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我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
态成本。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退化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更加严重,如果继续实行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数量每年减少,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很多生物物种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海外;同时,已有近 500 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给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及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每年 1198.76 亿元。12 由于任何物种都是不可再造的,每一物种的灭绝,将直接影响到自然的生物链,会波及到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
四、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人类大面积砍伐森林,对于动物来说森林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居所。森林中的
植物为它们提供食物,森林没有了,它们便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于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幅减少。鸟类少了各种害虫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大量砍伐森林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旱火灾等等灾难。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生态保护法律实施效果欠佳,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系统化的考虑。 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
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因此,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首先,化肥、化学农药、地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不但使环境污染加重,土地性状变劣,地力衰退,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质量。其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9再次,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大部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农村的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目前乡镇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增长之快,远远高于城市的工业企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镇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成因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化范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
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艺术等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成果不断涌现,生态省(市、自治区) 、生态草场建设等生态文明实践不断展开。但是,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在精神形态层次,还是制度形态层次和物质形态层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人民生态环保意识水平低
一直以来,国民接受的教育就是“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这种观念
的影响和支配下,我们很少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盲目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以求得经济的高速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态意识的淡薄,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在过度信奉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前提下,我们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一味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粗暴地对自然界实施所谓的征服行为。不顾生态,更缺乏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观念。生态文明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万物的价值。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生态文明价值观还只是点燃在社会精英群体中的星星之火,而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社会。在农事活动中,人们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农业文明内涵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使我国幸免于过早地遭遇发达国家因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但却在客观上抑制了我国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而且,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曾处于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生命难以为继的窘境。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久压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物质欲望,人们疯狂地追求财富而无暇顾及生态破坏与否。因此,当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而环境问题频发时,我国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并没有随之迅速提高,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利害相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是停留在非常表层的功利层面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而这种现实状况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与‘环境关注’相关联的理论的萌生与发展”。因此,民众生态意识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很难孕育出生态文明的思想元素,精神层次的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我国自发产生。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高涨以及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的有识之
士,通过译介西方的环保著作,或者说,通过外部输入的方式刺激了我国生态文明的产生,出现如环境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生态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它们以不同的理论形式, 诠释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力图促成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生态化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学者基本采用了西方的话语体系,其言说方式对我国民众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怪异的,很难激起民众的共鸣;此外,西方的激进环保主义把保护自然抬高到压倒一切的地位,这也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的。虽然我们亟需保护环境,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发展,我们必须把环境问题放
到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来考虑,求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激进环保主义固然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但它的理想主义色彩是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来支撑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激进的环保主义很难深深地扎下根来。正是由于由外部植入的生态文化理论带有较重的西方文化色彩,缺少介入我国现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所以,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民众心中扎下根来。
二、人口压力大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即所
谓“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当地居民为了满足住房、事物、烧柴等需要,出现无节制的对森林滥伐,对草原滥垦以扩大耕地。这种行为的结果,造成了地面大片森林被毁,大面积草原遭破坏,导致地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的严重后果。据史料分析,我们炎黄子孙的发源地黄土高原由原来树木繁茂的绿州变成现在的树木少见的黄土高原,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滥砍滥伐所造成的。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了不平衡性。 中国人口的发展似乎已经达到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有超过环境的供给极限的趋势,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然而,在一定的时期内人口基数是基本不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根本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仍然不断地追求着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环境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大力发展重工业战略
我们一直盲目追求GDP 的高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
平、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取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这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都处于十分严峻的局面,对国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和威胁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扭曲的发展观”,这种发展
观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其他社会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推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我们就此作了一番调查,其状况不容乐观。 现实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工业的污染。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这些污染如不预防和治理,人民正常生活条件将遭受到严重破坏,后患无穷。工业污染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对环境更是一种威胁。但是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四、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在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层次,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环境保
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以最高官方文化的形态存在着,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这与制度本身的漏洞是密切相关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民主和法制的保障。“中国已有40余部环境法律法规, 但
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 这些法律还不能够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 不能保障公民实现其民主权利,“公民不能普遍有效地参与国家环境管理,不能有效地行使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检举和控告权利;不能在环境破坏损害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时,取得保护和赔偿;最终也就不能获得国家所赋予的公民在享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在执法方面, “由于收益者与承担者背后的社会力量悬殊很大, 导致执法不严、弹性执法、差别执法”。而且,很多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环保执法部门与污染企业“共生共荣”,甚至出现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因此,环境执法者也就很难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 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
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和自觉行动。因此, 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 以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一、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民忧患意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
崇拜各种自然之神,传统的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文化不仅是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中找到树立环境意识的根据,而且这种文化总是现实地发挥着用。以文化因子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文化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中华文明的延伸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深厚的环境文化分不开的。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这一文化根基,它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营造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
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科学的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吸收了当代世界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
一。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无法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人均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自然环境的保护同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同样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
无论是政府还是其它的社会团体,都应充分的鼓励公众积极的参与生态保护
和监督。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团体的事情,它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也必须实现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五个统筹” 的科学发展观。要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种评估、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此外,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媒体对环保问题的报道,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此,建议在中央电视台开设专门的环境频道,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第二节 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
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我们的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态也会是文明的。
一、努力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改变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
突出,而可持续发展又要求我们处理好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我们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两型社会”即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它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圈经济系统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考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着重考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的是将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
两型社会在建设中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传统的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没有特别考虑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现代环境经济学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包容进来,把生态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被看作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财产。这种财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提供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存支持系统。在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中,只有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特征相适应,并发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如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拥有优越的生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物质基础。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并且不断恶化,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将缺乏生态环境的生存支持,产业结构也将难以被优化升级,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建设两型社会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使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步入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的良性发展之中。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任务。资源消耗减量化是当前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重点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加强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节约用电,进行节电技术改造,推广电动机变频、电能质量改善和余热、余压发电等技术,提高用电效率。加强节水工作,对重点用水单位实施定额管理,推动高耗水、高废水排放单位节约用水,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与产品,建设节水型企业。加强工业用地管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企业用地产出效率。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推动绿色制造,严格设计规范,促使企业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以提高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和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抓好综合回收利用,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与技术,促进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新兴行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第三节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深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我们做到了节约资源,也就保护了生态环境,进而对建设生态文明做了大大的贡献。
一、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而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为此,人们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其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因素。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多途径地倡导绿色消费,抛弃过度消费,抵制恶性消费,以返璞归真的心理追求“简朴、小型化”的生活,打造“低碳生活”。具体体现在逐步减少和消除城镇由生活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净化生活环境。
二、追求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适度消费除了要求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规模应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消费水平的提高一般不应超越其收入增长幅度,所谓量力而行还是基本的原则;同时还要求消费方式是健康、文明的,减少对健康生存无益甚至有害的消费,如盲目攀比、比阔气、讲排场的炫耀性消费以及大吃大喝和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除了能够使人们得到充分的物质享受和满足,更有利于人们建立健康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物质消费虽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物质消费受生理因素的限制,因而是有限的,而休闲服务以及精神文化的消费领域相对来说拥有无比巨大的开拓潜力。因此,在消费结构中要逐步提高服务和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增加精神消费的数量,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自身素质,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应该在最少耗用资源以及最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给人带来最大的消费效益和最好的消费效果;在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有所提高的基础上,真正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不但得到物质享受的满足,更得到精
神境界的提高,并且做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维持整个人类的可持续的生存和消费。
三、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节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要求人们厉行节约、合理消费费、反对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作为一种消费伦理,节约可以促使我们珍爱本已十分紧缺的资源,确立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这种生活方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改变为合理生产、合理消费的积极响应。当前,我国政府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要求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观。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第四节 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生态环境资源压力
一、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生态承载能力
计划生育的推行,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转变了人们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减少了出生人口规模,降低了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轻了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对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53上升到2012年的0.699,是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劳动力比例持续上升,人口红利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民众的生态意
识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就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来看,人口数量
只是这种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的一个方面,人口的增长速度、结构和空间分布、生产和消费方式等都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规模较小、但消费水平很高、生产技术落后和粗放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可能大于一个规模较大、消费水平适中、生产技术先进、资源消耗少、排放率低的人口。长期以来,许多人只注意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对资源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口结构及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动的影响,很容易得出偏颇的结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畏缩的问题也许不很突出,但其他人口平衡的问题已然存在。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而影响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人口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我国资源环境将产生极大的压力。另外,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和扭曲以及人口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会对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很大的困难。
如何面对当前由于人口生活方式变化、消费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结构和分布变动等产生的影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我们必须重视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们要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较低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潜在的庞大消费市场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我们应当遵循国际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开发优势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同时从国际原料市场上寻找机会,弥补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想真正成为世贸组织的合格成员和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我们还必须按照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因而要大力发展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标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在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也为改善全球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第五节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环境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
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没有污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蓝蓝的天空飘白云、潺潺的小溪流清水;是水草繁盛、鱼虾嬉戏;是乡野田园,阡陌交通;是绿色食品成为时尚主流,环保消费成为主导理念。生态文明和我们的生活须臾不离,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加快生态环境立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制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科学性,确保良法之治,应当努力实现几个转变。一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从“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转变,切实改变生态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的被动地位。二要从主要运用 “行政强制手段”搞生态文明建设,向更加关注人、关心人,致力于推动建立企业与周边居民和睦相处、自然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伙伴关系”的方向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要从主要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质量和效果的转变。为了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应当完善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扩大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利益,切实增强法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1
在上述原则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改变唯GDP 的观念,淡化GDP 考核,增加生态 文明在 考 核 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亟需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如,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要功能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制度。我国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不完善,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是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性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是建立运用市场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同样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碳排放、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五是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其的破坏和损害要追究法律责任,进行经济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二、提高生态环保执法力度和公共监督水平
党的十八大郑重提出 “严格执法”的要求,针对性很强。我们要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制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当前,我们要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目标,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针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切实解决立案难的问题,真正让污染受害者、生态受损人到法院打官司的诉权得到保障;要切实解决司法公信问题,通过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大力推进公正司法和司法公开,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司法公正日益高涨的关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解决“执行难”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及时兑现 “胜诉者”的权利,使胜诉者不再看到 “法律白条”的出现。依法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
导干部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推进依法制国的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新时期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谓法制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
结论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我们不但不应该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反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危害。我们应当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来干涉我们的工业化,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包括控告和检举权、监督权、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权,确保程序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并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保护。此外,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公益活动,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善待生命、关爱生物的道德良知,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权。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开发,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技术。应以研制和开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大力开发高端高新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的利用开发技术,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绿色市场”的发育、绿色产业链的形成。此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
资源的循环流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路子,相信这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如今,十七大报告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生态文明”,是把以往的工作方法上升到了全党理论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我始终抱着这样的一份希望“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企业建立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山青水秀的好河山一定会重现。”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无疑是一个福音,一种希望。我坚信,我们的祖国能够在我怀的这份希望中发展得更加强大,更加富强。
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我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
态成本。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退化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更加严重,如果继续实行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空气持续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金属污染呈现高发态势。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目的就是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农作物的品种数量每年减少,野生生物物种正以每天消失―个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很多生物物种通过各种方式流失海外;同时,已有近 500 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给我国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和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及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每年 1198.76 亿元。12 由于任何物种都是不可再造的,每一物种的灭绝,将直接影响到自然的生物链,会波及到其他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
四、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人类大面积砍伐森林,对于动物来说森林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居所。森林中的
植物为它们提供食物,森林没有了,它们便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于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幅减少。鸟类少了各种害虫失去了天敌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大量砍伐森林还会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水旱火灾等等灾难。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生态保护法律实施效果欠佳,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系统化的考虑。 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
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因此,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首先,化肥、化学农药、地膜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不但使环境污染加重,土地性状变劣,地力衰退,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食物质量。其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动使得人口居住特点由分散变为集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起来。相当多的村镇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污染了农村当地环境。9再次,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大部分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农村的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目前乡镇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增长之快,远远高于城市的工业企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镇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成因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化范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
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艺术等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成果不断涌现,生态省(市、自治区) 、生态草场建设等生态文明实践不断展开。但是,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在精神形态层次,还是制度形态层次和物质形态层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人民生态环保意识水平低
一直以来,国民接受的教育就是“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在这种观念
的影响和支配下,我们很少关注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盲目开采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以求得经济的高速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态意识的淡薄,此类例子比比皆是。在过度信奉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前提下,我们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一味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粗暴地对自然界实施所谓的征服行为。不顾生态,更缺乏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观念。生态文明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万物的价值。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生态文明价值观还只是点燃在社会精英群体中的星星之火,而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社会。在农事活动中,人们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农业文明内涵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使我国幸免于过早地遭遇发达国家因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但却在客观上抑制了我国民众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而且,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曾处于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生命难以为继的窘境。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久压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物质欲望,人们疯狂地追求财富而无暇顾及生态破坏与否。因此,当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而环境问题频发时,我国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并没有随之迅速提高,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利害相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是停留在非常表层的功利层面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而这种现实状况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与‘环境关注’相关联的理论的萌生与发展”。因此,民众生态意识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很难孕育出生态文明的思想元素,精神层次的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我国自发产生。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浪潮的高涨以及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的有识之
士,通过译介西方的环保著作,或者说,通过外部输入的方式刺激了我国生态文明的产生,出现如环境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生态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它们以不同的理论形式, 诠释着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力图促成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的生态化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学者基本采用了西方的话语体系,其言说方式对我国民众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怪异的,很难激起民众的共鸣;此外,西方的激进环保主义把保护自然抬高到压倒一切的地位,这也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的。虽然我们亟需保护环境,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发展,我们必须把环境问题放
到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来考虑,求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激进环保主义固然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但它的理想主义色彩是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来支撑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激进的环保主义很难深深地扎下根来。正是由于由外部植入的生态文化理论带有较重的西方文化色彩,缺少介入我国现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所以,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民众心中扎下根来。
二、人口压力大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即所
谓“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当地居民为了满足住房、事物、烧柴等需要,出现无节制的对森林滥伐,对草原滥垦以扩大耕地。这种行为的结果,造成了地面大片森林被毁,大面积草原遭破坏,导致地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大的严重后果。据史料分析,我们炎黄子孙的发源地黄土高原由原来树木繁茂的绿州变成现在的树木少见的黄土高原,也是由于我们的祖先滥砍滥伐所造成的。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了不平衡性。 中国人口的发展似乎已经达到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有超过环境的供给极限的趋势,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然而,在一定的时期内人口基数是基本不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来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根本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仍然不断地追求着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对环境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三、大力发展重工业战略
我们一直盲目追求GDP 的高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
平、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取得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这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都处于十分严峻的局面,对国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也是影响和威胁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扭曲的发展观”,这种发展
观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忽视其他社会环境问题,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推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自然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我们就此作了一番调查,其状况不容乐观。 现实依然严峻,主要是因为工业的污染。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这些污染如不预防和治理,人民正常生活条件将遭受到严重破坏,后患无穷。工业污染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对环境更是一种威胁。但是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四、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在生态文明的制度形态层次,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环境保
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以最高官方文化的形态存在着,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这与制度本身的漏洞是密切相关的。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民主和法制的保障。“中国已有40余部环境法律法规, 但
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 这些法律还不能够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 不能保障公民实现其民主权利,“公民不能普遍有效地参与国家环境管理,不能有效地行使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检举和控告权利;不能在环境破坏损害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时,取得保护和赔偿;最终也就不能获得国家所赋予的公民在享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在执法方面, “由于收益者与承担者背后的社会力量悬殊很大, 导致执法不严、弹性执法、差别执法”。而且,很多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经费严重不足,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环保执法部门与污染企业“共生共荣”,甚至出现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因此,环境执法者也就很难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 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
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建设生态文明, 需要全体国民的参与和自觉行动。因此, 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 以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一、持续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民忧患意识
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
崇拜各种自然之神,传统的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文化不仅是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中找到树立环境意识的根据,而且这种文化总是现实地发挥着用。以文化因子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文化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中华文明的延伸和发展是与中华民族深厚的环境文化分不开的。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这一文化根基,它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营造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
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科学的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想,吸收了当代世界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注重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
一。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无法长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了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人均资源的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自然环境的保护同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保护环境同样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监督
无论是政府还是其它的社会团体,都应充分的鼓励公众积极的参与生态保护
和监督。保护生态环境,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团体的事情,它有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也必须实现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五个统筹” 的科学发展观。要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种评估、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此外,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高等院校应有计划地设置有关环境保护的专业或课程。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媒体对环保问题的报道,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此,建议在中央电视台开设专门的环境频道,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第二节 改变生产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
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我们的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态也会是文明的。
一、努力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改变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
突出,而可持续发展又要求我们处理好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所以我们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两型社会”即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它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圈经济系统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考虑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并着重考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的是将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使国民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
两型社会在建设中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传统的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没有特别考虑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现代环境经济学在传统经济系统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包容进来,把生态环境看作整个经济——环境大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被看作可以提供各种服务的一种财产。这种财产的特殊性在于,它提供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生存支持系统。在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中,只有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特征相适应,并发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市场竞争力。如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那么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拥有优越的生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物质基础。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
坏,并且不断恶化,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将缺乏生态环境的生存支持,产业结构也将难以被优化升级,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建设两型社会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使得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步入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的良性发展之中。
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模式。工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任务。资源消耗减量化是当前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重点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加强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节约用电,进行节电技术改造,推广电动机变频、电能质量改善和余热、余压发电等技术,提高用电效率。加强节水工作,对重点用水单位实施定额管理,推动高耗水、高废水排放单位节约用水,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与产品,建设节水型企业。加强工业用地管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企业用地产出效率。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推动绿色制造,严格设计规范,促使企业加强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以提高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和废物)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抓好综合回收利用,促进可再生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与技术,促进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新兴行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
第三节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深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我们做到了节约资源,也就保护了生态环境,进而对建设生态文明做了大大的贡献。
一、倡导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而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为此,人们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其中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因素。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为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多途径地倡导绿色消费,抛弃过度消费,抵制恶性消费,以返璞归真的心理追求“简朴、小型化”的生活,打造“低碳生活”。具体体现在逐步减少和消除城镇由生活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汽车排放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净化生活环境。
二、追求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适度消费除了要求消费者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规模应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消费水平的提高一般不应超越其收入增长幅度,所谓量力而行还是基本的原则;同时还要求消费方式是健康、文明的,减少对健康生存无益甚至有害的消费,如盲目攀比、比阔气、讲排场的炫耀性消费以及大吃大喝和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除了能够使人们得到充分的物质享受和满足,更有利于人们建立健康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物质消费虽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物质消费受生理因素的限制,因而是有限的,而休闲服务以及精神文化的消费领域相对来说拥有无比巨大的开拓潜力。因此,在消费结构中要逐步提高服务和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增加精神消费的数量,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自身素质,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应该在最少耗用资源以及最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给人带来最大的消费效益和最好的消费效果;在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有所提高的基础上,真正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不但得到物质享受的满足,更得到精
神境界的提高,并且做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维持整个人类的可持续的生存和消费。
三、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节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要求人们厉行节约、合理消费费、反对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作为一种消费伦理,节约可以促使我们珍爱本已十分紧缺的资源,确立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这种生活方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改变为合理生产、合理消费的积极响应。当前,我国政府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要求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生活观。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第四节 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生态环境资源压力
一、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缓解生态承载能力
计划生育的推行,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计划生育转变了人们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减少了出生人口规模,降低了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轻了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对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我国人类发展指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53上升到2012年的0.699,是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劳动力比例持续上升,人口红利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民众的生态意
识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就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来看,人口数量
只是这种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的一个方面,人口的增长速度、结构和空间分布、生产和消费方式等都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一个规模较小、但消费水平很高、生产技术落后和粗放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可能大于一个规模较大、消费水平适中、生产技术先进、资源消耗少、排放率低的人口。长期以来,许多人只注意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对资源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口结构及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动的影响,很容易得出偏颇的结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畏缩的问题也许不很突出,但其他人口平衡的问题已然存在。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人口快速增长而影响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再是主要矛盾,但人口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我国资源环境将产生极大的压力。另外,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和扭曲以及人口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会对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很大的困难。
如何面对当前由于人口生活方式变化、消费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结构和分布变动等产生的影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我们必须重视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我们要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较低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潜在的庞大消费市场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我们应当遵循国际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开发优势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同时从国际原料市场上寻找机会,弥补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想真正成为世贸组织的合格成员和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我们还必须按照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因而要大力发展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标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在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也为改善全球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第五节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环境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
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没有污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蓝蓝的天空飘白云、潺潺的小溪流清水;是水草繁盛、鱼虾嬉戏;是乡野田园,阡陌交通;是绿色食品成为时尚主流,环保消费成为主导理念。生态文明和我们的生活须臾不离,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加快生态环境立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制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科学性,确保良法之治,应当努力实现几个转变。一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从“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转变,切实改变生态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的被动地位。二要从主要运用 “行政强制手段”搞生态文明建设,向更加关注人、关心人,致力于推动建立企业与周边居民和睦相处、自然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伙伴关系”的方向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要从主要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质量和效果的转变。为了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应当完善立法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扩大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以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利益,切实增强法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1
在上述原则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改变唯GDP 的观念,淡化GDP 考核,增加生态 文明在 考 核 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亟需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如,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要功能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制度。我国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不完善,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是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性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是建立运用市场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同样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碳排放、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五是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其的破坏和损害要追究法律责任,进行经济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二、提高生态环保执法力度和公共监督水平
党的十八大郑重提出 “严格执法”的要求,针对性很强。我们要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制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当前,我们要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的目标,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针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要切实解决立案难的问题,真正让污染受害者、生态受损人到法院打官司的诉权得到保障;要切实解决司法公信问题,通过严格规范司法行为,大力推进公正司法和司法公开,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司法公正日益高涨的关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解决“执行难”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及时兑现 “胜诉者”的权利,使胜诉者不再看到 “法律白条”的出现。依法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
导干部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推进依法制国的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新时期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谓法制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
结论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我们不但不应该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反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危害。我们应当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利用气候问题来干涉我们的工业化,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包括控告和检举权、监督权、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权,确保程序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生产、消费行为,并利用适当的经济手段、合理的激励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保护。此外,鼓励环境保护的公众公益活动,对人们进行长期的引导、教育并制定必要的道德标准加以规范。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善待生命、关爱生物的道德良知,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权。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发展生态文明,促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消耗、附加值高的环境良好型发展模式转变,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开发,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技术。应以研制和开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大力开发高端高新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的利用开发技术,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绿色市场”的发育、绿色产业链的形成。此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
资源的循环流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从而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路子,相信这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如今,十七大报告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生态文明”,是把以往的工作方法上升到了全党理论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我始终抱着这样的一份希望“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企业建立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山青水秀的好河山一定会重现。”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无疑是一个福音,一种希望。我坚信,我们的祖国能够在我怀的这份希望中发展得更加强大,更加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