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论的界定方法:
对关键概念下定义 + 详细说明概念间的关系 + 使用概念描述一些现象 + 提出对现象的预测 + 对现象的发生做出解释。
每个理论:特定的媒介 + 受众 + 时期 + 条件 + 理论家
大众传播:(04年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是指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1。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电影;2。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大众传播的主要优点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的信息量大;传播的保真度好。主要缺点是:反馈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拉斯维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中,最早提出了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社会遗产。这三项社会传播形态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赖特的“四功能”说: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
斯维尔观点的基础上,又又加上了第四个功能——娱乐功能。
※ 监视环境——媒介收集和发布信息。(新闻、新闻性)
联系社会——媒介的解释性活动或分析性活动。(言论、劝服性)
传递社会遗产——媒介跨越时间在不同团体间传递价值观、社会准则和风格的能力。(知识、教育性)
娱乐——媒介有提供消遣或使人愉快的能力。(文艺、娱乐性)
3.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的概括: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概括。施拉姆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4. 垃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垃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
俗口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中,提出大众传播有以下三种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由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大量提供所产生的精神麻痹功能。前两种是正功能,后一种是负功能。
※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1. 上小4点:精神麻痹(麻醉)功能:现代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
之中,与媒介接触耗时耗精力,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使人疏远,却误以为参与者社会实践过程。
2. 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概念,是指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一是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拟态环境或媒介环境)。前者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虚拟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中,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大众媒介构筑的巨大的“虚拟环境”。
由于大众传播的普及、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认识能力即“虚拟环境”大大扩张。但与此同时,现代人对这种“虚拟环境”的验证能力则相对大大缩小。随之而来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媒介(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二是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视之为“现实环境”而展开现实的行动。结果,难免制造出一幕幕悲剧。
3.“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
“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这是美国社会学者 W·托马斯所说,被称为“托马斯公理”。
社会学者默顿提出一个所谓“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展开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应对措施:
受众角度——1.不可轻信大众媒介的信息,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虚拟环境”。2.应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媒介(包括人际信息来源),在比较、鉴别、思考中,迫近事实的真相。
传者角度——应清醒地意识到,媒介担负着引导社会、书写历史的重大责任,应防止对环境作“歪曲”的反映。
学者角度——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科学研究,并以此贡献于社会,即切实地帮助大众传播媒介改进实际工作。
大众传播理论:
一.丹尼斯·麦奎尔描述了“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 社会科学理论——经验派
2. 规范理论
3. 操作理论
4. 日常理论
大众传播的其他评论者提出了第五种大众传播理论:批判理论。
二.按目标分:
1.社会科学理论
2.批判理论
3.解释学理论
大众社会时期:
大众社会理论:
1. 19世纪下半叶,新的媒介技术被发明并得以推广,媒介观随之涌现。大众社会观在20
世纪30年代的媒介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此间,只要新技术对现状形成威胁,它就会变得流行起来。大众社会理论对于权力遭到威胁的社会精英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 概念:将具有负面影响力的角色归结于媒介的关于西方工业社会的视角。该理论认为媒
介通过对毫无防备的“普通”人的影响,破坏者社会秩序,是一种腐化堕落的影响力。最根本的论点:媒介对传统的社会秩序起到破坏作用。为了避免破坏,必须采取办法恢复旧有的社会秩序,或者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
3. 缺点:过于夸大了媒介迅速破坏社会秩序的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媒介的威力最终还取
决于受众对它们的选择。大众社会理论家在批评普通群众,在害怕媒介对大众的腐蚀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和文化的堕落时,过于家长作风和精英作风了。
3. “大众社会理论”这一术语的使用限制在这样的表述下:a在1970年以前发展起来b
未能解释媒介效果研究的发现。
大众社会理论的假说:
1. 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癌症一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者对媒介进行彻
底的重构。(精英控制——联邦无线电委员会)
2. 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脑,并直接影响普通人脑的力量。(又称直接影响假说:媒介的内
容和媒介本省都产生直接影响。)——沙发土豆(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过于悲观)
3. 一旦普通人的头脑被媒介腐蚀,各种不良的、长期的、后果不仅会破坏个人的生活,还
会产生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4. 普通人容易受到媒介影响是因为他们被从传统社会机构的关系中隔绝和孤立出来,而以
往正是这些传统社会机构,在保护人们不被操控。(贫民窟—黄色新闻的读者)
5. 建立极权社会秩序就一定能解决由媒介引发的社会混乱。(媒介导致极权)
6. 大众媒介不可避免地降低文化的高度,从而带来文明的总体衰落。(大众文化)
联邦通讯委员会:
沙发土豆:
大众文化:
构成大众文化的三个必备要素:一是流行,二是符号化,三是偶像崇拜即“明星制”。 大众文化的上述三个要素早就了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时髦、肤浅、便利、批量、快餐式。大众文化的这些特点使大众媒介成为大众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的倡导者、促进者。
文化战争:指我们试图将诶是生活于其中的、广泛社会秩序中的文化根基的持续斗争。 黄色新闻业:
黄色新闻业的名字来源于赫斯特报纸中的第一批连环漫画《黄色小孩》。是指耸人听闻、常常是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盛行时期? :19世纪八、九十年代
黄色新闻:不尊报道的准确性,戏剧化地描述事件。特点:夸张、耸人听闻、戏剧性。 黄色新闻主义:
大量使用大标题、大图片等形式包装新闻,广泛报道性、犯罪、假科学方面的新闻。 成为“煽情主义”的延伸。
背景:
1.19世纪中晚期,大众对廉价媒介内容的需求推动了新的媒介的发展——便士报、镍币杂志以及一角钱小说。
2.高速运转的印刷机、铸排机使得低成本大量印刷成为可能。
3.城市报纸在东海岸和美国其他主要商业中心城市迅速涌现。
4.以上现象导致了报纸发行的激烈竞争,为了吸引低收入的读者,采用新的策略
※ 扒粪者:
热心为社会除恶、伸张正义的记者,特点是代表不太有权力的人向强权挑战。
※ 白色宣传:刻意抑制潜在有害的信息和想法,同时故意推广积极地信息和想法,目的是
为了分散别人对有疑问的事情的注意力。是一种用良性的宣传技巧与“坏的”宣传作斗争从而实现精英们认为好的目标的策略。
※ 黑色宣传:别有用心地策略性地传播谎言。
※ 灰色宣传:传播可能错误或可能正确的信息或想法,从不费力去确定它们的确切性。 魔弹论(略)
哈罗德·拉斯韦尔&宣传理论&线性模式
拉斯韦尔的宣传理论结合了行为主义理论和弗洛伊德学说,形成了一种对媒介特别消极的看法。反对过于简单化的魔弹论。他认为宣传通常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众。传播者需要通过制造新的主导符号,来引发人们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他认为成功的社会运动是通过各种媒介成年累月的宣传主导符号获得力量的。
拉斯韦尔认为经济的萧条和政治冲突的升级已经导致了广泛的精神错乱,这使得人们极易受到哪怕是形式异常粗糙的宣传的影响。建议大众媒介宣传的控制权应掌握在科学技术专家手里,这些专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社会科学基础的精英,肩负着保护脆弱的普通大众免受有害宣传浸染的重任。
※ 主导符号:指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能激起大规模群体行为的符号。
5W模式——谁who→说了什么what→对谁whom→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产生什么效果what effects。线性模式
沃尔特·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舆论学》舆论形成理论
(见上)和拉斯韦尔一样,李普曼怀疑普通大众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信任懒惰的媒介专职人员,并因此推论出,“人们的脑海图景”对民主构成了一种威胁。认为媒介的自我审查不足
以满足需要,对媒介进行有效地控制是必要地,并指出应由“技术专家”(科技精英)控制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李普曼还提议建立一个准政府情报局,它可以仔细评估信息再提供给其他精英做决策。有两者共同决定那些信息可以通过媒介传播,哪些信息民众最好不要知道。
宣传理论认为个人、社会、文化等因素可以加强媒介影响力,忽视了个人、文化、社会等因素对媒介效果的影响力,;低估了普通大众衡量讯息的能力;过高估计了媒介效果产生的速度和范围。
约翰·杜威
对早期宣传理论最著名的批评家来自哲学家约翰·杜威。指出民众是正直而且理性的,抵制宣传的办法并不在于通过技术精英进行专家治国,实现对媒介的控制,而在于对公众进行更多的教育。他把公共教育看作是保护民主制度、抵制极权主义的最有效的途径。他主张,只要传授人们正确的预防方法他们完全会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他反对过于简单化的魔弹论,并断言,甚至是初步的公共教育也会使大众学会抵制宣传的方法。对于拉斯韦尔和李普曼的技术专家控制论,杜威认为,专家阶层将不可避免地远离公众利益而成为一个具有个人利益和个人知识的阶层。他认为媒介的职能是“使公众对公众利益感兴趣”。
拉斯韦尔和李普曼把媒介看作是外部的工具,可用来操纵惟命是从的受众,看作是向孤立无援的受众传递大量信息的传送带。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杜威则认为媒介应被理解为服务于公共讨论、公共辩论的“公仆”,被理解为实践民主政治的公共论坛的“守卫”和“协助员”。是团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通过传播来使连接、支撑社会的文化得以形成和延续。在团体和媒介之间潜在的有建设性的依存关系被破坏时,公共论坛本身也很可能遭到破坏。 LINK——文化研究理论、媒介素养理论、关于媒介的社会职能的理论。
政治话语和广告是现代宣传研究经常涉足的领域。
现代宣传理论的核心论点:权利派精英彻底控制着大众媒介及其内容,以至于他们可以轻易地把自己的“真理”强加到文化之中去。
批判视角——
1. 经济学家、媒介分析家赫尔曼——五个有利于精英的“过滤器”:所有制、广告、消息来源(如公关)、宣传、媒介对“市场奇迹”的信仰(新闻生产、文化商品化)。
2. 行为主义者理查德·莱廷南和理查德·雷库斯把现代宣传定义为“通过对媒介的操
纵来控制行为”。
对理论的界定方法:
对关键概念下定义 + 详细说明概念间的关系 + 使用概念描述一些现象 + 提出对现象的预测 + 对现象的发生做出解释。
每个理论:特定的媒介 + 受众 + 时期 + 条件 + 理论家
大众传播:(04年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是指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1。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电影;2。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大众传播的主要优点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的信息量大;传播的保真度好。主要缺点是:反馈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拉斯维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一文中,最早提出了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社会遗产。这三项社会传播形态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赖特的“四功能”说: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在继承拉
斯维尔观点的基础上,又又加上了第四个功能——娱乐功能。
※ 监视环境——媒介收集和发布信息。(新闻、新闻性)
联系社会——媒介的解释性活动或分析性活动。(言论、劝服性)
传递社会遗产——媒介跨越时间在不同团体间传递价值观、社会准则和风格的能力。(知识、教育性)
娱乐——媒介有提供消遣或使人愉快的能力。(文艺、娱乐性)
3.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的概括: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概括。施拉姆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4. 垃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垃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
俗口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中,提出大众传播有以下三种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由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大量提供所产生的精神麻痹功能。前两种是正功能,后一种是负功能。
※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1. 上小4点:精神麻痹(麻醉)功能:现代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
之中,与媒介接触耗时耗精力,降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使人疏远,却误以为参与者社会实践过程。
2. 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
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概念,是指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一是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拟态环境或媒介环境)。前者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虚拟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中,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大众媒介构筑的巨大的“虚拟环境”。
由于大众传播的普及、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认识能力即“虚拟环境”大大扩张。但与此同时,现代人对这种“虚拟环境”的验证能力则相对大大缩小。随之而来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媒介(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二是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视之为“现实环境”而展开现实的行动。结果,难免制造出一幕幕悲剧。
3.“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
“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这是美国社会学者 W·托马斯所说,被称为“托马斯公理”。
社会学者默顿提出一个所谓“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展开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应对措施:
受众角度——1.不可轻信大众媒介的信息,要认识到它是一种“虚拟环境”。2.应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媒介(包括人际信息来源),在比较、鉴别、思考中,迫近事实的真相。
传者角度——应清醒地意识到,媒介担负着引导社会、书写历史的重大责任,应防止对环境作“歪曲”的反映。
学者角度——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科学研究,并以此贡献于社会,即切实地帮助大众传播媒介改进实际工作。
大众传播理论:
一.丹尼斯·麦奎尔描述了“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 社会科学理论——经验派
2. 规范理论
3. 操作理论
4. 日常理论
大众传播的其他评论者提出了第五种大众传播理论:批判理论。
二.按目标分:
1.社会科学理论
2.批判理论
3.解释学理论
大众社会时期:
大众社会理论:
1. 19世纪下半叶,新的媒介技术被发明并得以推广,媒介观随之涌现。大众社会观在20
世纪30年代的媒介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此间,只要新技术对现状形成威胁,它就会变得流行起来。大众社会理论对于权力遭到威胁的社会精英来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 概念:将具有负面影响力的角色归结于媒介的关于西方工业社会的视角。该理论认为媒
介通过对毫无防备的“普通”人的影响,破坏者社会秩序,是一种腐化堕落的影响力。最根本的论点:媒介对传统的社会秩序起到破坏作用。为了避免破坏,必须采取办法恢复旧有的社会秩序,或者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
3. 缺点:过于夸大了媒介迅速破坏社会秩序的能力,却没有考虑到,媒介的威力最终还取
决于受众对它们的选择。大众社会理论家在批评普通群众,在害怕媒介对大众的腐蚀会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和文化的堕落时,过于家长作风和精英作风了。
3. “大众社会理论”这一术语的使用限制在这样的表述下:a在1970年以前发展起来b
未能解释媒介效果研究的发现。
大众社会理论的假说:
1. 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癌症一般的社会力量,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者对媒介进行彻
底的重构。(精英控制——联邦无线电委员会)
2. 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脑,并直接影响普通人脑的力量。(又称直接影响假说:媒介的内
容和媒介本省都产生直接影响。)——沙发土豆(未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过于悲观)
3. 一旦普通人的头脑被媒介腐蚀,各种不良的、长期的、后果不仅会破坏个人的生活,还
会产生大规模的社会问题。
4. 普通人容易受到媒介影响是因为他们被从传统社会机构的关系中隔绝和孤立出来,而以
往正是这些传统社会机构,在保护人们不被操控。(贫民窟—黄色新闻的读者)
5. 建立极权社会秩序就一定能解决由媒介引发的社会混乱。(媒介导致极权)
6. 大众媒介不可避免地降低文化的高度,从而带来文明的总体衰落。(大众文化)
联邦通讯委员会:
沙发土豆:
大众文化:
构成大众文化的三个必备要素:一是流行,二是符号化,三是偶像崇拜即“明星制”。 大众文化的上述三个要素早就了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时髦、肤浅、便利、批量、快餐式。大众文化的这些特点使大众媒介成为大众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是大众文化的倡导者、促进者。
文化战争:指我们试图将诶是生活于其中的、广泛社会秩序中的文化根基的持续斗争。 黄色新闻业:
黄色新闻业的名字来源于赫斯特报纸中的第一批连环漫画《黄色小孩》。是指耸人听闻、常常是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盛行时期? :19世纪八、九十年代
黄色新闻:不尊报道的准确性,戏剧化地描述事件。特点:夸张、耸人听闻、戏剧性。 黄色新闻主义:
大量使用大标题、大图片等形式包装新闻,广泛报道性、犯罪、假科学方面的新闻。 成为“煽情主义”的延伸。
背景:
1.19世纪中晚期,大众对廉价媒介内容的需求推动了新的媒介的发展——便士报、镍币杂志以及一角钱小说。
2.高速运转的印刷机、铸排机使得低成本大量印刷成为可能。
3.城市报纸在东海岸和美国其他主要商业中心城市迅速涌现。
4.以上现象导致了报纸发行的激烈竞争,为了吸引低收入的读者,采用新的策略
※ 扒粪者:
热心为社会除恶、伸张正义的记者,特点是代表不太有权力的人向强权挑战。
※ 白色宣传:刻意抑制潜在有害的信息和想法,同时故意推广积极地信息和想法,目的是
为了分散别人对有疑问的事情的注意力。是一种用良性的宣传技巧与“坏的”宣传作斗争从而实现精英们认为好的目标的策略。
※ 黑色宣传:别有用心地策略性地传播谎言。
※ 灰色宣传:传播可能错误或可能正确的信息或想法,从不费力去确定它们的确切性。 魔弹论(略)
哈罗德·拉斯韦尔&宣传理论&线性模式
拉斯韦尔的宣传理论结合了行为主义理论和弗洛伊德学说,形成了一种对媒介特别消极的看法。反对过于简单化的魔弹论。他认为宣传通常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众。传播者需要通过制造新的主导符号,来引发人们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他认为成功的社会运动是通过各种媒介成年累月的宣传主导符号获得力量的。
拉斯韦尔认为经济的萧条和政治冲突的升级已经导致了广泛的精神错乱,这使得人们极易受到哪怕是形式异常粗糙的宣传的影响。建议大众媒介宣传的控制权应掌握在科学技术专家手里,这些专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社会科学基础的精英,肩负着保护脆弱的普通大众免受有害宣传浸染的重任。
※ 主导符号:指与强烈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能激起大规模群体行为的符号。
5W模式——谁who→说了什么what→对谁whom→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产生什么效果what effects。线性模式
沃尔特·李普曼&“两个环境”理论、《舆论学》舆论形成理论
(见上)和拉斯韦尔一样,李普曼怀疑普通大众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信任懒惰的媒介专职人员,并因此推论出,“人们的脑海图景”对民主构成了一种威胁。认为媒介的自我审查不足
以满足需要,对媒介进行有效地控制是必要地,并指出应由“技术专家”(科技精英)控制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李普曼还提议建立一个准政府情报局,它可以仔细评估信息再提供给其他精英做决策。有两者共同决定那些信息可以通过媒介传播,哪些信息民众最好不要知道。
宣传理论认为个人、社会、文化等因素可以加强媒介影响力,忽视了个人、文化、社会等因素对媒介效果的影响力,;低估了普通大众衡量讯息的能力;过高估计了媒介效果产生的速度和范围。
约翰·杜威
对早期宣传理论最著名的批评家来自哲学家约翰·杜威。指出民众是正直而且理性的,抵制宣传的办法并不在于通过技术精英进行专家治国,实现对媒介的控制,而在于对公众进行更多的教育。他把公共教育看作是保护民主制度、抵制极权主义的最有效的途径。他主张,只要传授人们正确的预防方法他们完全会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他反对过于简单化的魔弹论,并断言,甚至是初步的公共教育也会使大众学会抵制宣传的方法。对于拉斯韦尔和李普曼的技术专家控制论,杜威认为,专家阶层将不可避免地远离公众利益而成为一个具有个人利益和个人知识的阶层。他认为媒介的职能是“使公众对公众利益感兴趣”。
拉斯韦尔和李普曼把媒介看作是外部的工具,可用来操纵惟命是从的受众,看作是向孤立无援的受众传递大量信息的传送带。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杜威则认为媒介应被理解为服务于公共讨论、公共辩论的“公仆”,被理解为实践民主政治的公共论坛的“守卫”和“协助员”。是团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通过传播来使连接、支撑社会的文化得以形成和延续。在团体和媒介之间潜在的有建设性的依存关系被破坏时,公共论坛本身也很可能遭到破坏。 LINK——文化研究理论、媒介素养理论、关于媒介的社会职能的理论。
政治话语和广告是现代宣传研究经常涉足的领域。
现代宣传理论的核心论点:权利派精英彻底控制着大众媒介及其内容,以至于他们可以轻易地把自己的“真理”强加到文化之中去。
批判视角——
1. 经济学家、媒介分析家赫尔曼——五个有利于精英的“过滤器”:所有制、广告、消息来源(如公关)、宣传、媒介对“市场奇迹”的信仰(新闻生产、文化商品化)。
2. 行为主义者理查德·莱廷南和理查德·雷库斯把现代宣传定义为“通过对媒介的操
纵来控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