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例题教师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知识整合

1.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2.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②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③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④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如复数、三角函数等;⑤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如等式(x -2) 2+(y -1) 2=4

3.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

4.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广泛,常见的如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问题中,在求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中,在求复数和三角函数问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直观易发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复杂的计算与推理,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这在解选择题、填空题中更显其优越,要注意培养这种思想意识,要争取胸中有图,见数想图,以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

二、应用举例

题型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

例1. 设命题甲:0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将两个命题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选

A.

例2. 设全集U ,A 、B 是U 的子集,定义集合A 与B 的运算:A *B={x|x∈A ⋃B, 且x ∉A ⋂B}, 则(A *B )*A=( )

A.A B.B

C.(C U A ) ⋂B D.A ⋂(C U B ) [解析]画一个一般情况的Venn 图,由题目定义知选B

题型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3.已知函数y =f (x )(0≤x ≤1) 的图象如右图,若0

A. f ( x 1 )

(x 1) =f (x 2)

x 1x 2x 11 x 2

C. f ( x 1 ) > f ( x 2 ) D. 以上都不正确

x 2 x 1

[解析] 由选项的结构特点,联想到两点间的斜率公式,事实 f (x ) 可以看作是点(x , f (x ))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由图象不难得出答案为A. x

例4. 若关于x 的方程x +2kx +3k =0的两根都在-1和3之间,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析】令f (x ) =x 2+2kx +3k ,其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f (x ) =0 2

f (3)>0, 的解,由y =f (x ) 的图象可知,要使二根都在-13,之间,只需f (-1) >0,

f (-b ) =f (-k )

例5. 已知0

A. 1个 B. 2个 C. 3个 ) D. 1个或2个或3个

|x | 【分析】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就是判断图象y =a 与y =|loga x |的交点个数,画

出两个函数图象,易知两图象只有两个交点,故方程有2个实根,选(B )。

例6. 甲、乙两人相约7:00~8:00在某地会面,假定每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每个时刻到达会面地点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先到者等20分钟后便离去,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为 .

[解析]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直线x =60,直线y =60,

x 轴,y 轴围成一个正方形区域G . 设甲7时x 分到达会面地点,

乙7时y 分到达会面地点,这个结果与平面上的点(x , y )对应. 于是试验的所有

可能结果就与G 中的所有点一一对应. 由题意知,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是相同的,甲乙两人能会面,当且仅当他们到达会面地点的时间相差不超过20

分钟,即 │y -x │≤20,x -20≤y ≤x +20, 因此,图中的阴影区域g 就表示“甲

乙能会面”. 容易求得g 的面积为602-402=2000,G 的面积为3600,由几何概

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甲乙能会面”的概率 P (甲乙能会面) =g 的面积/G 的面积= . 5[点评] 9的概率.

2

题型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例7. 如果实数x 、y 满足(x -2) +y =3,则22y 的最大值为(x )

A . 1

2B . 3

3C . 2D .

【解析】等式(x -2) 2+y 2=3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它表坐标平面上的一个圆, 圆心为(2,0) ,半径r =3,(如图) ,而y y -0=则表示圆上的点(x ,y ) 与坐 x x -0

标原点(0,0) 的连线的斜率。如此以来,该问题可转化为如下几何问题:动点A

在以(2,0) 3为半径的圆上移动,求直线OA 的斜率的最大值,由图

可见,当∠A

在第一象限,且与圆相切时,OA 的斜率最大,经简单计算,得最

x 2y 2

+=1,求y -3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8. 已知x ,y 满足1625

x 2y 2

y -3x +=1下求最值问题,常采用【解析】对于二元函数构造直线的截距1625

的方法来求之。

令y -3x =b ,则y =3x +b ,

x 2y 2

原问题转化为:在+=1上求一点,使过该直点线的斜率3为, 1625

3

且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或, 小 最

x 2y 2

由图形知,当直线y =3x +b 与椭圆+=1相切时,有最大截距与最小截距。 1625

⎧y =3x +b ⎪ ⎨x 2⇒169x 2+96bx +16b 2-400=0 y 2

=1⎪+⎩1625

由∆=0,得b =±13 ,故y -3x 的最大值为13,最小值为-13。

题型四:数形结合思想在三角函数、复数中的应用

例9.函数f (x )=sin x +2sin x ,x ∈[0, 2π]的图像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分段表示f (x ), 数形结合求出k 的取值范围。

⎧3sin x , x ∈[0, π]函数f (x )在[0, 2π]的图像知,1

例10. 已知复数z 满足|z -2-2i |=

[ 解析],求z 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的范围。 由于|z -2-2i |=|z -(2+2i )|,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它表示复数z 对应的 点到复数2+2i 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满足|z -(2+2i )|=2的复数z 对应点

Z ,在以(2,2) 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如下图) ,而|z |表示复数z 对应的

点Z 到原点O 的距离,显然,当点Z 、圆心C 、点O 三点共线时,|

z |取得最值,

|z |min =2,|z |max =32,∴|z |的取值范围为[2,2]

4

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知识整合

1.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2.实现数形结合,常与以下内容有关: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②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③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④以几何元素和几何条件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如复数、三角函数等;⑤所给的等式或代数式的结构含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如等式(x -2) 2+(y -1) 2=4

3.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

4.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广泛,常见的如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问题中,在求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中,在求复数和三角函数问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直观易发现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复杂的计算与推理,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这在解选择题、填空题中更显其优越,要注意培养这种思想意识,要争取胸中有图,见数想图,以开拓自己的思维视野。

二、应用举例

题型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

例1. 设命题甲:0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将两个命题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选

A.

例2. 设全集U ,A 、B 是U 的子集,定义集合A 与B 的运算:A *B={x|x∈A ⋃B, 且x ∉A ⋂B}, 则(A *B )*A=( )

A.A B.B

C.(C U A ) ⋂B D.A ⋂(C U B ) [解析]画一个一般情况的Venn 图,由题目定义知选B

题型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3.已知函数y =f (x )(0≤x ≤1) 的图象如右图,若0

A. f ( x 1 )

(x 1) =f (x 2)

x 1x 2x 11 x 2

C. f ( x 1 ) > f ( x 2 ) D. 以上都不正确

x 2 x 1

[解析] 由选项的结构特点,联想到两点间的斜率公式,事实 f (x ) 可以看作是点(x , f (x ))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由图象不难得出答案为A. x

例4. 若关于x 的方程x +2kx +3k =0的两根都在-1和3之间,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析】令f (x ) =x 2+2kx +3k ,其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f (x ) =0 2

f (3)>0, 的解,由y =f (x ) 的图象可知,要使二根都在-13,之间,只需f (-1) >0,

f (-b ) =f (-k )

例5. 已知0

A. 1个 B. 2个 C. 3个 ) D. 1个或2个或3个

|x | 【分析】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就是判断图象y =a 与y =|loga x |的交点个数,画

出两个函数图象,易知两图象只有两个交点,故方程有2个实根,选(B )。

例6. 甲、乙两人相约7:00~8:00在某地会面,假定每人在这段时间内的每个时刻到达会面地点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先到者等20分钟后便离去,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为 .

[解析]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直线x =60,直线y =60,

x 轴,y 轴围成一个正方形区域G . 设甲7时x 分到达会面地点,

乙7时y 分到达会面地点,这个结果与平面上的点(x , y )对应. 于是试验的所有

可能结果就与G 中的所有点一一对应. 由题意知,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是相同的,甲乙两人能会面,当且仅当他们到达会面地点的时间相差不超过20

分钟,即 │y -x │≤20,x -20≤y ≤x +20, 因此,图中的阴影区域g 就表示“甲

乙能会面”. 容易求得g 的面积为602-402=2000,G 的面积为3600,由几何概

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甲乙能会面”的概率 P (甲乙能会面) =g 的面积/G 的面积= . 5[点评] 9的概率.

2

题型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例7. 如果实数x 、y 满足(x -2) +y =3,则22y 的最大值为(x )

A . 1

2B . 3

3C . 2D .

【解析】等式(x -2) 2+y 2=3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它表坐标平面上的一个圆, 圆心为(2,0) ,半径r =3,(如图) ,而y y -0=则表示圆上的点(x ,y ) 与坐 x x -0

标原点(0,0) 的连线的斜率。如此以来,该问题可转化为如下几何问题:动点A

在以(2,0) 3为半径的圆上移动,求直线OA 的斜率的最大值,由图

可见,当∠A

在第一象限,且与圆相切时,OA 的斜率最大,经简单计算,得最

x 2y 2

+=1,求y -3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8. 已知x ,y 满足1625

x 2y 2

y -3x +=1下求最值问题,常采用【解析】对于二元函数构造直线的截距1625

的方法来求之。

令y -3x =b ,则y =3x +b ,

x 2y 2

原问题转化为:在+=1上求一点,使过该直点线的斜率3为, 1625

3

且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或, 小 最

x 2y 2

由图形知,当直线y =3x +b 与椭圆+=1相切时,有最大截距与最小截距。 1625

⎧y =3x +b ⎪ ⎨x 2⇒169x 2+96bx +16b 2-400=0 y 2

=1⎪+⎩1625

由∆=0,得b =±13 ,故y -3x 的最大值为13,最小值为-13。

题型四:数形结合思想在三角函数、复数中的应用

例9.函数f (x )=sin x +2sin x ,x ∈[0, 2π]的图像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分段表示f (x ), 数形结合求出k 的取值范围。

⎧3sin x , x ∈[0, π]函数f (x )在[0, 2π]的图像知,1

例10. 已知复数z 满足|z -2-2i |=

[ 解析],求z 的模的最大值、最小值的范围。 由于|z -2-2i |=|z -(2+2i )|,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它表示复数z 对应的 点到复数2+2i 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因此满足|z -(2+2i )|=2的复数z 对应点

Z ,在以(2,2) 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如下图) ,而|z |表示复数z 对应的

点Z 到原点O 的距离,显然,当点Z 、圆心C 、点O 三点共线时,|

z |取得最值,

|z |min =2,|z |max =32,∴|z |的取值范围为[2,2]

4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 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小数四教案一 第一单元 课题一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目的: 1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2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读出亿级数. 过程: 一 数字的产生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应用 ...查看


  • 单项式的乘法说课稿
  • <单项式的乘法>说课稿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一大节第四课单项式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学发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预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查看


  • 数学课堂基本要求
  • 数学课堂基本要求 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课堂教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的特点,制定 ...查看


  • 空间与图形
  • 课程简介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一.正确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标准,认识到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 ...查看


  • 多项式的求值导学案
  • 多项式的求值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 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合并同类项,简化多项式并求多项式的值. 2. 学习目标:会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多项式的化简求值. 3.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通 ...查看


  • 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 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类别:E 编号:05E045 题目:利用物理典型例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内容提要: <物理课程标准>提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物理课程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 ...查看


  • 密度计算教学设计
  • <密度与社会生活之二--有关密度的计算>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计算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再拓展, 对于密度的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结合 ...查看


  • 初二数学下册教案
  • 18.1勾股定理 [学习目标] 1. 理解勾股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2. 会正确运用勾股定理解题. [学习过程] 一. 二. 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十八章章前图至P67. 注意: ①"黄色标签" ...查看


  • 语文教学方法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及操作方法 中学生已基本解决识字问题,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一般课文都能读,大致意思也能理解,他们也能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qu ...查看


  • [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说课稿
  • <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下面,我就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及解决问题的内容. 口算乘法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