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教案

古人计数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感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师手指着标题问:这11~20中间这条短线表示哪些数?

师出示11~20的卡片:11~20中间的数都藏这张卡片中,大家仔细观察是不是刚才他说的这些数呢?

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

二、 情境引入,展示认知

师:大家读得可真好,看来,你们对这些数并不陌生。接下来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的数量时,就摆一些小木棍或者是小石头。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古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好吗?

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老师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根小棒,老师再放一只羊,你们就摆几根小棒?

生:再摆一根

师:如果老师放2只羊,你们就要摆几根小棒?

生:摆2根

师:老师这儿也有小棒,谁愿意上来摆一摆?(指名1人)准备好小棒了吗? 老师可要放羊了。

展示学生摆小棒的结果,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一共摆了多少根

生齐数:11根

师鼓励:你们的眼睛和小手配合得可真好。

师:以前我们只学到了10这个数,可是,现在羊的只数比10还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新的数。

三、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老师要变魔术了,小眼睛看好了(拿掉一根小棒)

师问:现在有多少根小棒?

生:10根

师:你们没数呀,是怎么知道的?

生:11根减掉1根就是10根

师:老师告诉你们,1根小棒就表示1个一,那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

生:10个一

师:我们来数数好吗?

师:10个一是几?

生:是10。老师板书:10个一

师:现在老师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变成了1个十,这1个十是几?

生:10

师:10个一是10,1个十也是10,那我们能不能说,10个一就是1个十?

生:能

老师板书后,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再齐读。

师:你们想不想也捆出一个十来?

生:想

师:在捆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要捆出一个十,得先怎么做?

生:数出10个一,然后捆起来。

师巡视,并提醒:还不会用皮筋的同学可以请同桌帮忙。

2、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师: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学习伙伴,(出示计数器)它叫计数器,请跟老师

说一遍。

计数器有两面,后面的珠子是计数用的,这些珠子可不能乱拨哟,不同位置上的珠子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了这一课之后就会明白。那都有哪些位置呢?

师指着计数器的数位读:个位、十位、这些叫数位。在使用计数器时,要把写有数位的这一面正对着我们。请孩子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计数器是否摆放正确。

师:指着黑板上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现在我们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只要认识个位和十位就可以了。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师示范拨5。生仔细观察,说说老师在什么位上拨?拨了几个?表示几?

学生学着拨5、6、7

一齐拨出10个一。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把10个一捆成一捆变成1个十,那能不能把10个珠子串成一串也变成1个十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边演示边问:这变成的1个十该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呢?(引导学生明白: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

请孩子们在计数器上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拨给同桌看。

师再用课件演示一遍。指名在黑板上画珠子表示1个十,评议后,师标出10这个数学符号。并让学生明确,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3、体会数的组成

师:还记得刚才我们数了几只羊吗?

生:11只

师:谁能用小棒快速地摆出11。请同学说为什么这样摆。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师演示课件。)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1吗?生拨珠子,再请学生展示。

师:这2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看来呀,不是珠子神奇,而是数位太重要了,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 小游戏:比比谁最快:用小棒拿出13、17、19,指名说为什么这么拿,体会数的组成。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

师板演19,这时师再添1根小棒问:现在是几?你怎么知道?

师手指着散的10根问,有没有同学要提醒老师又得干嘛了? 生:又满十个了要捆成一捆

师动手捆,问:现在是几捆,也就是几个十?

生:2个十

师:2个十是几?

生:20

师板书2个十是20。生齐读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生动手拨珠子。集体评议 师特别展示拨得不对的,说说为什么拨的不对,应该怎么拨

四、开放练习,提高认识

古人计数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感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师手指着标题问:这11~20中间这条短线表示哪些数?

师出示11~20的卡片:11~20中间的数都藏这张卡片中,大家仔细观察是不是刚才他说的这些数呢?

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

二、 情境引入,展示认知

师:大家读得可真好,看来,你们对这些数并不陌生。接下来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

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的数量时,就摆一些小木棍或者是小石头。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古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好吗?

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老师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根小棒,老师再放一只羊,你们就摆几根小棒?

生:再摆一根

师:如果老师放2只羊,你们就要摆几根小棒?

生:摆2根

师:老师这儿也有小棒,谁愿意上来摆一摆?(指名1人)准备好小棒了吗? 老师可要放羊了。

展示学生摆小棒的结果,

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一共摆了多少根

生齐数:11根

师鼓励:你们的眼睛和小手配合得可真好。

师:以前我们只学到了10这个数,可是,现在羊的只数比10还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新的数。

三、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

师:老师要变魔术了,小眼睛看好了(拿掉一根小棒)

师问:现在有多少根小棒?

生:10根

师:你们没数呀,是怎么知道的?

生:11根减掉1根就是10根

师:老师告诉你们,1根小棒就表示1个一,那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

生:10个一

师:我们来数数好吗?

师:10个一是几?

生:是10。老师板书:10个一

师:现在老师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变成了1个十,这1个十是几?

生:10

师:10个一是10,1个十也是10,那我们能不能说,10个一就是1个十?

生:能

老师板书后,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再齐读。

师:你们想不想也捆出一个十来?

生:想

师:在捆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要捆出一个十,得先怎么做?

生:数出10个一,然后捆起来。

师巡视,并提醒:还不会用皮筋的同学可以请同桌帮忙。

2、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师: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学习伙伴,(出示计数器)它叫计数器,请跟老师

说一遍。

计数器有两面,后面的珠子是计数用的,这些珠子可不能乱拨哟,不同位置上的珠子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了这一课之后就会明白。那都有哪些位置呢?

师指着计数器的数位读:个位、十位、这些叫数位。在使用计数器时,要把写有数位的这一面正对着我们。请孩子们检查一下自己的计数器是否摆放正确。

师:指着黑板上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现在我们还是一年级的学生,只要认识个位和十位就可以了。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师示范拨5。生仔细观察,说说老师在什么位上拨?拨了几个?表示几?

学生学着拨5、6、7

一齐拨出10个一。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把10个一捆成一捆变成1个十,那能不能把10个珠子串成一串也变成1个十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边演示边问:这变成的1个十该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呢?(引导学生明白: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

请孩子们在计数器上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拨给同桌看。

师再用课件演示一遍。指名在黑板上画珠子表示1个十,评议后,师标出10这个数学符号。并让学生明确,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3、体会数的组成

师:还记得刚才我们数了几只羊吗?

生:11只

师:谁能用小棒快速地摆出11。请同学说为什么这样摆。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师演示课件。)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1吗?生拨珠子,再请学生展示。

师:这2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看来呀,不是珠子神奇,而是数位太重要了,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 小游戏:比比谁最快:用小棒拿出13、17、19,指名说为什么这么拿,体会数的组成。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

师板演19,这时师再添1根小棒问:现在是几?你怎么知道?

师手指着散的10根问,有没有同学要提醒老师又得干嘛了? 生:又满十个了要捆成一捆

师动手捆,问:现在是几捆,也就是几个十?

生:2个十

师:2个十是几?

生:20

师板书2个十是20。生齐读

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生动手拨珠子。集体评议 师特别展示拨得不对的,说说为什么拨的不对,应该怎么拨

四、开放练习,提高认识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十进制计数法]
  • <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P18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 ...查看


  • 多位数的认识教案
  •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11.12.13,练习二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理解记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的意义及十进制计数法. 3.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查看


  •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案
  • <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 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 ...查看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小数的意义(三)(1)]教案教学设计
  •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铺垫,以旧引新. 本节课通过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回顾,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比的方法学习小数数位顺序表,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2.自主构建, ...查看


  • 幼儿园大班亲亲大自然教案
  • 篇一:幼儿园大班环保教案 幼儿园大班环保教案 作者:唐梅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12期 [活动目标] 1.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 2.尝试运用语言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关"保护水资源 ...查看


  • 人教版四上大数的认识教案
  •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 ...查看


  •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优秀教案
  •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1000以内数的读写,知道其组成. 2. 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1.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 2. 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3. 发展学生的数感意识 ...查看


  • 亿以内数的读法参考教案
  •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材1页-3页,例1.例2,2页-3页做一做,练习一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quo ...查看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反思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节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