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2010年第1期总137期史学史研究JOURNALOFHISTORIOGRAPHYNo.1,2010SerialNo.137

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庾向芳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摘 要]中国史学与近代报刊在学术史上有着很深的渊源。19世纪初报刊传入中

国,无论是学还是术都未臻成熟,必然要向中国传统学术吸取养分,且近代报人多有史学学术背景,由此形成近代报刊“史家办报”的特点、史论及良史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史学 近代报刊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1002(012208

,。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

①般认为从1815年)。报刊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制度性设置,

,中国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报人来源于晚清的士大夫阶层,近代报刊的出现,“以言报国”的舞台。

19世纪后半叶传入中国的新闻学在西方也属新兴学科,无论是新闻理论还是新闻思想都未形成成熟的学术体系,早期的新闻学必不可免的要向中国传统学术吸取养分。近代报人多有史学学术背景,晚清到民初几乎所有知名的史家都有报刊编辑出版的经验,其中不乏史学大家,如王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夏曾佑、刘师培等等。他们都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丰富的办报经验。他们的史学思想与报刊思想交相呼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史学思想是孕育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温床。报刊也由此经常被视为史学的延续,“日报之录,近承乎邸抄,远乃与史官编年系日者等”,

③新闻记者也被视为古代的史官,“夫报章者,诚史官之支与余裔也”。中国近代报刊呈现出独特的

“史家办报”特点,与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史学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不探讨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就不能明了“史家办报”的真正内涵,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拟用三个部分论述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②

[收稿日期] 2009206224

[作者简介] 庾向芳(1973-),女,河北唐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学史。

① 萨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序言》,《中国近代报刊史》方汉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本义论述的近代报刊以19世纪70年代国人独立创办报刊为始,至1915年止。

② 章太炎:《新纪元报发刊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00页。

③ 章太炎:《实学报叙》,《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页。

78

                  史学史研究            2010年第1期

一、史学经世致用思想对报刊的影响

近代报刊随着西方文化一同进入中国。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的困境前,近代报人并未抽象地考虑“报刊是什么?”而是率先回答了“报刊有何作用”。探讨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首先应该注意到中国传统史学经世致用思想对报刊的影响。

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所谓“经世致用”是指史学应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开拓史学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借鉴和训诲的作用,力争对现实有所作为。经世致用思想贯穿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始终。特别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被赋予更深刻的内容。由原来主要为王权统治者提供“资治”转变为洞悉夷情、唤醒国人和抵御外辱的手

①段,以实现拯救国家和民族的目的。19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报刊作为“史之流裔”、“活的现代的历

③报刊成为近代史”,②传承了史学的优良传统,“史记之精神鉴既往,示未来,报纸之精神亦然”。

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启发民智、鼓吹革命的工具。19世纪7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这一时期报人多兼具史家、报人、政治家的多重身份,他们创办的报刊作为“史家之别裁,编年之一体”,④被赋予挽救民族危亡、探求救国道路的重要责任。无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报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他们通过大量介绍西方的进化论以呼吁革新,、亡国史、,用各国的英雄人物事迹以鼓舞民众,、,同时实现

⑤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一)借史讽今的基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学逐渐成为显学。,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君主立宪制。,症成关格,所以发为痿痹,一蹶不振”,⑥而“欲通之达之,

”,“报馆于古有征乎?古者太师陈诗以

观民风:,劳者歌其事,使乘輶轩以采访之,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移于天子,犹民报

⑧⑨也”。报刊也因此成为“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的有力工具。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在报刊上通过介绍外国历史,积极探索西方国家强盛的原

υλ

2010年第1期总137期史学史研究JOURNALOFHISTORIOGRAPHYNo.1,2010SerialNo.137

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庾向芳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摘 要]中国史学与近代报刊在学术史上有着很深的渊源。19世纪初报刊传入中

国,无论是学还是术都未臻成熟,必然要向中国传统学术吸取养分,且近代报人多有史学学术背景,由此形成近代报刊“史家办报”的特点、史论及良史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史学 近代报刊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1002(012208

,。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

①般认为从1815年)。报刊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制度性设置,

,中国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报人来源于晚清的士大夫阶层,近代报刊的出现,“以言报国”的舞台。

19世纪后半叶传入中国的新闻学在西方也属新兴学科,无论是新闻理论还是新闻思想都未形成成熟的学术体系,早期的新闻学必不可免的要向中国传统学术吸取养分。近代报人多有史学学术背景,晚清到民初几乎所有知名的史家都有报刊编辑出版的经验,其中不乏史学大家,如王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夏曾佑、刘师培等等。他们都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丰富的办报经验。他们的史学思想与报刊思想交相呼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史学思想是孕育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温床。报刊也由此经常被视为史学的延续,“日报之录,近承乎邸抄,远乃与史官编年系日者等”,

③新闻记者也被视为古代的史官,“夫报章者,诚史官之支与余裔也”。中国近代报刊呈现出独特的

“史家办报”特点,与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史学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不探讨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就不能明了“史家办报”的真正内涵,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拟用三个部分论述中国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②

[收稿日期] 2009206224

[作者简介] 庾向芳(1973-),女,河北唐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学史。

① 萨空了:《中国近代报刊史・序言》,《中国近代报刊史》方汉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本义论述的近代报刊以19世纪70年代国人独立创办报刊为始,至1915年止。

② 章太炎:《新纪元报发刊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00页。

③ 章太炎:《实学报叙》,《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页。

78

                  史学史研究            2010年第1期

一、史学经世致用思想对报刊的影响

近代报刊随着西方文化一同进入中国。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的困境前,近代报人并未抽象地考虑“报刊是什么?”而是率先回答了“报刊有何作用”。探讨史学对近代报刊的影响,首先应该注意到中国传统史学经世致用思想对报刊的影响。

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所谓“经世致用”是指史学应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开拓史学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借鉴和训诲的作用,力争对现实有所作为。经世致用思想贯穿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始终。特别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史学的经世致用思想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被赋予更深刻的内容。由原来主要为王权统治者提供“资治”转变为洞悉夷情、唤醒国人和抵御外辱的手

①段,以实现拯救国家和民族的目的。19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报刊作为“史之流裔”、“活的现代的历

③报刊成为近代史”,②传承了史学的优良传统,“史记之精神鉴既往,示未来,报纸之精神亦然”。

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启发民智、鼓吹革命的工具。19世纪7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经历了两次高潮。这一时期报人多兼具史家、报人、政治家的多重身份,他们创办的报刊作为“史家之别裁,编年之一体”,④被赋予挽救民族危亡、探求救国道路的重要责任。无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报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他们通过大量介绍西方的进化论以呼吁革新,、亡国史、,用各国的英雄人物事迹以鼓舞民众,、,同时实现

⑤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一)借史讽今的基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学逐渐成为显学。,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君主立宪制。,症成关格,所以发为痿痹,一蹶不振”,⑥而“欲通之达之,

”,“报馆于古有征乎?古者太师陈诗以

观民风:,劳者歌其事,使乘輶轩以采访之,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移于天子,犹民报

⑧⑨也”。报刊也因此成为“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的有力工具。

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在报刊上通过介绍外国历史,积极探索西方国家强盛的原

υλ

相关文章

  • 上海历史高考华师大版课本_第七册整理
  • 历史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1课 前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一.孔孟之道 1.概念: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 2.背景:(社会)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 (经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准 ...查看


  • 史上最牛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申报书
  • 史上最优秀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标申报书 (2014年最新版) 课题名称 新记<大公报>再研究--以"蒋介石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0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2页,不能加 ...查看


  •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李长莉 中华文史网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和分析化趋势愈益剧烈,在原有学科的边缘.结合部.交叉部和空隙,不断有新的学科分支出现,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人统计说出现的新兴学科已达数千种.[1]这些分支学科的涌现,反 ...查看


  • 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 作者:左玉河 安徽史学 2009年04期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09)01-0112-13 尽管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在五四以后开始起步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它的真正繁荣则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 ...查看


  • 近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
  • !112年2期3'425!112历史教学#$%&'()*+,-.$/0总第67! 期89:3'467! 近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概述 萧守贸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北京 ;11"7=@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查看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首次发布!历史学科有哪些?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榜单为今年首次发布,根据作者转载数据和同行专家评议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高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骆郁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查看


  • 世界各地孙中山研究现状
  • 世界各地孙中山研究现状 2009.11.13 14:00 作者: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兴樑 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3周年纪念日.孙中山作为20世纪的伟人,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多年来,一些国家对他生平事业的介 ...查看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五朵金花: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一 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面广,时间长,影响重大的五个问题被誉为史 学研究的"五朵金花",即 ...查看


  • 史学概论笔记
  •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