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综合(语数外)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语 文
一、积累〃运用 (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以下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红绡(xi āo ) 霓裳(ch áng ) 慰藉(jiè) 句读(dòu) ....幽咽(yè) 转徙(tú) 寒暄(xuān) 阿谀(yú) ....暮霭(ǎi) 纶巾(lún) 教诲(huǐ) 惊诧(zhé) ....苌弘(cháng) 经传(chuán) 刹那(shà) 管弦(xu....án)
2、以下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 、哄笑 红绡 凌霄 凌晓 ....
B 、嘉许 佳婿 贾府 加油 ....
C 、纶巾 伦常 论语 轮子 ....
D 、转徙 迁徙 喜欢 喜爱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迁徙 幽咽 敛容 蛤蟆
B 、管弦 凄切 猝然 冥搜
C 、师道 句读 不齿 嘉许
D 、颈须 遥想 伦巾 惊诧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最符合原文的一组是( )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5、下列词组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不大的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乐师
C 、小学而大遗 小学
D 、今之众人 众人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圣人无常师 ..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闻道有先后 ..
C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 孔子师郯子 ..
7、以下对课文内容或句子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句诗指诸葛亮。诗句表现了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C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D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8、以下作者和作品(集)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① 苏轼 ②白居易 ③ 李白 ④蒲松龄
A 、①《东坡全集》 ②《李太白全集》 ③ 《长歌行》 ④《聊斋志异》
B 、①《李太白全集》 ②《聊斋志异》 ③《东坡全集》 ④《长歌行》
C 、① 《东坡全集》 ②《长歌行》 ③《李太白全集》 ④《聊斋志异》
D 、①《长歌行》 ②《聊斋志异》 ③《李太白全集》 ④《东坡全集》
9、下列名句与作者一一对应的是( )
①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④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A 、①苏轼 ②韩愈 ③ 李白 ④柳永
B 、①韩愈 ②李白 ③柳永 ④苏轼
C 、① 柳永 ②苏轼 ③韩愈 ④李白
D 、①李白 ②柳永 ③苏轼 ④韩愈
10、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售:达到,实现) .
B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中:符合) .
C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古道:古人求师的正道) ..
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泣:哭泣) .
二、根据要求完成任意5道题。(10分)
11、大江东去,浪淘尽, 。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
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4、别有幽愁暗恨生,。
15、 ,千金散尽还复来。
16、诗歌,是运用想象和 ,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以及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7、古之学者必有师。
1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阅读与理解 (6分)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函:盒子。 .
B 、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
C 、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绝,挣断。 .
D 、剑坚,故不可立拔 坚:坚固、锋利。 .
20、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
(“还”通“环” )
A 、秦武阳色变振恐 B 、轲既取图奉之 ..
C 、图穷而匕首见 D 、使工以药淬之 ..
21、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欲兵之 B 、不及召下兵
C 、不得持尺兵 D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一年级下学期综合(语数外)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语 文
一、积累〃运用 (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以下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红绡(xi āo ) 霓裳(ch áng ) 慰藉(jiè) 句读(dòu) ....幽咽(yè) 转徙(tú) 寒暄(xuān) 阿谀(yú) ....暮霭(ǎi) 纶巾(lún) 教诲(huǐ) 惊诧(zhé) ....苌弘(cháng) 经传(chuán) 刹那(shà) 管弦(xu....án)
2、以下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 、哄笑 红绡 凌霄 凌晓 ....
B 、嘉许 佳婿 贾府 加油 ....
C 、纶巾 伦常 论语 轮子 ....
D 、转徙 迁徙 喜欢 喜爱 ....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迁徙 幽咽 敛容 蛤蟆
B 、管弦 凄切 猝然 冥搜
C 、师道 句读 不齿 嘉许
D 、颈须 遥想 伦巾 惊诧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最符合原文的一组是( )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5、下列词组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或变化不大的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乐师
C 、小学而大遗 小学
D 、今之众人 众人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是( )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圣人无常师 ..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闻道有先后 ..
C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 孔子师郯子 ..
7、以下对课文内容或句子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句诗指诸葛亮。诗句表现了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C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D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8、以下作者和作品(集)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
① 苏轼 ②白居易 ③ 李白 ④蒲松龄
A 、①《东坡全集》 ②《李太白全集》 ③ 《长歌行》 ④《聊斋志异》
B 、①《李太白全集》 ②《聊斋志异》 ③《东坡全集》 ④《长歌行》
C 、① 《东坡全集》 ②《长歌行》 ③《李太白全集》 ④《聊斋志异》
D 、①《长歌行》 ②《聊斋志异》 ③《李太白全集》 ④《东坡全集》
9、下列名句与作者一一对应的是( )
①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④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A 、①苏轼 ②韩愈 ③ 李白 ④柳永
B 、①韩愈 ②李白 ③柳永 ④苏轼
C 、① 柳永 ②苏轼 ③韩愈 ④李白
D 、①李白 ②柳永 ③苏轼 ④韩愈
10、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售:达到,实现) .
B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中:符合) .
C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古道:古人求师的正道) ..
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泣:哭泣) .
二、根据要求完成任意5道题。(10分)
11、大江东去,浪淘尽, 。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
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4、别有幽愁暗恨生,。
15、 ,千金散尽还复来。
16、诗歌,是运用想象和 ,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以及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7、古之学者必有师。
1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阅读与理解 (6分)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函:盒子。 .
B 、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
C 、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绝,挣断。 .
D 、剑坚,故不可立拔 坚:坚固、锋利。 .
20、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
(“还”通“环” )
A 、秦武阳色变振恐 B 、轲既取图奉之 ..
C 、图穷而匕首见 D 、使工以药淬之 ..
21、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欲兵之 B 、不及召下兵
C 、不得持尺兵 D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