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塞下曲]2011-2016年中考赏析题合集

《凉州词》《塞下曲》诗歌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对下面的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诗歌的前两句以远处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戍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答案】D(2分)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第7题。(6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的特点。(1分)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答案】

(1) 单调、清冷 (1分)

(2) (2分)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 (3分)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浙江省衢州市】三(一)(4分)

塞下曲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散入春风满洛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此夜曲中闻折柳,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何人不起故园情。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塞下曲》中“无花”既指“天山雪”是积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见花开的意思。

B.《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直接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C.《春夜洛城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D.《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写优美的笛声似乎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2.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2分)

【答案】

1.(2分)B

2.(2分)《塞下曲》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爱国激情。《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凉州词》《塞下曲》诗歌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对下面的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A.诗歌的前两句以远处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第三句中的“怨杨柳”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另一层意思是说,因为与家人离别而怨恨的戍卒抱怨边塞杨柳不青,连折柳寄情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C.“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朝廷对戍边将士不关心,恩泽不能到达边塞。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答案】D(2分)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第7题。(6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的特点。(1分)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答案】

(1) 单调、清冷 (1分)

(2) (2分)答:①“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②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③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④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 (3分)答:①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②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浙江省衢州市】三(一)(4分)

塞下曲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散入春风满洛城。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此夜曲中闻折柳,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何人不起故园情。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塞下曲》中“无花”既指“天山雪”是积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见花开的意思。

B.《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直接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C.《春夜洛城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D.《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写优美的笛声似乎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2.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2分)

【答案】

1.(2分)B

2.(2分)《塞下曲》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爱国激情。《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相关文章

  • 2016毕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 [毕节]2016年中考说明语文 点击数:171次 录入时间:2016/4/78:38:00 编辑:lihuan0206 毕节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2016年修订) Ⅰ.考试性质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查看


  • 2016年语文中考说明
  • 2016年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与原则 (一)命题依据 立足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立足于初中三年的语文教材,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实际. (二)命题原则 1.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 ...查看


  • 巴金[家]赏析
  • 青春的呐喊 ――巴金<家>赏析 中文071 张敏 ● 作者巴金 ●<家>故事梗概 ●<家>的创作背景 ●<家>中人物分析 ●<家>中矛盾分析 ●<家>的艺术特色 ●&l ...查看


  •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摘 要:朝鲜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汉语写作水平迟迟难以提高.如何针对参加中考的汉语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写作指导,让众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头疼.就如何提高朝鲜族学生汉语习作水平这一论题,提出三点意见:积累词汇,在厚积中薄发:勤写日记, ...查看


  •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 2011中考语文 初中文学常识归纳 七上: 1.<在山的那边> 原载于<长江文艺>王家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著有<纪念><流动悬崖>.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原名< ...查看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王翰<凉州词>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唐代 ...查看


  • 凉州词赏析
  • 凉州词 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译文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 ...查看


  • 杜甫-诗词[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古诗 全诗赏析
  •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 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 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 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夺我同官良,飘摇按城堡. 使我不能餐,令我恶怀抱.若人才思阔,溟涨 ...查看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全诗赏析
  •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 ."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