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造一座桥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八课。《形状与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第二部分(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可以说,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的探究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基点,而第二部分则是对前面所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应用。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是《用纸造一座“桥”》在本单元中作为总结应用类设计制作课文存在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既能梳理知识,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寻找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用“纸”造一座桥,纸易于裁,又比较结实,它可以为“小小建筑师”们提供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一张报纸,用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学生在经历设计、技术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本部分是对学生如何设计作指导。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部件的组合和连接,等等。教科书用卡通讨论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希望通过这四个发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可能就会由此想到启发。最

后整理思路,设计方案并制作。第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制作好桥后的活动,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类课文,例如《做一个指南针》《做一个生态瓶》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设计建造我们的家园)《设计制作小赛车》等,知识面有所拓宽,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学会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目标明确的设计制作能力,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识,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尤其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导。在长期的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互相协力去达成目标。有一定的介绍、评价科技制作成果的能力,但往往局限于表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不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他们已经能从形状、结构等知识的角度考虑达成目标,但综合应用时往往显得顾此失彼,不够周到。

三、整体设计理念: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是身体的五种感官,获取的不同信息有大脑的不同部位储存起来。只有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的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发展其他思维能力。“动手做”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像《用纸造一座桥》这些设计制作活动就是旨在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它承载着科学教育中设计与技术的内容要求和功能。在设计制作活动

中,学生通过完成带有技术目标的任务,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设计的能力,包括确定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实施提出的解决方案,对产品和设计的评价,针对问题或设计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增强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时“做中学”是基本理念,“动手做”是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充分时间整理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制作作品;在展示评价作品时学会提高交流,达到以践行作梳理,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

【说明】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以这三大要素为脉络的。但这三个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需要相互整合。本课教学的显性载体是学生经历用纸造桥的经过。在设计和建造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定桥的知识、形状结构的等知识的积累,在设计和制作会碰到知识应用的实际问题,如何在解决问题

中通盘考虑设计、制作桥的许多综合因素,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应该知道的科学概念。在整节课中,学生将经历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到制作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思维碰撞,产生好的主意,通过动手实现自己的设计,经历从想法到作品的美妙过程。因此确立了以上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小车 报纸 钩码(钩码4只包装1盒)。

小组: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复习:观察这些桥,它们在形状结构上属于哪些种类,造桥的材料是什么?桥面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桥) 4种桥的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每种桥提供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图片。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复习: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2、明确任务:

师出示报纸: 一张报纸,薄而柔软,用它能造一座桥吗?好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班的小建筑师能接受这个挑战吗?(教师补完整板书:用纸造一座“桥”)

挑战:用1张报纸、30厘米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河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二、自主设计(个体梳理旧知识)

1、学生个体思考:从任务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材料只有1张报纸,胶带或胶水不能超额;桥跨越30厘米,也就是桥墩间距30厘米,因此大部分结构桥长〉30厘米,宽〉10厘米。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教师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今天这些方法中,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1、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2、通过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桥等。教师板书)

3、学生小组合作:在实验报告上画出设计图纸。(教师巡查指导)

三、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

1、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2组)并派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时如何解决使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的问题。

2、其他各组学生提出适当建议。(教师根据其他各组学生的建议适当提示:怎样牢固的连接各部分。)

3、学生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

四、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

技术指导:

教师提问:可能会用哪些技术或要用到哪些对报纸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围绕“量、裁、折、卷、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制作纸桥

提醒: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如果压塌一次,恢复形状后载重量就会大大减少。(准备一张备用的报纸,一旦压烂了,如有时间按原样再造一座)

(课结束前如果没完成允许在校的中午时间继续制作,也允许学生重新制作)

五、小结

教师谈话:用纸造桥,桥上还要承重200克的小车,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小建筑师们已经把这不可能变成现实,你们真的很了不起!

六、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改变形状

改变结构 如:拱形 索桥

设计→ 制作

《用纸造一座“桥”》

教 学 设

刘家河小学

宋 剑

2011年11月21 计 日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八课。《形状与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第二部分(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可以说,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的探究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基点,而第二部分则是对前面所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应用。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是《用纸造一座“桥”》在本单元中作为总结应用类设计制作课文存在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既能梳理知识,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寻找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用“纸”造一座桥,纸易于裁,又比较结实,它可以为“小小建筑师”们提供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一张报纸,用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学生在经历设计、技术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本部分是对学生如何设计作指导。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部件的组合和连接,等等。教科书用卡通讨论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希望通过这四个发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可能就会由此想到启发。最

后整理思路,设计方案并制作。第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制作好桥后的活动,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类课文,例如《做一个指南针》《做一个生态瓶》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设计建造我们的家园)《设计制作小赛车》等,知识面有所拓宽,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学会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目标明确的设计制作能力,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识,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尤其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导。在长期的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互相协力去达成目标。有一定的介绍、评价科技制作成果的能力,但往往局限于表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不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他们已经能从形状、结构等知识的角度考虑达成目标,但综合应用时往往显得顾此失彼,不够周到。

三、整体设计理念: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是身体的五种感官,获取的不同信息有大脑的不同部位储存起来。只有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的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发展其他思维能力。“动手做”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像《用纸造一座桥》这些设计制作活动就是旨在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它承载着科学教育中设计与技术的内容要求和功能。在设计制作活动

中,学生通过完成带有技术目标的任务,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设计的能力,包括确定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实施提出的解决方案,对产品和设计的评价,针对问题或设计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增强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时“做中学”是基本理念,“动手做”是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充分时间整理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制作作品;在展示评价作品时学会提高交流,达到以践行作梳理,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

【说明】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以这三大要素为脉络的。但这三个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需要相互整合。本课教学的显性载体是学生经历用纸造桥的经过。在设计和建造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定桥的知识、形状结构的等知识的积累,在设计和制作会碰到知识应用的实际问题,如何在解决问题

中通盘考虑设计、制作桥的许多综合因素,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应该知道的科学概念。在整节课中,学生将经历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到制作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思维碰撞,产生好的主意,通过动手实现自己的设计,经历从想法到作品的美妙过程。因此确立了以上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小车 报纸 钩码(钩码4只包装1盒)。

小组: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复习:观察这些桥,它们在形状结构上属于哪些种类,造桥的材料是什么?桥面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桥) 4种桥的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每种桥提供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图片。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复习: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2、明确任务:

师出示报纸: 一张报纸,薄而柔软,用它能造一座桥吗?好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班的小建筑师能接受这个挑战吗?(教师补完整板书:用纸造一座“桥”)

挑战:用1张报纸、30厘米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河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二、自主设计(个体梳理旧知识)

1、学生个体思考:从任务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材料只有1张报纸,胶带或胶水不能超额;桥跨越30厘米,也就是桥墩间距30厘米,因此大部分结构桥长〉30厘米,宽〉10厘米。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教师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今天这些方法中,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1、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2、通过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桥等。教师板书)

3、学生小组合作:在实验报告上画出设计图纸。(教师巡查指导)

三、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

1、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2组)并派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时如何解决使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的问题。

2、其他各组学生提出适当建议。(教师根据其他各组学生的建议适当提示:怎样牢固的连接各部分。)

3、学生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

四、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

技术指导:

教师提问:可能会用哪些技术或要用到哪些对报纸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围绕“量、裁、折、卷、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制作纸桥

提醒: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如果压塌一次,恢复形状后载重量就会大大减少。(准备一张备用的报纸,一旦压烂了,如有时间按原样再造一座)

(课结束前如果没完成允许在校的中午时间继续制作,也允许学生重新制作)

五、小结

教师谈话:用纸造桥,桥上还要承重200克的小车,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小建筑师们已经把这不可能变成现实,你们真的很了不起!

六、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改变形状

改变结构 如:拱形 索桥

设计→ 制作

《用纸造一座“桥”》

教 学 设

刘家河小学

宋 剑

2011年11月21 计 日


相关文章

  • [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 敦小"121"学案设计 (科学) 第(11)册 单元名称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形状与结构 用纸造一座桥. 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 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 ...查看


  • 节约用纸建议书
  • 节约用纸建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浪费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造成这些浪费现象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还记得上美术课的时候吗?画画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绘画纸,教我们画画.可是,不 ...查看


  • 关于节约的建议书
  • 篇一:节约资源建议书 珍惜资源爱我国土征文 节约资源建议书 -- 节约资源刻不容缓 作者姓名:孙时雨 作者性别:女 学校.年级:五年级一班 学校地址: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学校 邮政编码:262201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联系电话:[1* ...查看


  • 雷宣:记忆雨打风吹去
  • 2015-06-04 15:29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雷宣 1299次点击:我要评论 "旧砖.旧瓦.旧梁"的改造方式,按王亥所说"只要是跟城市特性相关的,我们该留下的就留下,能够留下的就留下,一个老的建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上册资料
  •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管状的腿骨,植物的杆,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 ...查看


  • 整理后的小学生环保资料
  • 小学生环保知识 1.全球变暖与城市"热岛" 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与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城市的气温比近郊要高得多,犹如一座温暖的岛屿. 2.物种迅速灭绝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们 ...查看


  • [三只小猪]练习题及解读(1)
  • <三只小猪> 一.填空题 1.绘本<三只小猪>的作者是(美)国的(大卫•威斯纳). 2.(小猫)拉着小提琴. 3.(母牛 )跳过月亮了. 4.(小狗)看了哈哈笑. 5.碟子跟着(勺子)跑. 6. 它们来到了一座高高的 ...查看


  • 校园水电等资源浪费的调查报告
  • 校园水电等资源浪费的调查报告 By FRONT RUNNER December 18, 2012 一.节约用电,刻不容缓 . ......................................................... ...查看


  • 描写工艺建筑的好词好句
  • 好词: 庄严  高耸  远眺  崭新  风格  林立  秀美  别致  坚固  古刹  簇新  轻捷  灵巧  光泽 造型美观  亭台楼阁  气魄宏大  曲径深幽  精巧华丽  古柏参天  熙熙攘攘  车水马龙  呼啸而过 乘风破浪  晃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