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迎来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反映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就是党性问题。在我省基层,干部转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巨大变化。   昔日挂牌整顿的后进村,成为充满活力的明星村。   过去干部遇到群众绕道走,如今主动服务找上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农家院坝、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嘘寒问暖、扶贫解困、义务助耕、化解矛盾……他们是群众的贴心人。   在宣汉,这些细微而持久的变化,赢得群众“点赞”不断。   这些变化,源自哪里?因何产生?   支部干好了能“晋星”   对宣汉县清溪镇常宁村党支部书记张光清而言,今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挂在村阵地大门口的牌子由“后进党支部”换成了“三星党支部”。   “在去年全县党支部星级评定中,因群众信任度低、产业缺乏,我们被评为‘后进党支部’。”张光清说,“自从村阵地大门口挂上这块牌子后,只要一看到它我心里就羞得慌。”   宣汉县结合“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推行“村级党组织星级贴牌”管理,按照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考评方式对村(社区)党支部进行量化,根据量化结果,分别评定为“一星党支部”“三星党支部”“五星党支部”,将未能授星的党支部列为“后进党支部”,实行挂牌整顿。去年,同常宁村党支部一样被挂牌整顿的还有该县其他74个村(社区)党支部。   挂牌后,后进党支部怎么整顿   针对后进村(社区)党支部存在的凝聚力弱、服务水平差、群众满意度低、发展滞后等问题,该县开出了县乡领导定点指导、选优配强班子、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结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开办镇村干校培训干部、扶持产业发展等多剂“良药”。   针对后进村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面推行“三会一课”纪实制度,由专人用专用记录簿全程记录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参加“三会一课”情况。县上成立巡回督导组定期督查,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党支部和不按规定参加“三会一课”的党员进行严肃处理。今年有7名党支部书记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力被诫勉谈话;有42名党员因缺席“三会一课”超过规定次数被约谈。   清溪镇常宁村党员王某也在被约谈之列。“以前觉得‘三会一课’是虚东西,遇到农忙,就不去参加,现在认识到这哪里像一名党员的样子嘛。”被约谈后王某惭愧不已。   经过一系列整顿,常宁村党支部凝聚力不断加强,群众信任度大幅度提高。去年底常宁村向县上申请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党支部带领群众种植大球盖菇1200余亩,村民每年人均增收900多元,常宁村由原来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今年10月,村党支部被摘掉“后进”牌子,挂上了“三星”牌子。   干好了能“晋星”,干差了得“降级”。在宣汉,党支部晋星、降级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今年新一轮的星级评定中,75个“后进党支部”,全部摘掉了“后进”牌子;有3个“五星党支部”被降级为“三星党支部”,有55个党支部被挂上了“后进”牌子。   干部干差了要“遭起”   “以前干部遇到我们绕道走,生怕我们找麻烦,现在可好了,主动找上门来服务。”宣汉县毛坝镇大水凼村村民饶明勇感叹。   为改进服务群众方式,该县推行“院坝代办服务制”。“干部进农家院坝,收集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或反映的问题,能现场办理的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需要在乡镇办理的交给村干部到乡镇办理;需要到县上办理的,由村干部转给乡干部到县上办理,群众办事基本上不用出村。”宣汉县委党建办负责人介绍。   “院坝代办服务”促使党员干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干部跟着群众走,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成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把“金钥匙”。   “为群众多跑几次腿,多办几件实事,群众把你当亲人,心里那个甜是无法形容的。”大水凼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大说。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宣汉县实行“村(社区)干部积分管理制”,根据不同人员特点,分类设定不同的加分、扣分项目。每半年根据每位党员干部积分多少,相应作出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评价。较差等次的村(社区)干部将被留职察看、免职、撤职、责令辞职等;对较差等次的党员安排专人进行帮扶,帮扶转化仍达不到要求的列入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通过开除、劝退、除名等方式清除出党组织。   目前,宣汉县有8名村(社区)干部因评定为较差等次,被免职或责令辞职;有70名党员被评定为较差等次,被列为帮扶对象,安排专人一对一进行帮扶;有4名党员被劝退或除名。   “过去有的党员比群众还不如!如今党员还真不一样了,有了党员的样儿。”老君乡古楼村村民夏达余说。作为率先在全县推行“积分管理制”的村,该村群众感受最深。   同时,宣汉县出台《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责办法》,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片区流动现场会制度,每月举办1次现场会,对随机确定的乡镇脱贫攻坚、民生工程、党建工作、干部作风等进行现场考核。组建4个巡查组,开展蹲点式巡查,重点检查和整治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等重大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去年以来,宣汉县有6名党员干部因落实扶贫工作不力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不干不行,不干好不行,干差了还要‘遭起’,这是如今宣汉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宣汉县一名基层干部如此说道。   宣汉的变化,源于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变化源于从严治党的锲而不舍。全面从严治党,为宣汉迎来了崭新气象。   作者单位:宣汉县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反映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就是党性问题。在我省基层,干部转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巨大变化。   昔日挂牌整顿的后进村,成为充满活力的明星村。   过去干部遇到群众绕道走,如今主动服务找上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农家院坝、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嘘寒问暖、扶贫解困、义务助耕、化解矛盾……他们是群众的贴心人。   在宣汉,这些细微而持久的变化,赢得群众“点赞”不断。   这些变化,源自哪里?因何产生?   支部干好了能“晋星”   对宣汉县清溪镇常宁村党支部书记张光清而言,今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挂在村阵地大门口的牌子由“后进党支部”换成了“三星党支部”。   “在去年全县党支部星级评定中,因群众信任度低、产业缺乏,我们被评为‘后进党支部’。”张光清说,“自从村阵地大门口挂上这块牌子后,只要一看到它我心里就羞得慌。”   宣汉县结合“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推行“村级党组织星级贴牌”管理,按照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考评方式对村(社区)党支部进行量化,根据量化结果,分别评定为“一星党支部”“三星党支部”“五星党支部”,将未能授星的党支部列为“后进党支部”,实行挂牌整顿。去年,同常宁村党支部一样被挂牌整顿的还有该县其他74个村(社区)党支部。   挂牌后,后进党支部怎么整顿   针对后进村(社区)党支部存在的凝聚力弱、服务水平差、群众满意度低、发展滞后等问题,该县开出了县乡领导定点指导、选优配强班子、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结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开办镇村干校培训干部、扶持产业发展等多剂“良药”。   针对后进村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面推行“三会一课”纪实制度,由专人用专用记录簿全程记录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参加“三会一课”情况。县上成立巡回督导组定期督查,对“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党支部和不按规定参加“三会一课”的党员进行严肃处理。今年有7名党支部书记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力被诫勉谈话;有42名党员因缺席“三会一课”超过规定次数被约谈。   清溪镇常宁村党员王某也在被约谈之列。“以前觉得‘三会一课’是虚东西,遇到农忙,就不去参加,现在认识到这哪里像一名党员的样子嘛。”被约谈后王某惭愧不已。   经过一系列整顿,常宁村党支部凝聚力不断加强,群众信任度大幅度提高。去年底常宁村向县上申请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党支部带领群众种植大球盖菇1200余亩,村民每年人均增收900多元,常宁村由原来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今年10月,村党支部被摘掉“后进”牌子,挂上了“三星”牌子。   干好了能“晋星”,干差了得“降级”。在宣汉,党支部晋星、降级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今年新一轮的星级评定中,75个“后进党支部”,全部摘掉了“后进”牌子;有3个“五星党支部”被降级为“三星党支部”,有55个党支部被挂上了“后进”牌子。   干部干差了要“遭起”   “以前干部遇到我们绕道走,生怕我们找麻烦,现在可好了,主动找上门来服务。”宣汉县毛坝镇大水凼村村民饶明勇感叹。   为改进服务群众方式,该县推行“院坝代办服务制”。“干部进农家院坝,收集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或反映的问题,能现场办理的现场办理,不能现场办理需要在乡镇办理的交给村干部到乡镇办理;需要到县上办理的,由村干部转给乡干部到县上办理,群众办事基本上不用出村。”宣汉县委党建办负责人介绍。   “院坝代办服务”促使党员干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干部跟着群众走,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成为提升群众满意度的一把“金钥匙”。   “为群众多跑几次腿,多办几件实事,群众把你当亲人,心里那个甜是无法形容的。”大水凼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大说。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宣汉县实行“村(社区)干部积分管理制”,根据不同人员特点,分类设定不同的加分、扣分项目。每半年根据每位党员干部积分多少,相应作出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评价。较差等次的村(社区)干部将被留职察看、免职、撤职、责令辞职等;对较差等次的党员安排专人进行帮扶,帮扶转化仍达不到要求的列入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通过开除、劝退、除名等方式清除出党组织。   目前,宣汉县有8名村(社区)干部因评定为较差等次,被免职或责令辞职;有70名党员被评定为较差等次,被列为帮扶对象,安排专人一对一进行帮扶;有4名党员被劝退或除名。   “过去有的党员比群众还不如!如今党员还真不一样了,有了党员的样儿。”老君乡古楼村村民夏达余说。作为率先在全县推行“积分管理制”的村,该村群众感受最深。   同时,宣汉县出台《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责办法》,严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片区流动现场会制度,每月举办1次现场会,对随机确定的乡镇脱贫攻坚、民生工程、党建工作、干部作风等进行现场考核。组建4个巡查组,开展蹲点式巡查,重点检查和整治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等重大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去年以来,宣汉县有6名党员干部因落实扶贫工作不力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不干不行,不干好不行,干差了还要‘遭起’,这是如今宣汉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宣汉县一名基层干部如此说道。   宣汉的变化,源于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变化源于从严治党的锲而不舍。全面从严治党,为宣汉迎来了崭新气象。   作者单位:宣汉县委组织部


相关文章

  • 反腐新常态 1
  •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 展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国内 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一些腐败 ...查看


  • 反腐新常态"新"在哪里?
  • 反腐新常态"新"在哪里? --从2014到2015:现实与前景 日前,<咬文嚼字>将"新常态"."打虎拍蝇"列入年度十大流行语.诚如众望,2014年正是反腐新常态得到确 ...查看


  •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后,根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本次会议审议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会前就 ...查看


  •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 2016年12月14日03: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14/c1001-28947085.html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 ...查看


  • 从严治党 依法治权
  • 作者:王利明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3日 11版)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深入推进 ...查看


  • 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 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6-10-09 08:30 分享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查看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新华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 发表时间:2016-04-28 来源:人民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这一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 ...查看


  • 全面把握党的建设新常态
  • 全面把握党的建设新常态 作者:徐晨光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25日 13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思路,采取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举措,塑造了管党治党的新气象, ...查看


  • 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党校加强党性教育的思考
  • 摘 要 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党校加强党性教育应该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措施适应新发展新形势新任务.针对党校党性教育存在治学不够严律.治教不够严谨.规范管理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严抓学风建设,从严治学:严守政治纪律,从严治教: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