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编码Ecode

物品编码Ecode

前言:就像每个人都需要身份证,物联网里的物也需要自己的身份标识,因此该领域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Ecode 作为首批纳入物联网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中的重要标准,具备优秀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特性。❶Ecode 编码具有唯一性;❷Ecode 可通过编码层、标识层、解析层三种方式对现有编码系统进行兼容;❸Ecode 在实际应用中,既满足了单品码的需要,又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❹通过Ecode 标识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构建了基于编码技术服务的云数据中心。

Ecode 提出背景物联网标识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领域。 2009年欧盟发布的《物联网研究战略路线图》将“标识”作为最优先的研究重点。当前,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尝试提出适合于物联网应用的编码方案,并根据自身的应用范围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建设了配套的编码系统,如日本提出的用于追溯和位置信息管理的Ucode 、韩国提出的用于移动商务的Mcode ,这些编码方案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从整个物联网体系来看,各种标准并存、编码方案多样化、编码系统互不连通,势必会导致信息孤立、资源浪费、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了建立全球统一的物联网编码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2013年提出了物联网唯一标识国际标准提案,编码中心也是该工作组成员,由于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争议较大,目前正处于方案讨论阶段,仍未达成一致。 和国际上的研究现状相比,我国物联网标识的研究起步于2007年,经历了从初步探索、概念形成、技术论证、行业认可到最终成果产出的过程,道路虽艰辛,意义却非凡。Ecode 攻克了阻碍物联网发展的技术难题,顺应全行业产业链发展的最佳方案。编码中心在进行国内标准贯彻实施的同时,也在积极将其推进为国际标准提案,从而增强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地位。

Ecode 研究历程Ecode 标识研究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2007年,编码中心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物品识别网络体系研究》,首次提出了物联网标识体系NSI 的方法论,迈出了开创物联网标识体系的第一步。 2009年,编码中心通过实施国家科技部“863”课题《RFID 编码标准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的编码与标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提出我国自主的编码标识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技术项目组,以建设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促进物联网产业链发展为目标,以做好顶层规划、制定关键技术标准、推进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化以及发展国家重点行业应用为职责,在组长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带领下,发展了50多家成员单位,开展了物联网标识技术国家标准研究、制定以及行业应用的工作。

2011年,编码中心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标识项目组会议暨编码标识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33家单位、51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家标准委原副主任方向出席会议并对项目组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编码中心在会议中提出的“编码体系标识+主体代码”Ecode物联网标识体系方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并对编码方案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

2012年,由国家标准委牵头,编码中心承担的物联网产业化专项《物联网基础共性标准研究与制定》,提出了13项物联网标识体系系列标准研制任务,标准起草小组正式成立并开展了项目实施;同年8月,《物联网统一标识体系Ecode 研究进展报告》完成,确立了Ecode 标识体系包括物品统一编码(Entity code for IoT ,Ecode )、数据标识、中间件、解析系统、安全机制、信息查询和发现服务、应用模式等部分组成,编码中心组织了国家信息中心、中咨公司、中国互联网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15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对该体系进行了技术研讨,专家认为该体系较为完整地概括了标识在物联网中的技术范畴,并建议起草组积极推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2014年,编码中心再次召开了物联网Ecode 标识体系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邬贺铨院士、空军装备研究院的朱林副院长、复旦大学的郑立荣院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马林聪院长等12位参会专家对Ecode 标识体系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修改意见,邬院士指示,“Ecode标识体系是我国首次提出的物联网物品标识技术体系,具有统一性、兼容性和创新性,该技术体系的提出有利于将物联网物品标识解析服务实现自主可控,对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Ecode 标识方案已经在农业、产品追溯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满足了上述领域对物联网物品统一标识的应用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至此,Ecode 标准草案最终形成。

几年的技术沉淀,奠定了Ecode 标准、编码方案、技术体系的科学性、成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依托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Ecode 得到了充足的应用验证,适用于单品追溯、产品防伪、资产管理、物流管理等各个领域 2014年间,标准起草小组就Ecode 标准通过了标准征求意见、专家审查、上报至国家标准委等严格的标准制定程序,最终于今年顺利发布,成为首个物联网国家标准。与此同时,体系下系列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包括统一编码在不同载体中的存储、编码管理机制、编码系统的解析等功能要求以及标识应用指南,系列标准有望在明年制定完成并进行发布。该系列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将指导不同类型企业向物联网的融合,将打通行业间的信息渠道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Ecode 编码结构Ecode 是Entity code for IOT 的缩写,它的提出遵循了唯一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等原则,适用于物联网各种物理实体、虚拟实体。Ecode 编码的一般结构如表1所示,分为三段式:“版本+编码体系标识+主码”。版本(version,V) :用于区分不同数据结构的Ecode 。编码体系标识(numbering system identifier ,NSI ):用于指示某一标识体系的代码。主

码(master data code ,MD ):用于表示某一行业或应用系统中标准化的编码。

Ecode 编码具有几个特殊情况,叫做Ecode 通用编码结构。它是一组无含义的代码,根据长度和编码字符集的不同,目前包括Ecode64、Ecode96和Ecode128。通用编码的主码MD 由分区码(Domain Code ,DC )、应用码(Application Code ,AC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IC )组成,其中,分区码DC 用于表示应用码AC 与标识码IC 长度范围的分隔符;应用码AC 用于表示一级无含义编码;标识码IC 用于表示二级无含义编码。

在通用编码可以用二进制或者十进制表示,以十进制为例的数据结构如表2所示。

Ecode 标识具备优秀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特性。首先,Ecode 编码的唯一性可以为物联网的每一个对象赋予唯一的代码。其次,Ecode 可通过编码层、标识层、解析层三种方式对现有编码系统进行兼容,从而为企业应用提供了完善的过渡手段。再次,Ecode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了先进的编码生成算法,既满足了单品码的需要,又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最后,通过Ecode 标识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构建了基于编码技术服务的云数据中心,在立足标准的前提下,

注重发展可持续服务,

从而真正发挥标准的作用。Ecode 是物联网在标准道路上发展的一个开门砖,以此为核心的完整标准体系的建立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编码中心将加快体系建设的脚步,持续做好标准服务,为规范我国物联网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物品编码Ecode

前言:就像每个人都需要身份证,物联网里的物也需要自己的身份标识,因此该领域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Ecode 作为首批纳入物联网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中的重要标准,具备优秀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特性。❶Ecode 编码具有唯一性;❷Ecode 可通过编码层、标识层、解析层三种方式对现有编码系统进行兼容;❸Ecode 在实际应用中,既满足了单品码的需要,又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❹通过Ecode 标识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构建了基于编码技术服务的云数据中心。

Ecode 提出背景物联网标识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领域。 2009年欧盟发布的《物联网研究战略路线图》将“标识”作为最优先的研究重点。当前,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尝试提出适合于物联网应用的编码方案,并根据自身的应用范围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建设了配套的编码系统,如日本提出的用于追溯和位置信息管理的Ucode 、韩国提出的用于移动商务的Mcode ,这些编码方案在各自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是从整个物联网体系来看,各种标准并存、编码方案多样化、编码系统互不连通,势必会导致信息孤立、资源浪费、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了建立全球统一的物联网编码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2013年提出了物联网唯一标识国际标准提案,编码中心也是该工作组成员,由于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争议较大,目前正处于方案讨论阶段,仍未达成一致。 和国际上的研究现状相比,我国物联网标识的研究起步于2007年,经历了从初步探索、概念形成、技术论证、行业认可到最终成果产出的过程,道路虽艰辛,意义却非凡。Ecode 攻克了阻碍物联网发展的技术难题,顺应全行业产业链发展的最佳方案。编码中心在进行国内标准贯彻实施的同时,也在积极将其推进为国际标准提案,从而增强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国际地位。

Ecode 研究历程Ecode 标识研究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2007年,编码中心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物品识别网络体系研究》,首次提出了物联网标识体系NSI 的方法论,迈出了开创物联网标识体系的第一步。 2009年,编码中心通过实施国家科技部“863”课题《RFID 编码标准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的编码与标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提出我国自主的编码标识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标准委批准成立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技术项目组,以建设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促进物联网产业链发展为目标,以做好顶层规划、制定关键技术标准、推进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化以及发展国家重点行业应用为职责,在组长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带领下,发展了50多家成员单位,开展了物联网标识技术国家标准研究、制定以及行业应用的工作。

2011年,编码中心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标识项目组会议暨编码标识技术研讨会,来自全国33家单位、51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家标准委原副主任方向出席会议并对项目组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编码中心在会议中提出的“编码体系标识+主体代码”Ecode物联网标识体系方案,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并对编码方案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

2012年,由国家标准委牵头,编码中心承担的物联网产业化专项《物联网基础共性标准研究与制定》,提出了13项物联网标识体系系列标准研制任务,标准起草小组正式成立并开展了项目实施;同年8月,《物联网统一标识体系Ecode 研究进展报告》完成,确立了Ecode 标识体系包括物品统一编码(Entity code for IoT ,Ecode )、数据标识、中间件、解析系统、安全机制、信息查询和发现服务、应用模式等部分组成,编码中心组织了国家信息中心、中咨公司、中国互联网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15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对该体系进行了技术研讨,专家认为该体系较为完整地概括了标识在物联网中的技术范畴,并建议起草组积极推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2014年,编码中心再次召开了物联网Ecode 标识体系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邬贺铨院士、空军装备研究院的朱林副院长、复旦大学的郑立荣院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马林聪院长等12位参会专家对Ecode 标识体系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修改意见,邬院士指示,“Ecode标识体系是我国首次提出的物联网物品标识技术体系,具有统一性、兼容性和创新性,该技术体系的提出有利于将物联网物品标识解析服务实现自主可控,对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Ecode 标识方案已经在农业、产品追溯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满足了上述领域对物联网物品统一标识的应用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至此,Ecode 标准草案最终形成。

几年的技术沉淀,奠定了Ecode 标准、编码方案、技术体系的科学性、成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依托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Ecode 得到了充足的应用验证,适用于单品追溯、产品防伪、资产管理、物流管理等各个领域 2014年间,标准起草小组就Ecode 标准通过了标准征求意见、专家审查、上报至国家标准委等严格的标准制定程序,最终于今年顺利发布,成为首个物联网国家标准。与此同时,体系下系列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包括统一编码在不同载体中的存储、编码管理机制、编码系统的解析等功能要求以及标识应用指南,系列标准有望在明年制定完成并进行发布。该系列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将指导不同类型企业向物联网的融合,将打通行业间的信息渠道促进产业化的发展。

Ecode 编码结构Ecode 是Entity code for IOT 的缩写,它的提出遵循了唯一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等原则,适用于物联网各种物理实体、虚拟实体。Ecode 编码的一般结构如表1所示,分为三段式:“版本+编码体系标识+主码”。版本(version,V) :用于区分不同数据结构的Ecode 。编码体系标识(numbering system identifier ,NSI ):用于指示某一标识体系的代码。主

码(master data code ,MD ):用于表示某一行业或应用系统中标准化的编码。

Ecode 编码具有几个特殊情况,叫做Ecode 通用编码结构。它是一组无含义的代码,根据长度和编码字符集的不同,目前包括Ecode64、Ecode96和Ecode128。通用编码的主码MD 由分区码(Domain Code ,DC )、应用码(Application Code ,AC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 ,IC )组成,其中,分区码DC 用于表示应用码AC 与标识码IC 长度范围的分隔符;应用码AC 用于表示一级无含义编码;标识码IC 用于表示二级无含义编码。

在通用编码可以用二进制或者十进制表示,以十进制为例的数据结构如表2所示。

Ecode 标识具备优秀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特性。首先,Ecode 编码的唯一性可以为物联网的每一个对象赋予唯一的代码。其次,Ecode 可通过编码层、标识层、解析层三种方式对现有编码系统进行兼容,从而为企业应用提供了完善的过渡手段。再次,Ecode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了先进的编码生成算法,既满足了单品码的需要,又具备了一定的安全性。最后,通过Ecode 标识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构建了基于编码技术服务的云数据中心,在立足标准的前提下,

注重发展可持续服务,

从而真正发挥标准的作用。Ecode 是物联网在标准道路上发展的一个开门砖,以此为核心的完整标准体系的建立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编码中心将加快体系建设的脚步,持续做好标准服务,为规范我国物联网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关文章

  • 基于Android的淘宝网客户端基本功能实现
  • 我在25号那天完成了我想要写的测试,然后27号淘宝笔试,然后就是面试,然后就十一了,玩了几天.今天抽空写出来.过几天就回家了,更懒得写了. 这篇和前面写的一样,都是利用开放平台去写一些应用.今天这篇是利用淘宝开放平台写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代 ...查看


  • 五笔字根编码大全
  • "拜"五笔编码:rdfh "凹"五笔编码:mmgd "翱"五笔编码:rdfn "靶"五笔编码:afcn "耙"五笔编码:dicn " ...查看


  • 五笔难拆字根汇总表
  • 五笔难拆字根汇总表"拜"五笔编码:rdfh    "凹"五笔编码:mmgd     "凸"五笔编码:hgmg    "翱"五笔编码:rdfn "耙&q ...查看


  • 准公共物品分类探讨
  • 2005年12月 第27卷第6期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Dec,2005Vol.27No.6 ・经济与管理・ 准公共物品分类探讨 张高旗 (延安大学 人文学院 ...查看


  • 物料编码说明
  • 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一识别代码.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物料编码必须是惟一的,也就是,一种物料不能有多个物料编码,一个物料编码不能有多种物料. 现存编码在企业当中是一种现存的编码资源,但是同一物料在企业中可能存在多种编码,应此 ...查看


  • 基于自然与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
  • 摘要:鉴于对环境公共物品进行科学分类的重要性,基于公共物品的特征和环境的属性分类,论述了环境公共物品分类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基于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分类方法,把环境公共物品分为自然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和社会属性的环境公共物品,并对这两类环境公共 ...查看


  • 遗传算法编码方案比较
  • 第28卷第3期2011年3月 计算机应用研究ApplicationResearchofComputers Vo.l28No.3 Mar.2011 遗传算法编码方案比较 张超群,郑建国,钱 洁 1,2 1 1 * (1.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 ...查看


  • 4-附件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66号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六年五月十日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 ...查看


  •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5日] [来源:政策法规司] [字号:大 中 小]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34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