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区域经济理论解释

�������������������

城市探索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区域经济理论解释

刘芳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

宝鸡

721013

�摘要�本文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不同地区城市人口密度的差异,并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来解释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现象,同时,得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不符合传统理论的一些结论.

�关键词�城市人口密区域差异人口分布

一,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是大多数人未来生活地域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大城市人口数字的统计分析,试探寻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分布的特殊性,并提出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为什么不能解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观点.

在这十年间其城市面积扩张的比重大于人口增长的比重,从而,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的现象(见表1).

表1人口

1990年至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面积和人口密度

1990年

2000年人口(万人)[***********]3832645

面积密度2(km)(人/km2)51948

1514

[***********][***********]34136752

二,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统计描述

具体来看,城市数量和人口的变化引起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1,城市数量的变化.500万人以上的城市和200-500万人的城市在全部直辖市和地级市的比重略有增加,100-200万人的城市虽有增加,但增幅不大.50-100万人的城市比重增加,50万人以下城市比重降低.各类城市的空间规模均有扩大,50-100万人和100-200万人两类城市数量增加最多,其次是500万人以上城市,50万人城市和200-500万人城市,分别增加28%,12%和6%.

2,人口密度的变化.100-200万人城市和50-100万人城市人口密度呈现上升趋势.500万人以上城市,200-500万城市,50万以下城市的人口密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5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数量增幅较大,但其人口的密度却大幅下降,表面上看这里有些矛盾,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500万人以上城市的面积扩大的规模远远大于其人口增加的比重.

分组城市数人口面积密度城市数

22

(万人)(个)(万人)(km)(人/km)(个)500以上200-500100-20050-10050以下合计

314

406762186

2143

9678

[***********]49

[1**********]62

[***********][***********][1**********]3

资料来源:1990年和2000年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是根据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而成.

(二)中心地原理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原理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一个区域由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后来,艾萨德丰富了此理论,他认为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比较高,随着中心城市的外围延伸,人口密度逐渐下降.

由于最近几年省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以往其周边的县均被划分到市的管辖范围内,并称为市的一个区.这样以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但是城市的中心地区往往还是以前经济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老区,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要比整个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很多,这就与中心地理论相吻合,人口密度和中心地模型中的市场区有密切的关系,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心附近,其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较大.省会城市的市场区均建立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区,这样就使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大量上升,而同在一个城市的非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会逐渐下降.

(三)核心-外围理论

核心-外围模型针对的是两个区域类型之间的关系,核心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外围区则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并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核心-外围模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势是,通过核心区的创新聚集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外围区,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核心-外围理论解释了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人口密度的现象,因为作为区域发展源头的核心区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这样通过集聚作用使城市的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但是核心-外围理论中提到,核心区通过不断的扩散用作,外围区的发展逐渐得到优化,最终达到区域一体化的现象,而中国各个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区的人口密度差异十分悬殊,城市的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而核心-外围理论中的目标,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没有在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得到体现,中国城市的核心-外围的人口密度差异将会更大.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出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版社,2004年版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3]朱农,曾昭俊.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4,5

三,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理论解释

本部分将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原理来解释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差异现象.

(一)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原理1,集聚作用与城市人口密度

集聚作用是导致一个区域人口流动的作用力,决定着人口流动的方向,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表现为地区核心的形成.区域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不同的城市和边缘地区,受城市集聚规模经济的吸引,边缘地区的人口,资源等要素流向核心区,以分享集聚效益.这种要素的流出与吸入的结果加大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异.

集聚效应可以解释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于边缘区和郊区的现象,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大量集聚,先进文化与观念等因素都吸引着边缘区和郊区的人口涌入城市,进而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集聚效应的大小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往往给周边地区带来的辐射作用更大,因此,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其人口密度比规模小的城市人口密度高(如表1),可见,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规模呈正向相关关系.

2,扩散效应与人口密度

扩散效应是在一个区域通过集聚作用达到"饱和规模"后而释放的一种能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带了人口的过量增加,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用地用水紧张,交通拥挤等.这就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集聚经济的效益,从而使一些企业与劳动力从原集聚地迁移出来,相关的资源要素也随之发生扩散.

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规模大的城市人口密度呈下降虽然从1

stic模型,一个城市所趋势,但扩散效应不能解释这个现象.根据Logi

能容纳的人口程度与其承载能力有关,而承载能力是一个起限定作用的参数,当城市人口数量达到其最大承载水平时,扩散作用将会起作用,尽管表1中的规模大的城市人口密度在下降,但并不能说明大城市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最大的水平,并且,虽然规模大的城市对其周边地区产生的一定的扩散作用,但这种扩散作用并没有体现在人口向周边地区流动,相反的是周边地区得到大城市扩散作用的辐射后,其人口继续大量向城市涌入.大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接第26页)

参考文献[1].何雄浪,杨继瑞.关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

2010(2)宜宾学院学报

[2]何雄浪,杨继瑞.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发展不足与治理对

策研究[期刊论文].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李迅.论成渝经济区形成及发展的基础[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文化2008(6)

[4]吴婷婷,何凡.成都建设西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期刊论文

��

�������������������

城市探索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区域经济理论解释

刘芳

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

宝鸡

721013

�摘要�本文以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不同地区城市人口密度的差异,并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来解释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的现象,同时,得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不符合传统理论的一些结论.

�关键词�城市人口密区域差异人口分布

一,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是大多数人未来生活地域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大城市人口数字的统计分析,试探寻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分布的特殊性,并提出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原理为什么不能解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观点.

在这十年间其城市面积扩张的比重大于人口增长的比重,从而,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密度下降的现象(见表1).

表1人口

1990年至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面积和人口密度

1990年

2000年人口(万人)[***********]3832645

面积密度2(km)(人/km2)51948

1514

[***********][***********]34136752

二,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差异统计描述

具体来看,城市数量和人口的变化引起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1,城市数量的变化.500万人以上的城市和200-500万人的城市在全部直辖市和地级市的比重略有增加,100-200万人的城市虽有增加,但增幅不大.50-100万人的城市比重增加,50万人以下城市比重降低.各类城市的空间规模均有扩大,50-100万人和100-200万人两类城市数量增加最多,其次是500万人以上城市,50万人城市和200-500万人城市,分别增加28%,12%和6%.

2,人口密度的变化.100-200万人城市和50-100万人城市人口密度呈现上升趋势.500万人以上城市,200-500万城市,50万以下城市的人口密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5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数量增幅较大,但其人口的密度却大幅下降,表面上看这里有些矛盾,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500万人以上城市的面积扩大的规模远远大于其人口增加的比重.

分组城市数人口面积密度城市数

22

(万人)(个)(万人)(km)(人/km)(个)500以上200-500100-20050-10050以下合计

314

406762186

2143

9678

[***********]49

[1**********]62

[***********][***********][1**********]3

资料来源:1990年和2000年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是根据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而成.

(二)中心地原理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原理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一个区域由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后来,艾萨德丰富了此理论,他认为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比较高,随着中心城市的外围延伸,人口密度逐渐下降.

由于最近几年省会城市面积逐渐扩大,以往其周边的县均被划分到市的管辖范围内,并称为市的一个区.这样以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但是城市的中心地区往往还是以前经济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老区,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要比整个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很多,这就与中心地理论相吻合,人口密度和中心地模型中的市场区有密切的关系,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心附近,其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较大.省会城市的市场区均建立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区,这样就使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大量上升,而同在一个城市的非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会逐渐下降.

(三)核心-外围理论

核心-外围模型针对的是两个区域类型之间的关系,核心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外围区则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并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核心-外围模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势是,通过核心区的创新聚集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外围区,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核心-外围理论解释了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人口密度的现象,因为作为区域发展源头的核心区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这样通过集聚作用使城市的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但是核心-外围理论中提到,核心区通过不断的扩散用作,外围区的发展逐渐得到优化,最终达到区域一体化的现象,而中国各个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区的人口密度差异十分悬殊,城市的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而核心-外围理论中的目标,即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没有在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得到体现,中国城市的核心-外围的人口密度差异将会更大.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大学出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版社,2004年版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3]朱农,曾昭俊.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4,5

三,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理论解释

本部分将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原理来解释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差异现象.

(一)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原理1,集聚作用与城市人口密度

集聚作用是导致一个区域人口流动的作用力,决定着人口流动的方向,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表现为地区核心的形成.区域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不同的城市和边缘地区,受城市集聚规模经济的吸引,边缘地区的人口,资源等要素流向核心区,以分享集聚效益.这种要素的流出与吸入的结果加大了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异.

集聚效应可以解释我国城市人口密度高于边缘区和郊区的现象,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大量集聚,先进文化与观念等因素都吸引着边缘区和郊区的人口涌入城市,进而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集聚效应的大小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往往给周边地区带来的辐射作用更大,因此,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其人口密度比规模小的城市人口密度高(如表1),可见,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规模呈正向相关关系.

2,扩散效应与人口密度

扩散效应是在一个区域通过集聚作用达到"饱和规模"后而释放的一种能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带了人口的过量增加,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供不应求,用地用水紧张,交通拥挤等.这就在较大程度上抵消了集聚经济的效益,从而使一些企业与劳动力从原集聚地迁移出来,相关的资源要素也随之发生扩散.

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规模大的城市人口密度呈下降虽然从1

stic模型,一个城市所趋势,但扩散效应不能解释这个现象.根据Logi

能容纳的人口程度与其承载能力有关,而承载能力是一个起限定作用的参数,当城市人口数量达到其最大承载水平时,扩散作用将会起作用,尽管表1中的规模大的城市人口密度在下降,但并不能说明大城市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最大的水平,并且,虽然规模大的城市对其周边地区产生的一定的扩散作用,但这种扩散作用并没有体现在人口向周边地区流动,相反的是周边地区得到大城市扩散作用的辐射后,其人口继续大量向城市涌入.大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接第26页)

参考文献[1].何雄浪,杨继瑞.关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

2010(2)宜宾学院学报

[2]何雄浪,杨继瑞.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发展不足与治理对

策研究[期刊论文].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3]李迅.论成渝经济区形成及发展的基础[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文化2008(6)

[4]吴婷婷,何凡.成都建设西南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期刊论文

��


相关文章

  • 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电子教材
  •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导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及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自然现象------------自然地理学 人文现象------------人文地理学 ...查看


  • 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研究
  • 第23卷第3期2009年3月中国土地科学ChinaLandScienceVol.23No.3Mar.,2009 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研究 2闫永涛1,,冯长春2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2.北京大 ...查看


  • 中国适宜人口分布研究_从人口的相对分布看各省区可持续性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第11卷 第1期 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 Vol.11 No.1 2001 中国适宜人口分布研究 ---从人口的相对分布看各省区可持续性 刘燕华 (科 ...查看


  • 中国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_宋佳楠
  • 第66卷第8期 2011年8月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V ol.66, No.8Aug., 2011 中国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宋佳楠1, 金晓斌1, 唐健2, 张志宏2, 丁宁1, 赵婕1, 周寅 ...查看


  •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_孟向京
  • 第32卷第3期2008年5月Vol 132, No 13 May 2008 40 人口研究P opula tion Resear ch 人口流迁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孟向京 =内容摘要>本文构建了人口潜力指数, 运用2000年第五 ...查看


  • 中国人口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
  • 第18卷第6期 2008年11月 长春大学学报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ⅡY V01.18No.6 NOV.2008 文章编号:1009-3907(2008)06-0012-04 中国人口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 ...查看


  • 城市地理学论述题
  • 1.城市化概念包含的四种转型 1.人口结构的转型 2.经济结构的转型 3.地域空间的转型 4.生活方式的转型 2.城市化的类型划分及各自的意义. ⑴向心性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向心性城市化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 ...查看


  •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
  •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题型: 一. 不定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分析题 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的三个方向 ①从点的角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 ②从面的角度研究-城市中的区域 ③从点面结合研究-城市化 二.城镇 ...查看


  •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阐释
  • 作者:黄险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03期 内容提要:波舍拉普模型表明,人口增长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而也是城市文明出现的必要条件:引致创新理论则表明人口增长将促使人们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波舍拉普模型与引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