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锅炉检修总结
根据分厂和车间的计划检修安排,于2014年2月20日至3 月 3 日,对1#锅炉进行了计划检修同时实施烟气再循环改造,其中27项检修项目均按原计划完成了检修任务,为总结经验,改进本次检修中的不足,为下次锅炉检修工作垫定基础,特对本次1#锅炉检修总结如下:
一、烟气再循环改造
随着国家环保形势的严峻,2014年7月1日开始,将执行更为严格的新标准。我厂烟尘浓度不能够完全满足新国标的需要,主要原由于35T 锅炉烟气氧含量较高,导致烟囱在线氧含量高,折算后的烟尘与氮氧化物数据偏高,由于35T 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蒸汽温度降低等原因,通过进一步降低进风量来调整氧含量的方法已不能够满足生产及炉况的需要。
为了更有效的降低1#锅炉烟气内的氧含量,利用2月份的停炉检修机会,对1#锅炉进行了烟气再循环改造,通过降低1#锅炉一次风中的含氧量,在一次风总进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过剩空气内的含氧量减少,达到降低烟气内氧含量的目的。具体施工进程见下表。
将一次风机进口与引风机出口进行连通,利用引风机出口的正压与一次风机进口的负压使烟气回流形成自然循环,在一次风机冷风进口增加插板阀,烟气再循环管道增加控制蝶阀。
2、投运后效果
目前烟气再循环管道蝶阀全开,一次风机进口挡板位置位于“10”,运行效果较好,由于一次风特性的变化,锅炉氧含量明显下降,其他各主要参数均发生了变化。
(1)氧含量
烟气再循环投运前后的氧含量变化较为明显,投运过程中主要通过锅炉本体氧含量、手动检测氧含量、烟囱在线氧含量三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锅炉本体氧含量下降约为4%,同比烟囱处下降幅度约为2%,各数据主要变化趋势如下:
(4)排烟温度
通过测温仪对一次风机叶轮处的检测,一次风冷风与循环烟气混合后温度应该在90℃以上,随着空预器进口风温的提高,空预器段的换热效果逐渐减弱,排烟温度出现明显的升高。
3、设备腐蚀
35T 锅炉掺烧有部分糠醛渣,糠醛渣内水分与硫含量较大,造成烟气湿度与硫分较高,烟气再循环投运后,湿度与硫分较大的烟气会
进入到一次风系统,根据投运后现场所测温度对结露情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计算结果,目前投运后的运行状态不会形成露点腐蚀,同时在此次停炉检修时,已经对一次风空预器前排管束进行拍照记录,在下次停炉时可通过对比验证设备的腐蚀情况。
把管道阀门膨胀节节省费用算上
一、检修内容:
1、炉内检查:
炉内检查,炉膛风帽、返料器风帽、省煤器护瓦、空预器、中心筒检查完好。存在的问题如下:
发现埋管泄漏,泄漏状况,见下图
铺焊后,管外面使用护瓦保护,焊接后的情况见下图。
通过分析泄漏主要原因是因为炉膛面积缩小后炉内煤灰燃烧沸腾较高,造成埋管磨损加剧;
采取措施:对埋管易磨损部位加扣护瓦。
3、处理高过汇汽集箱南手孔及水冷壁上联箱北手孔:
高过汇汽集箱南手孔开炉时泄漏,本次检修将手孔石棉垫进行了换。水冷壁上联箱北手孔在锅炉试压时,手孔周围有水印,对手孔石棉垫也进行了更换。
4、1#、2#给煤机绞龙壳更换:
1#给煤绞龙壳由于长期使用,磨损严重,期间经过多次修补,已无法继续使用,本次更换了新绞龙壳,(新绞龙壳为我们自制的规格 ¢325×17mm 管,为本次检修节省约七千余元)下部准备对绞龙壳进一步改进,制作成复合管来延长绞龙外壳的使用周期;本次更换轴承,前轴承为调心轴承(型号1213),后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0213)
,本次检修由于上次更换的绞龙芯磨损严重本次更换新绞
龙芯。以前更换的绞龙芯叶片都为普通18mm 厚的钢板,在使用过程中周期较短,建议在以后将绞龙芯更换成301不锈钢材质,来增强绞龙芯的抗磨性。
5、糠醛绞龙检修
糠醛绞龙运行比较平稳,检修前有异常响声。初步判断为绞龙轴承磨损所致,本次检修重点是轴承和绞龙芯检查。减速机检查无异常,更换了绞龙轴承,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0316)。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割孔检查绞龙芯,绞龙芯状况良好,见下图。
6、1#、2#下煤管更换:
本次1#、2#下煤管由维修车间负责更换,采用维修车间QC 课题,针对延长下煤管使用时间进行攻关,主要在下煤管易磨损处加料斗,里面填充浇注料,如果下煤管磨破后,然后磨浇注料,可以有效延长使用时间。下一步将重点关注1#炉下煤管,如果此次改造效果良好,将对其他三台炉依次进行更换
7、锅炉锅筒检修:
本次检修检查锅筒时发现锅筒内壁和锅筒连接板有局部掉块同
时在上面挂的分离器也同时脱落,下面是脱落和焊接好的图片。
①下图是脱落图片:
满焊好情况
分离器检修后的情况
5、锅炉试压:
锅炉试压时,无发现泄漏情况。
在1#锅炉运行期间,减温器出现了泄漏,但由于无法确定减温器垫片规格,不能提前准备备件,给检修工作造成了被动,下步着重对设备基础数据的收集,服务日后检修,确保设备长周期稳定的运行。
二、本次检修解决的问题:
1、1#、2#给煤绞笼壳漏煤处理,检查1#、2#给煤绞龙和糠醛绞笼;2、检查上渣皮带机减速机及联轴器柱销,并对电机进行保养;3、检查1#炉冷渣皮带机减速机;4、更换1#上渣皮带机皮带及皮带机被动滚; 5、冷渣机尾部漏渣检查;6、检查炉膛风帽、返料器风帽;7、电动放空阀内漏拆检,阀后截止阀内漏拆检;8、更换定排内漏阀门;
9、检查2#电除尘; 10、2#引风机出口蝶阀涡轮更换;11、2#引风机挡板检查;12、北下联箱手孔漏处理;13、风室加固;14、清理炉膛出口积灰;15、过热器检查、清灰;16、检查空预器漏风情况;17、尾部烟道局部更换;18、糠醛渣下渣管改造;19、水冷壁及埋管护瓦检查;20、更换减温水法兰垫片;21、烟气回流改造;22、陶瓷除尘下灰眼处漏风处理;23、检查烟脱进口蝶阀; 24、锅炉手孔部位检查换垫;25、烟道检查堵漏,清灰;26、检查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27、汽包、主蒸汽管路检查测厚。
三、检修后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
此次检修中,在分厂领导、车间领导和维修钳工的配合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检修工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检修成果,吸取本次检修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今后的检修工作,为锅炉长周期稳定运行做好后勤保障。
热电车间
二零一四年三月七日
1#锅炉检修总结
根据分厂和车间的计划检修安排,于2014年2月20日至3 月 3 日,对1#锅炉进行了计划检修同时实施烟气再循环改造,其中27项检修项目均按原计划完成了检修任务,为总结经验,改进本次检修中的不足,为下次锅炉检修工作垫定基础,特对本次1#锅炉检修总结如下:
一、烟气再循环改造
随着国家环保形势的严峻,2014年7月1日开始,将执行更为严格的新标准。我厂烟尘浓度不能够完全满足新国标的需要,主要原由于35T 锅炉烟气氧含量较高,导致烟囱在线氧含量高,折算后的烟尘与氮氧化物数据偏高,由于35T 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蒸汽温度降低等原因,通过进一步降低进风量来调整氧含量的方法已不能够满足生产及炉况的需要。
为了更有效的降低1#锅炉烟气内的氧含量,利用2月份的停炉检修机会,对1#锅炉进行了烟气再循环改造,通过降低1#锅炉一次风中的含氧量,在一次风总进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使过剩空气内的含氧量减少,达到降低烟气内氧含量的目的。具体施工进程见下表。
将一次风机进口与引风机出口进行连通,利用引风机出口的正压与一次风机进口的负压使烟气回流形成自然循环,在一次风机冷风进口增加插板阀,烟气再循环管道增加控制蝶阀。
2、投运后效果
目前烟气再循环管道蝶阀全开,一次风机进口挡板位置位于“10”,运行效果较好,由于一次风特性的变化,锅炉氧含量明显下降,其他各主要参数均发生了变化。
(1)氧含量
烟气再循环投运前后的氧含量变化较为明显,投运过程中主要通过锅炉本体氧含量、手动检测氧含量、烟囱在线氧含量三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锅炉本体氧含量下降约为4%,同比烟囱处下降幅度约为2%,各数据主要变化趋势如下:
(4)排烟温度
通过测温仪对一次风机叶轮处的检测,一次风冷风与循环烟气混合后温度应该在90℃以上,随着空预器进口风温的提高,空预器段的换热效果逐渐减弱,排烟温度出现明显的升高。
3、设备腐蚀
35T 锅炉掺烧有部分糠醛渣,糠醛渣内水分与硫含量较大,造成烟气湿度与硫分较高,烟气再循环投运后,湿度与硫分较大的烟气会
进入到一次风系统,根据投运后现场所测温度对结露情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计算结果,目前投运后的运行状态不会形成露点腐蚀,同时在此次停炉检修时,已经对一次风空预器前排管束进行拍照记录,在下次停炉时可通过对比验证设备的腐蚀情况。
把管道阀门膨胀节节省费用算上
一、检修内容:
1、炉内检查:
炉内检查,炉膛风帽、返料器风帽、省煤器护瓦、空预器、中心筒检查完好。存在的问题如下:
发现埋管泄漏,泄漏状况,见下图
铺焊后,管外面使用护瓦保护,焊接后的情况见下图。
通过分析泄漏主要原因是因为炉膛面积缩小后炉内煤灰燃烧沸腾较高,造成埋管磨损加剧;
采取措施:对埋管易磨损部位加扣护瓦。
3、处理高过汇汽集箱南手孔及水冷壁上联箱北手孔:
高过汇汽集箱南手孔开炉时泄漏,本次检修将手孔石棉垫进行了换。水冷壁上联箱北手孔在锅炉试压时,手孔周围有水印,对手孔石棉垫也进行了更换。
4、1#、2#给煤机绞龙壳更换:
1#给煤绞龙壳由于长期使用,磨损严重,期间经过多次修补,已无法继续使用,本次更换了新绞龙壳,(新绞龙壳为我们自制的规格 ¢325×17mm 管,为本次检修节省约七千余元)下部准备对绞龙壳进一步改进,制作成复合管来延长绞龙外壳的使用周期;本次更换轴承,前轴承为调心轴承(型号1213),后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0213)
,本次检修由于上次更换的绞龙芯磨损严重本次更换新绞
龙芯。以前更换的绞龙芯叶片都为普通18mm 厚的钢板,在使用过程中周期较短,建议在以后将绞龙芯更换成301不锈钢材质,来增强绞龙芯的抗磨性。
5、糠醛绞龙检修
糠醛绞龙运行比较平稳,检修前有异常响声。初步判断为绞龙轴承磨损所致,本次检修重点是轴承和绞龙芯检查。减速机检查无异常,更换了绞龙轴承,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0316)。使用等离子切割机割孔检查绞龙芯,绞龙芯状况良好,见下图。
6、1#、2#下煤管更换:
本次1#、2#下煤管由维修车间负责更换,采用维修车间QC 课题,针对延长下煤管使用时间进行攻关,主要在下煤管易磨损处加料斗,里面填充浇注料,如果下煤管磨破后,然后磨浇注料,可以有效延长使用时间。下一步将重点关注1#炉下煤管,如果此次改造效果良好,将对其他三台炉依次进行更换
7、锅炉锅筒检修:
本次检修检查锅筒时发现锅筒内壁和锅筒连接板有局部掉块同
时在上面挂的分离器也同时脱落,下面是脱落和焊接好的图片。
①下图是脱落图片:
满焊好情况
分离器检修后的情况
5、锅炉试压:
锅炉试压时,无发现泄漏情况。
在1#锅炉运行期间,减温器出现了泄漏,但由于无法确定减温器垫片规格,不能提前准备备件,给检修工作造成了被动,下步着重对设备基础数据的收集,服务日后检修,确保设备长周期稳定的运行。
二、本次检修解决的问题:
1、1#、2#给煤绞笼壳漏煤处理,检查1#、2#给煤绞龙和糠醛绞笼;2、检查上渣皮带机减速机及联轴器柱销,并对电机进行保养;3、检查1#炉冷渣皮带机减速机;4、更换1#上渣皮带机皮带及皮带机被动滚; 5、冷渣机尾部漏渣检查;6、检查炉膛风帽、返料器风帽;7、电动放空阀内漏拆检,阀后截止阀内漏拆检;8、更换定排内漏阀门;
9、检查2#电除尘; 10、2#引风机出口蝶阀涡轮更换;11、2#引风机挡板检查;12、北下联箱手孔漏处理;13、风室加固;14、清理炉膛出口积灰;15、过热器检查、清灰;16、检查空预器漏风情况;17、尾部烟道局部更换;18、糠醛渣下渣管改造;19、水冷壁及埋管护瓦检查;20、更换减温水法兰垫片;21、烟气回流改造;22、陶瓷除尘下灰眼处漏风处理;23、检查烟脱进口蝶阀; 24、锅炉手孔部位检查换垫;25、烟道检查堵漏,清灰;26、检查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27、汽包、主蒸汽管路检查测厚。
三、检修后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
此次检修中,在分厂领导、车间领导和维修钳工的配合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检修工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检修成果,吸取本次检修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今后的检修工作,为锅炉长周期稳定运行做好后勤保障。
热电车间
二零一四年三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