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与费孝通的生育制度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潘光旦与费孝通的生育制度比较

作者:崔晓倩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生育制度与家庭传承和种族延续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著有《生育制度》一书,从社会功能学派的角度对生育制度作了详细阐述与分析,“从生育的功能出发,注重对生育本身的考察,用意是在就种族绵延的起点和制度完成的终点之间的那一大段社会的与教化的文章,加以推敲分析,他的目的是研究……”

而为费先生的《生育制度》作序的学者潘光旦,其对于生育制度也有自己的理解。潘光旦作为近代的爱国主义学者,以优生学为背景,认为要解决种族改良的问题、提高民族素质,不仅应该强调自然选择,更应该强调社会选择,即通过人为的方法来实现人口的质的提高。而生育制度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虽然二者出发的角度不同,但在研究生育制度的某些方面又存在着相同的观点,本文将进行详细论述。

一、生育制度与婚姻

婚姻是确立两性双系抚育的文化手段,“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婚姻关系是社会结构基本单位——家庭的必要前提,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否影响着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完整。

(一)婚姻的目的

婚姻的主要目的是抚育下一代,服务于家族的维持和民族延续。潘光旦在《中国家庭》一文中对婚姻的目的有明确的论述:“婚姻为家庭之始,故其目的与家庭之目的有相同者有四:父母之侍奉、浪漫生活与伴侣、性欲之满足与良善子女之养育。”强调婚姻在子代传承这一纵向上的作用——婚姻当中需要抚育子女,也需要赡养老人,这样一个家族才可以得以延续,民族社会才能够生生不息。同时潘先生也没有忘记婚姻当中的两性,指出婚姻其实是为两性提供了诸多方面的保障。

对于婚姻是种族延续的保证这个观点,费孝通也表示认同,他引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话“……种族的需要绵续并不是靠单纯的生理行动及生理作用而满足的,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的设备活动的结果……如标准化的求偶活动、婚姻、亲子关系及氏族组织”通过婚姻、生育等标准化的活动来保证社会结构的完整以及继替这是结构功能主义对生育制度的理解。但费孝通同时又说“……我们不能因为人类把性生活限制到了夫妇关系之间,或是人类不经过婚姻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性生活而说婚姻的功能是在满足性欲或说为了满足人类第一类的基本需要而在文化中发生婚姻。”显然,费先生并不认同婚姻为两性提供方便与保障的说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潘光旦与费孝通的生育制度比较

作者:崔晓倩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生育制度与家庭传承和种族延续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著有《生育制度》一书,从社会功能学派的角度对生育制度作了详细阐述与分析,“从生育的功能出发,注重对生育本身的考察,用意是在就种族绵延的起点和制度完成的终点之间的那一大段社会的与教化的文章,加以推敲分析,他的目的是研究……”

而为费先生的《生育制度》作序的学者潘光旦,其对于生育制度也有自己的理解。潘光旦作为近代的爱国主义学者,以优生学为背景,认为要解决种族改良的问题、提高民族素质,不仅应该强调自然选择,更应该强调社会选择,即通过人为的方法来实现人口的质的提高。而生育制度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虽然二者出发的角度不同,但在研究生育制度的某些方面又存在着相同的观点,本文将进行详细论述。

一、生育制度与婚姻

婚姻是确立两性双系抚育的文化手段,“是社会为孩子们确定父母的手段”婚姻关系是社会结构基本单位——家庭的必要前提,婚姻关系的稳定与否影响着社会结构的稳定与完整。

(一)婚姻的目的

婚姻的主要目的是抚育下一代,服务于家族的维持和民族延续。潘光旦在《中国家庭》一文中对婚姻的目的有明确的论述:“婚姻为家庭之始,故其目的与家庭之目的有相同者有四:父母之侍奉、浪漫生活与伴侣、性欲之满足与良善子女之养育。”强调婚姻在子代传承这一纵向上的作用——婚姻当中需要抚育子女,也需要赡养老人,这样一个家族才可以得以延续,民族社会才能够生生不息。同时潘先生也没有忘记婚姻当中的两性,指出婚姻其实是为两性提供了诸多方面的保障。

对于婚姻是种族延续的保证这个观点,费孝通也表示认同,他引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话“……种族的需要绵续并不是靠单纯的生理行动及生理作用而满足的,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的设备活动的结果……如标准化的求偶活动、婚姻、亲子关系及氏族组织”通过婚姻、生育等标准化的活动来保证社会结构的完整以及继替这是结构功能主义对生育制度的理解。但费孝通同时又说“……我们不能因为人类把性生活限制到了夫妇关系之间,或是人类不经过婚姻不能得到社会认可的性生活而说婚姻的功能是在满足性欲或说为了满足人类第一类的基本需要而在文化中发生婚姻。”显然,费先生并不认同婚姻为两性提供方便与保障的说法。


相关文章

  • 费孝通[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 <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根据自己在授课期间的讲义和心得体会编纂而成,主要探讨了涉及家庭生育相关的理论问题.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 ...查看


  • "放眼世界"与"乡土中国"--吴景超与费孝通的学术情谊
  • 北京日报/2013年/4月/22日/第019版 理论周刊 学界万象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很多人知道的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江村"调查中发展出来的乡土工业的经验,但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提出的以都市化和工业化 ...查看


  •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专 业:建筑学学术硕士 学 生: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书籍简介: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字数:70千字 作者简介:费孝通( 1910.11.2-2005 ...查看


  •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探讨
  • 差序格局这一本土社会学概念的普遍性理论价值恰恰在于它对社会科学中个人.群体.社会三个维度的同时把握,以及它有益于对"群体是怎样互动的"和"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两大社会科学基本命题的探讨,而这正是学界一直 ...查看


  • "出嫁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 "出嫁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从民间法角度切入 何立荣 广西民族大学 Politics and Law School [摘要]村委会以村规民约等方式限制.剥夺"出嫁女"的土地权益,而这种以村规民 ...查看


  • 乡村人口问题纠纷调解中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
  • 一.问题的出现 社会学意义上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我们指的正式制度就是以一种正式且具有效力规定约束人们日常行为规范,在现今中国多是以法律的方式呈现.而所谓的非正式制度多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中逐渐互动形成的自觉遵守的行 ...查看


  • 个人家庭因素对普遍信任的影响作用
  • 摘 要:通过家庭因素探讨个人普遍信任的影响发现:个人家庭背景为城市的受访者比农村的受访者普遍信任程度更低:受访者现在的家庭社会地位越高,其普遍信任的程度越高:而受访者14岁时的家庭社会地位越高,其普遍信任程度越低. 关键词:普遍信任:家庭主 ...查看


  • 中国农村生育转变与宗族文化的区域差异(续)
  • 2014-02-03 12:42:37   作者:龚为纲等   来源:   点击:194   评论:0条 [字号:大中小] 评分等级:0 (二)回归分析.宗族结构性力量(宗族发育程度)与规范性力量对男孩偏好.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上文我们比较了 ...查看


  • 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_许珂
  • 第7卷第3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7No.3 丁克家庭的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 ⒇ 许 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丁克家庭开始在中国的大.中城市出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