生因抗议校方压制学生言论自由而退学,要求协助.中国教育会于21日决定办学,定名爱国学社,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