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食品安全行业并购等系列事件点

08年11月方舟子在博客中指出蒙牛特伦苏中可能大量添加了致癌物质IGF-1,09年2月2日国家质监总局要求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2月11日蒙牛回应称“OMP就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碱性蛋白MBP,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09年2月11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布,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奶牛场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上海市兽医部门已在疫点销毁病牛和同群牛四百四十头。依据历史资料,光明乳业(5.42,-0.30,-5.24%)持有该奶牛场10%的股份,另外70%为光明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持有。

09年2月11日,针对部分境外媒体近日称“多美滋”奶粉导致中国48名婴儿出现肾结石症状的报道,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1日表示,目前已介入调查此事。“多美滋”是中国销量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为达能旗下品牌。

另外,09年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08年8月至11月进境的852批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其中,味全食品的三类配方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味全公司是台湾最主要的乳制品和营养品生产商。

近日《轻工业振兴计划》草案再次提出,“乳制品行业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契机,鼓励国内企业的兼并、收购和重组,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淘汰规模小、资源消耗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另外,“增加乳制品等产品的收储”,“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增加先进的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和产品出厂检验装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验设备”也被提出。

统一企业总经理罗智先2月3日表示,希望提高统一在完达山乳业的持股比例,未来还计划进一步并购大陆乳品企业。

目前统一持有完达山乳业约9%的股权。

新希望(8.69,-0.05,-0.57%)2月7日公告,以6450万元受让昆明雪兰牛奶公司的42.9%国有股权及“雪兰”商标。此次股权受让后,新希望将持有雪兰公司93.9%的股权。昆明雪兰为云南最大液态奶企业。

评论:

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延缓整个行业的恢复进程近期内乳制品龙头企业和品牌频繁被爆出负面消息,无论最终的调查结论是什么,都难以避免给消费者留下乳制品不安全的整体印象。据搜狐网的调查,85%的人在蒙牛特伦苏事件后都选择减少或者不喝牛奶。虽然这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反应,但难免短期对乳制品的销售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不过,根据三聚氰胺事件的经验,对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社会大众的容忍限度和遗忘速度会比较高。

对目前还未涉及到的伊利,我们认为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行业整合的催化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近期的一系列乳制品食品安全对行业内大量企业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蒙牛、伊利头上的神圣光环的消失,让部分没有受到显著损失的二线企业看到了希望。三元收购三鹿、统一增持完达山、新希望增持云南雪兰也许不过是个序幕。目前的“20亿元俱乐部”,除了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大巨头之外,新三元、完达山也都应该能达到。新希望估计08年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2个亿左右,还需要努力。总的来说,如果食品安全可以让小销售半径的巴氏奶获得转机,行业的整合就必须要更多依赖于并购。有较强国有背景的企业可能会取得优势。

原奶价格处于低位大企业控制能力加强由于终端消费大幅下降,过去企业竞相争夺的奶源,显得相对过剩。出事前大约2.8元/千克,目前大约降到了2.5元左右,大约下降了10%。这对乳业这样的低净利率的行业,对利润的影响将会非常明显。同时,通过政府整顿奶站,取消流动奶站,加强检验设备要求,提高了行业进入门坎,实际上减少了收购环节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的议价能力显著增长。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和消费不景气,原奶过剩导致国际奶粉不断下滑,对国内的原奶价格也带来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玉米等价格也相对平稳,都有利于原奶价格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位。

从今日公布的美国乳业巨头Dean Foods的09年度业绩来看,虽然经济不景气导致销量仅有微幅增长,但是由于原奶收购价同比下降了约23%,使得08年四季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利润最好的季度。成本下降对乳制品企业的利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伊利或有一定的契机从目前特伦苏事件的进展来看,蒙牛最好也很难避免夸大宣传的指责。连续两次打击,可能会让蒙牛的消费者感到严重失望。这对伊利来说可能是个契机。目前伊利的高档品牌“金典”占其液态奶总销售收入不到10%,未来有望从蒙牛的特伦苏(约占其液奶收入的10%)手中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行业的销量恢复缓慢抑制原奶价格,自身如果恢复较快又可以同时享受销量的增长:另外,两税合一已经让蒙牛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被削弱;最后,伊利的国有背景可能会对其行业内并购有一定的帮助。虽然,和对手相比伊利的经营能力并不出色,但若能充分利用目前的优势,我们认为其利润未来可能会有相当大的释放空间。

维持伊利股份(10.40,-0.09,-0.86%)的盈利预测和“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继续维持伊利股份08-10年-2.31、0.42和0.77元的盈利预测,09和10年目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是25倍和14倍。同属于大众消费品的啤酒,目前2010年动态市盈率在25-30倍。即使考虑到短期内行业性的食品安全风险和业绩预测有较大不确定性风险。我们认为目前伊利的估值也是有相当吸引力的,继续维持伊利股份“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08年11月方舟子在博客中指出蒙牛特伦苏中可能大量添加了致癌物质IGF-1,09年2月2日国家质监总局要求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2月11日蒙牛回应称“OMP就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碱性蛋白MBP,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09年2月11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布,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奶牛场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上海市兽医部门已在疫点销毁病牛和同群牛四百四十头。依据历史资料,光明乳业(5.42,-0.30,-5.24%)持有该奶牛场10%的股份,另外70%为光明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持有。

09年2月11日,针对部分境外媒体近日称“多美滋”奶粉导致中国48名婴儿出现肾结石症状的报道,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1日表示,目前已介入调查此事。“多美滋”是中国销量最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为达能旗下品牌。

另外,09年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08年8月至11月进境的852批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其中,味全食品的三类配方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味全公司是台湾最主要的乳制品和营养品生产商。

近日《轻工业振兴计划》草案再次提出,“乳制品行业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契机,鼓励国内企业的兼并、收购和重组,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淘汰规模小、资源消耗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另外,“增加乳制品等产品的收储”,“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增加先进的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和产品出厂检验装备,特别是快速检验和在线检验设备”也被提出。

统一企业总经理罗智先2月3日表示,希望提高统一在完达山乳业的持股比例,未来还计划进一步并购大陆乳品企业。

目前统一持有完达山乳业约9%的股权。

新希望(8.69,-0.05,-0.57%)2月7日公告,以6450万元受让昆明雪兰牛奶公司的42.9%国有股权及“雪兰”商标。此次股权受让后,新希望将持有雪兰公司93.9%的股权。昆明雪兰为云南最大液态奶企业。

评论:

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延缓整个行业的恢复进程近期内乳制品龙头企业和品牌频繁被爆出负面消息,无论最终的调查结论是什么,都难以避免给消费者留下乳制品不安全的整体印象。据搜狐网的调查,85%的人在蒙牛特伦苏事件后都选择减少或者不喝牛奶。虽然这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反应,但难免短期对乳制品的销售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不过,根据三聚氰胺事件的经验,对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社会大众的容忍限度和遗忘速度会比较高。

对目前还未涉及到的伊利,我们认为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食品安全问题正成为行业整合的催化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近期的一系列乳制品食品安全对行业内大量企业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蒙牛、伊利头上的神圣光环的消失,让部分没有受到显著损失的二线企业看到了希望。三元收购三鹿、统一增持完达山、新希望增持云南雪兰也许不过是个序幕。目前的“20亿元俱乐部”,除了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大巨头之外,新三元、完达山也都应该能达到。新希望估计08年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2个亿左右,还需要努力。总的来说,如果食品安全可以让小销售半径的巴氏奶获得转机,行业的整合就必须要更多依赖于并购。有较强国有背景的企业可能会取得优势。

原奶价格处于低位大企业控制能力加强由于终端消费大幅下降,过去企业竞相争夺的奶源,显得相对过剩。出事前大约2.8元/千克,目前大约降到了2.5元左右,大约下降了10%。这对乳业这样的低净利率的行业,对利润的影响将会非常明显。同时,通过政府整顿奶站,取消流动奶站,加强检验设备要求,提高了行业进入门坎,实际上减少了收购环节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的议价能力显著增长。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和消费不景气,原奶过剩导致国际奶粉不断下滑,对国内的原奶价格也带来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玉米等价格也相对平稳,都有利于原奶价格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位。

从今日公布的美国乳业巨头Dean Foods的09年度业绩来看,虽然经济不景气导致销量仅有微幅增长,但是由于原奶收购价同比下降了约23%,使得08年四季度成为该公司历史上利润最好的季度。成本下降对乳制品企业的利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伊利或有一定的契机从目前特伦苏事件的进展来看,蒙牛最好也很难避免夸大宣传的指责。连续两次打击,可能会让蒙牛的消费者感到严重失望。这对伊利来说可能是个契机。目前伊利的高档品牌“金典”占其液态奶总销售收入不到10%,未来有望从蒙牛的特伦苏(约占其液奶收入的10%)手中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行业的销量恢复缓慢抑制原奶价格,自身如果恢复较快又可以同时享受销量的增长:另外,两税合一已经让蒙牛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被削弱;最后,伊利的国有背景可能会对其行业内并购有一定的帮助。虽然,和对手相比伊利的经营能力并不出色,但若能充分利用目前的优势,我们认为其利润未来可能会有相当大的释放空间。

维持伊利股份(10.40,-0.09,-0.86%)的盈利预测和“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我们继续维持伊利股份08-10年-2.31、0.42和0.77元的盈利预测,09和10年目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是25倍和14倍。同属于大众消费品的啤酒,目前2010年动态市盈率在25-30倍。即使考虑到短期内行业性的食品安全风险和业绩预测有较大不确定性风险。我们认为目前伊利的估值也是有相当吸引力的,继续维持伊利股份“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相关文章

  • 中粮并购蒙牛
  • 暨 南 大 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学 院: 管理学院 学 系: 会计系 专 业: MPAcc 课程名称: 资本运营 学生姓名: 冯征宇 1236151002 李奕 1236151004 牛怡然12361510 ...查看


  • 企业成长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并购动因分析_基于蒙牛收购雅士利案例
  • 第2013年第10期(总第431期) 商业经济SHANGYEJINGJI No.10,2013TotalNo.431 [文章编号]1009-6043(2013)10-0094-04 企业成长理论视角下的 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基于蒙牛收购 ...查看


  • 中粮收购蒙牛案例分析
  • 目 录 一.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 2 1.1主并方一:中粮集团. ...查看


  • 电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 <房地产企业管理体制>案例要点提示: A集团公司是一家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其总部采用"强势总部"模式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具体做法有: (1)总部集中了投资决策权.财务权.融资权.人事权和工资制定权:子公司定位于 ...查看


  • 光明?伊利财务报表分析
  • 摘要:为整顿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乳制品市场,国家实施了鼓励企业并购和扩张等的一系列政策,这对于我国的乳制品行业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本文通过对光明�伊利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伊利目前在资产�利润等方面明显优于光明乳业,这是否意味着伊利将来在乳制 ...查看


  • 经济全球化论文 1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食品饮料业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它为中国振兴民族经济,加速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然而,我们在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它所带 ...查看


  • 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案例分析
  • 第一章 并购背景分析 1.1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情况 图1-1 2002-2011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并购交易网 图1-2 1995年以来,中国并购市场交易总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2001年以来中国企业并购交易的平均交易额也有缓步 ...查看


  •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 ...查看


  • 洋奶粉"大军压境"国产品牌临危不惧谋突围
  •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6月初,瑞士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宾博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将推出超金装系列原装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800g听装.600g盒装.450g盒装3种不同包装规格的1.2.3段),并将陆续登陆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