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课
接下来的一些时间,复习了一下上学期的一些口算,大多数孩子还是没有遗忘,能快速准确说出得数,个别孩子已经忘记了方法,甚至忘记了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需要一定时间的复习,同时和家长联系,在家里也要进行每天的看卡片口算训练,以便跟上班级的脚步。三个懂事的女孩:小陈、小刘、小周,分配给他们每人一个任务,给3个忘记了口算的同学每人出一面口算,中午完成。当我中午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全部做完,而且批改,并且向我汇报了一下他们的做题情况。真是好样的!
本学期的口算没有一年级的设计得好,一些需要笔算的算式也放在了口算中,虽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列出竖式,可还是有一些不自觉的孩子直接口算,导致错误。为了提高准确率,我把一面3列口算分成了两次来完成。事实证明,全对的孩子并不多,还要加强复习和口算方法的指导。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
第1、2种我是首先介绍展示的,让其他孩子说说你能看懂它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并且介绍了一下这两种都是可以的。第3和第4种除了多出的加号也是一样的,当然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引导比较时,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或许没有亲身体验计算,我问:你觉得这些数字算起来怎么样?孩子们多说好算,没有体会到数字变大容易计算错误,是在我的引导下才发现的。后来我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在这里出现不合时宜,没有深刻的体验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和减法的混淆,我的处理方法是一带而过,不做深入介绍。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孩子会写连竖式,也会写分开的竖式,自己介绍说昨天在家学过了。这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我马上接过话题:预先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先学起来就叫预习,预习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取试试。在尝试探究这一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觉得起始课一定要扎实,现在的细致是为了以后高效的课堂作准备的,放慢速度,讲清要点,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是我这一周的主要目标。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习连竖式,方便简单。再次和孩子们边问边答完成了例题的竖式,我示范了说法:先算19加27得46,再算46加26得72,并要求他们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填完书本的例题后,让孩子们运用这样的竖式写法自己来完成书本的“试一试”连减,做到方法的迁移,反馈结果是方法都会,可有个别孩子速度慢,或是忘记了退位减的笔算导致错误。所以,扎实的复习是上好课的基础。亏得昨天还复习了,要不今天的课还真是上不下去了。
小王老师今天是头一次来跟班听课,孩子们表现得很听话,特意表扬了小范他们,坐得端正,听得仔细,可是就是觉得气氛不够,举手发言的孩子不多,好多孩子一有难点的问题就不主动发言了。和孩子们之间的问答缺少默契,感觉好陌生。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我去思考和改进的。艰难的开始,新教材确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一切从头开始!
——《连加连减》第2课时教后反思
第5题的重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我还是习惯于让孩子们说出数量关系式:上午的加下午的就是一共的,一共的去掉运走的就是还剩的。通过自己的练习发现这一题与以前的问题存在着区别:一是有两个问题;二是解决第2个问题需要用到第1题里的结果。根据问题去寻找合适的条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理清解题的思路。
连竖式的写法孩子们掌握得还不错,可是练习的正确率还是不如人意,主要存在问题是:
1. 抄错数字。
2. 计算错误。
3. 看错运算符号。
这绝不是简单地用“粗心”两个字就能说明的,细细分析,我认为还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做题习惯差,不能全面读完题目再动笔。
2. 缺乏检查的习惯,没有养成检查的意识。
3.“偷懒”,懒得列竖式,也是错误的一大原因。
教学反思 开学第一课
接下来的一些时间,复习了一下上学期的一些口算,大多数孩子还是没有遗忘,能快速准确说出得数,个别孩子已经忘记了方法,甚至忘记了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需要一定时间的复习,同时和家长联系,在家里也要进行每天的看卡片口算训练,以便跟上班级的脚步。三个懂事的女孩:小陈、小刘、小周,分配给他们每人一个任务,给3个忘记了口算的同学每人出一面口算,中午完成。当我中午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全部做完,而且批改,并且向我汇报了一下他们的做题情况。真是好样的!
本学期的口算没有一年级的设计得好,一些需要笔算的算式也放在了口算中,虽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列出竖式,可还是有一些不自觉的孩子直接口算,导致错误。为了提高准确率,我把一面3列口算分成了两次来完成。事实证明,全对的孩子并不多,还要加强复习和口算方法的指导。
《连加、连减》教后反思
第1、2种我是首先介绍展示的,让其他孩子说说你能看懂它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并且介绍了一下这两种都是可以的。第3和第4种除了多出的加号也是一样的,当然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引导比较时,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或许没有亲身体验计算,我问:你觉得这些数字算起来怎么样?孩子们多说好算,没有体会到数字变大容易计算错误,是在我的引导下才发现的。后来我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在这里出现不合时宜,没有深刻的体验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和减法的混淆,我的处理方法是一带而过,不做深入介绍。在巡视时发现有的孩子会写连竖式,也会写分开的竖式,自己介绍说昨天在家学过了。这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我马上接过话题:预先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先学起来就叫预习,预习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取试试。在尝试探究这一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觉得起始课一定要扎实,现在的细致是为了以后高效的课堂作准备的,放慢速度,讲清要点,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是我这一周的主要目标。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学习连竖式,方便简单。再次和孩子们边问边答完成了例题的竖式,我示范了说法:先算19加27得46,再算46加26得72,并要求他们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填完书本的例题后,让孩子们运用这样的竖式写法自己来完成书本的“试一试”连减,做到方法的迁移,反馈结果是方法都会,可有个别孩子速度慢,或是忘记了退位减的笔算导致错误。所以,扎实的复习是上好课的基础。亏得昨天还复习了,要不今天的课还真是上不下去了。
小王老师今天是头一次来跟班听课,孩子们表现得很听话,特意表扬了小范他们,坐得端正,听得仔细,可是就是觉得气氛不够,举手发言的孩子不多,好多孩子一有难点的问题就不主动发言了。和孩子们之间的问答缺少默契,感觉好陌生。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我去思考和改进的。艰难的开始,新教材确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一切从头开始!
——《连加连减》第2课时教后反思
第5题的重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我还是习惯于让孩子们说出数量关系式:上午的加下午的就是一共的,一共的去掉运走的就是还剩的。通过自己的练习发现这一题与以前的问题存在着区别:一是有两个问题;二是解决第2个问题需要用到第1题里的结果。根据问题去寻找合适的条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理清解题的思路。
连竖式的写法孩子们掌握得还不错,可是练习的正确率还是不如人意,主要存在问题是:
1. 抄错数字。
2. 计算错误。
3. 看错运算符号。
这绝不是简单地用“粗心”两个字就能说明的,细细分析,我认为还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做题习惯差,不能全面读完题目再动笔。
2. 缺乏检查的习惯,没有养成检查的意识。
3.“偷懒”,懒得列竖式,也是错误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