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说明书
目 录
一、需求分
析..................................................................
...........................................................1
二、工程概况…………………………………………………………………………2
三、设计标准及安装规范…………………………………………………………3
四、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五、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 5
六、信息点编号规则 ...................................................................................................... 6
七、产品选择................................................................................................................... 7
八、材料清单................................................................................................................... 8
一、需求分析
Internet迅速发展,全球正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通信、办公的应用
已经开始普及,使用的技术也日臻成熟,它们不但能够传送传统的文本、图形等数字信息,也能传送包括视频、音频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传统的办公模式正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展。把一些传统的业务移植到网络上来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应此而尤为重要,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 总体需求
◇ 满足主干1000Mbps,水平100Mbps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
◇ 主干光纤的配置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 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
◇ 信息点功能可随需要灵活调整;
◇ 兼容不同学校、不同宿舍的网络设备;
2. 功能需求:
本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当能满足下述通信需要:
◇ 电话;
◇ 计算机网络;
◇ 具备实现 BAS、CAS、OAS、SCS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
◇ 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
◇ 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3. 性能需求:
有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网络吞吐率、网络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度、资源
利用率、可靠性、性能/价格比等;
◇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即统一使用超5类4对双绞电缆,以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的需要;
◇ 对于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均留有余量;
◇ 对于其他系统数据传输,可采用超5类双绞线或专用线缆;
◇ 支持目前水平100M、主干1000M的网络应用,及未来扩展的需要;
4. 环境需求:
主要指地理分布,用户数量及其位置,用户之间的距离,用户群的组织特点,还有特殊的限制(如电缆等介质的布线是否有禁区)等;本工程中,布线主要在室内,在工地现场勘测时没有发现有特殊限制等。
二、工程概况
学生宿舍楼每幢有七层楼。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宿舍区已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系统,并已开通应用系统。
本方案以8号楼为例,每层有27间房,每间房住4人。按规定,每间房一个数据点,一个语音点。设置两个电信间(TC),位于3层和6层,各自管理1层到3层、4层到7层的所有信息点,分别为TC-23、TC-26。
三、设计标准及安装规范
1)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2)GB/T50311-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YD/T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四、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1、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形、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如图所示。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
成“一间、二区、三个子系
统”,即:
◆设备间
◆工作区
◆管理区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2综合布线的管理:
1.信息点编码方式:
楼号 — 层号 — 设备类型号 — 层内信息点序号
2.配线架端子/端口编号规则:
配线架上的位置/端口编号与相应信息点上的编号有一一对应关系
3.干线电缆与配线架端子对应关系表:
每根光缆的一端标上该光缆另一端所在的楼号、层号、光纤跳线箱号及顺序号
五、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
每间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位学生,每间宿舍在写字桌侧墙面离地高1m处已安装四个电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处,全部是明装。
RJ45水晶头的压接方法:(T568A标准)基本线序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1).RJ45水晶头线色、线对可按以下方法辨认:
5类双绞线:
第1对:蓝白/蓝
第2对:橙白/橙
第3对:绿白/绿
第4对:棕白/棕
(2).压接水晶头将5类双绞线外皮剥掉,留出4对双绞线长度约 1厘米。按上述T568A标准安排线色顺序,并将8条线插入水晶头,用RJ45压线工具加工即成。
(3)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
布设方法:水平双绞线的安装长度均不应超过90米。水平双绞线布线从房间内的信息点引出并布到相应的配线机柜内。其设计采用PVC线槽安装。根据整个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对配置信息点插座应采取安装在墙底面壁上。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主要安装在各工作区的办公位上。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将根据实际的区域装修方式,采用表面安装、墙安装等方式,与环境
相协调。
所有的面板都有标记。标记符号表明不同特性的应用及物理位置。
2. 水平子系统
1)管线设计
由于本工程的对象是新建建筑物,没有任何管线,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还包括管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1) 垂直主干管线
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铺设,向上用200×100×1.5桥架直达7层,布放5、6、7层的线缆。向下用200×100×1.5桥架到达1层,布放1、2、3层的线缆。
(2) 水平主干管线
水平主干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50×50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DN20mm波纹管将电缆引入房间。
(3) 房间内墙面 PVC线槽
电缆引入房间后用40×25mmPVC线槽将电缆铺设至房间两边,再沿墙面而下铺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纵横交错的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4)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
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
其中,n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已知数);
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
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表示线缆之间浪费的空间。
2)水平电缆
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227号和527号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从设备间到达楼内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90M,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6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0Mbps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
电缆用量计算:
A(平均长度)=(最短长度+最长长度)×0.55+D
D是端接余量,常用数据是6~15M,根据工程实际取定,本设计中取D为6M。 水平电缆的箱数=信息点数×A(平均长度)/305+1
3.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间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缆线。宿舍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5类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对数3类线缆。
(1)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
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应根据语音点出线口数量确定,对于每个语音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1对对绞线,对于每个电话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一对对绞线,一般可
取2对线缆进行设计,由此 L=2H(1+U) 式中L—垂直干线电话对数 H—电话信息插座数量 U—垂直干线电话电缆的备用量,一般取10%-20%。把数据带入计算。
(2)信息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
数据垂直干线电缆配置与计算机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速率等关系密切。若垂直干线采用光缆接口的HUB,每48个信息插座配置2芯光纤。
(3)楼层配线架垂直干线区的数据确定
根据楼层配线架垂直配线区的语音点端子数,用于连接3类对绞电缆。数据为光纤连接,采用2个3对光纤端口。
4.设备间
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
对于一幢学生宿舍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作为进线间,内部设整栋宿舍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FD),位置尽量选择几个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间距离。
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学生宿舍内数据端口最远不超过90米。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本宿舍楼就是应用了中间楼层。
设计原则:
1) 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2) 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
3) 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
5. 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宿舍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线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与一定的标志。
设计原则:
1) 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2) 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更具灵活性、功能更齐全。
3) 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
4) 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
5) 保持一定的温度(22C)与湿度,保养好设备。
6) 有Hub和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
7) 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标签,距管口6-8CM)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设计原则:
• 硬件设备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
装置(接地装置)。
• 在建筑群子系统中,会遇到室外敷设电缆的问题,一般有3种:架空电缆、直埋电
缆、地下管道电缆,或者3种的任何组合。
• 此外,安装时至少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
六、信息点编号规则
此布线系统中我们采用如下信息点编号规则,每个编号唯一地标识一个信息点,与一个RJ45插孔对应,也与一条水平电缆对应。
其中层号从1到12;设备类型码有两种,C表示计算机,P表示电话;信息点层内序号为每层内的信息点统一顺序编号。此编号在下列地方用到:
1. 在布线系统平面图和其他一些文档中,都用上述的编号来标识信息点。
2. 每个信息盒面板的插孔下方贴以写有上述信息点编号的标签。
3. 在配线架的标签条上用上述编号标明相应位置对应的信息点编号,并登记注册。
4. 穿线工程中,每根4对芯电缆的两端都按上述规则标号。
七、产品选择
针对网络具有起点高,后期的扩容与升级要求高的特点,我为我院宿舍楼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选用AMP NETCONNECT六类非屏蔽系统。AMP六类系统测试数据完全满足六类标准所需求的250MHz范围,具有较高的抗噪性,充分确保了系统具有高带宽、大数据量、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降低了千兆以太网的综合建设成本,并最先通过了独立的ETL认证测试,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AMP NETCONNECT六类布线系统是一整套端到端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组件能够达到最佳的性能匹配,适用于初次计划安装布线系统的用户或进行布线改造的用户,以及有较高网络速度需求的用户,千兆以太网及
1.2G ATM,如CAD/CAM、政府、科研、出版、医院、大学等。
十三、材料清单
材料清单如表所列:
序号 器材名称 规格型号 单价 单位 数量 备注
电话点 189
数据点 800
话音点+数据点 989
工作区器材
1 5类、超5类快接式模块(155MHz) 8803-201-0(双口)个 490(有预留) 2 5类、超5类快接式模块(155MHz) 8803-201-0(单口)个 248(有预留) 3 双口防尘面板 8803-201-0 个 490(有预留)
4 5类、超5类硬跳线 根 484(有预留)
配线/垂直线材
5 5类非屏蔽双绞线 箱
7 6芯室外光缆(80米) 轴
设备间器材
ST、SC光纤接头 个
光纤耦合器 1619-10100 个光纤配线架 套
光纤跳线 7006-005-0 根
12口三层交换机 思科WS-C3560 台
48口二层交换机 思科WS-C2960 台
48口配线架+超5类快接模块*48 6690-402-4 套
19英寸2m标准机柜 台
19英寸过线理线架 套
布线辅材
线缆测试器 个
光纤麿接辅材 套
工具 套
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说明书
目 录
一、需求分
析..................................................................
...........................................................1
二、工程概况…………………………………………………………………………2
三、设计标准及安装规范…………………………………………………………3
四、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五、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 5
六、信息点编号规则 ...................................................................................................... 6
七、产品选择................................................................................................................... 7
八、材料清单................................................................................................................... 8
一、需求分析
Internet迅速发展,全球正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通信、办公的应用
已经开始普及,使用的技术也日臻成熟,它们不但能够传送传统的文本、图形等数字信息,也能传送包括视频、音频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传统的办公模式正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展。把一些传统的业务移植到网络上来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应此而尤为重要,要满足学生们在宿舍连接互联网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1. 总体需求
◇ 满足主干1000Mbps,水平100Mbps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要求;
◇ 主干光纤的配置冗余备份,满足将来扩展的需要;
◇ 满足与电信及自身专网的连接;
◇ 信息点功能可随需要灵活调整;
◇ 兼容不同学校、不同宿舍的网络设备;
2. 功能需求:
本设计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应当能满足下述通信需要:
◇ 电话;
◇ 计算机网络;
◇ 具备实现 BAS、CAS、OAS、SCS等系统网络集成的条件;
◇ 具备实现视频传输的条件;
◇ 其他符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3. 性能需求:
有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网络吞吐率、网络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度、资源
利用率、可靠性、性能/价格比等;
◇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即统一使用超5类4对双绞电缆,以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的需要;
◇ 对于网络主干,数据通信介质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主干使用大对数电缆;光缆和大对数电缆均留有余量;
◇ 对于其他系统数据传输,可采用超5类双绞线或专用线缆;
◇ 支持目前水平100M、主干1000M的网络应用,及未来扩展的需要;
4. 环境需求:
主要指地理分布,用户数量及其位置,用户之间的距离,用户群的组织特点,还有特殊的限制(如电缆等介质的布线是否有禁区)等;本工程中,布线主要在室内,在工地现场勘测时没有发现有特殊限制等。
二、工程概况
学生宿舍楼每幢有七层楼。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宿舍区已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系统,并已开通应用系统。
本方案以8号楼为例,每层有27间房,每间房住4人。按规定,每间房一个数据点,一个语音点。设置两个电信间(TC),位于3层和6层,各自管理1层到3层、4层到7层的所有信息点,分别为TC-23、TC-26。
三、设计标准及安装规范
1)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2)GB/T50311-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YD/T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四、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
1、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影响其它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方式就可使综合布线在星型、总线形、环型、树型等结构之间进行转换。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成6个部分,如图所示。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
成“一间、二区、三个子系
统”,即:
◆设备间
◆工作区
◆管理区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2综合布线的管理:
1.信息点编码方式:
楼号 — 层号 — 设备类型号 — 层内信息点序号
2.配线架端子/端口编号规则:
配线架上的位置/端口编号与相应信息点上的编号有一一对应关系
3.干线电缆与配线架端子对应关系表:
每根光缆的一端标上该光缆另一端所在的楼号、层号、光纤跳线箱号及顺序号
五、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
每间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位学生,每间宿舍在写字桌侧墙面离地高1m处已安装四个电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处,全部是明装。
RJ45水晶头的压接方法:(T568A标准)基本线序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1).RJ45水晶头线色、线对可按以下方法辨认:
5类双绞线:
第1对:蓝白/蓝
第2对:橙白/橙
第3对:绿白/绿
第4对:棕白/棕
(2).压接水晶头将5类双绞线外皮剥掉,留出4对双绞线长度约 1厘米。按上述T568A标准安排线色顺序,并将8条线插入水晶头,用RJ45压线工具加工即成。
(3)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
布设方法:水平双绞线的安装长度均不应超过90米。水平双绞线布线从房间内的信息点引出并布到相应的配线机柜内。其设计采用PVC线槽安装。根据整个学生宿舍楼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对配置信息点插座应采取安装在墙底面壁上。 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主要安装在各工作区的办公位上。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将根据实际的区域装修方式,采用表面安装、墙安装等方式,与环境
相协调。
所有的面板都有标记。标记符号表明不同特性的应用及物理位置。
2. 水平子系统
1)管线设计
由于本工程的对象是新建建筑物,没有任何管线,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还包括管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1) 垂直主干管线
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铺设,向上用200×100×1.5桥架直达7层,布放5、6、7层的线缆。向下用200×100×1.5桥架到达1层,布放1、2、3层的线缆。
(2) 水平主干管线
水平主干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50×50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DN20mm波纹管将电缆引入房间。
(3) 房间内墙面 PVC线槽
电缆引入房间后用40×25mmPVC线槽将电缆铺设至房间两边,再沿墙面而下铺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纵横交错的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4)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
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
其中,n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已知数);
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
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表示线缆之间浪费的空间。
2)水平电缆
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227号和527号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从设备间到达楼内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90M,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6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0Mbps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
电缆用量计算:
A(平均长度)=(最短长度+最长长度)×0.55+D
D是端接余量,常用数据是6~15M,根据工程实际取定,本设计中取D为6M。 水平电缆的箱数=信息点数×A(平均长度)/305+1
3.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间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缆线。宿舍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5类对绞电缆或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对数3类线缆。
(1)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
语音点垂直干线电缆应根据语音点出线口数量确定,对于每个语音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1对对绞线,对于每个电话用信息插座至少应配一对对绞线,一般可
取2对线缆进行设计,由此 L=2H(1+U) 式中L—垂直干线电话对数 H—电话信息插座数量 U—垂直干线电话电缆的备用量,一般取10%-20%。把数据带入计算。
(2)信息垂直干线电缆的配置
数据垂直干线电缆配置与计算机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速率等关系密切。若垂直干线采用光缆接口的HUB,每48个信息插座配置2芯光纤。
(3)楼层配线架垂直干线区的数据确定
根据楼层配线架垂直配线区的语音点端子数,用于连接3类对绞电缆。数据为光纤连接,采用2个3对光纤端口。
4.设备间
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
对于一幢学生宿舍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作为进线间,内部设整栋宿舍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FD),位置尽量选择几个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间距离。
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学生宿舍内数据端口最远不超过90米。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本宿舍楼就是应用了中间楼层。
设计原则:
1) 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
2) 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
3) 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
5. 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宿舍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线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与一定的标志。
设计原则:
1) 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2) 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更具灵活性、功能更齐全。
3) 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
4) 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
5) 保持一定的温度(22C)与湿度,保养好设备。
6) 有Hub和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
7) 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标签,距管口6-8CM)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设计原则:
• 硬件设备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
装置(接地装置)。
• 在建筑群子系统中,会遇到室外敷设电缆的问题,一般有3种:架空电缆、直埋电
缆、地下管道电缆,或者3种的任何组合。
• 此外,安装时至少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
六、信息点编号规则
此布线系统中我们采用如下信息点编号规则,每个编号唯一地标识一个信息点,与一个RJ45插孔对应,也与一条水平电缆对应。
其中层号从1到12;设备类型码有两种,C表示计算机,P表示电话;信息点层内序号为每层内的信息点统一顺序编号。此编号在下列地方用到:
1. 在布线系统平面图和其他一些文档中,都用上述的编号来标识信息点。
2. 每个信息盒面板的插孔下方贴以写有上述信息点编号的标签。
3. 在配线架的标签条上用上述编号标明相应位置对应的信息点编号,并登记注册。
4. 穿线工程中,每根4对芯电缆的两端都按上述规则标号。
七、产品选择
针对网络具有起点高,后期的扩容与升级要求高的特点,我为我院宿舍楼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选用AMP NETCONNECT六类非屏蔽系统。AMP六类系统测试数据完全满足六类标准所需求的250MHz范围,具有较高的抗噪性,充分确保了系统具有高带宽、大数据量、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降低了千兆以太网的综合建设成本,并最先通过了独立的ETL认证测试,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AMP NETCONNECT六类布线系统是一整套端到端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组件能够达到最佳的性能匹配,适用于初次计划安装布线系统的用户或进行布线改造的用户,以及有较高网络速度需求的用户,千兆以太网及
1.2G ATM,如CAD/CAM、政府、科研、出版、医院、大学等。
十三、材料清单
材料清单如表所列:
序号 器材名称 规格型号 单价 单位 数量 备注
电话点 189
数据点 800
话音点+数据点 989
工作区器材
1 5类、超5类快接式模块(155MHz) 8803-201-0(双口)个 490(有预留) 2 5类、超5类快接式模块(155MHz) 8803-201-0(单口)个 248(有预留) 3 双口防尘面板 8803-201-0 个 490(有预留)
4 5类、超5类硬跳线 根 484(有预留)
配线/垂直线材
5 5类非屏蔽双绞线 箱
7 6芯室外光缆(80米) 轴
设备间器材
ST、SC光纤接头 个
光纤耦合器 1619-10100 个光纤配线架 套
光纤跳线 7006-005-0 根
12口三层交换机 思科WS-C3560 台
48口二层交换机 思科WS-C2960 台
48口配线架+超5类快接模块*48 6690-402-4 套
19英寸2m标准机柜 台
19英寸过线理线架 套
布线辅材
线缆测试器 个
光纤麿接辅材 套
工具 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