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与地球表面形态
一、选择题
下图中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最终可能形成的地理景观是( )
A.“V”形谷 B.“U”形谷
C.三角洲 D.瀑布
2.该地理景观的形成是由于( )
A.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D.风化作用
3.(2011·西城区高一检测)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如图)。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读下图,完成4~5题。 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4.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C.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D.岩浆活动
5.甲图中峡谷的主要成因最可能是( )
A.断裂下陷
C.冰川侵蚀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D.板块张裂
下图是某地形示意图,分析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三角洲平原
C.山麓沙丘 B.冲积扇平原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7.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C.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图示为“我国西北某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河流量、流速最小的时期是( )
A.Ⅰ时期
C.Ⅲ时期 B.Ⅱ时期 D.Ⅳ时期
9.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该城被遗弃的原因可能是( )
A.战争破坏
C.水源不足 B.瘟疫流行 D.水土流失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趋利避害的是(
①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②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
③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
④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3.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
(1)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结合图A完成下表。
(2)乙地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
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图B反映的是( )
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
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
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
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堆积
14.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在A、B两处选择,并说明理由。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依次应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哪岸相连?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__________。其成因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D 2.A 图中C层为松散沉积物,在强大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可被冲刷掉,A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B层较软,容易受到侵蚀,最终可能形成瀑布。
3.选A “女王头”怪石位于台湾东北海岸,主要是由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的。
4.B 5.B 甲图地貌为峡谷,乙图地貌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冰斗等,因此都为侵蚀作用所致。甲图中峡谷陡峻、深遂,是地壳上升和河流下切侵蚀共同造成的。
6.选B 图中有季节性河流,因此应为干旱地区;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在河流山麓出口处有较为平坦的扇形地形,因此,图中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平原。
7.选C 图中,季节性河流反映了干旱环境,山麓冲积扇平原分布在高山积雪融水形成的河流出山口处,综合以上信息,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四选项中的塔里木盆地。
8.选A 河流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相反,河流流速越小,搬运能力越弱。Ⅰ时期的沉积颗粒最小,故A项正确。
9.选C 由图中知Ⅰ时期沉积颗粒最小,河流流速最小。由于Ⅰ层流速最小, 又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古城废弃的原因是水。
10.选A 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而成,二者之间的b应为风力搬运作用,c是流水搬运,d是流水沉积。
11.选B ①④两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②③两项才是流水作用的现象。
12.选A 荷兰人民围海造田、澳门人民填海造陆,都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的,利大于弊。而围湖造田破坏了湿地功能,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在坡度大的山体上建梯田易加剧水土流失。
13.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甲、乙、丙的景观图及在图A中的位置判断其对应的地
貌名称分别是甲为峡谷、丙为冲积平原。第(2)题,从图B中可以看出,a为凹岸,以侵蚀为主,b为凸岸,以堆积为主。
答案:(1)峡谷(V型河谷) 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 (2)A
14.解析:第(1)题,河岸受侵蚀程度除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外,还要看水流状况。第(2)题,C处钻探自上而下将获得黏土、粉砂、砂、砾石,因为颗粒大的先沉积。第(3)题,在小岛北岸沉积作用较强,容易发生沉积。第(4)题,河流下游多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貌,因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或海潮顶托的情况下容易沉积,且这样形成的地形地势平坦,河汊纵横交错。
答案:(1)A处 位于河流左岸(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床深
(2)黏土、粉砂、砂、砾石 因为颗粒大的先沉积
(3)北岸 在北半球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作用强于左岸,左岸沉积作用强于右岸,小岛北岸沉积作用较强,容易发生沉积
(4)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貌 因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或海潮顶托的情况下容易沉积,且这样形成的地形地势平坦,河汊纵横交错
外力作用与地球表面形态
一、选择题
下图中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最终可能形成的地理景观是( )
A.“V”形谷 B.“U”形谷
C.三角洲 D.瀑布
2.该地理景观的形成是由于( )
A.流水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D.风化作用
3.(2011·西城区高一检测)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如图)。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读下图,完成4~5题。 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4.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C.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D.岩浆活动
5.甲图中峡谷的主要成因最可能是( )
A.断裂下陷
C.冰川侵蚀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D.板块张裂
下图是某地形示意图,分析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
A.三角洲平原
C.山麓沙丘 B.冲积扇平原 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7.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C.塔里木盆地 B.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图示为“我国西北某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河流量、流速最小的时期是( )
A.Ⅰ时期
C.Ⅲ时期 B.Ⅱ时期 D.Ⅳ时期
9.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该城被遗弃的原因可能是( )
A.战争破坏
C.水源不足 B.瘟疫流行 D.水土流失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下列选项中属于趋利避害的是(
①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②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
③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
④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3.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
(1)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结合图A完成下表。
(2)乙地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
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图B反映的是( )
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
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
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
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堆积
14.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在A、B两处选择,并说明理由。
(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依次应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哪岸相连?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__________。其成因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D 2.A 图中C层为松散沉积物,在强大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可被冲刷掉,A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B层较软,容易受到侵蚀,最终可能形成瀑布。
3.选A “女王头”怪石位于台湾东北海岸,主要是由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的。
4.B 5.B 甲图地貌为峡谷,乙图地貌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冰斗等,因此都为侵蚀作用所致。甲图中峡谷陡峻、深遂,是地壳上升和河流下切侵蚀共同造成的。
6.选B 图中有季节性河流,因此应为干旱地区;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在河流山麓出口处有较为平坦的扇形地形,因此,图中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平原。
7.选C 图中,季节性河流反映了干旱环境,山麓冲积扇平原分布在高山积雪融水形成的河流出山口处,综合以上信息,图示的地貌可能分布在四选项中的塔里木盆地。
8.选A 河流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相反,河流流速越小,搬运能力越弱。Ⅰ时期的沉积颗粒最小,故A项正确。
9.选C 由图中知Ⅰ时期沉积颗粒最小,河流流速最小。由于Ⅰ层流速最小, 又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古城废弃的原因是水。
10.选A 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烈,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而成,二者之间的b应为风力搬运作用,c是流水搬运,d是流水沉积。
11.选B ①④两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②③两项才是流水作用的现象。
12.选A 荷兰人民围海造田、澳门人民填海造陆,都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的,利大于弊。而围湖造田破坏了湿地功能,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在坡度大的山体上建梯田易加剧水土流失。
13.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甲、乙、丙的景观图及在图A中的位置判断其对应的地
貌名称分别是甲为峡谷、丙为冲积平原。第(2)题,从图B中可以看出,a为凹岸,以侵蚀为主,b为凸岸,以堆积为主。
答案:(1)峡谷(V型河谷) 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 (2)A
14.解析:第(1)题,河岸受侵蚀程度除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外,还要看水流状况。第(2)题,C处钻探自上而下将获得黏土、粉砂、砂、砾石,因为颗粒大的先沉积。第(3)题,在小岛北岸沉积作用较强,容易发生沉积。第(4)题,河流下游多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貌,因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或海潮顶托的情况下容易沉积,且这样形成的地形地势平坦,河汊纵横交错。
答案:(1)A处 位于河流左岸(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强,河床深
(2)黏土、粉砂、砂、砾石 因为颗粒大的先沉积
(3)北岸 在北半球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作用强于左岸,左岸沉积作用强于右岸,小岛北岸沉积作用较强,容易发生沉积
(4)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貌 因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或海潮顶托的情况下容易沉积,且这样形成的地形地势平坦,河汊纵横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