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鹳
体羽主要为黑色和白色,其中飞羽、尾羽为黑色,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也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其余体羽均为白色。
阅1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4
北朱雀
北朱雀。北朱雀 (Carpodacus roseus) 亦称"靠山红"。这种鸟羽色美丽,鸣声悦耳,容易饲养和驯熟,是中国最普遍的笼鸟之一。中等大小(16厘米)而体型矮胖的朱雀。雄鸟:头、下背及下体绯红;胸绯红,腹部粉色,具两道浅色翼斑。雌鸟:色暗,上体具褐色纵纹,额及腰粉色,下体皮黄色而具纵纹,胸沾粉色,臀白。虹膜-褐色;脚-褐色。
阅7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3
北红尾鸲
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3
斑鱼狗
斑鱼狗。斑鱼狗 , 拉丁学名 Ceryle rudis 英文名称 Lesser Pied Kingfisher.科属分类: 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鱼狗属。斑鱼狗身长24 - 26cm,翼展45 - 47 cm,体重70 - 95 g,寿命4年。黑白色鱼狗。与冠鱼狗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冠羽较小,具显眼白色眉纹。下体白色,上胸具黑色的宽阔条带,其下具狭窄的黑斑。嘴黑色;脚黑色。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2
斑纹鸟
斑纹鸟。斑纹鸟全长约100mm,雌雄鸟同色。上体褐色,羽轴白色而形成纵纹,喉红褐色,腰、尾覆羽灰褐色,并具浅棕色羽端。下体淡棕白色,胸及两肋布满褐色鳞状斑,有的亚种鳞状斑模糊。分布在长江以南以四川、云南、海南、台湾。国外分布于印度及东南亚地区。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1
百灵鸟
百灵鸟头上具有漂亮的羽冠,嘴较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茫茫无际,苍穹之下,常常此起彼伏地演奏着连音乐家都难以谱成的美妙乐曲,那就是百灵鸟儿们高唱的情歌,百灵鸟从平地飞起时,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百灵鸟现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1
白枕鹤
白枕鹤。白枕鹤, 拉丁名:Grus vipio 英文名:White-naped Crane 别名∶红面鹤、白顶鹤 俗名∶土鹤。属鹤形目,鹤科,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白枕鹤栖息于开阔平原芦苇沼泽...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1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 )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鸟类。上体深褐,特征为具尖形的黑色尾,腰白,腹部皮黄白。地方性常见于低海拔的林缘、次生灌丛、农田及花园,高可至海拔1600米。习性似其他文鸟。白腰文鸟种群数较丰富。由于在谷物成熟期间,常成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给农业带来一定危害。但文腰文鸟小巧玲珑,易于驯养,是...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0
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白胸翡翠(学名:Halcyon smyrnensis)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0
白鹇
白鹇。白鹇(学名:Lophura nythemera)又名银鸡、银雉、越鸟、越禽、白雉,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鸟类。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它在林中疾走时,从远处望去,很象披着白色长"斗蓬",被风吹开露出灰蓝色的内衣。雌鸟全身呈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和雄鸟相比十分逊色。白鹇是广东省省鸟。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8
白文鸟
白文鸟。白文鸟是日本培育出来的一种鸟,雏鸟时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鸟后羽毛雪白,嘴和脚是红色的非常漂亮。性格温驯,喜欢亲近人、跟人玩耍,很好照顾,还可以训练一些简单的技能。很受养鸟人的欢迎。同时,作为手玩鸟,很适合初学者,是一种入门的鸟种。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8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虹膜黄色,嘴和蜡膜为黄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白尾海雕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等地,白尾海雕较为罕见, 其中新疆为1992年首次发现的新记录, 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为冬候鸟。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7
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白腿小隼体形大小与红腿小隼差不多,也是小型猛禽,体长17—19厘米,体重50克左右。羽色与红腿小隼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下体。头部和整个上体,包括两翅都是蓝黑色,前额有一条白色的细线,沿眼先往眼上与白色眉纹汇合,再往后延伸与颈部前侧的白色下体相汇合,颊部、颏部、喉部和整个下体为白色。白腿小隼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老挝等...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7
白头翁
白头翁。白头翁鸟也叫白头翁、白头鹎(bei)中文学名:白头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 英文名称:Light-vented Bulbul。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绿色纵纹。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两广亚种无此白环,头顶至枕全黑色)。雄性体重26-43g,雌...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6
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白头鹮鹳(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us),又叫彩鹳,为鹳形目鹳科鹮鹳属的鸟类。体羽主要为黑色和白色,其中飞羽、尾羽为黑色,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也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其余体羽均为白色。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6
白头鹎
白头鹎。白头鹎(音:bēi)(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俗名白头翁、白头婆,英文名直译为淡臀鹎、中国鹎。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5
白寿带
寿带鸟有栗色与白色两种,一般品种雌雄同为栗色;另外少数品种是雄鸟长尾而白色,雌鸟与亚成鸟是栗色而短尾。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5
白马鸡
白马鸡。白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又名雪雉,为动物界鸡形目 Galliformes。白马鸡雄鸟体长为69~100厘米,体重1017~3000克;体型比环颈雉大,在三种马鸡中它是最大的一种。尾羽特长,辉绿蓝色,中央尾羽羽枝大都分散下垂,末端具紫色金属光泽(尾羽20~22枚,尾羽的基部灰色,向后渐渐变成紫铜色,及至末端则变成暗绿色和深...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4
白鹭
白鹭。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俗名:白鹤、白鹭鸶、白鸟、舂锄、鹭鸶、丝琴、雪客、一杯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4
白颈鹳
白颈鹳(学名:Ciconia episcopus,英文名:Woolly-necked Stork)属鹳形目鹳科鹳属,又叫绒颈鹳、主教鹳(源于早期神职人员大都穿戴黑色搭配白色的法衣)。广泛分布于热带,如亚洲从印度到印尼,非洲和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太平洋诸岛。白颈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白颈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可谓比熊猫还珍贵的鹳类!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8
白领凤鹛
头顶和羽冠土褐色,具白色眼圈,眼先黑色,枕白色,向两侧延伸至眼,向下延伸至后颈和颈侧,在颈部形成白领极为醒目。上体土褐色,飞羽黑色,外侧初级飞羽末端外缘白色,尾深褐色,羽轴白色。主要以昆虫(金龟甲、金花甲、瓢甲和叩头虫等鞘翅目昆虫,其次为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蔷薇科果实、各种浆果和杂草...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8
白领翡翠
白领翡翠。白领翡翠(学名:Todirhamphus chloris,英文名:White-collared Kingfisher、Collared Kingfisher、Half-collared Kingfisher)属佛法僧目翠鸟科白领翡翠属,又叫半领翡翠。中等体型(24厘米)的蓝白色翡翠鸟,以白色的颈环及下体为识别特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至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以及非洲中南部。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7
白鹮
白鹮,中文学名:白鹮 拉丁学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英文名:white ibis ,别名西伯利亚鹤,身长约130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大鸟"。白鹤的喙、颈、腿都很长。头部裸露部分至上颈黑色,嘴黑,长而下弯,跗跖黑色。白鹤翅膀上的小部分羽毛是黑色,其它部分是纯白色的。所以我们叫它白鹤。白鹤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是湿地保护的重要...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7
白喉扇尾鹟
白喉扇尾鹟。白喉扇尾鹟,形态特征:中等体型(19厘米)的深色扇尾鹟。几乎全身深灰色(野外看似黑色),颏、喉、眉纹及尾端白色,下体深灰而有别于白眉扇尾鹟,但有个别个体下体色浅。嘴及脚-黑色。叫声:鸣声高而薄,三个间隔相等的tut声接以三个或更多的降音;也发出尖声的cheet音。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6
白喉姬鹟
白喉姬鹟。白喉姬鹟 White-gorgeted Flycatcher 雀形目 >鹟科 >姬鹟属 PASSERIFORMES >Muscicapidae >Ficedula monileger 描述:体小(13厘米)的橄榄褐色鹟。眉纹白,翼及尾偏红,胸及两胁沾皮黄。指名亚种眉纹皮黄。虹膜-褐色;亚种leucops为迷鸟于云南西南部;指名亚种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海拔1000~2000米间的林阴山谷。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6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白喉矶鸫(学名:Monticola gularis)是体型小的矶鸫。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5
白冠噪鹛
白冠噪鹛。白冠噪鹛(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是画眉科噪鹛属的鸟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常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有竹丛的树林以及林下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主要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4
白腹蓝翁
白腹蓝翁别名白腹鹟、白腹蓝姬鹟,全长约15厘米,雄鸟上体、翼及尾钻蓝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眼线、耳羽、喉、胸及两胁黑色,下体余部白色。下体白色,颈侧、喉、胸及两胁沾橄榄褐色。白腹蓝翁野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4
八哥
八哥。八哥,又名鸲鹆(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是椋鸟科、八哥属的鸟类。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3
阿穆尔隼
阿穆尔隼。阿穆尔隼 学名:Falco amurebsis 英文名:Amur Falcon 分类:隼形目、隼科、隼属 描述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下体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与燕隼十分的相似,但燕隼脚黄而爪黑,阿穆尔隼却是爪白,蛇一老师说的。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3
彩鹳
体羽主要为黑色和白色,其中飞羽、尾羽为黑色,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也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其余体羽均为白色。
阅1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4
北朱雀
北朱雀。北朱雀 (Carpodacus roseus) 亦称"靠山红"。这种鸟羽色美丽,鸣声悦耳,容易饲养和驯熟,是中国最普遍的笼鸟之一。中等大小(16厘米)而体型矮胖的朱雀。雄鸟:头、下背及下体绯红;胸绯红,腹部粉色,具两道浅色翼斑。雌鸟:色暗,上体具褐色纵纹,额及腰粉色,下体皮黄色而具纵纹,胸沾粉色,臀白。虹膜-褐色;脚-褐色。
阅7 转3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3
北红尾鸲
雄鸟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相似种红腹红尾鸲头顶至枕羽色较淡,多为灰白色,尾全为橙棕色,中央尾羽和外侧一对尾羽外翈不为黑色。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3
斑鱼狗
斑鱼狗。斑鱼狗 , 拉丁学名 Ceryle rudis 英文名称 Lesser Pied Kingfisher.科属分类: 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鱼狗属。斑鱼狗身长24 - 26cm,翼展45 - 47 cm,体重70 - 95 g,寿命4年。黑白色鱼狗。与冠鱼狗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冠羽较小,具显眼白色眉纹。下体白色,上胸具黑色的宽阔条带,其下具狭窄的黑斑。嘴黑色;脚黑色。
阅2 转1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2
斑纹鸟
斑纹鸟。斑纹鸟全长约100mm,雌雄鸟同色。上体褐色,羽轴白色而形成纵纹,喉红褐色,腰、尾覆羽灰褐色,并具浅棕色羽端。下体淡棕白色,胸及两肋布满褐色鳞状斑,有的亚种鳞状斑模糊。分布在长江以南以四川、云南、海南、台湾。国外分布于印度及东南亚地区。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1
百灵鸟
百灵鸟头上具有漂亮的羽冠,嘴较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茫茫无际,苍穹之下,常常此起彼伏地演奏着连音乐家都难以谱成的美妙乐曲,那就是百灵鸟儿们高唱的情歌,百灵鸟从平地飞起时,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百灵鸟现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1
白枕鹤
白枕鹤。白枕鹤, 拉丁名:Grus vipio 英文名:White-naped Crane 别名∶红面鹤、白顶鹤 俗名∶土鹤。属鹤形目,鹤科,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白枕鹤栖息于开阔平原芦苇沼泽...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1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 )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鸟类。上体深褐,特征为具尖形的黑色尾,腰白,腹部皮黄白。地方性常见于低海拔的林缘、次生灌丛、农田及花园,高可至海拔1600米。习性似其他文鸟。白腰文鸟种群数较丰富。由于在谷物成熟期间,常成群飞到农田啄食谷物,给农业带来一定危害。但文腰文鸟小巧玲珑,易于驯养,是...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0
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白胸翡翠(学名:Halcyon smyrnensis)是翠鸟科翡翠属的鸟类。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40
白鹇
白鹇。白鹇(学名:Lophura nythemera)又名银鸡、银雉、越鸟、越禽、白雉,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鸟类。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它在林中疾走时,从远处望去,很象披着白色长"斗蓬",被风吹开露出灰蓝色的内衣。雌鸟全身呈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和雄鸟相比十分逊色。白鹇是广东省省鸟。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8
白文鸟
白文鸟。白文鸟是日本培育出来的一种鸟,雏鸟时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鸟后羽毛雪白,嘴和脚是红色的非常漂亮。性格温驯,喜欢亲近人、跟人玩耍,很好照顾,还可以训练一些简单的技能。很受养鸟人的欢迎。同时,作为手玩鸟,很适合初学者,是一种入门的鸟种。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8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虹膜黄色,嘴和蜡膜为黄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白尾海雕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等地,白尾海雕较为罕见, 其中新疆为1992年首次发现的新记录, 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为冬候鸟。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7
白腿小隼
白腿小隼。白腿小隼体形大小与红腿小隼差不多,也是小型猛禽,体长17—19厘米,体重50克左右。羽色与红腿小隼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下体。头部和整个上体,包括两翅都是蓝黑色,前额有一条白色的细线,沿眼先往眼上与白色眉纹汇合,再往后延伸与颈部前侧的白色下体相汇合,颊部、颏部、喉部和整个下体为白色。白腿小隼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老挝等...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7
白头翁
白头翁。白头翁鸟也叫白头翁、白头鹎(bei)中文学名:白头鹎 拉丁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 英文名称:Light-vented Bulbul。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有黄绿色纵纹。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两广亚种无此白环,头顶至枕全黑色)。雄性体重26-43g,雌...
阅2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6
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白头鹮鹳(学名:Mycteria leucocephalus),又叫彩鹳,为鹳形目鹳科鹮鹳属的鸟类。体羽主要为黑色和白色,其中飞羽、尾羽为黑色,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也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其余体羽均为白色。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6
白头鹎
白头鹎。白头鹎(音:bēi)(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的小型鸟类,俗名白头翁、白头婆,英文名直译为淡臀鹎、中国鹎。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具黄绿色纵纹。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也见于针叶林里。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5
白寿带
寿带鸟有栗色与白色两种,一般品种雌雄同为栗色;另外少数品种是雄鸟长尾而白色,雌鸟与亚成鸟是栗色而短尾。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5
白马鸡
白马鸡。白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又名雪雉,为动物界鸡形目 Galliformes。白马鸡雄鸟体长为69~100厘米,体重1017~3000克;体型比环颈雉大,在三种马鸡中它是最大的一种。尾羽特长,辉绿蓝色,中央尾羽羽枝大都分散下垂,末端具紫色金属光泽(尾羽20~22枚,尾羽的基部灰色,向后渐渐变成紫铜色,及至末端则变成暗绿色和深...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4
白鹭
白鹭。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俗名:白鹤、白鹭鸶、白鸟、舂锄、鹭鸶、丝琴、雪客、一杯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迷鸟有时至北京。部分鸟冬季到热带区越冬。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34
白颈鹳
白颈鹳(学名:Ciconia episcopus,英文名:Woolly-necked Stork)属鹳形目鹳科鹳属,又叫绒颈鹳、主教鹳(源于早期神职人员大都穿戴黑色搭配白色的法衣)。广泛分布于热带,如亚洲从印度到印尼,非洲和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太平洋诸岛。白颈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白颈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可谓比熊猫还珍贵的鹳类!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8
白领凤鹛
头顶和羽冠土褐色,具白色眼圈,眼先黑色,枕白色,向两侧延伸至眼,向下延伸至后颈和颈侧,在颈部形成白领极为醒目。上体土褐色,飞羽黑色,外侧初级飞羽末端外缘白色,尾深褐色,羽轴白色。主要以昆虫(金龟甲、金花甲、瓢甲和叩头虫等鞘翅目昆虫,其次为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蔷薇科果实、各种浆果和杂草...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8
白领翡翠
白领翡翠。白领翡翠(学名:Todirhamphus chloris,英文名:White-collared Kingfisher、Collared Kingfisher、Half-collared Kingfisher)属佛法僧目翠鸟科白领翡翠属,又叫半领翡翠。中等体型(24厘米)的蓝白色翡翠鸟,以白色的颈环及下体为识别特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至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以及非洲中南部。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7
白鹮
白鹮,中文学名:白鹮 拉丁学名: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英文名:white ibis ,别名西伯利亚鹤,身长约130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大鸟"。白鹤的喙、颈、腿都很长。头部裸露部分至上颈黑色,嘴黑,长而下弯,跗跖黑色。白鹤翅膀上的小部分羽毛是黑色,其它部分是纯白色的。所以我们叫它白鹤。白鹤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是湿地保护的重要...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7
白喉扇尾鹟
白喉扇尾鹟。白喉扇尾鹟,形态特征:中等体型(19厘米)的深色扇尾鹟。几乎全身深灰色(野外看似黑色),颏、喉、眉纹及尾端白色,下体深灰而有别于白眉扇尾鹟,但有个别个体下体色浅。嘴及脚-黑色。叫声:鸣声高而薄,三个间隔相等的tut声接以三个或更多的降音;也发出尖声的cheet音。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6
白喉姬鹟
白喉姬鹟。白喉姬鹟 White-gorgeted Flycatcher 雀形目 >鹟科 >姬鹟属 PASSERIFORMES >Muscicapidae >Ficedula monileger 描述:体小(13厘米)的橄榄褐色鹟。眉纹白,翼及尾偏红,胸及两胁沾皮黄。指名亚种眉纹皮黄。虹膜-褐色;亚种leucops为迷鸟于云南西南部;指名亚种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海拔1000~2000米间的林阴山谷。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6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白喉矶鸫(学名:Monticola gularis)是体型小的矶鸫。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5
白冠噪鹛
白冠噪鹛。白冠噪鹛(学名:Garrulax leucolophus)是画眉科噪鹛属的鸟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印度、中南半岛、苏门答腊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云南等地,常见于常绿阔叶林、杂有竹丛的树林以及林下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主要以金龟甲、步行虫、甲虫、蝉、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也吃...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4
白腹蓝翁
白腹蓝翁别名白腹鹟、白腹蓝姬鹟,全长约15厘米,雄鸟上体、翼及尾钻蓝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眼线、耳羽、喉、胸及两胁黑色,下体余部白色。下体白色,颈侧、喉、胸及两胁沾橄榄褐色。白腹蓝翁野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4
八哥
八哥。八哥,又名鸲鹆(学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是椋鸟科、八哥属的鸟类。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3
阿穆尔隼
阿穆尔隼。阿穆尔隼 学名:Falco amurebsis 英文名:Amur Falcon 分类:隼形目、隼科、隼属 描述体小(31厘米)的灰色隼。雌鸟:额白,头顶灰色具黑色纵纹;背及尾灰,尾具黑色横斑;下体乳白,胸具醒目的黑色纵纹,腹部具黑色横斑;翼下白色并具黑色点斑及横斑。与燕隼十分的相似,但燕隼脚黄而爪黑,阿穆尔隼却是爪白,蛇一老师说的。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15-10-02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