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程评价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评价

凉水河小学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教育评价的涵义

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

1.客观描述

客观描述是评价的第一要素、前提要素,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而不是应该具有的状况。任何评价都应该基于客观描述之上。

(1) 定性描述(非测量的记述或质的记述)

定性描述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2) 定量描述(测量的记述或量的记述)

定量描述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3) 定性描述是定量描述的基础,定量描述是定性描述的精确化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区别是:

①资料来源不同。定性描述把要评价的教育活动的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源泉, 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定量描述则把要评价的对象通过非人性化的手段, 如测验、量表、问卷、项目表和计算机等获取的数据作为资料来源。

②资料性质不同。定性描述所收集的资料信息都是描述性的, 如文字、图片、现场记录等 , 细枝末节的 " 趣闻轶事 " 都被视为有价值而予以收录。定量描述 收集的都是一些数量化的东西 , 如数据、分数等 , 较为精确、客观是其特点。

③关注重点不同。定性描述不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 , 它更关注这一 活动发生的背景、全过程 , 以准确地理解这些结果。而定量描述似乎兴趣只在 测量所得数据显示出的变化 , 有人把后者形容为把教育活动当作暗箱 , 只管输 入、输出两极 , 不问中间过程。

④评价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定性描述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研究方式 , 评 价者的直觉 , 参与观察、移性理解的水平直接左右着研究的成败。而定量描述 有一套事先拟定的可直接操作的实施方案 , 评价者照章行事 , 误差不至很大 , 对评价者的素质相对说来没有特别的要求。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 不存在无质的量 , 也不存在无量的质。所 以 , 定性和定量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 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 客观描述不仅要 " 客观 ", 还要 " 全面 " 、 " 准确 " 。正是基于这样的追求 , 新课程评价不再依赖传统的一次性描述 , 而是强调持续性描 述 , 即成长记录 , 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成长历程。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 这 也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灵魂。

2.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 , 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 出评判。由于它受评价者价值观念的制约 , 因此价值判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 它是一种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活动。所谓客观性 , 就是说它是在客观地描述 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的 ; 所谓主体性 , 就是说评价的结论又与评价者本身对事物 " 应该怎样 " 的认识有关 , 反映了评价者的主体需要和愿望。

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 ,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价值问题 , 一方面是 对教育价值的认识问题 , 另一方面是评价者本身的价值观问题。

所谓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体 , 对社会主体和个体 主体的发展需要的一定满足 ( 适合、一致、促进等 ) 。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 活动来理解时 , 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 , 这种价 值是教育的个人价值 , 也即教育的本体价值 , 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价值。当我 们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理解时 ,

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其他系统的 发展需要的满足 , 这种价值是教育的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 , 但从根 本上说 , 教育的本体价值是基础 , 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教育的本体价值的社会表 现或外化 ; 教育的本体价值是 " 源 ", 教育的社会价值是 " 流 " 。

实际上 , 对于教育价值的分类除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外 , 还有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认知价值与情意价值、效率价值与公平价 值、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等类型。应该说每一种教育价值取向都有它的合理 性 , 在教育评价中各种价值取向应该保持一种 " 合理的强力 " 。在强调以人为 本的当今社会 , 我们要在对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个人幸福的意义作全面阐释的基 础上 , 更加重视教育的本体价值、人文价值 , 即教育在满足个体独特的发展需 求 , 启迪智慧、涵养德性、强健身心、提升精神境界和主体性方面的价值。可 以说 ,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正是各种教育价值的有机整合和全面体现。

教育价值是价值判断的外在依据 , 评价者本身的价值观则是价值判断的内 在依据。教师的价值观是教师心中的一杆秤 ,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 , 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 , 是值得去追求的 , 这不仅是评价活 动 , 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世界上再完美的考试评价方案也不能测出所有 的教育效果 , 测出人的所有智慧和品性。也许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恰恰是目前最难以测量和评价的 , 但是我们能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吗 ? 如果是 那样的话 , 教育评价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的改善和发展 , 反倒会成为阻碍教育 改善和发展的 " 魔杖 " 。所以 , 对教师而言 , 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在于价值观 的重建。

3.增值探索

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 , 但教育评价的目的却不在判断本身 , 价值判断的归宿是增值探索。教育评价的增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激励作用

教育评价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 这是因为通过教育评价 , 能使学生明确教育目标 , 知道教师的期望 , 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研究表明 , 经常进 行记录成绩的测验 , 并加以评价 ,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 推动课堂学习。事实证 明 , 没有定期的评价 , 却希望学生一贯保持应有的学习动力 , 是不切实际的空 想。所以 , 世界各国学者都非常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日本学者甚至指出 , 无 论是对学生学习取得的良好成绩的评价 ( 肯定 ), 还是对学生学习存在的缺陷 和不足的评价 ( 检讨 ), 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2) 调节作用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 , 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调节的过程。其中反馈和调节环节实际上也就是评价的活动。教育评价是有组织地 提供调节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 它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 原来的教育教学设计作出必的、适当的、及时的调整 , 从而有效地控制信息 的转换过程 , 使得教育教学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 , 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 果。美国的布卢姆极强调教育评价的反馈一一调节作用 , 认为它是保证教育教 学活动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3)诊断作用

诊断作用表现为教育评价能够诊断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如同医生看病一样 , 教育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表现所在 , 寻找学 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 从而为教师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提供咨询信息。

(4) 管理作用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 , 在客观上能起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鉴定和分等的作用。所以 , 世界各国无不利用教育评价的结果 , 作为决定升留级、 分班编组、选择教程乃至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 , 同时也作为向家长报告和解释 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依据。当然 , 社会各方面选拔人才、各级学校决定新生的录 取 , 也同样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测量和评价。

(5) 发展作用

教育评价的发展作用是当前各国评价学者所特别注目和强调的。教育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 不只是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 , 它对学生个性品 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例如 , 积极的肯定评价能使学生从肯定的 方面看待自己 , 增强自信心 , 提高自我意识。

(二)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当前 , 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 , 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出 现了新气象。 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 出现了下列一 些特点 :

1.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 , 现代教育评价致力于促进 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传统教育评价以其单一片面的价值取向 , 排斥了除知识以外的其他一切人 类价值 ; 现代教育评价则强调将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个性的人当 作自己的对象 , 并通过评价努力促使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传统教育评价 片面强调和追求量化 , 所有难以量化的内容都被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 评价的 内容主要是可以量化的知识 ; 现代教育评价则注重质的分析 , 所有对学生个性 发展有意义的东西都成为评价的对象 , 现代西方各国的教育评价内容都包括知 识、能力、创造力、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格等多个方面。

传统教育评价用某种僵硬的、外在的所谓客观尺度来衡量个性各异的人 , 这种评价直接造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忽视 , 使评价对象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存在 , 而被某种沉重的外在物所操纵 ; 现代教育评价则主张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 要和实际状况出发 , 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 , 并通过评价促使他们向着更 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正因为如此 , 现代教育评价才引进个体参照评 价 , 这种评价致力于挖掘和揭示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对于受教育者本人所具有 的独特意义。

传统教育评价的强制性和贬损性 , 造成了对学生人格的践踏 , 并导致强烈 的师生冲突和对抗现象 , 从而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 ; 现代教 育评价的民主性和激励性 , 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 能力的信任 , 发 展的关心 。 现代教育评价始终是在热爱、关心、信任、尊重的良好气氛中进行 的 , 所以 , 现代教育评价有助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 并使学生享受到成 功的欢乐、进步的喜悦。

传统教育评价由教师独揽 , 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 , 没有评价的主动权和积极性 , 这种评价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 现代教育评价则主张让学生 成为教育评价的积极参与者 , 并主张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 力 ," 只有能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正确评价的人 , 学会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 的人 , 才能称得上独立、自主的人 " 。

2.在评价功能上 ,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 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 : 教育功能和管 理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育评价 ,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提高教育质 量 ,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 所谓管理功能是指用教育评价鉴定质量、区别 优劣、选拔淘汰。在教育评价发展的早期阶段 , 人们强调的是评价的管理功 能 , 评价主要被用来鉴定、区分儿童 , 其目的是选拔适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学 生。现代教育评价则越来越重视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 功能 , 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 以教育评价促进、改善教育教学 , 是世界各国 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

当然 , 在现今时代 , 评价的管理功能依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 , 但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是 : 教育功能才是教育评价的根本 , 评价的管理 功能只有建立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 , 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 否则将对人才培养 起消极作用。

3.在评价的类型上 ,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传统教育的评价注重实施终结性评价 , 这种评价是在教育结束后进行的 ,它排除于教育整体的有机联系之外 , 其结果是导致师生不能内控和调节教学和 学习过程 , 不能有效反馈信息 , 这样教育结构就失去了主动调控的机制。现代 教育评价则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 这种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的 , 它是教育 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 , 教育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 馈 , 从而使教育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 , 使教育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 , 从而使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得到了控制和保证。总之 , 形成性评价的参与使教育过程成为按照教育目的方向有效运转并能够自我调控 和纠正的系统工程。

实际上 , 评价的教育功能主要也正是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的。所以形成 性评价除了完善教育过程之外 , 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出一种教育精神 , 从而使教育评价真正具有了教育教学的本性 , 真正成为了一种教育教学活动。

4.在评价方法上 ,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

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 , 西方各国多采用相对评价法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 定 , 这种评定按照正态分布律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正如布卢 姆所指出的 :" 这种划分的结果是 , 使一些学生确认他们是有能力的、良好的、 合乎要求的 ; 同时使一些学生认为他们是能力不足的、是差的、不合乎要求 的。这种不断贴标记的做法对个人的教育不可能带来益处 , 它对于许多学生的自我观念则可能具有不利的影响。身体上 ( 以及法律上 ) 被学校体系束缚了 10 年或 12 年 , 并在此期间反复得到消极的等级 , 这必然对人格与性格发展产 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

实际上 , 相对评价法和正态分布律是建立在传统的选拔教育观的基础上 , 这种教育观的立足点是这样的一种假设 :" 随着学生沿着教育的阶梯上升时 , 具备必要的天赋才能或习得的技能与态度 , 从而成功地越过更高的阶梯的人将 会越来越少。 " 近一、二十年来 , 这种选拔教育观受到了一种新的教育观 , 即 发展教育观的批判和否定。发展教育观的主要代表布卢姆认为 : 与 " 为了选拔 的目的而使用学校的观点十分不同的见解是 :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 展。根据这种见解 ,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 : 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 地生活的那些特性。其基本假设是 : 通过教育手段能够发展英才。 " 与这种发 展教育观相适应 ,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再是把学生按照考试分数进行分等与分 类 , 而是为了 " 获得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育有效性的证据 " 。这也便 是现代教育评价为什么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的客观背景。

(三)学生学业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育评价就是尽可能地利用测量的和非测量的各种技术方法 , 来评定教育 效果 , 作出价值判断。为了改进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 , 我们应当学习与掌握 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技术与方法。

1.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

在教师自编测验中 , 测题形式大致分为两类 : 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 : 问题给出较为明确 , 答案唯一 , 可较为客观地评分的一类测验 ; 主观题 : 要求 学生针对一些问句或陈述句 , 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较长的答案 , 并允许学生自由 回答的一类测验。根据测验的目的和测验的特点 , 客观题和主观题有各自优缺 点 , 如下表 :

显然 , 客观题和主观题各有其突出的特点和长处 , 当然也有明显的不足 , 但值得庆幸的是 , 客观题或主观题一方不足的地方正是它方的长处所在 , 二者 结合恰好可以相互补充。所以 , 大多数学业成就测验应结合运用这两种题型。

2.表现性测验评价

所谓表现性测验指的是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 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 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 的测验。

表现性测验在学生学业考评过程中常用下面一些测验题型与方式 :

(1 ) 口头测验

口头测验在应用领域内特别有用 , 它可考查学生 : ①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 ②综合有关信息 , 提出问题的能力 ; ③阐述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作 解释与辩护的能力 ; ④口头表达时逻辑思维及概括能力 ; ⑤知识理解的广度与 深度 ; ⑥态度、气质与情感方面的特殊表现。

口头测验既可用于正规的场合 , 也可用于日常教学过程 ; 既可用于攻读学 位上的论文答辩 , 也可用于常规招生面试 , 更常用于课堂中的考核提问。

(2) 论辩或辩论

通过论辩不仅可以评估和考查上述口试及答辩所能考查的能力 , 而且还能反映学生的随机应变力、论证的逻辑性、思维的敏锐性、言语的深刻性、回答问题的针对性以及个人的知识面等能力品质。论辩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适宜的论题 , 并应用行为评价表来描述和评定学生的表现 , 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及时地记录多位学生的表现。

( 3) 短文题考试

短文题考试即通常所指的论述题、问答题、概述题等题型的考试 , 它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对某个问题或某门学科的理解程度。

(4 ) 写作测验

写作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学习成果 , 向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写作测验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写作技能 , 诸如语言文字表达力、想象创造力、描述事实 与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根据写作要求能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写作测验通常有一般作文题和科学论文题两类。

(5 ) 过程反应题

过程反应题是要求学生不仅要给出问题的答案 ( 这种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 ), 而且要把如何得出的结论有条不紊地加以叙述 , 它有利于记录及评价学 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 对于描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起着 重要的作用。过程反应题的类型较多 , 常见的有证明题、作图、数量关系分析及计算题等。

(6 ) 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

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是结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操作实验设备材料直接去感知事物的一种综合性的考试评价。

学校课程中规定的各种实验 , 它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 而且给学生提供直接感知与体验事物的机会 , 从而促进动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全面发展 , 并有

助于获取知识和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

表现性测验的类型丰富多彩 , 且因不同的学科而有所区别。除了上述几种外 , 常用的还有作品、公开演示、展览以及档案袋评价等。

表现性测验虽甚具吸引力 , 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在学校教育中 , 表现性测 验不能完全替代客观测验。最好的选择是让它们共存并进 , 才能相得益彰。

3.评定量表评价法

评定量表是用来对评价对象进行量化观察的一种测量工具。 评定量表的使用 , 具有收集接近客观实际情况资料的功能 , 尤其适合对学生表现性行为或作业的评价 , 因此 , 它是表现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

(1 ) 评定量表的形式

①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是用圈画数字的形式来确定所列行为特性的等级。行为 特性一般分 3~5 个等级 , 用数字 1,2,3,4,5 来表示 , 并对数字等级作简 单的文字说明。

例如 , 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程度 , 以及学生所谈内容 与课堂讨论主题联系的密切程度等项目时 , 可以用 "5-4-3-2-1" 分别表示行为特性的 " 很高一一较高一一一般一一较低一一一很低 " 这五个等级程度。

② 图示等级评定量表

图示等级评定量表是在每个行为特性项目的下边或右边给出水平横线图尺的等级刻度。 图示等级评定量表和数字等级评定量表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数字或 词语等级评定量表只限于整数等级 , 而图尺等级评定量表可以在连续的水平图 尺线上 , 任意取值。

评定量表除了上述两种外 , 常用的还有图示描述评定、检选式评定和脸谱图形评定等一些方法。

(2 ) 等级评定量表的使用

① 它适用于过程评价

学生在许多课程或专题上的成就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 如学生说话的能 力、辩论的技巧、实验设备与仪器的操作、团队班组工作、演唱、弹奏乐器、 体育运动的动作技能、体操表演等活动 ) 。这些学习内容与活动用书面测验难 以充分体现 , 只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 , 从活动表现的全过程或部分过程去观察评价 , 才会客观真实。

②它也适用于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实质性意义。如果学生的表现与成就能够以某 种形式的结果体现出来的话 , 那么对成果的评价可以与预期教育目标相结合 , 以便说明更多的问题。比如 , 学生的写作能力、绘图能力、归纳主题能力、网 页制作、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 , 最好通过学生的作品与成果进行评价。

4.行为检核表评价法

所谓检核表 , 它是依据教学目标或评价目标 , 将学生应有的、可观察的具 体特质、行为或技能 , 依照先后发生顺序或其他逻辑规则逐一详细分项 , 并以 简短、明确的行为或技能描述语句来逐条列出行为或技能标准 , 尔后请教师、 家长或学生等检核者就被评学生的实际状况依序勾选 , 以逐一评定学生行为或 技能是否符合标准。检核表在记录与评价学生行为和技能时 , 较为方便和具 体 , 尤其适用于动作过程、操作程序等有结构的行为历程。

评定量表与行为检核表在外观和使用方法上很相似 , 但两者还是有区别 的 : 评定量表主要用于辨别某种特性出现的程度或频率 , 从而按顺序等级加以 划分 ; 而行为检核表仅对某种特性或行为实施所谓 "Yes-N 。 " 即 " 有或无 "判断。行为检核表和评定量表在学生的表现性行为评价中特别有用。一般说 来 , 行为检核表在记录判断行为或技能时 ,

比评定量表方便 , 尤其适用于动作 过程、操作程序、工作习惯等方面。而且 , 行为检核表设计简单 , 特别适用于 对低年级学生的行为评价。

5.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

对学生在 " 个人一一一社会 " 发展诸方面的评价,若能增加同伴评定和轶事 记录 , 则会使评价更有说服力。

( 1 ) 同伴评定

在有些方面 , 学生常比教师更了解同学彼此之间的长处和不足。至少说 ,有了

同伴评定 , 可以修正教师的评价结论或增加教师评定的自信心。同伴评定 的两种常用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社会关系评价法。

人物推定法是由同伴按照要求推举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物的一种简单的评 价方法。应用人物推定法时 , 事先要设计一个简表 , 便于学生使用 , 并要说明 清楚。

人物推定法可用来评价“个人一一社会” 发展的任何方面 , 也可用于对诸如创造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典型特征的人物推定。

( 2 ) 轶事记录评价方法

所谓轶事记录 , 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观察所获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实记录。那么 , 什么样的事件需要记录下来呢 ? 把握这些原则 : 其一 , 把观察和记录限 定在其他方法所不能评价的某些重要行为领域 ; 其二 , 尽可能把广泛的行为观 察集中在那些需要特别帮助或特别需要增加评价信息的学生身上 ; 其三 , 针对 一些典型的、偶发的、例外的、独特的事件加以记录。轶事记录的最大优点主要是在于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实际行为 , 对于描绘学生最本质的行为特性可能有重要的帮助。

6.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是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重要的质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的含义 : 也称成长记录袋 , 有 " 代表作选辑 " 的意思。它是根据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学生参与的材料、教师或同伴作出 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的反思等有关材料收集起来 , 以展示学生学习和进步 的状况。它是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 " 故事 ", 是评价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 省能力和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模式 , 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档案袋的基本特征是 : 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的 , 不是随意的 ; 其基本成分 是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作品 ; 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和提交是由师生共同决定的 , 但 学生是主要的决策者 ; 教师要对成长记录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 但学 生是所提交作品质量和价值的最终仲裁者 , 允许学生的反省和自我评定是最为 重要的。档案袋评价的意义在于 :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 , 使学生能够 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目的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成就的评定 , 是为 了促进 , 而不是对学生所掌握内容范围的阶段性审计。对教师而言 , 它为教师 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 , 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同时 , 使评价和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 , 使课程与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 , 提高了评价的效度。

上述各种方法各有侧重 , 又相互交叉 , 教师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合理 加以选用。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第 14 条明确要求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 方面的潜能 ,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 建立自信。发挥评 价的教育功能 ,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

1.日常教育评价 : 以真实性为基础 , 高扬人文性

日常性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行为 ( 过程 ), 只是这种行为含有评判和价值引领的成分 , 我们称其为评价 , 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

(1 ) 基本特征

①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 为教育教学服务 , 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

②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 ( 高扬人性 , 把学生切实作为一个精神的生命体 , 应担任培养人的精神力量的责任 ) 。

(2 ) 基本要求

① 必须体现出对学生的爱心、对他们处境的关心和帮助 ;

② 必须体现人的尊严 , 对学生予以最大的尊重 ;

③ 必须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

④ 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体现人的主体精神。

(3)新课程推进中的改革尝试与存在问题

① 评价的变化 : 新课程关注成长过程 , 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 动中 , 使评价实施日常化、过程化、教育化 ; 新课程关注个性的全面发展 , 所 有对个性发展有意义的东西都成为评价关注的对象。

② 存在问题 : 真实性被淡化 , 人文性被神化 , 过多的表扬 , 泛化的表扬 , 无原则的奖励和赏识 ; 评价泛化 , 没有与学生特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起 来 , 使评价活动失去了其所依托的载体 ; 评价面面俱到 , 搞繁琐哲学 , 增加了 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 使评价反而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新桎梏。

2.校内学业考试 : 以测量性为基础 , 突显教育性

校内学业考试本质上是教学考试 , 这种考试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 它包括期中、期未考试及各种章节、单元达标测试等。它是一种收集反馈信息的 教学手段 , 出发点是通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及发展情意方面的情况 , 评 估阶段性教学目标或任务的实施绩效 , 为下一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教学考试 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中间环节 ,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特别是对其后的教和学将 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关注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 那些在考试中处境不利的学生更 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 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对更大 , 更容易放弃学 习 , 导致教育的失败。教学考试应该是对学生的另一种教育方式 , 这就要求试 卷从拟题到评分都有利于学生的应考和好学。教学考试是一种形成性考试。

(1) 基本特征

①在一个教育阶段结束时进行 , 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水平 ;

②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 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学力。

(2) 基本要求

①命题指导思想要端正 , 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 突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 杜绝繁、难、偏、旧 ) 。

②试题应有一定的开放性 ,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 , 避免学生 只会亦步亦趋跟教师走 , 甚至只会按照教师规定的思路解答问题 , 鼓励学生具 有超越书本的创新精神。

③考试形式要多样化 , 形式服从内容 , 内容服从目标 , 新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必然要求考试形式多样化。

④注重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 , 发挥考试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上的作用。

⑤发挥分数的正面功能 , 让学生通过考试分数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 哪 怕是微小的成果 ,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考试鼓励学科优秀的尖子学生 , 对后进 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要允许相对落后 , 要着眼于后进生发展的过程 , 鼓 励他们自我超越 , 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下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 而不 求平均发展。要坚决摒弃利用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挖苦莫落的 做法。

⑥废止考试管理上统得过死、师生被动的局面 , 把考试权还给师生。

(3)新课程推进中的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

①内容方面。

新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 期末评价与考试的内容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 主 要是改变过去只注重考核知识与技能的状况 , 高度重视对过去被忽视的重要方 面的评价 , 科学、全面、合理地确定期末评价与考试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和研究人员认真阅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和 课程标准 , 深刻理解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 并全面认识各门课程的内 容标准 , 将它作为确定期末评价与考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传统期末评价中 , 教 师就教材而考教材的做法应当予以改变。新课程着重培养的学科共通能力 ( 如 探究能力、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等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都要成为中小学期末评价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的期末评价改革实践中 , 很多实验区和学校都试图构建一个能全面 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 , 以帮助教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应该说 , 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 的 , 但在操作上应当慎重。因为构建一个既全面丰富又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本 身是十分困难的 , 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可能导致过分量化、评价过细等问题。

②方法方面

过去 , 期末评价被简单地理解为考试 , 而且只是纸笔形式的考试。加之考试的目的是甄别学生 , 给学生排队 , 所以难度很大 , 使考试成为一种既紧张又 枯燥的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 使期末评价与考试成为促 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教育契机 , 设计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与考试方式、方 法 ,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实验区 , 教师们在期末评价与考试过程中采用了包括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情境模拟、游戏测评、展示最佳成果在内的多种方法 , 在方式上使用 了二次评价、开卷考试、小组合作考试、研讨会等 , 使期末评价与考试活动生 动活泼 , 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参与了期末评价与考试 , 收效良好。

但必须指出的是 , 每一种评价与考试的方法 , 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 , 都有 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 , 对评价与 考试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期末评价与考试方案的时候 , 必须全 面、充分地考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对象 , 以及班级教学实际等 , 综合 选择和使用各种方法。此外 , 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不能盲目追求方法上的新异 性和多样性 , 或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 , 应当保证考试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 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与发展性功能 , 要在调动学生的考试积极 性、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与确保考试的信效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③时间方面

传统的期末考试是在学期末这一特定时间段进行的 , 具体地说 , 就是在期 末阶段 , 学校和教师利用若干单元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考试 , 以检查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改革后的期末评价与考试转变成对学生在全学期学习与发展 情况的整体评价 , 既强调结果又关注过程 , 力求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的有机结合 , 因此不可能在期末一段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相对而言 , 期末 评价与考试时间的选取 , 由于学生的各个发展侧

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而表现出相 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①有些发展侧面 ( 如识字 ) 需要在期末阶段通过考试或 其他形式的集中评价予以考查 , 但即使如此 , 教师还是要把期末考试与平时情 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 ②有些发展侧面 ( 如写作 ) 可以组织期末考试 , 也可以完 全依据日常学习活动中有意收集的各种信息和证据作出评定 ; ③有些发展侧面( 如学习态度 ) 不能进行期末考试 , 必须通过平时的观察、轶事记录、访谈等 手段 , 收集相关信息 , 凭借教师的经验和智慧给出一个描述性的评价意见 ; ④ 有些发展侧面( 如热爱祖国 ) 既不需要期末集中评价 , 也不用在平时定期考 查 , 只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非正式评价即可。

④结果反馈

结果呈现和反馈是期末评价与考试的重要环节。从内容上看 , 期末评价与考试的结果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体地说 , 有的评价领域 ( 如知识掌 握 ) 可给予定量的等级评定 , 有的评价领域 ( 如态度 ) 只需给予定性的描述意 见即可 , 有的评价领域 ( 如问题解决能力 ) 则需要定量和定性两种评价的结合。

从形式上看 , 期末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既可以是书面的 , 也可以是口头 的 , 理想的形式当然是书面与口头的结合 , 但因为口头反馈需要教师付出许多 时间和精力 , 所以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 只要能提供给确有需要的学生即可。 教师设计的期末评价结果报告单还可以有不同的版本 , 留给自己做教学参考的 一个版本可以与提供给学生或家长的版本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 留给教师自己 使用的评价结果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 而提供给学生的版本要能 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 给家长的版本则要能为家庭教育和家校协同提供很好 的参考意见。

无论以什么形式呈现期末评价报告 , 在报告单里 , 教师都应当在呈现结果 的同时 , 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 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 给学生提出有 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 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 明确改进的方向与途 径 , 在以后的学习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3.毕业或升学考试 : 以综合性 ( 全面性 ) 为基础 , 突显导向性

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考试 , 毕业考试是水平考试 , 升学考试是选拔考试。但是从教育和考试的流程角度来说 , 这两种考试又都属于终结性考试 , 旨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测试 , 只是测试的目的不同。毕业考试旨在测试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准 , 它是一种目标 ( 绝对 ) 参照考试 ; 升学 考试旨在区分和选拔不同潜质的学生 , 它是一种常模 ( 相对 ) 参照考试。两种 考试都应有助于学校进行素质教育。

国家规定 ,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 , 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人初 中。也即说小学毕业无须进行升学考试 , 但我们认为 , 各地各校应根据课程标 准的要求进行毕业考试 , 以监控小学阶段的整体教学质量、学校办学水平以及 小学生的学业水准。

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通过 对初中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 , 逐步实行由学校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与招生中 , 要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改变将分数简单 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录取标准除考试成绩以外 , 可实行参考其他结 果 , 探索综合评价的方法。中考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 , 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 , 尽量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 , 使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兴趣 爱好的机会。

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命题和管理进行评价和指 导。对不符合国家考试命题和考试管理要求的命题单位要提出改进要求 , 不能 按要求改进的应收回命题权 , 或者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命题 , 或者委托本 省 ( 自治区、直辖市 ) 其他具备命题能力的单位组织命题。

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虽然是升学考试 , 性质上属常模参照考试 , 但国家规 定 , 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或学生排队并公 布名次。

二、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弊端和发展

(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 1. 重知识、轻能力 2. 重书本、轻实践 3. 重课内、轻课外 4. 重笔试、轻口试 5. 重量评、轻质评 6. 重结果、轻过程 7. 重甄别、轻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发展: 1. 以评价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为主 2. 以评价读写能力为主 3. 全面评价 4. 发展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 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三、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一)评价功能关注发展 1. 反馈调节的功能

2. 展示激励的功能

3. 互动交流的功能

4. 积极导向的功能

5. 记录成长的功能 (二)评价标准体现多维 例2 “菩萨蛮·大柏地”教学片段 (当学生基本了解该词的意思后)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你对这首词真的了解了。 (大约过了十分钟) 生1:我以《菩萨蛮·赞松原》为题赋词一首,以此表示对词牌的理解。

师:你能用诗词的语言来表现对诗词的理解,而且赞美了自己的家乡,我们体会到了你对家乡的热爱,真了不起!

生2:我根据词的内容作了一副画。

(画的内容是:雨过天晴,彩虹横跨天空,关山苍翠,墙壁弹痕累累,毛泽东置身于画面中。)

师:你对词的内容理解得很深刻,而且画得很好,看出你有很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水平,太棒了!

生3:我为这首词谱了一个曲子,现在就给大家演唱一遍。 (唱完后,师生为她热烈鼓掌)

师:原来你有这么好的音乐天赋,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可得好好露一手! 生4:虽然我用什么方式都表现不太好,但是我想给大家朗诵这首词。

师:以前他上课从不主动发言,今天很主动,说明他进步了,大家表扬他! ……

点评:这位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评价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例3:“夜宿山寺”教学片段

(在自由朗诵这首诗时,有一个学生把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人” 这句读得非常响亮高昂;另一个同学却读得低沉轻缓。)

师:(对生1)你能说说为什么把这句读得这么响亮吗? 生 1:因为作者登上这样高的楼心里一定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一些才能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你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说得很有道理。

师: (对生2)那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把这句读得这么低沉吗?

生 2:因为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天上的人,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才能把诗里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你是从诗的感情来考虑的,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而且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你们的一大进步,老师很欣慰。下面大家按自己的理解来朗诵这句诗。

(学生非常高兴,学习热情极为浓厚。)

点评:本课例中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内容力求综合 语文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 1.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基础) —— 语文学习的智力 过程与方法(重点) —— 语文学习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证) —— 语文学习的动力 2.五个领域 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例4: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查片段

考前准备:桌上摆着一个果盘,盘里放着考查和评分所需物品。

考查过程:铃声一响,教师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前一段,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九册教材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一次考查,考查同学们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评分方式为自我评分和小组评分,成绩分为三等,优(用盘中的红花片表示),良(用盘中的黄花片表示),需努力(用盘中的白花片表示)。本次考查共分五项内容。

第一项考查内容和规则:每个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完成下列各题,然后同桌互相评定,对的记√,错的记×。交待清楚后,老师用投影仪映出考查内容。

1. 看拼音写词语 jùn qiào kuā jiăng wān yán shēn yín càn làn ( ) ( ) ( ) ( ) ( ) 2. 修改下面的病句 (1)《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2) 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3. 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考查结束,教师立即宣布评价标准:全部正确为“优”;错1-2题为“良”;其余为“需努力”。同学们根据各自情况在盘中取出花片放在自己面前。

点评:评价标准中没有“不合格”这一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二项考查内容为:从不同角度,用“自信”造三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点评: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不同于以往的造句,用一个词语从不同角度造三个

意思不同的句子,意在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灵活性。

第三项考查内容为:“听读,说一说”。教师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老师说:“本次考查的内容是听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就请每一组选派的代表举手示意一下。好了,请放下。下面开始放录音。”

(录音材料略)

听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接着老师又说:这项内容的考查由老师做出评价,大家监督。根据要求决定得“优”、“良”、“需努力”。

点评:此项考查,主要的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听力、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项考查内容是:“读一读,写一写。”教师在盘中取出一个信封,然后说:“请同学们将信封中的问题单打开,按照问题单的要求来完成这项考查,同学们在答题前一定要认认真真读要求”。

考查内容:阅读材料(即上一项考查内容的听读材料)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后有什么感受、体会,请写下来。

20分钟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答完,教师拿出另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的是试题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评价的空间,并且给出评价标准(答案略)。老师说:这次评价的权力就交给我们自己,标准仍然是全部正确为“优”;错一至两题为“良”;其余为“需努力”。

第五项考查内容为“反思”,教师说,此项考查内容是“对以上四项内容的考查,你喜欢的内容有哪些?不喜欢的内容有哪些?说出理由。”

点评:此项考查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查。 点评:本课例既评价了学生对字词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注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方面的发展。

(四)评价主体多元互动 例5:一次评价实录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质量评价表(见下表)中的 每一 项内容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怎么做,我在开学初就和大家讲清了,你们已经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表中的各项要求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请同学们对照表格逐项进行自评。

(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自评)

师:现在前后两张桌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互评小组,先自己讲述自评的结果及理由,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也评出等级,并由被评人说出理由。

生1:在“参与”这一项,我做到基本能发言,但还不主动。评价结果应是“对号”。 生2:我认为生1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是比较主动的,比如在前两天学习《小白兔和小灰

兔》时,他是第一个说出喜欢小灰兔的,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敢。

生3:我不同意生2 的看法,生1有时不主动发言,比如今天第一节课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他会,但不主动去说。

生4:咱们大致算一下生1有多少次主动发言,有多少次不主动发言,然后我们综合起来,给他一个评价。(其他三位同学最后达成共识,生1的评价结果是能发言,有时也很主动。)

生1:没想到我在大家心中有这么好的印象,以后我会继续努力的! ……

师:大家评得很认真,下面把这个表收上来,课后我要进行评价,在表中“师评”这项会给出评价结果,并把这个结果放在你们的档案袋中,到期末结束时,我们进行综合评定。希望大家改进不足,继续努力!

点评:本课例充分体现了评价主题是多元的思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表(情感部分)

(五)评价过程全程动态

诊断性评价:

是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形成性评价:

是指对课程与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效果进行的判断。 终结性评价:

是在课程和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到目标的程度及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的评价。

四、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一)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全面 ——评价指标全面 3. 自主性原则 ——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 4.过程性原则

——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 ——贯穿综合素质发展全过程 5.合作性原则 ——生生互评 ——师生互评 ——师师互评 ——家校互评 6.差异性原则 ——个体差异 ——个性发展 7.多样性原则 ——考试法 ——评语法 ——情境法 ——记录法

——档案法 ——即时法 ——问卷法 ——观察法 ——谈话法 ——展示法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 语文教学中评价方法很多,在新课改中,语文评价设计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记忆水平,更要考查学生的能力。 变脱离实际为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重大、热点问题,以利于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试题设计灵活有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驱力。 变封闭性的试题为开放性试题,以考查学生选择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测验法

测验法是学校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一种简便的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测验的一般过程: (1)明确测验目的 (2)编制双向细目表

(4) 编拟试题 ①克服局限性:

例7A:某二年级的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 天空是——

A蓝蓝的 B灰灰的 C青青的 D白白的 标准答案是A,出处是语文课本

②体现开放性

例7B:请你用想象的方法回答:枫叶为什么是红的?

③注意差异性 例8:

a.请你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8分)(写完后,你若还有请写下来,可奖你2分。) 多—( ) 哭—( ) 冬—( ) 热—( ) 晚—( ) 远—( )

b.学了《春笋》一课,想一想,一声春雷还会唤醒什么?写出两种就得10分,每多写一种加5分,最多加10分。

一声春雷唤醒了____,唤醒了____,唤醒了____,唤醒了______。 c. 读一读,选一个词语说话

马上 连忙 立刻 赶忙 d. 第七单元写过的字你都会写了吗?把字写一写。 ——,——,——,——,——,——…… ④落实全面性

(4)抽样试测及分析 (5)组合成卷并制定评分标准 (6)施测及评分

(7)分析测验结果 2.评语法

激励性评语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某一特 定过程或特定结果,给以鼓励的话语。

评语主体多元 评语方式多样

评语功能是保护和激发 评语艺术体现人文关怀

例9:

一位老师在一个学生的评语中写道:“老师欣慰,有一名得力助手;同学们高兴,有一位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从不斤斤计较的好干部。还记得„落花生‟的品质吗?默默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清洁的环境,美化他人的生活;你关心同学,在同学需要的时候,你会主动去帮助,你真是雪中送炭呀!同学们都很敬佩你。你是个急性子,写字快,说话快,做事急。作为老师,作为你的大朋友,我要告诉你,做事不但要讲效率,还要讲质量,要悠着点,把字写漂亮些,写出工整的作业好吗?”并附赠一对联:“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有待发扬;严于律己,努力学习尚须加强。”

孩子的爸爸、妈妈看后非常高兴,把孩子的评语拿到单位传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表示今后要更加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孩子也反复阅读,深受鼓舞。

例10:在一个女生的评语中老师写道:“你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学们为聆听到你的发言而感到非常高兴,作文书中也留下你闪光的名字。教室里总有你默默看书的身影,作业认真。这都证明 你有强烈的自尊心,积极要求上进,不甘落后。你的点滴进步都表现出你的实力。相信自己吧!抬起头,别自卑,勇敢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上课发言声音再大些,好吗?别怕,老师会帮助你。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学生,让日夜为你操劳的父母感到欣慰。”并附赠一副对联:“勇于发言,积极取人之长;勤于思考,努力克己之短。”

当老师把评语读给她听时,她显露出激动的神色,脸红了,眼眶湿润了……她深深体会到老师慈母般的关爱。她手捧注满师爱的评语,欢欣鼓舞。每一句中肯的评价,每一句殷切的期待,无不对她的成长起到激励的作用。

常用的评语有以下五种 肯定型评语 征求型评语 指导型评语 欣赏型评语 交流型评语 3.观察法 实验性观察

自然性观察

5.实验法 其特点: 目的性 理论性 实践性 科学性 规范性 价值性 6.问卷法

问卷的调查结果与编制问卷的预期和假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问题要简单明了

问题要避免有双重含义 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7.情境法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家长、同学、学生本人

评价的形式

——评语

——动作(鼓掌、神态、表情、手势) ——实物(小红花、五角星、图片) ——符号 评价的特点

——评价的问题性 ——评价的即时性 ——评价的灵活性 ——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的延迟性 8.作品分析法

作品评价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趣味性 直观性 激励性

开放性

9、档案袋评价

所谓“档案袋”又称“成长记录袋”或“文件夹评价”,主要指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目的地汇集起来,以展示学生较长时间内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

•档案袋评价的功能:

——激励功能 ——评定功能 ——反思功能

——反馈调节功能

——记录成长“故事”的功能

•档案袋建立步骤:

——明确评价目标 ——确定评价主题

——确立要收集的材料与数量 ——落实评价参与者及评价作用 ——设计评分办法

档案袋的类型

——过程型的记录袋 ——目标型的记录袋 ——展示型的记录袋

——评估型的记录袋

五、小学语文评价的目标体系

(一)三个维度

1、知识与能力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2、过程与方法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内容

• 评价要点

一要评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五个领域

1、识字和写字

•评价内容

——读准字音评价 ——认清字形评价

——理解字义评价 —— 识字方法评价

——识字能力评价 ——写字能力评价

•评价要点

一要评识字数量的要求

二要评识字质量的要求

三要评识字能力的要求

四要评写字能力的要求

2、阅读

•评价内容

——词语学习评价 ——句子学习评价

——段的学习评价 ——篇的学习评价

——朗读训练评价 ——默读训练评价

——复述训练评价 ——背诵训练评价

——文学作品评价 —— 表达方式评价

•评价要点

一要评阅读能力

二要评阅读习惯

三要评阅读方法

3、写作

•评价内容

——写作目的过程评价

——情感与态度评价

——内容材料搜集评价

——表达方式、方法评价

——运用语言的评价

——作文修改的评价

•评价要点

一要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要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要评良好的作文习惯

4、口语交际

•评价内容

——听说的习惯

——听话的能力

——说话的习惯

——说话的能力

•评价要点

一要评听说普通话的能力

二要评听说的理解、表达和应对能力

三要评听说的态度和习惯

5、综合性学习

•评价内容

——问题学习 ——活动学习

——观察学习 —— 信息学习

——研究学习 ——策划学习

——展示学习 ——反思学习

•评价要点

一要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要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要评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沟通

四要评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六、小学语文评价的实施建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小学语文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认真理解评价新理念,牢固树立评价的发展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新课程评价要关注“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的小学语文评价目标和内容。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坚持多元的评价方式。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更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中,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测评要将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科学评价综合素质。

(四)要将日常评价与选拔评价的考试区分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评价的附加性功能取代本体性功能。新课程评价改革正是主要针对日常评价的变革,反对以升学选拔评价代替日常课程评价。日常课程评价要关注情景化的、真实的评价,处理好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和档案袋评价,大力倡导动态的过程评价。

(五)新课程评价应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而不是对被评价者的控制、压抑,评价应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与理解的过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六)新课程倡导评价结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以“多把尺子”衡量,多种方式呈现,体现差异性,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七)新课程倡导评价多主体参与原则,在师评、自评、互评、家长评中,要加强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评价

凉水河小学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教育评价的涵义

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

1.客观描述

客观描述是评价的第一要素、前提要素,是实际存在的状况,而不是应该具有的状况。任何评价都应该基于客观描述之上。

(1) 定性描述(非测量的记述或质的记述)

定性描述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2) 定量描述(测量的记述或量的记述)

定量描述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3) 定性描述是定量描述的基础,定量描述是定性描述的精确化

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区别是:

①资料来源不同。定性描述把要评价的教育活动的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源泉, 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定量描述则把要评价的对象通过非人性化的手段, 如测验、量表、问卷、项目表和计算机等获取的数据作为资料来源。

②资料性质不同。定性描述所收集的资料信息都是描述性的, 如文字、图片、现场记录等 , 细枝末节的 " 趣闻轶事 " 都被视为有价值而予以收录。定量描述 收集的都是一些数量化的东西 , 如数据、分数等 , 较为精确、客观是其特点。

③关注重点不同。定性描述不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 , 它更关注这一 活动发生的背景、全过程 , 以准确地理解这些结果。而定量描述似乎兴趣只在 测量所得数据显示出的变化 , 有人把后者形容为把教育活动当作暗箱 , 只管输 入、输出两极 , 不问中间过程。

④评价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定性描述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研究方式 , 评 价者的直觉 , 参与观察、移性理解的水平直接左右着研究的成败。而定量描述 有一套事先拟定的可直接操作的实施方案 , 评价者照章行事 , 误差不至很大 , 对评价者的素质相对说来没有特别的要求。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 不存在无质的量 , 也不存在无量的质。所 以 , 定性和定量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 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 客观描述不仅要 " 客观 ", 还要 " 全面 " 、 " 准确 " 。正是基于这样的追求 , 新课程评价不再依赖传统的一次性描述 , 而是强调持续性描 述 , 即成长记录 , 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成长历程。对学生成长的关注 , 这 也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灵魂。

2.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 , 根据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 出评判。由于它受评价者价值观念的制约 , 因此价值判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 它是一种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活动。所谓客观性 , 就是说它是在客观地描述 对象的基础上进行的 ; 所谓主体性 , 就是说评价的结论又与评价者本身对事物 " 应该怎样 " 的认识有关 , 反映了评价者的主体需要和愿望。

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 , 这里涉及两方面的价值问题 , 一方面是 对教育价值的认识问题 , 另一方面是评价者本身的价值观问题。

所谓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体 , 对社会主体和个体 主体的发展需要的一定满足 ( 适合、一致、促进等 ) 。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 活动来理解时 , 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 , 这种价 值是教育的个人价值 , 也即教育的本体价值 , 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价值。当我 们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理解时 ,

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其他系统的 发展需要的满足 , 这种价值是教育的社会价值。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 , 但从根 本上说 , 教育的本体价值是基础 , 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教育的本体价值的社会表 现或外化 ; 教育的本体价值是 " 源 ", 教育的社会价值是 " 流 " 。

实际上 , 对于教育价值的分类除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外 , 还有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认知价值与情意价值、效率价值与公平价 值、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等类型。应该说每一种教育价值取向都有它的合理 性 , 在教育评价中各种价值取向应该保持一种 " 合理的强力 " 。在强调以人为 本的当今社会 , 我们要在对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个人幸福的意义作全面阐释的基 础上 , 更加重视教育的本体价值、人文价值 , 即教育在满足个体独特的发展需 求 , 启迪智慧、涵养德性、强健身心、提升精神境界和主体性方面的价值。可 以说 ,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正是各种教育价值的有机整合和全面体现。

教育价值是价值判断的外在依据 , 评价者本身的价值观则是价值判断的内 在依据。教师的价值观是教师心中的一杆秤 , 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 , 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 , 是值得去追求的 , 这不仅是评价活 动 , 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灵魂。世界上再完美的考试评价方案也不能测出所有 的教育效果 , 测出人的所有智慧和品性。也许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恰恰是目前最难以测量和评价的 , 但是我们能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吗 ? 如果是 那样的话 , 教育评价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的改善和发展 , 反倒会成为阻碍教育 改善和发展的 " 魔杖 " 。所以 , 对教师而言 , 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在于价值观 的重建。

3.增值探索

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 , 但教育评价的目的却不在判断本身 , 价值判断的归宿是增值探索。教育评价的增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激励作用

教育评价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 这是因为通过教育评价 , 能使学生明确教育目标 , 知道教师的期望 , 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研究表明 , 经常进 行记录成绩的测验 , 并加以评价 ,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 推动课堂学习。事实证 明 , 没有定期的评价 , 却希望学生一贯保持应有的学习动力 , 是不切实际的空 想。所以 , 世界各国学者都非常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日本学者甚至指出 , 无 论是对学生学习取得的良好成绩的评价 ( 肯定 ), 还是对学生学习存在的缺陷 和不足的评价 ( 检讨 ), 教育评价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2) 调节作用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 , 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调节的过程。其中反馈和调节环节实际上也就是评价的活动。教育评价是有组织地 提供调节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 它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 原来的教育教学设计作出必的、适当的、及时的调整 , 从而有效地控制信息 的转换过程 , 使得教育教学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 , 以取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 果。美国的布卢姆极强调教育评价的反馈一一调节作用 , 认为它是保证教育教 学活动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3)诊断作用

诊断作用表现为教育评价能够诊断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如同医生看病一样 , 教育评价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表现所在 , 寻找学 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 从而为教师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提供咨询信息。

(4) 管理作用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 , 在客观上能起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鉴定和分等的作用。所以 , 世界各国无不利用教育评价的结果 , 作为决定升留级、 分班编组、选择教程乃至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 , 同时也作为向家长报告和解释 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依据。当然 , 社会各方面选拔人才、各级学校决定新生的录 取 , 也同样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测量和评价。

(5) 发展作用

教育评价的发展作用是当前各国评价学者所特别注目和强调的。教育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 不只是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 , 它对学生个性品 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例如 , 积极的肯定评价能使学生从肯定的 方面看待自己 , 增强自信心 , 提高自我意识。

(二)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当前 , 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 , 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出 现了新气象。 世界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 出现了下列一 些特点 :

1.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 , 现代教育评价致力于促进 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传统教育评价以其单一片面的价值取向 , 排斥了除知识以外的其他一切人 类价值 ; 现代教育评价则强调将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个性的人当 作自己的对象 , 并通过评价努力促使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传统教育评价 片面强调和追求量化 , 所有难以量化的内容都被排斥在评价范围之外 , 评价的 内容主要是可以量化的知识 ; 现代教育评价则注重质的分析 , 所有对学生个性 发展有意义的东西都成为评价的对象 , 现代西方各国的教育评价内容都包括知 识、能力、创造力、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格等多个方面。

传统教育评价用某种僵硬的、外在的所谓客观尺度来衡量个性各异的人 , 这种评价直接造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忽视 , 使评价对象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存在 , 而被某种沉重的外在物所操纵 ; 现代教育评价则主张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 要和实际状况出发 , 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 , 并通过评价促使他们向着更 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正因为如此 , 现代教育评价才引进个体参照评 价 , 这种评价致力于挖掘和揭示受教育者的行为表现对于受教育者本人所具有 的独特意义。

传统教育评价的强制性和贬损性 , 造成了对学生人格的践踏 , 并导致强烈 的师生冲突和对抗现象 , 从而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 ; 现代教 育评价的民主性和激励性 , 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 能力的信任 , 发 展的关心 。 现代教育评价始终是在热爱、关心、信任、尊重的良好气氛中进行 的 , 所以 , 现代教育评价有助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 并使学生享受到成 功的欢乐、进步的喜悦。

传统教育评价由教师独揽 , 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 , 没有评价的主动权和积极性 , 这种评价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 现代教育评价则主张让学生 成为教育评价的积极参与者 , 并主张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 力 ," 只有能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正确评价的人 , 学会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 的人 , 才能称得上独立、自主的人 " 。

2.在评价功能上 ,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 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 : 教育功能和管 理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育评价 ,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提高教育质 量 ,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 所谓管理功能是指用教育评价鉴定质量、区别 优劣、选拔淘汰。在教育评价发展的早期阶段 , 人们强调的是评价的管理功 能 , 评价主要被用来鉴定、区分儿童 , 其目的是选拔适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学 生。现代教育评价则越来越重视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 功能 , 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 以教育评价促进、改善教育教学 , 是世界各国 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

当然 , 在现今时代 , 评价的管理功能依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 , 但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观念是 : 教育功能才是教育评价的根本 , 评价的管理 功能只有建立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 , 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 否则将对人才培养 起消极作用。

3.在评价的类型上 ,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传统教育的评价注重实施终结性评价 , 这种评价是在教育结束后进行的 ,它排除于教育整体的有机联系之外 , 其结果是导致师生不能内控和调节教学和 学习过程 , 不能有效反馈信息 , 这样教育结构就失去了主动调控的机制。现代 教育评价则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 这种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的 , 它是教育 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 , 教育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 馈 , 从而使教育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 , 使教育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 , 从而使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得到了控制和保证。总之 , 形成性评价的参与使教育过程成为按照教育目的方向有效运转并能够自我调控 和纠正的系统工程。

实际上 , 评价的教育功能主要也正是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的。所以形成 性评价除了完善教育过程之外 , 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出一种教育精神 , 从而使教育评价真正具有了教育教学的本性 , 真正成为了一种教育教学活动。

4.在评价方法上 , 现代教育评价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

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 , 西方各国多采用相对评价法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 定 , 这种评定按照正态分布律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正如布卢 姆所指出的 :" 这种划分的结果是 , 使一些学生确认他们是有能力的、良好的、 合乎要求的 ; 同时使一些学生认为他们是能力不足的、是差的、不合乎要求 的。这种不断贴标记的做法对个人的教育不可能带来益处 , 它对于许多学生的自我观念则可能具有不利的影响。身体上 ( 以及法律上 ) 被学校体系束缚了 10 年或 12 年 , 并在此期间反复得到消极的等级 , 这必然对人格与性格发展产 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

实际上 , 相对评价法和正态分布律是建立在传统的选拔教育观的基础上 , 这种教育观的立足点是这样的一种假设 :" 随着学生沿着教育的阶梯上升时 , 具备必要的天赋才能或习得的技能与态度 , 从而成功地越过更高的阶梯的人将 会越来越少。 " 近一、二十年来 , 这种选拔教育观受到了一种新的教育观 , 即 发展教育观的批判和否定。发展教育观的主要代表布卢姆认为 : 与 " 为了选拔 的目的而使用学校的观点十分不同的见解是 :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 展。根据这种见解 ,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 : 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 地生活的那些特性。其基本假设是 : 通过教育手段能够发展英才。 " 与这种发 展教育观相适应 ,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再是把学生按照考试分数进行分等与分 类 , 而是为了 " 获得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育有效性的证据 " 。这也便 是现代教育评价为什么注重采用绝对评价法的客观背景。

(三)学生学业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育评价就是尽可能地利用测量的和非测量的各种技术方法 , 来评定教育 效果 , 作出价值判断。为了改进对学生学业发展的评价 , 我们应当学习与掌握 多样化的教育评价技术与方法。

1.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

在教师自编测验中 , 测题形式大致分为两类 : 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 : 问题给出较为明确 , 答案唯一 , 可较为客观地评分的一类测验 ; 主观题 : 要求 学生针对一些问句或陈述句 , 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较长的答案 , 并允许学生自由 回答的一类测验。根据测验的目的和测验的特点 , 客观题和主观题有各自优缺 点 , 如下表 :

显然 , 客观题和主观题各有其突出的特点和长处 , 当然也有明显的不足 , 但值得庆幸的是 , 客观题或主观题一方不足的地方正是它方的长处所在 , 二者 结合恰好可以相互补充。所以 , 大多数学业成就测验应结合运用这两种题型。

2.表现性测验评价

所谓表现性测验指的是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 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 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 的测验。

表现性测验在学生学业考评过程中常用下面一些测验题型与方式 :

(1 ) 口头测验

口头测验在应用领域内特别有用 , 它可考查学生 : ①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 ②综合有关信息 , 提出问题的能力 ; ③阐述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作 解释与辩护的能力 ; ④口头表达时逻辑思维及概括能力 ; ⑤知识理解的广度与 深度 ; ⑥态度、气质与情感方面的特殊表现。

口头测验既可用于正规的场合 , 也可用于日常教学过程 ; 既可用于攻读学 位上的论文答辩 , 也可用于常规招生面试 , 更常用于课堂中的考核提问。

(2) 论辩或辩论

通过论辩不仅可以评估和考查上述口试及答辩所能考查的能力 , 而且还能反映学生的随机应变力、论证的逻辑性、思维的敏锐性、言语的深刻性、回答问题的针对性以及个人的知识面等能力品质。论辩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适宜的论题 , 并应用行为评价表来描述和评定学生的表现 , 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及时地记录多位学生的表现。

( 3) 短文题考试

短文题考试即通常所指的论述题、问答题、概述题等题型的考试 , 它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对某个问题或某门学科的理解程度。

(4 ) 写作测验

写作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学习成果 , 向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写作测验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写作技能 , 诸如语言文字表达力、想象创造力、描述事实 与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根据写作要求能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写作测验通常有一般作文题和科学论文题两类。

(5 ) 过程反应题

过程反应题是要求学生不仅要给出问题的答案 ( 这种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 ), 而且要把如何得出的结论有条不紊地加以叙述 , 它有利于记录及评价学 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 对于描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起着 重要的作用。过程反应题的类型较多 , 常见的有证明题、作图、数量关系分析及计算题等。

(6 ) 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

实验技能教学考试评价是结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操作实验设备材料直接去感知事物的一种综合性的考试评价。

学校课程中规定的各种实验 , 它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 而且给学生提供直接感知与体验事物的机会 , 从而促进动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全面发展 , 并有

助于获取知识和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

表现性测验的类型丰富多彩 , 且因不同的学科而有所区别。除了上述几种外 , 常用的还有作品、公开演示、展览以及档案袋评价等。

表现性测验虽甚具吸引力 , 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在学校教育中 , 表现性测 验不能完全替代客观测验。最好的选择是让它们共存并进 , 才能相得益彰。

3.评定量表评价法

评定量表是用来对评价对象进行量化观察的一种测量工具。 评定量表的使用 , 具有收集接近客观实际情况资料的功能 , 尤其适合对学生表现性行为或作业的评价 , 因此 , 它是表现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

(1 ) 评定量表的形式

①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是用圈画数字的形式来确定所列行为特性的等级。行为 特性一般分 3~5 个等级 , 用数字 1,2,3,4,5 来表示 , 并对数字等级作简 单的文字说明。

例如 , 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程度 , 以及学生所谈内容 与课堂讨论主题联系的密切程度等项目时 , 可以用 "5-4-3-2-1" 分别表示行为特性的 " 很高一一较高一一一般一一较低一一一很低 " 这五个等级程度。

② 图示等级评定量表

图示等级评定量表是在每个行为特性项目的下边或右边给出水平横线图尺的等级刻度。 图示等级评定量表和数字等级评定量表之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数字或 词语等级评定量表只限于整数等级 , 而图尺等级评定量表可以在连续的水平图 尺线上 , 任意取值。

评定量表除了上述两种外 , 常用的还有图示描述评定、检选式评定和脸谱图形评定等一些方法。

(2 ) 等级评定量表的使用

① 它适用于过程评价

学生在许多课程或专题上的成就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 如学生说话的能 力、辩论的技巧、实验设备与仪器的操作、团队班组工作、演唱、弹奏乐器、 体育运动的动作技能、体操表演等活动 ) 。这些学习内容与活动用书面测验难 以充分体现 , 只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 , 从活动表现的全过程或部分过程去观察评价 , 才会客观真实。

②它也适用于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在许多情况下具有实质性意义。如果学生的表现与成就能够以某 种形式的结果体现出来的话 , 那么对成果的评价可以与预期教育目标相结合 , 以便说明更多的问题。比如 , 学生的写作能力、绘图能力、归纳主题能力、网 页制作、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等 , 最好通过学生的作品与成果进行评价。

4.行为检核表评价法

所谓检核表 , 它是依据教学目标或评价目标 , 将学生应有的、可观察的具 体特质、行为或技能 , 依照先后发生顺序或其他逻辑规则逐一详细分项 , 并以 简短、明确的行为或技能描述语句来逐条列出行为或技能标准 , 尔后请教师、 家长或学生等检核者就被评学生的实际状况依序勾选 , 以逐一评定学生行为或 技能是否符合标准。检核表在记录与评价学生行为和技能时 , 较为方便和具 体 , 尤其适用于动作过程、操作程序等有结构的行为历程。

评定量表与行为检核表在外观和使用方法上很相似 , 但两者还是有区别 的 : 评定量表主要用于辨别某种特性出现的程度或频率 , 从而按顺序等级加以 划分 ; 而行为检核表仅对某种特性或行为实施所谓 "Yes-N 。 " 即 " 有或无 "判断。行为检核表和评定量表在学生的表现性行为评价中特别有用。一般说 来 , 行为检核表在记录判断行为或技能时 ,

比评定量表方便 , 尤其适用于动作 过程、操作程序、工作习惯等方面。而且 , 行为检核表设计简单 , 特别适用于 对低年级学生的行为评价。

5.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

对学生在 " 个人一一一社会 " 发展诸方面的评价,若能增加同伴评定和轶事 记录 , 则会使评价更有说服力。

( 1 ) 同伴评定

在有些方面 , 学生常比教师更了解同学彼此之间的长处和不足。至少说 ,有了

同伴评定 , 可以修正教师的评价结论或增加教师评定的自信心。同伴评定 的两种常用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社会关系评价法。

人物推定法是由同伴按照要求推举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物的一种简单的评 价方法。应用人物推定法时 , 事先要设计一个简表 , 便于学生使用 , 并要说明 清楚。

人物推定法可用来评价“个人一一社会” 发展的任何方面 , 也可用于对诸如创造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典型特征的人物推定。

( 2 ) 轶事记录评价方法

所谓轶事记录 , 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观察所获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实记录。那么 , 什么样的事件需要记录下来呢 ? 把握这些原则 : 其一 , 把观察和记录限 定在其他方法所不能评价的某些重要行为领域 ; 其二 , 尽可能把广泛的行为观 察集中在那些需要特别帮助或特别需要增加评价信息的学生身上 ; 其三 , 针对 一些典型的、偶发的、例外的、独特的事件加以记录。轶事记录的最大优点主要是在于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实际行为 , 对于描绘学生最本质的行为特性可能有重要的帮助。

6.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是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重要的质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的含义 : 也称成长记录袋 , 有 " 代表作选辑 " 的意思。它是根据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学生参与的材料、教师或同伴作出 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的反思等有关材料收集起来 , 以展示学生学习和进步 的状况。它是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 " 故事 ", 是评价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 省能力和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模式 , 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档案袋的基本特征是 : 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的 , 不是随意的 ; 其基本成分 是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作品 ; 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和提交是由师生共同决定的 , 但 学生是主要的决策者 ; 教师要对成长记录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 但学 生是所提交作品质量和价值的最终仲裁者 , 允许学生的反省和自我评定是最为 重要的。档案袋评价的意义在于 :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 , 使学生能够 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目的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成就的评定 , 是为 了促进 , 而不是对学生所掌握内容范围的阶段性审计。对教师而言 , 它为教师 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 , 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同时 , 使评价和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 , 使课程与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 , 提高了评价的效度。

上述各种方法各有侧重 , 又相互交叉 , 教师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合理 加以选用。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第 14 条明确要求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 方面的潜能 ,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 建立自信。发挥评 价的教育功能 ,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

1.日常教育评价 : 以真实性为基础 , 高扬人文性

日常性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行为 ( 过程 ), 只是这种行为含有评判和价值引领的成分 , 我们称其为评价 , 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

(1 ) 基本特征

①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 为教育教学服务 , 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

②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 ( 高扬人性 , 把学生切实作为一个精神的生命体 , 应担任培养人的精神力量的责任 ) 。

(2 ) 基本要求

① 必须体现出对学生的爱心、对他们处境的关心和帮助 ;

② 必须体现人的尊严 , 对学生予以最大的尊重 ;

③ 必须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

④ 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体现人的主体精神。

(3)新课程推进中的改革尝试与存在问题

① 评价的变化 : 新课程关注成长过程 , 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 动中 , 使评价实施日常化、过程化、教育化 ; 新课程关注个性的全面发展 , 所 有对个性发展有意义的东西都成为评价关注的对象。

② 存在问题 : 真实性被淡化 , 人文性被神化 , 过多的表扬 , 泛化的表扬 , 无原则的奖励和赏识 ; 评价泛化 , 没有与学生特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结合起 来 , 使评价活动失去了其所依托的载体 ; 评价面面俱到 , 搞繁琐哲学 , 增加了 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 使评价反而成为束缚学生发展的新桎梏。

2.校内学业考试 : 以测量性为基础 , 突显教育性

校内学业考试本质上是教学考试 , 这种考试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 它包括期中、期未考试及各种章节、单元达标测试等。它是一种收集反馈信息的 教学手段 , 出发点是通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运用及发展情意方面的情况 , 评 估阶段性教学目标或任务的实施绩效 , 为下一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教学考试 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中间环节 ,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特别是对其后的教和学将 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关注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 那些在考试中处境不利的学生更 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 因为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对更大 , 更容易放弃学 习 , 导致教育的失败。教学考试应该是对学生的另一种教育方式 , 这就要求试 卷从拟题到评分都有利于学生的应考和好学。教学考试是一种形成性考试。

(1) 基本特征

①在一个教育阶段结束时进行 , 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水平 ;

②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 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学力。

(2) 基本要求

①命题指导思想要端正 , 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 突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 杜绝繁、难、偏、旧 ) 。

②试题应有一定的开放性 ,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 , 避免学生 只会亦步亦趋跟教师走 , 甚至只会按照教师规定的思路解答问题 , 鼓励学生具 有超越书本的创新精神。

③考试形式要多样化 , 形式服从内容 , 内容服从目标 , 新课程目标的多元性必然要求考试形式多样化。

④注重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 , 发挥考试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上的作用。

⑤发挥分数的正面功能 , 让学生通过考试分数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 哪 怕是微小的成果 ,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考试鼓励学科优秀的尖子学生 , 对后进 学生也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要允许相对落后 , 要着眼于后进生发展的过程 , 鼓 励他们自我超越 , 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下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 而不 求平均发展。要坚决摒弃利用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挖苦莫落的 做法。

⑥废止考试管理上统得过死、师生被动的局面 , 把考试权还给师生。

(3)新课程推进中的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

①内容方面。

新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 期末评价与考试的内容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 主 要是改变过去只注重考核知识与技能的状况 , 高度重视对过去被忽视的重要方 面的评价 , 科学、全面、合理地确定期末评价与考试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和研究人员认真阅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和 课程标准 , 深刻理解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 并全面认识各门课程的内 容标准 , 将它作为确定期末评价与考试内容的主要依据。传统期末评价中 , 教 师就教材而考教材的做法应当予以改变。新课程着重培养的学科共通能力 ( 如 探究能力、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等 )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 都要成为中小学期末评价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的期末评价改革实践中 , 很多实验区和学校都试图构建一个能全面 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 , 以帮助教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应该说 , 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 的 , 但在操作上应当慎重。因为构建一个既全面丰富又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本 身是十分困难的 , 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可能导致过分量化、评价过细等问题。

②方法方面

过去 , 期末评价被简单地理解为考试 , 而且只是纸笔形式的考试。加之考试的目的是甄别学生 , 给学生排队 , 所以难度很大 , 使考试成为一种既紧张又 枯燥的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 使期末评价与考试成为促 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教育契机 , 设计和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与考试方式、方 法 ,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实验区 , 教师们在期末评价与考试过程中采用了包括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情境模拟、游戏测评、展示最佳成果在内的多种方法 , 在方式上使用 了二次评价、开卷考试、小组合作考试、研讨会等 , 使期末评价与考试活动生 动活泼 , 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参与了期末评价与考试 , 收效良好。

但必须指出的是 , 每一种评价与考试的方法 , 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 , 都有 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 , 对评价与 考试的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期末评价与考试方案的时候 , 必须全 面、充分地考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对象 , 以及班级教学实际等 , 综合 选择和使用各种方法。此外 , 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不能盲目追求方法上的新异 性和多样性 , 或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 , 应当保证考试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 , 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与发展性功能 , 要在调动学生的考试积极 性、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与确保考试的信效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③时间方面

传统的期末考试是在学期末这一特定时间段进行的 , 具体地说 , 就是在期 末阶段 , 学校和教师利用若干单元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考试 , 以检查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改革后的期末评价与考试转变成对学生在全学期学习与发展 情况的整体评价 , 既强调结果又关注过程 , 力求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的有机结合 , 因此不可能在期末一段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相对而言 , 期末 评价与考试时间的选取 , 由于学生的各个发展侧

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而表现出相 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①有些发展侧面 ( 如识字 ) 需要在期末阶段通过考试或 其他形式的集中评价予以考查 , 但即使如此 , 教师还是要把期末考试与平时情 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 ②有些发展侧面 ( 如写作 ) 可以组织期末考试 , 也可以完 全依据日常学习活动中有意收集的各种信息和证据作出评定 ; ③有些发展侧面( 如学习态度 ) 不能进行期末考试 , 必须通过平时的观察、轶事记录、访谈等 手段 , 收集相关信息 , 凭借教师的经验和智慧给出一个描述性的评价意见 ; ④ 有些发展侧面( 如热爱祖国 ) 既不需要期末集中评价 , 也不用在平时定期考 查 , 只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非正式评价即可。

④结果反馈

结果呈现和反馈是期末评价与考试的重要环节。从内容上看 , 期末评价与考试的结果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体地说 , 有的评价领域 ( 如知识掌 握 ) 可给予定量的等级评定 , 有的评价领域 ( 如态度 ) 只需给予定性的描述意 见即可 , 有的评价领域 ( 如问题解决能力 ) 则需要定量和定性两种评价的结合。

从形式上看 , 期末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既可以是书面的 , 也可以是口头 的 , 理想的形式当然是书面与口头的结合 , 但因为口头反馈需要教师付出许多 时间和精力 , 所以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 只要能提供给确有需要的学生即可。 教师设计的期末评价结果报告单还可以有不同的版本 , 留给自己做教学参考的 一个版本可以与提供给学生或家长的版本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 留给教师自己 使用的评价结果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 而提供给学生的版本要能 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 给家长的版本则要能为家庭教育和家校协同提供很好 的参考意见。

无论以什么形式呈现期末评价报告 , 在报告单里 , 教师都应当在呈现结果 的同时 , 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 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 给学生提出有 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 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 明确改进的方向与途 径 , 在以后的学习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3.毕业或升学考试 : 以综合性 ( 全面性 ) 为基础 , 突显导向性

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考试 , 毕业考试是水平考试 , 升学考试是选拔考试。但是从教育和考试的流程角度来说 , 这两种考试又都属于终结性考试 , 旨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测试 , 只是测试的目的不同。毕业考试旨在测试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准 , 它是一种目标 ( 绝对 ) 参照考试 ; 升学 考试旨在区分和选拔不同潜质的学生 , 它是一种常模 ( 相对 ) 参照考试。两种 考试都应有助于学校进行素质教育。

国家规定 ,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 , 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人初 中。也即说小学毕业无须进行升学考试 , 但我们认为 , 各地各校应根据课程标 准的要求进行毕业考试 , 以监控小学阶段的整体教学质量、学校办学水平以及 小学生的学业水准。

初中毕业及升学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通过 对初中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 , 逐步实行由学校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与招生中 , 要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改变将分数简单 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录取标准除考试成绩以外 , 可实行参考其他结 果 , 探索综合评价的方法。中考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 , 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 , 尽量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 , 使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兴趣 爱好的机会。

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命题和管理进行评价和指 导。对不符合国家考试命题和考试管理要求的命题单位要提出改进要求 , 不能 按要求改进的应收回命题权 , 或者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命题 , 或者委托本 省 ( 自治区、直辖市 ) 其他具备命题能力的单位组织命题。

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虽然是升学考试 , 性质上属常模参照考试 , 但国家规 定 , 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或学生排队并公 布名次。

二、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弊端和发展

(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 1. 重知识、轻能力 2. 重书本、轻实践 3. 重课内、轻课外 4. 重笔试、轻口试 5. 重量评、轻质评 6. 重结果、轻过程 7. 重甄别、轻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发展: 1. 以评价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为主 2. 以评价读写能力为主 3. 全面评价 4. 发展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 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三、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一)评价功能关注发展 1. 反馈调节的功能

2. 展示激励的功能

3. 互动交流的功能

4. 积极导向的功能

5. 记录成长的功能 (二)评价标准体现多维 例2 “菩萨蛮·大柏地”教学片段 (当学生基本了解该词的意思后)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你对这首词真的了解了。 (大约过了十分钟) 生1:我以《菩萨蛮·赞松原》为题赋词一首,以此表示对词牌的理解。

师:你能用诗词的语言来表现对诗词的理解,而且赞美了自己的家乡,我们体会到了你对家乡的热爱,真了不起!

生2:我根据词的内容作了一副画。

(画的内容是:雨过天晴,彩虹横跨天空,关山苍翠,墙壁弹痕累累,毛泽东置身于画面中。)

师:你对词的内容理解得很深刻,而且画得很好,看出你有很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绘画水平,太棒了!

生3:我为这首词谱了一个曲子,现在就给大家演唱一遍。 (唱完后,师生为她热烈鼓掌)

师:原来你有这么好的音乐天赋,校园艺术节的时候可得好好露一手! 生4:虽然我用什么方式都表现不太好,但是我想给大家朗诵这首词。

师:以前他上课从不主动发言,今天很主动,说明他进步了,大家表扬他! ……

点评:这位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评价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例3:“夜宿山寺”教学片段

(在自由朗诵这首诗时,有一个学生把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人” 这句读得非常响亮高昂;另一个同学却读得低沉轻缓。)

师:(对生1)你能说说为什么把这句读得这么响亮吗? 生 1:因为作者登上这样高的楼心里一定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一些才能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你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说得很有道理。

师: (对生2)那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把这句读得这么低沉吗?

生 2:因为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天上的人,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才能把诗里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你是从诗的感情来考虑的,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而且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你们的一大进步,老师很欣慰。下面大家按自己的理解来朗诵这句诗。

(学生非常高兴,学习热情极为浓厚。)

点评:本课例中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内容力求综合 语文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 1.三个维度

知识与能力(基础) —— 语文学习的智力 过程与方法(重点) —— 语文学习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证) —— 语文学习的动力 2.五个领域 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例4: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查片段

考前准备:桌上摆着一个果盘,盘里放着考查和评分所需物品。

考查过程:铃声一响,教师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前一段,我们共同学习了第九册教材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一次考查,考查同学们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评分方式为自我评分和小组评分,成绩分为三等,优(用盘中的红花片表示),良(用盘中的黄花片表示),需努力(用盘中的白花片表示)。本次考查共分五项内容。

第一项考查内容和规则:每个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完成下列各题,然后同桌互相评定,对的记√,错的记×。交待清楚后,老师用投影仪映出考查内容。

1. 看拼音写词语 jùn qiào kuā jiăng wān yán shēn yín càn làn ( ) ( ) ( ) ( ) ( ) 2. 修改下面的病句 (1)《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2) 动物园的爬行馆里展出各种蛇和许多鸟。

3. 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考查结束,教师立即宣布评价标准:全部正确为“优”;错1-2题为“良”;其余为“需努力”。同学们根据各自情况在盘中取出花片放在自己面前。

点评:评价标准中没有“不合格”这一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二项考查内容为:从不同角度,用“自信”造三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点评:这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不同于以往的造句,用一个词语从不同角度造三个

意思不同的句子,意在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灵活性。

第三项考查内容为:“听读,说一说”。教师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老师说:“本次考查的内容是听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就请每一组选派的代表举手示意一下。好了,请放下。下面开始放录音。”

(录音材料略)

听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接着老师又说:这项内容的考查由老师做出评价,大家监督。根据要求决定得“优”、“良”、“需努力”。

点评:此项考查,主要的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听力、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项考查内容是:“读一读,写一写。”教师在盘中取出一个信封,然后说:“请同学们将信封中的问题单打开,按照问题单的要求来完成这项考查,同学们在答题前一定要认认真真读要求”。

考查内容:阅读材料(即上一项考查内容的听读材料)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在文中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后有什么感受、体会,请写下来。

20分钟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答完,教师拿出另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的是试题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评价的空间,并且给出评价标准(答案略)。老师说:这次评价的权力就交给我们自己,标准仍然是全部正确为“优”;错一至两题为“良”;其余为“需努力”。

第五项考查内容为“反思”,教师说,此项考查内容是“对以上四项内容的考查,你喜欢的内容有哪些?不喜欢的内容有哪些?说出理由。”

点评:此项考查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查。 点评:本课例既评价了学生对字词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注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方面的发展。

(四)评价主体多元互动 例5:一次评价实录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质量评价表(见下表)中的 每一 项内容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怎么做,我在开学初就和大家讲清了,你们已经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好。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表中的各项要求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请同学们对照表格逐项进行自评。

(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自评)

师:现在前后两张桌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互评小组,先自己讲述自评的结果及理由,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也评出等级,并由被评人说出理由。

生1:在“参与”这一项,我做到基本能发言,但还不主动。评价结果应是“对号”。 生2:我认为生1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还是比较主动的,比如在前两天学习《小白兔和小灰

兔》时,他是第一个说出喜欢小灰兔的,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敢。

生3:我不同意生2 的看法,生1有时不主动发言,比如今天第一节课老师提出的那个问题他会,但不主动去说。

生4:咱们大致算一下生1有多少次主动发言,有多少次不主动发言,然后我们综合起来,给他一个评价。(其他三位同学最后达成共识,生1的评价结果是能发言,有时也很主动。)

生1:没想到我在大家心中有这么好的印象,以后我会继续努力的! ……

师:大家评得很认真,下面把这个表收上来,课后我要进行评价,在表中“师评”这项会给出评价结果,并把这个结果放在你们的档案袋中,到期末结束时,我们进行综合评定。希望大家改进不足,继续努力!

点评:本课例充分体现了评价主题是多元的思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表(情感部分)

(五)评价过程全程动态

诊断性评价:

是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形成性评价:

是指对课程与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效果进行的判断。 终结性评价:

是在课程和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到目标的程度及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的评价。

四、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原则及方法 (一)原则

1.发展性原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全面 ——评价指标全面 3. 自主性原则 ——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 4.过程性原则

——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 ——贯穿综合素质发展全过程 5.合作性原则 ——生生互评 ——师生互评 ——师师互评 ——家校互评 6.差异性原则 ——个体差异 ——个性发展 7.多样性原则 ——考试法 ——评语法 ——情境法 ——记录法

——档案法 ——即时法 ——问卷法 ——观察法 ——谈话法 ——展示法

(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 语文教学中评价方法很多,在新课改中,语文评价设计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记忆水平,更要考查学生的能力。 变脱离实际为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重大、热点问题,以利于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试题设计灵活有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驱力。 变封闭性的试题为开放性试题,以考查学生选择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测验法

测验法是学校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一种简便的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测验的一般过程: (1)明确测验目的 (2)编制双向细目表

(4) 编拟试题 ①克服局限性:

例7A:某二年级的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 天空是——

A蓝蓝的 B灰灰的 C青青的 D白白的 标准答案是A,出处是语文课本

②体现开放性

例7B:请你用想象的方法回答:枫叶为什么是红的?

③注意差异性 例8:

a.请你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8分)(写完后,你若还有请写下来,可奖你2分。) 多—( ) 哭—( ) 冬—( ) 热—( ) 晚—( ) 远—( )

b.学了《春笋》一课,想一想,一声春雷还会唤醒什么?写出两种就得10分,每多写一种加5分,最多加10分。

一声春雷唤醒了____,唤醒了____,唤醒了____,唤醒了______。 c. 读一读,选一个词语说话

马上 连忙 立刻 赶忙 d. 第七单元写过的字你都会写了吗?把字写一写。 ——,——,——,——,——,——…… ④落实全面性

(4)抽样试测及分析 (5)组合成卷并制定评分标准 (6)施测及评分

(7)分析测验结果 2.评语法

激励性评语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某一特 定过程或特定结果,给以鼓励的话语。

评语主体多元 评语方式多样

评语功能是保护和激发 评语艺术体现人文关怀

例9:

一位老师在一个学生的评语中写道:“老师欣慰,有一名得力助手;同学们高兴,有一位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从不斤斤计较的好干部。还记得„落花生‟的品质吗?默默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清洁的环境,美化他人的生活;你关心同学,在同学需要的时候,你会主动去帮助,你真是雪中送炭呀!同学们都很敬佩你。你是个急性子,写字快,说话快,做事急。作为老师,作为你的大朋友,我要告诉你,做事不但要讲效率,还要讲质量,要悠着点,把字写漂亮些,写出工整的作业好吗?”并附赠一对联:“乐于助人,热爱劳动有待发扬;严于律己,努力学习尚须加强。”

孩子的爸爸、妈妈看后非常高兴,把孩子的评语拿到单位传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表示今后要更加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孩子也反复阅读,深受鼓舞。

例10:在一个女生的评语中老师写道:“你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学们为聆听到你的发言而感到非常高兴,作文书中也留下你闪光的名字。教室里总有你默默看书的身影,作业认真。这都证明 你有强烈的自尊心,积极要求上进,不甘落后。你的点滴进步都表现出你的实力。相信自己吧!抬起头,别自卑,勇敢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上课发言声音再大些,好吗?别怕,老师会帮助你。我相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学生,让日夜为你操劳的父母感到欣慰。”并附赠一副对联:“勇于发言,积极取人之长;勤于思考,努力克己之短。”

当老师把评语读给她听时,她显露出激动的神色,脸红了,眼眶湿润了……她深深体会到老师慈母般的关爱。她手捧注满师爱的评语,欢欣鼓舞。每一句中肯的评价,每一句殷切的期待,无不对她的成长起到激励的作用。

常用的评语有以下五种 肯定型评语 征求型评语 指导型评语 欣赏型评语 交流型评语 3.观察法 实验性观察

自然性观察

5.实验法 其特点: 目的性 理论性 实践性 科学性 规范性 价值性 6.问卷法

问卷的调查结果与编制问卷的预期和假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问题要简单明了

问题要避免有双重含义 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

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7.情境法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家长、同学、学生本人

评价的形式

——评语

——动作(鼓掌、神态、表情、手势) ——实物(小红花、五角星、图片) ——符号 评价的特点

——评价的问题性 ——评价的即时性 ——评价的灵活性 ——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的延迟性 8.作品分析法

作品评价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趣味性 直观性 激励性

开放性

9、档案袋评价

所谓“档案袋”又称“成长记录袋”或“文件夹评价”,主要指将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目的地汇集起来,以展示学生较长时间内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

•档案袋评价的功能:

——激励功能 ——评定功能 ——反思功能

——反馈调节功能

——记录成长“故事”的功能

•档案袋建立步骤:

——明确评价目标 ——确定评价主题

——确立要收集的材料与数量 ——落实评价参与者及评价作用 ——设计评分办法

档案袋的类型

——过程型的记录袋 ——目标型的记录袋 ——展示型的记录袋

——评估型的记录袋

五、小学语文评价的目标体系

(一)三个维度

1、知识与能力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2、过程与方法

•评价要点

•评价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内容

• 评价要点

一要评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五个领域

1、识字和写字

•评价内容

——读准字音评价 ——认清字形评价

——理解字义评价 —— 识字方法评价

——识字能力评价 ——写字能力评价

•评价要点

一要评识字数量的要求

二要评识字质量的要求

三要评识字能力的要求

四要评写字能力的要求

2、阅读

•评价内容

——词语学习评价 ——句子学习评价

——段的学习评价 ——篇的学习评价

——朗读训练评价 ——默读训练评价

——复述训练评价 ——背诵训练评价

——文学作品评价 —— 表达方式评价

•评价要点

一要评阅读能力

二要评阅读习惯

三要评阅读方法

3、写作

•评价内容

——写作目的过程评价

——情感与态度评价

——内容材料搜集评价

——表达方式、方法评价

——运用语言的评价

——作文修改的评价

•评价要点

一要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要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要评良好的作文习惯

4、口语交际

•评价内容

——听说的习惯

——听话的能力

——说话的习惯

——说话的能力

•评价要点

一要评听说普通话的能力

二要评听说的理解、表达和应对能力

三要评听说的态度和习惯

5、综合性学习

•评价内容

——问题学习 ——活动学习

——观察学习 —— 信息学习

——研究学习 ——策划学习

——展示学习 ——反思学习

•评价要点

一要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要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要评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沟通

四要评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六、小学语文评价的实施建议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小学语文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认真理解评价新理念,牢固树立评价的发展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新课程评价要关注“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的小学语文评价目标和内容。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坚持多元的评价方式。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更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中,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测评要将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科学评价综合素质。

(四)要将日常评价与选拔评价的考试区分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反对以评价的附加性功能取代本体性功能。新课程评价改革正是主要针对日常评价的变革,反对以升学选拔评价代替日常课程评价。日常课程评价要关注情景化的、真实的评价,处理好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和档案袋评价,大力倡导动态的过程评价。

(五)新课程评价应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而不是对被评价者的控制、压抑,评价应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同情与理解的过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六)新课程倡导评价结果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以“多把尺子”衡量,多种方式呈现,体现差异性,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七)新课程倡导评价多主体参与原则,在师评、自评、互评、家长评中,要加强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相关文章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20110929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一) 一.德育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笔记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A1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A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 ...查看


  • 关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
  • 关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的 结题报告 河南省信阳市教研室 2006-6 关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研究>的 结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张效成 课题组成员:彭 慧 王春 ...查看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小学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1. 小学数学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8页第六条) 2.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13页第六条) 3. 试从总体上 ...查看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材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安排:我开学了 3课时 识字 30课时 汉语拼音 40课时 课文 37课时 语文 ...查看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 ...查看


  • 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
  • 2011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 小 学 语 文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 1.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 ...查看


  •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部分:前言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个个领域. 一 ,课程性质 1.核心内容 ...查看


  •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五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陈 洁 <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二 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 三 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