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拱宸桥的扛把子,竟成上海黑帮风云人物,他甚至还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

原创 2017-01-15 CWM 027

文|CWM 027

  上海滩叶丽仪 - 环球曲词选-顾嘉辉+黄沾

“浪奔 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每当熟悉的节奏响起

就好像穿越到了民国乱世的上海滩

永远一袭黑色风衣,头戴帽子的许文强

敢爱敢恨的冯程程,讲义气却虚荣心爆棚的丁力

虽然电视里都是骗人的,人物都是虚构的

但不妨碍我们去青帮大佬身上找一些相似的影子

小佬儿还发现了,那个干架实力出众的张啸林

竟然有一段和拱宸桥不为人知的往事

张啸林原名张小林,出生在浙江慈溪一个穷乡僻壤的木匠家庭。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张,就是一副富贵相,肥头大耳,气足如钟……也让张父下了决心,砸锅卖铁都要栽培他。

但是一家四口,全靠张父白天打工、晚上箍桶养着,箍三个桶只有一文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张父估摸着箍一辈子桶哪能买到房啊,就和妻子商量,全家搬到了杭州拱宸桥。那年张刚好10岁,拱宸桥西也多了一家“张记箍桶铺”。

家境变好了些,少不更事的张却沾染上了坏习性。偷、骗、赌、色不说,还练了一身干架的本领。

忙于生计的家人,并没有察觉出异样。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态,父亲一狠心就供张去私塾读书了。

可能分配的学区不够好,再加上张争强好斗的脾性,很快就混成了“私塾少年”的头头。

“私塾少年”的性质,就跟中学时代“放学校门口等着”的流氓组织一样,什么XX十八少、XX十姐妹……

张在私塾里,看谁不爽削谁,据说连私塾先生的孙子都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

他还把全班十来个同学按零花钱的多少分类,指使小弟收保护费。更过分的是还自封皇帝、自建后宫(说好的懵懂爱情呢)。

没多久,张父偶然间在张的小书包,发现了小弟孝敬他的艳照门……哦不,春宫图,气得父亲又打又骂。

不知道原因的张把自己聊爆了,一五一十把偷钱赌博的事都说了出来,硬是把老父亲气到咳血。

一夜毒打后,虽然课本学不进去,但张洗心革面开始练习书法。曾经杭州的灵隐寺还有张啸林别名“张寅”的题额。

听说灵隐寺里就有,反正小佬儿没找到

老父亲不久还是走了,张也好像长大了,懂得了为家庭分担压力,开始辍学打工。

然而好景不长,耐不住性子的他又开始了坑蒙拐骗的“老行当”,终成拱宸桥一霸。

再不羁的“老炮儿”也抵不过时间洗礼,看着曾经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一个个娶了老婆成了家,26岁的张第一次感到了孤独感。

这天他就跑去吴山顶,找了江湖传闻非常灵的测字先生。这位神秘叨叨的许先生,把张名字里的“小”换成了“啸”;加上本身张就属虎,乳名就叫阿虎,就又帮他取了个“张寅”的官名(一说张在1927年前后才改名张啸林)。然后,添油加醋地夸了张一顿。

重回自信的张,开始了他在浙江武备学堂的新生活。但读军校是要吃苦头的,于是没过多久张又从学堂退学,改投了杭州府衙门的领班李休堂,帮他跑腿做事。

图:应试浙江武备学堂

位于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清廷用来培养新军的学校

跟着李休堂混的几年,张学会了官匪勾结、江湖骗术等各种混社会套路,离开衙门后,张没有继承他家的箍桶行,而是用自己攒的积蓄,在拱宸桥南边开了一家茶馆。

“早茶每壶40 文,午茶每壶30 文,小帐分文不取。”中等收费的茶馆,不仅是为了赚钱,张还想通过茶馆接触到更多的人,其中就有各式各样的社会帮派。

张的一生中有无数个女人,据说光老婆就有六个,野史中甚至记载着他和尼姑的一段爱情故事。而张迎娶的第一任太太——娄丽琴,则是大家最为熟知的贤内助,同时也是一个红颜祸水……

这事还得扯到一只“钱塘虎”,这虎跟武松没啥关系,就是当时称霸涌金门一带的地头蛇——钱彪。

势力慢慢变大的张,与钱彪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两人曾有过一次交手,从南星桥码头打到清泰街,又从清泰街打到艮山门,整个把杭州城都闹翻了天,还惊动了杭州府衙门(野史就喜欢添油加醋

  )。

之后剧情发展,和今天的宫斗戏、复仇戏有得一比。钱彪在楼外楼设了桌“鸿门宴”,张中计逃亡,连娄丽琴都被对方霸占了去。

之后张卷土重来,报了被戴绿帽子的大仇,还独占杭州……

6年之后,35岁的张啸林机缘巧合下成为青帮“通”字辈一员。和杜月笙、黄金荣三人发迹上海滩,成了上海“三大亨”。

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张啸林的势力不及晚他一辈的杜月笙。心生不满的张选择了留在上海,靠帮助日本人发战争财,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他也从流氓大亨进一步沦为汉奸卖国贼。

1940年8月14日,63岁的张啸林,被国民党策反的贴身保镖林怀部,击毙于上海华格臬路张公馆。

今天来看,张的一生好像劣迹斑斑

但是也不影响我们去了解他

透过他去解读一个时代的历史

不知道张啸林在凝望黄浦江的时候

是否会想起拱宸桥边那缓缓流淌的运河水

和那段没有小打小闹却肆无忌惮的少年时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如有错误,欢迎纠正

原创 2017-01-15 CWM 027

文|CWM 027

  上海滩叶丽仪 - 环球曲词选-顾嘉辉+黄沾

“浪奔 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每当熟悉的节奏响起

就好像穿越到了民国乱世的上海滩

永远一袭黑色风衣,头戴帽子的许文强

敢爱敢恨的冯程程,讲义气却虚荣心爆棚的丁力

虽然电视里都是骗人的,人物都是虚构的

但不妨碍我们去青帮大佬身上找一些相似的影子

小佬儿还发现了,那个干架实力出众的张啸林

竟然有一段和拱宸桥不为人知的往事

张啸林原名张小林,出生在浙江慈溪一个穷乡僻壤的木匠家庭。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张,就是一副富贵相,肥头大耳,气足如钟……也让张父下了决心,砸锅卖铁都要栽培他。

但是一家四口,全靠张父白天打工、晚上箍桶养着,箍三个桶只有一文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张父估摸着箍一辈子桶哪能买到房啊,就和妻子商量,全家搬到了杭州拱宸桥。那年张刚好10岁,拱宸桥西也多了一家“张记箍桶铺”。

家境变好了些,少不更事的张却沾染上了坏习性。偷、骗、赌、色不说,还练了一身干架的本领。

忙于生计的家人,并没有察觉出异样。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态,父亲一狠心就供张去私塾读书了。

可能分配的学区不够好,再加上张争强好斗的脾性,很快就混成了“私塾少年”的头头。

“私塾少年”的性质,就跟中学时代“放学校门口等着”的流氓组织一样,什么XX十八少、XX十姐妹……

张在私塾里,看谁不爽削谁,据说连私塾先生的孙子都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

他还把全班十来个同学按零花钱的多少分类,指使小弟收保护费。更过分的是还自封皇帝、自建后宫(说好的懵懂爱情呢)。

没多久,张父偶然间在张的小书包,发现了小弟孝敬他的艳照门……哦不,春宫图,气得父亲又打又骂。

不知道原因的张把自己聊爆了,一五一十把偷钱赌博的事都说了出来,硬是把老父亲气到咳血。

一夜毒打后,虽然课本学不进去,但张洗心革面开始练习书法。曾经杭州的灵隐寺还有张啸林别名“张寅”的题额。

听说灵隐寺里就有,反正小佬儿没找到

老父亲不久还是走了,张也好像长大了,懂得了为家庭分担压力,开始辍学打工。

然而好景不长,耐不住性子的他又开始了坑蒙拐骗的“老行当”,终成拱宸桥一霸。

再不羁的“老炮儿”也抵不过时间洗礼,看着曾经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一个个娶了老婆成了家,26岁的张第一次感到了孤独感。

这天他就跑去吴山顶,找了江湖传闻非常灵的测字先生。这位神秘叨叨的许先生,把张名字里的“小”换成了“啸”;加上本身张就属虎,乳名就叫阿虎,就又帮他取了个“张寅”的官名(一说张在1927年前后才改名张啸林)。然后,添油加醋地夸了张一顿。

重回自信的张,开始了他在浙江武备学堂的新生活。但读军校是要吃苦头的,于是没过多久张又从学堂退学,改投了杭州府衙门的领班李休堂,帮他跑腿做事。

图:应试浙江武备学堂

位于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清廷用来培养新军的学校

跟着李休堂混的几年,张学会了官匪勾结、江湖骗术等各种混社会套路,离开衙门后,张没有继承他家的箍桶行,而是用自己攒的积蓄,在拱宸桥南边开了一家茶馆。

“早茶每壶40 文,午茶每壶30 文,小帐分文不取。”中等收费的茶馆,不仅是为了赚钱,张还想通过茶馆接触到更多的人,其中就有各式各样的社会帮派。

张的一生中有无数个女人,据说光老婆就有六个,野史中甚至记载着他和尼姑的一段爱情故事。而张迎娶的第一任太太——娄丽琴,则是大家最为熟知的贤内助,同时也是一个红颜祸水……

这事还得扯到一只“钱塘虎”,这虎跟武松没啥关系,就是当时称霸涌金门一带的地头蛇——钱彪。

势力慢慢变大的张,与钱彪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两人曾有过一次交手,从南星桥码头打到清泰街,又从清泰街打到艮山门,整个把杭州城都闹翻了天,还惊动了杭州府衙门(野史就喜欢添油加醋

  )。

之后剧情发展,和今天的宫斗戏、复仇戏有得一比。钱彪在楼外楼设了桌“鸿门宴”,张中计逃亡,连娄丽琴都被对方霸占了去。

之后张卷土重来,报了被戴绿帽子的大仇,还独占杭州……

6年之后,35岁的张啸林机缘巧合下成为青帮“通”字辈一员。和杜月笙、黄金荣三人发迹上海滩,成了上海“三大亨”。

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张啸林的势力不及晚他一辈的杜月笙。心生不满的张选择了留在上海,靠帮助日本人发战争财,进一步巩固他的地位。他也从流氓大亨进一步沦为汉奸卖国贼。

1940年8月14日,63岁的张啸林,被国民党策反的贴身保镖林怀部,击毙于上海华格臬路张公馆。

今天来看,张的一生好像劣迹斑斑

但是也不影响我们去了解他

透过他去解读一个时代的历史

不知道张啸林在凝望黄浦江的时候

是否会想起拱宸桥边那缓缓流淌的运河水

和那段没有小打小闹却肆无忌惮的少年时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如有错误,欢迎纠正


相关文章

  • 王亚樵.杜月笙.戴笠:混黑帮的三种境界
  • 王亚樵.杜月笙.戴笠:混黑帮的三种境界 本文2452字,读完大约需要5分钟 特别提醒:谈资有营养已聘请专业维权团队,凡是未经授权转载的,除举报外,还将通过法律手段索赔. 王亚樵.杜月笙和戴笠,都是民国时的著名人物,都是让普通守法公民闻风丧胆 ...查看


  • 江湖黑话--唇典
  • 江湖黑话--唇典.txt 江湖黑话--唇典 江湖唇典 「唇典」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讯号,江湖中人彼此联系的一种特殊手段.亦 称隐语.行话.市语.方语.切口.春点.黑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 体出于各自文化习俗与交际需要,而创制的一些以遁辞隐 ...查看


  • 近代史上风云人物杜月笙五位太太的罕见照:太太们哪个比较漂亮?
  • 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杜家宅.四岁以前,父母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商庆国养育.杜月笙,原名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 ...查看


  • 一个时代的传奇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 摘 要:在上世纪,香港电影发展一度踏上巅峰,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香港电影日走下坡,尽管1997年香港回归曾创造了港片的小高峰,但其衰落脚步难以抑制.在21世纪,香港电影面临着各方面的诸多挑战,也有随之而来的巨大机 ...查看


  • 黑帮大佬杜月笙:不让后人走黑道
  • 黑帮大佬杜月笙:不让后人走黑道 1931年6月9日,是旧上海的一个大日子.这一天,上海滩名人杜月笙的杜家祠堂举办落成典礼,轰动了整个上海滩.据当时报纸记载:上午9时,6支 仪仗队从"杜公馆"出发,长达数里.仪仗队过江时, ...查看


  • 青帮大佬杜月笙: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 来源|商务范(ID:bfaner) 编辑|价值线  宁宁 最近朋友们都去看了<罗曼蒂克消亡史>.看过影片的人,有的觉得不知所云晦涩乏味,有的认为精致细腻耐人寻味.范主看来,整部片子还是很考究的,精致的服装,经得起推敲的台词,吴侬 ...查看


  • 世界十大经典黑帮电影
  • 世界十大经典黑帮电影!你看过几部? No.1 黑帮电影经典派:<教父>第一.二部,1992,1974(美国) <教父>(三部曲)是黑帮电影无法超越的金字塔,也是男人的圣经. 所获奖项: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 ...查看


  • 反抗者当场击毙,澳门黑帮对解放军怕得要死
  • 1997年5月4日下午3时左右,在澳门市葡京酒店前,有两辆摩托车靠近一辆高级轿车,骑在摩托车上的两个青年掏出中国7.62毫米口径半自动手枪猛射9发子弹,打死在轿车里的三人后逃逸. 当天被打死的三位是当时香港三合会最大派别之一"14 ...查看


  • 第四章 清朝晚期的文化
  • 第四章 清朝晚期的文化 第一节 "西学"影响下的思想.科技和教育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在西学影响下的近代思想的发展特点:严复的思想及影响: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衡芳.詹天佑.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