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期间肺保护通气真的有效吗?

来自瑞典韦斯特罗斯医院的 Goran 教授在 2016 年最后一期 Anesthesiology 杂志的 Editorial Views 栏目发表了一篇有关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的评论文章,文章全名为 Protective Ventilation during Anesthesia: Is It Meaningful。

文章对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该文可谓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读之不仅能增加你对肺保护性通气的理解,而且在对于如何正确对待文献研究中的观点方面同样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文章开门见山,对有关肺保护通气的研究做一简单分析,归纳出肺保护通气的三大要素:

1. 小潮气量通气,以减少肺泡的容积伤和压力伤;

2. 手法复张策略,重新打开萎陷的肺泡;

3. 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保证通气期间肺泡始终处于开放状态;

随之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很难归功于肺保护通气。 借此提出了以「非伤害性通气」代替「肺保护通气」的想法!

然后,对肺保护通气的三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

1. 小潮气量通气被认为是肺保护通气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过去 15-20 年期间,潮气量已经从之前推荐的 10-15 ml/kg 减少至目前的 6 ml/kg,目的是减少通气相关肺压力伤和容积伤。

研究表明,在 ARDS 患者中,若以 10 ml/kg 体重通气,其潮气量将是肺容量的 1.4 倍;反之,以 6 ml/kg 体重的潮气量通气,则为肺容量的 80%。

但是,在普通人群中,麻醉状态下呼气末肺容积显著大于 ARDS 患者(2400 ml VS 500 ml),以 10 ml/kg 和 7 ml/kg 进行机械通气,其潮气量分别占功能残气量的 29% 和 21%。

结合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大潮气量通气给 ARDS 患者带来的肺容量伤是相当严重的,但是对于普通人群,麻醉过程中即便以 10 ml/kg 体重的潮气量进行通气,其也只占功能残气量的 29%,并不会导致肺过度膨胀而引起容量伤。

表 1 潮气量与肺容量的关系

因此,用 ARDS 患者的研究数据作为术中必须采用小潮气量通气的证据是不合理的。

2. 手法复张做法通常是将气道压提高至 40-50 cmH2O,以重新打开萎陷的肺泡。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吸入纯氧的状态下,复张的肺泡将在 5 min 内重新发生萎陷。

3. 呼气末正压是避免肺泡重新萎陷的关键因素。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多大的 PEEP 才是最合适的?」。作者推荐麻醉期间使用的 PEEP 为 7 cmH2O。更小的 PEEP 难以维持肺泡的开放,增加肺不张肺风险;更大的 PEEP 则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更多的输注液体或使用血管活血药。

4. 拔管时吸纯氧、气管内吸痰等「常规」操作是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重要因素。此外,术后麻醉药物残留,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在这些方面,我们现阶段可能重视不够,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基于以上几点,作者认为肺保护通气对于危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普通人群,麻醉过程中小潮气量通气对于肺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手法复张也不是必须的(因为很快,肺泡将重新萎陷),而采用适当的 PEEP 则有利于肺泡的开放。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术中「非伤害性通气」对于肺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最理想的状态也是以尽量小的容量或压力,保证肺泡的开放。因此,小潮气量通气联合适当的 PEEP 是一种很好的「非伤害性通气」模式。

编辑:陈成雯

责任编辑:高瑞秋

来自瑞典韦斯特罗斯医院的 Goran 教授在 2016 年最后一期 Anesthesiology 杂志的 Editorial Views 栏目发表了一篇有关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的评论文章,文章全名为 Protective Ventilation during Anesthesia: Is It Meaningful。

文章对麻醉期间肺保护性通气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该文可谓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读之不仅能增加你对肺保护性通气的理解,而且在对于如何正确对待文献研究中的观点方面同样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文章开门见山,对有关肺保护通气的研究做一简单分析,归纳出肺保护通气的三大要素:

1. 小潮气量通气,以减少肺泡的容积伤和压力伤;

2. 手法复张策略,重新打开萎陷的肺泡;

3. 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保证通气期间肺泡始终处于开放状态;

随之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很难归功于肺保护通气。 借此提出了以「非伤害性通气」代替「肺保护通气」的想法!

然后,对肺保护通气的三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

1. 小潮气量通气被认为是肺保护通气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过去 15-20 年期间,潮气量已经从之前推荐的 10-15 ml/kg 减少至目前的 6 ml/kg,目的是减少通气相关肺压力伤和容积伤。

研究表明,在 ARDS 患者中,若以 10 ml/kg 体重通气,其潮气量将是肺容量的 1.4 倍;反之,以 6 ml/kg 体重的潮气量通气,则为肺容量的 80%。

但是,在普通人群中,麻醉状态下呼气末肺容积显著大于 ARDS 患者(2400 ml VS 500 ml),以 10 ml/kg 和 7 ml/kg 进行机械通气,其潮气量分别占功能残气量的 29% 和 21%。

结合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大潮气量通气给 ARDS 患者带来的肺容量伤是相当严重的,但是对于普通人群,麻醉过程中即便以 10 ml/kg 体重的潮气量进行通气,其也只占功能残气量的 29%,并不会导致肺过度膨胀而引起容量伤。

表 1 潮气量与肺容量的关系

因此,用 ARDS 患者的研究数据作为术中必须采用小潮气量通气的证据是不合理的。

2. 手法复张做法通常是将气道压提高至 40-50 cmH2O,以重新打开萎陷的肺泡。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吸入纯氧的状态下,复张的肺泡将在 5 min 内重新发生萎陷。

3. 呼气末正压是避免肺泡重新萎陷的关键因素。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底多大的 PEEP 才是最合适的?」。作者推荐麻醉期间使用的 PEEP 为 7 cmH2O。更小的 PEEP 难以维持肺泡的开放,增加肺不张肺风险;更大的 PEEP 则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更多的输注液体或使用血管活血药。

4. 拔管时吸纯氧、气管内吸痰等「常规」操作是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重要因素。此外,术后麻醉药物残留,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对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在这些方面,我们现阶段可能重视不够,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基于以上几点,作者认为肺保护通气对于危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普通人群,麻醉过程中小潮气量通气对于肺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手法复张也不是必须的(因为很快,肺泡将重新萎陷),而采用适当的 PEEP 则有利于肺泡的开放。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术中「非伤害性通气」对于肺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最理想的状态也是以尽量小的容量或压力,保证肺泡的开放。因此,小潮气量通气联合适当的 PEEP 是一种很好的「非伤害性通气」模式。

编辑:陈成雯

责任编辑:高瑞秋


相关文章

  • 气管隆突重建手术的麻醉管理
  • ・4422・气管隆突重建手术的麻醉管理 刘伟 耿万明 原发性气管隆突的肿瘤比较少见,仅占上气道肿瘤的2%, 而继发于肺浸润气管隆突肿瘤占比较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纤支镜姑息性治疗,而仅仅手术切除治疗即可能 治愈患者并获得长期存 ...查看


  • 气管导管拔管专家共识
  • 2016年麻醉科业务学习记录 2016麻醉科业务学习材料(二) (主讲:彭淑娥)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马武华 邓小明 左明章 田呜(负责人)刘进 张富军 易杰 姜虹 高学(执笔人)鲍红光 目 录 一.初 ...查看


  • 躁动患者观察 护理
  • 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观察和护理 张一梅1,王丹1,王业宏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1普外一科,2普外二科)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躁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959(2011)09 ...查看


  •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
  • 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 组织细 ...查看


  •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1
  • 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 气管插管术并发症 一.插管时的并发症及预防 1.牙齿脱落 术前牙齿已有松动或有突出畸形,因上喉镜片触碰引起脱落.一旦牙齿脱落,应及时找,并浸泡于盐水中,准备做牙齿再植. 2.软组织损伤 气道插管困难,唇.舌.咽后壁皆可 ...查看


  • 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
  • 麻醉意外 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气管插管术并发症 一.插管时的并发症及预防 1.牙齿脱落 术前牙齿已有松动或有突出畸形,因上喉镜片触碰引起脱落.一旦牙齿脱落,应及时找,并浸泡于盐水中,准备做牙齿再植. 2.软组织损伤 气道插管困难,唇.舌.咽后 ...查看


  • 咽喉迷走反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 咽喉迷走反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前,气道管理最常用的方法仍为直接喉镜显露声门下气管插管,以确保呼吸道通畅下进行有效的通气.尽管目前在临床上有关气道管理的策略有多种方法,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直接的喉镜显露实施气管插管仍是最常用 ...查看


  • 肺隔离指南
  • 肺隔离指南 肺隔离 (separation of the two lungs) 是指在气管隆突或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的通气径路分隔开的技术.此项技术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胸外科手术尤其是胸腔镜的应用得以长足发展. 一.肺隔离的指征 ...查看


  • 麻醉手术室应急预案
  • 第一篇 麻醉科应急预案 大面积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应急预案 1.接到通知之际做好迎接病人的一切准备工作. 2.患者进入手术室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吸氧.备血,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3.通知麻醉医师与有关科室的手术医师立即到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