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作者:齐静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 要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这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的主体,并且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主要从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几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原因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这个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年龄段”,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家庭、学校、社会作为最主要的三个客观因素,则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子基本环境要素。

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未成年人一出生,所处的第一个生活场所即是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起点。未成年人在逐步迈向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不和睦、不完整或者教育方式不恰当的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塑造有原发性的影响。家庭问题对未成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是否完整,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一方死亡等情况时,家庭结构便失去平衡,此种情况下如果对未成年人疏于管教,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养成孤僻、冷漠、自卑的性格。当未成年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和爱,外人稍微的示好和诱惑便可能让原本就没有社会经验的未成年人动摇,从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再加上“望子成龙”心切,父母往往就会采取比较过度严厉或动辄打骂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反其道而行。棍棒在鞭打未成年人身体的同时,也鞭挞着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摧残,会对父母产生恐惧或者逆反的心态。另外一种相反的教育方式是过于溺爱。“爱子不教不为爱,教子不善不为教”。计划生育的普及使家庭的生活氛围变成对独生子女的百依百顺,竭尽全力的去满足他们的每一个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没有尝试或者努力去教育孩子如何适应社会,从而忽视了给孩子心理上的关心,抛弃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甚至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包庇而不是教化。这使得未成年人是非观念出现偏差,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当未成年人在生活中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作者:齐静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 要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这已经成为我国犯罪的主体,并且其社会危害性极大。本文主要从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几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原因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这个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年龄段”,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家庭、学校、社会作为最主要的三个客观因素,则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子基本环境要素。

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未成年人一出生,所处的第一个生活场所即是家庭。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起点。未成年人在逐步迈向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不和睦、不完整或者教育方式不恰当的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塑造有原发性的影响。家庭问题对未成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是否完整,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当夫妻双方感情破裂或一方死亡等情况时,家庭结构便失去平衡,此种情况下如果对未成年人疏于管教,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养成孤僻、冷漠、自卑的性格。当未成年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和爱,外人稍微的示好和诱惑便可能让原本就没有社会经验的未成年人动摇,从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父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再加上“望子成龙”心切,父母往往就会采取比较过度严厉或动辄打骂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反其道而行。棍棒在鞭打未成年人身体的同时,也鞭挞着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未成年人的心灵受到摧残,会对父母产生恐惧或者逆反的心态。另外一种相反的教育方式是过于溺爱。“爱子不教不为爱,教子不善不为教”。计划生育的普及使家庭的生活氛围变成对独生子女的百依百顺,竭尽全力的去满足他们的每一个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面对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没有尝试或者努力去教育孩子如何适应社会,从而忽视了给孩子心理上的关心,抛弃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甚至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进行包庇而不是教化。这使得未成年人是非观念出现偏差,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当未成年人在生活中遇


相关文章

  • 浅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 浅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摘 要]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背景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从司法实践走向了立法进程并最终得以确立.虽然该制度的内容与人们预期存有一些差距,但仍然是一项重大的刑事司法改革措施,必将对我们检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明确附条件 ...查看


  • 浅析城市问题家庭及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 2004年11月 第6期(总第112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Nov,2004 No.6Nov.No.112 浅析城市问题家庭及其对青少 ...查看


  •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 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 姓名:黄学伟 学院:应用法学院 邮编:401120 [摘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成为困扰社会各界各部门的难点问题.很多学者们分别从社会学.教育 ...查看


  • 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 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院系:09法学 姓名:马闪 学号:K10914107 摘要:犯罪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发展的结果,诸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其中家庭作为人生存的基本单位,对犯罪的发生.预防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庭环境与犯罪.青 ...查看


  • 浅析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法律依据毕业论文
  • 浅析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法律依据 摘 要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老年人违法犯罪也处于上升趋势,预防和减少老年人犯罪.遏制老年人犯罪上升势头刻不容缓.学者们普遍认为,对老年人犯罪适当从宽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反映刑法的科学内涵, ...查看


  • 浅析家庭暴力原因及其对策
  • 浅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近几年来,我一直有对家庭暴力的起因进行调查的想法,但始终没有成行,今年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在多年的信访接待中发现,婚姻家庭矛盾且伴有家庭暴力伤害的案件始终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全县角度看,因家庭暴力重伤.致残甚 ...查看


  • 浅析加强新闻记者法制观念的现实意义
  • 浅析加强新闻记者法制观念的现实意义 [摘 要]作为新闻记者,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不仅事关是否是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员,更是关乎中国当前处于重大历史变革时期,能否有一支保障国家良好发展的新闻队伍.文章从当前社会需要和职业修养方面探讨 ...查看


  • 法学类论文题目
  • 法学类论文题目 人名 王炳海 教研室 公法 法学 备注 试析的法律保障 论"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 票据背书连续的法律问题探析 论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 ...查看


  • 浅析绑架罪的犯罪构成 1
  • 摘 要 绑架罪罪名源于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规定,1997年新修改的<刑法>正式设立绑架罪的法条罪名.关于绑架罪的司法适用及立法完善,学界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