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
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
注和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在深入剖析我国当前新生代
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
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主要问题 对策及建议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
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16~30岁的占61.6%。外出新生代农
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
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
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数据显示2009
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
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
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
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仅占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
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
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
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很多
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仅仅是为了谋求生存,更是为了谋求事业
的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多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文化素质较高,普遍接受了中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视野开阔,能从多
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比较容易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命运
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性时刻。“民工荒”和“技工荒”的问题日
益突出,而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如何从教育与培训
的角度化解矛盾,满足近1亿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和渴望,是需要我
们研究的课题。
1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1.1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相比在整体知识水平
上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知
识水平仍处在较低的层次。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教育培训的
态度。具体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
认为教育培训需要先投入后赚钱,没有直接赚钱好;另外有一部分
人虽然愿意接受教育培训但是对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够了
解或者只是愿意接受自己希望从事方向的教育培训而使自身接受
的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部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觉得
干什么赚的多就干什么,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培训。这既浪费了他
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
的稳定。
(2)经济状况上。由于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有限,在
接受教育培训过程中为了支付教育培训费用和自身的生活费用,他
们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将导致一方面削弱了其教育培训的
积极性;另一方面大部分是在同龄人较多的生产线上班,工作强度
大、时间长,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在忙累了一整天之后再去学习的
动力不足。这些都将使教育培训的效果大大降低。
(3)工作性质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城市边缘的劳动密集型工厂
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一方面这些工作地点距离城市教育设施密集地
区较远,学习的便利性不够且会进一步增加培训教育的成本;另外
一个方面由于经济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流动性极大,
也不利于教育培训的连续性。
1.2 社会的问题
(1)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在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上一直不愿意扮
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增加了企业的成
本;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企业和农民工缺乏相互的信
任和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企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农
民工教育培训的原动力,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单靠企业是远远不够
的。
(2)政府角色的缺失。这里讲政府角色的缺失并不是指政府对此问
题在思想认识和态度上的缺失,个人认为政府对此问题还是比较重
视的。但措施还远远不够,执行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首先,在经
费投入上不够,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是关注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和基
本生活的补贴,更多的关注了“输血”而不是“造血”。其次,从国
家教育方针来看,农民工培训未包含于教育发展战略之中。这种在
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将导致相关资源的投入不够和相关角色的缺失。
再次,政府的领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
问题上没有起到组织引导社会各种资源合理调配的作用。
(3)教育培训机构不健全。目前社会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针对新
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机构或项目。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仅仅是迎合
了市场需求而开设了农民工教育培训项目。这将导致在培训内容设
置上并没有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订做适
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另外由于教育培训机构往往都是盈利性
的,这就使得其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导致教育培训质量和师资的缩
水。而教育培训机构目前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大多是通过中标或在政
府的授权下直接获取项目使得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
2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对策及建议
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政府
的积极作用。面对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培训需求,单靠
政府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充分挖掘社会各种资源,引
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并建立公开透明的资本运作和分配模
式,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济瓶颈。同时,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
制定相关政策来构建一个新的农民工就业环境,促进企业和农民工
的相互信任,进一步稳定双方的长期劳动关系,鼓励企业加大对新
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支持。另外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培训市场化,
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在农民工教育培训项目上的竞争,并建立一套完
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跟踪体系,科学考核管理教育培训机构。
2.2 企业积极参与
作为企业一方面要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承担起提高员
工素质和能力的任务;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政策倾斜下,只有科学有
效的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企业的
转变。同时在对农民工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地处培训一线的优势,
降低培训费用,提高培训质量,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
质。
2.3 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和思想教育
新生代的农民工培训教育不仅仅要提高其工作技能更要注重综合
素质的提高。使其认识到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打下坚实的
基础。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
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
注和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在深入剖析我国当前新生代
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
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主要问题 对策及建议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
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16~30岁的占61.6%。外出新生代农
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
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
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数据显示2009
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
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
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
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仅占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
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
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
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很多
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仅仅是为了谋求生存,更是为了谋求事业
的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多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文化素质较高,普遍接受了中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视野开阔,能从多
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比较容易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命运
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性时刻。“民工荒”和“技工荒”的问题日
益突出,而大量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也日趋严峻。如何从教育与培训
的角度化解矛盾,满足近1亿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和渴望,是需要我
们研究的课题。
1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1.1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相比在整体知识水平
上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知
识水平仍处在较低的层次。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教育培训的
态度。具体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
认为教育培训需要先投入后赚钱,没有直接赚钱好;另外有一部分
人虽然愿意接受教育培训但是对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够了
解或者只是愿意接受自己希望从事方向的教育培训而使自身接受
的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部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觉得
干什么赚的多就干什么,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培训。这既浪费了他
们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
的稳定。
(2)经济状况上。由于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能力有限,在
接受教育培训过程中为了支付教育培训费用和自身的生活费用,他
们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将导致一方面削弱了其教育培训的
积极性;另一方面大部分是在同龄人较多的生产线上班,工作强度
大、时间长,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在忙累了一整天之后再去学习的
动力不足。这些都将使教育培训的效果大大降低。
(3)工作性质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城市边缘的劳动密集型工厂
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一方面这些工作地点距离城市教育设施密集地
区较远,学习的便利性不够且会进一步增加培训教育的成本;另外
一个方面由于经济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的流动性极大,
也不利于教育培训的连续性。
1.2 社会的问题
(1)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在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上一直不愿意扮
演一个积极的角色。一方面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增加了企业的成
本;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企业和农民工缺乏相互的信
任和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企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农
民工教育培训的原动力,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单靠企业是远远不够
的。
(2)政府角色的缺失。这里讲政府角色的缺失并不是指政府对此问
题在思想认识和态度上的缺失,个人认为政府对此问题还是比较重
视的。但措施还远远不够,执行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首先,在经
费投入上不够,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是关注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和基
本生活的补贴,更多的关注了“输血”而不是“造血”。其次,从国
家教育方针来看,农民工培训未包含于教育发展战略之中。这种在
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将导致相关资源的投入不够和相关角色的缺失。
再次,政府的领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政府在农民工教育培训
问题上没有起到组织引导社会各种资源合理调配的作用。
(3)教育培训机构不健全。目前社会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针对新
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机构或项目。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仅仅是迎合
了市场需求而开设了农民工教育培训项目。这将导致在培训内容设
置上并没有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订做适
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另外由于教育培训机构往往都是盈利性
的,这就使得其为了利润最大化而导致教育培训质量和师资的缩
水。而教育培训机构目前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大多是通过中标或在政
府的授权下直接获取项目使得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
2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对策及建议
2.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政府
的积极作用。面对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教育培训需求,单靠
政府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充分挖掘社会各种资源,引
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并建立公开透明的资本运作和分配模
式,解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济瓶颈。同时,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
制定相关政策来构建一个新的农民工就业环境,促进企业和农民工
的相互信任,进一步稳定双方的长期劳动关系,鼓励企业加大对新
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支持。另外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培训市场化,
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在农民工教育培训项目上的竞争,并建立一套完
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跟踪体系,科学考核管理教育培训机构。
2.2 企业积极参与
作为企业一方面要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承担起提高员
工素质和能力的任务;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政策倾斜下,只有科学有
效的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企业的
转变。同时在对农民工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地处培训一线的优势,
降低培训费用,提高培训质量,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
质。
2.3 重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和思想教育
新生代的农民工培训教育不仅仅要提高其工作技能更要注重综合
素质的提高。使其认识到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打下坚实的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