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动物和我们的生活
云南省个旧市乍甸中心小学:沈颖
一、说课题
本课题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然探究领域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不着眼于使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不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解决或试图研究、解决他们自己认为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其关键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培养儿童热爱动物的情感。
2、 帮助儿童了解动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让儿童学习和掌握观察、调查等技能。
4、 培养儿童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目的
1、 尽可能让儿童通过体验产生对动物的热爱。
2、 注意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动物、从细小的地方发现人和动物的关系。
3、 适当借助媒体,如:电视、录像、图片、图书等,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各种动物的有关知识。
4、 促进儿童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儿童热爱动物的情感。在活动中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人与动物的关系。 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儿童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提出保护动物的可行性计划。能对身边伤害动物的行为提出制止。
二、说课型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时性的活动,本节课是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课型为成果交流型。
2、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儿童交流、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总结交流获得信息的方 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这节课中几乎没有教给儿童任何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交流。在儿童们的活动中他们进行了知识的分享、方法的交流和情感的体验,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三、说教法
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宜给学生开放的时空,不仅仅限于学校操场、教室等有限时空内,学生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限制。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走出学校采访家长、群众,上互联网搜集信息。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变“教”师为“导”师,在儿童碰到问题时给予引导,而不是把知识直接教给他们。
2、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是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在活动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控。
四、说学法
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实现以小组活动方式为主,由儿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体验、分享、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2、 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给儿童表现自 己,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时在两次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活动背景是: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去动物园调查,单独或与小伙伴一起观察生活中与动物有关的活动,亲自与动物交朋友,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意图:让儿童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取得直接经验。)
2、 通过图书室、书店、互联网等方式,搜集喜欢的动物的图片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考察 了解。统计生活中伤害动物的现象并作出评价。
(意图:让儿童学习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
教学程序设计
(一)说一说:
1、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动物图片的,和这种动物有关的知识又是从哪儿找来的?
2、各小组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并派出代表向大家介绍图片上的动物和相关的知识。说说为什么喜欢它们。
(教师出示由儿童搜集的图片做成的幻灯片,由图片的搜集者讲解。)
3、讲讲你和你的动物朋友的故事。
(出示家养宠物的照片)
4、你认识下面的动物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检查儿童自主活动、搜集资料的效果。)
(意图:给儿童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培养口语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二)谈一谈
谈谈你了解到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把你找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比如:
1、动物给了人类什么?
2、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动物朋友的?
3、你认为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对吗?
(教师出示两段文字,一是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错误行为,二是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园的动物。) (意图:学会思考,通过讨论产生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各小组出示对伤害动物行为的统计:
3、想一想、议一议
我们应该为动物朋友们做些什么?
各小组讨论后写出自己可以做到的保护动物的行动。
(意图: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把爱护动物落实到行动上。)
六、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个位评委老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动物和我们的生活
云南省个旧市乍甸中心小学:沈颖
一、说课题
本课题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然探究领域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不着眼于使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不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解决或试图研究、解决他们自己认为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其关键就是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活动本身。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培养儿童热爱动物的情感。
2、 帮助儿童了解动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让儿童学习和掌握观察、调查等技能。
4、 培养儿童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目的
1、 尽可能让儿童通过体验产生对动物的热爱。
2、 注意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动物、从细小的地方发现人和动物的关系。
3、 适当借助媒体,如:电视、录像、图片、图书等,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各种动物的有关知识。
4、 促进儿童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儿童热爱动物的情感。在活动中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人与动物的关系。 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儿童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提出保护动物的可行性计划。能对身边伤害动物的行为提出制止。
二、说课型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时性的活动,本节课是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课型为成果交流型。
2、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儿童交流、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总结交流获得信息的方 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这节课中几乎没有教给儿童任何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交流。在儿童们的活动中他们进行了知识的分享、方法的交流和情感的体验,这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
三、说教法
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宜给学生开放的时空,不仅仅限于学校操场、教室等有限时空内,学生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小组的限制。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走出学校采访家长、群众,上互联网搜集信息。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变“教”师为“导”师,在儿童碰到问题时给予引导,而不是把知识直接教给他们。
2、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是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在活动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控。
四、说学法
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实现以小组活动方式为主,由儿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体验、分享、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2、 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给儿童表现自 己,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时在两次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活动背景是: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去动物园调查,单独或与小伙伴一起观察生活中与动物有关的活动,亲自与动物交朋友,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意图:让儿童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取得直接经验。)
2、 通过图书室、书店、互联网等方式,搜集喜欢的动物的图片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考察 了解。统计生活中伤害动物的现象并作出评价。
(意图:让儿童学习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
教学程序设计
(一)说一说:
1、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动物图片的,和这种动物有关的知识又是从哪儿找来的?
2、各小组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并派出代表向大家介绍图片上的动物和相关的知识。说说为什么喜欢它们。
(教师出示由儿童搜集的图片做成的幻灯片,由图片的搜集者讲解。)
3、讲讲你和你的动物朋友的故事。
(出示家养宠物的照片)
4、你认识下面的动物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动物图片,检查儿童自主活动、搜集资料的效果。)
(意图:给儿童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快乐,培养口语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二)谈一谈
谈谈你了解到的人与动物的关系。把你找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比如:
1、动物给了人类什么?
2、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动物朋友的?
3、你认为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对吗?
(教师出示两段文字,一是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错误行为,二是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园的动物。) (意图:学会思考,通过讨论产生关心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各小组出示对伤害动物行为的统计:
3、想一想、议一议
我们应该为动物朋友们做些什么?
各小组讨论后写出自己可以做到的保护动物的行动。
(意图: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把爱护动物落实到行动上。)
六、结束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个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