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第26卷第4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
Apr.2009Vol.26 No.4
端午节与屈原
焦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62)
摘 要:端午节最初与屈原是不相关的。端午节举行与屈原有关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汉代,是荆楚一带的地方性活动。屈原、粽子、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三大基本文化因子,起初它们相互间是没有关联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屈原、粽子、竞渡这三大要素逐渐融合在一起,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到唐代才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端午节这三大因素综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有关屈原历史的传说化和这一传说历史化的过程。关键词:端午节;屈原;粽子;竞渡;传说化;历史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09)04-0051-02作者简介:焦海燕(1982-),男,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端午节又称作端五、端阳、重五、中天节等,节庆是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五。“端午”作为节名,最早出现在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注曰:“端,初也,谓五月五日也。”端为最初、开始之意。早期文献中,端午一般被称为五月五或仲夏。《荆楚岁时记》的注文云:“五月五日,又谓之端午”。唐代韩鄂在《岁华纪丽》卷三也称端午。可见,在隋唐时期,把五月五日称为端午节已经相当普遍。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设的节日,但是,由于它是由传说故事演化而来,所以学界对端午节的起源也颇有争议,众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民族对龙的图腾崇拜;张心[2]勤认为端午节始源于恶日;刘德谦先生认为端午节源于夏
一、端午节与屈原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由于他多次逆言直谏,在楚怀王和楚顷王在位期间一再遭贬流放,后含恨投汨罗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由于屈原忠君爱国,再加上他的诗歌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后世之人对其推崇倍加,司马迁对屈原敢于直谏的精神就非常赞赏,“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天才般的文学才华往往能引起后世许多文人政客的心灵共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前秦王嘉的《拾遗记》卷十记载:“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秦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和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可以看出,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还专门立祠,把他当作湘水中的神仙来尊奉,屈原已经由一个文化英雄演变成神话人物了。
关于屈原投河自尽的确切日期,司马迁没有记载。明确记载屈原死于五月五的文献是六朝梁(502—557年)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隋代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可见,关于屈原死于五月五这个日期在汉代及其以前在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六朝,隋唐及其以后也都沿用了这个日期。记载屈原与五月五有关联的最早文献是东汉末期应劭的《风俗通义》,《初学记》卷四《岁时部》引《风俗通》佚文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五色或五彩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朱为红色,古人认为鬼怕血,用红色来象征血已达到驱鬼祛邪的目的,“故以五月五
至[3]。关于端午节具体的纪念对象,不同地域说法不一。东汉蔡邕在《琴操》中记载,山西地区的人民在五月五日纪念介子推;《曹娥碑》记载吴地百姓“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伍君即伍子胥;《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及《会稽典录》卷下则记载会稽人民在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后汉书》记载,苍梧郡人民在五月五纪念地方官陈临。其中端午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大,并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进一步传播,在唐代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节庆,完全取代了其他各种说法。
笔者认为端午节起初只是一个地方性节日,在不同区域,端午的起源和纪念对象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最终选择端午节以屈原为纪念对象,那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一历史事实,摒弃种种关于端午节的不同说法,研究以屈原为纪念对象,以赛龙舟和食粽子为主要内容的端午节,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尊重端午节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前提下,运用文化要素分析法,通过对屈原、赛龙舟、食粽子这三大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弄清楚这三大因子是在什么时间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三者怎样由最初的互不关联,最终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希冀通过这样的具体剖析能够对端午节的生成和定型最终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界定。
收稿日期:2009-02-20
·51·
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4]五彩丝、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缯、五色缕、五色丝、朱索虽名不同但作用相近,其目的是为了祛病驱邪和延寿,应劭《风俗通义》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益人命。”虽然《风俗通义》把屈原与驱邪避疫的习俗联系在了一起,却没有说明其具体缘由。屈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忠君爱国的政治家,他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把他与驱鬼避疫纠结在一块,过于牵强附会。不过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系列驱邪避疫的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存在,这是人类对疾病与鬼怪做出反抗的一种具体体现,尽管手段并不高明,一直以来,驱恶厌胜是我国古代端午节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东汉末期的文献中已经把屈原与五月五的一些活动联系在了一起,至迟在东汉末期已经萌生了端午纪念屈原的迹象,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它的具体缘由。降以唐代,诗人文秀作《端午》诗来纪念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屈原无疑已是端午节的主角了。
二、端午节与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美食,因其最初包裹黍米形似尖角,所以又称角黍。传说是为祭祀屈原而制作的,但经过学者考证,“粽子是先民们祭祖与祭谷神求丰年的两种原始宗教文化崇拜形式的产物,并非始源于祭屈原。”
[5]
俗重五日,与夏至同。”[6]随着端午节的逐渐传播壮大,夏至节的许多活动被并入端午,所以唐宋以后人们只知端午节,夏至节已被人们逐渐遗忘。
唐代人制做的粽子不仅花样多,而且非常精致,有九子粽、百索粽、庾家粽子、粉团粽子等,九子粽就是用彩线将九个粽子扎在一起,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卷七说:“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在唐代,端午这一天宫廷的供膳中就有粽子,《唐六典》卷一五记载光禄寺为百官供膳,“五月五日加粽壹”,唐代还有射粉团角黍的游戏,即把制成的粉团角黍盛置在精致的盘中,轮流用细小的小弓,架上箭,射盘中的粉团粽子,射中者胜,可食;射不中则要受罚。此游戏在宫廷和长安贵族间流行。可见,到了唐代,端午节食粽子的习俗已经在北方流行,宫廷贵族与普通市民都已把粽子作为端午的节庆食品了。
三、端午节与龙舟竞渡
赛龙舟又称竞渡,是端午节最具有节庆气氛的集体竞技活动。因为必须要在多水之地才能进行,所以赛龙舟多出现在南方,晋代葛洪《抱朴子》外篇佚文曰:“屈原没汨罗之日,人并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朴水车为之,谓之飞凫,亦曰水马,州将士庶悉观临之。”可见在晋代已经有竞渡营救屈原之说。《荆楚岁时记》云:“是日竞渡。”注文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盖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也。”从注文可以看出,隋代杜公瞻的注解明显是引用了晋代葛洪对竞渡的描述。五月五日的竞渡本意是为了拯救落水的屈原,而实际上竞渡已经演变成了体育娱乐活动。把轻舟称为飞凫,把舟比喻为水车,把楫喻为水马,与陆地上的马拉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荆楚岁时记》注文又曰:“东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从隋代杜公瞻的这几句注解可以看出,他是比较认同竞渡源于吴越之地,认为屈原与竞渡无关。笔者也认为竞渡的最初产生与屈原没有关联,有出土的考古实物为证,1965年在成都发掘的战国时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就刻有赛龙舟场景的图案。但是杜公瞻认为竞渡源于吴越地区,笔者并不认同。荆楚与吴越分别处于长江中游与下游,都有广阔的水域,都具备产生竞渡的先天条件,所以过分强调竞渡在不同区域产生的先后是没有意义的。而事实上在战国时期,不仅吴越、荆楚一带有竞渡活动,河南、四川、云南等多水之地也有竞渡风俗。
隋代竞渡的场面异常壮观,“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其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7]从竞渡的热闹场景可以看出,它的娱乐性功能明显增强。到了唐代,竞渡又增加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召唤屈原之魂魄,刘禹锡《竞渡曲》自注曰:“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去古渐远,不闻`何在'之声,第相呼曰:`拿挠,拿挠'。”可见,唐代竞渡招魂不仅有仪式,而且还配有专门的图像。隋唐时期,由于水域条件的限制,北方几乎无端午竞渡之戏,隋代杜台卿在其专著《玉烛宝典》中说:“南方民又竞渡,世谓
可见粽子的出现要早于屈原。其实在
汉代已经有对粽子的明确记载,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卷七米部云:“糉,芦叶裹米也。”糉即粽。南朝梁时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引文记载的是东汉光武帝建武(公元25—56)年间,屈原的魂魄向长沙人区曲叮嘱祭品的事情,这段记载的传说色彩过于浓厚,我们不敢确信它一定发生在汉代。引文中粽子是以祭品的形式出现,后人往往把它作为粽子形制的最早记录,后世食用的粽子,形制与其相差无几。引文中谈到了两种不同形制的粽子,一种是用竹筒贮米,另一种是用大的植物叶包裹,然后用彩丝缠绕,古人认为彩丝有驱邪的作用。这两种形制在后世一直并存,因后一种容易煮熟或蒸熟而且便于携带,所以流传更广。这里说到用楝叶包裹粽子还需要具体分析,《尔雅·翼》卷九“楝”字注云:“宗懔引《风俗通》,以为`獬豸食,原将以信其志也'。”獬豸是先秦楚人崇拜的一种独角神羊,据说能分辨曲直,充当审判兽,又能决犹豫,定吉凶。信其志就是能满足尊奉者的愿望。在楚人看来用楝叶包裹粽子就能够驱赶蛟龙,而事实上古人食用的粽子是不用楝叶包裹的,因为楝叶的子和叶子都含有毒素,古人利用它来制造杀虫剂。《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端午正处于一年节气中阴阳交替的时节,(阴历五月初五,阳历一般在五月底到夏至之间)此时气候阴阳还不分明,故有包裹未散之义。到西晋时期,人们把粽子煮熟食用,而且五月五和夏至都可以食用。《荆楚岁时记》云:“夏至节日,食粽。”注曰:“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稯,栋叶插(头),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从注文可以看出,夏至节食用的是竹筒式的粽子,并举行一些驱鬼避恶的活动。由于夏至与端午在时间上大致相近,所以许多习俗的内容是重叠的,“仲夏端五,端,初也。
屈沉汨罗之日,并楫拯之。在北舳舻既少,罕有此事。”而端午竞渡的风俗在南方地区却愈加普遍,从唐代大量的竞渡诗就可以看出竞渡习俗的兴盛,张说的《岳州观竞》诗描写的是岳州(今湖南岳阳)的竞渡情景,刘禹锡的《竞渡曲》记载的是朗州(今湖南常德)的竞渡风俗,白居易的《竞渡》写于万州(今四川万县),卢肇的《竞渡诗》写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可见竞渡在隋唐时期已经成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竞渡从先秦时期的竞技活动逐渐演变成纪念屈原和拯救招回屈原魂魄的活动,唐宋以后竞渡更多的是一种娱乐竞技的体育活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萌芽于汉代。对于端午节的这三大要素,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屈原与端午节的关联,粽子与竞渡的产生最初与端午没有必然联系,最终因为屈原被民间传说化,后来才逐渐把粽子和竞渡说成是因祭祀和拯救屈原的产物。东汉末期和魏晋南北朝文人的渲染与民间相传的变异,粽子、竞渡、驱邪厌胜等原本与屈原无关的事项,都纳入在了屈原的名义下,最终把屈原的民间传说历史化,后世之人已经把这一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在唐代,端午节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无疑把屈原传说历史化进一步强化,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
在唐代最终确立。对端午节的三大因子分别进行具体的分析,能够使我们看清楚端午节的生成与定型背后遵循着历史的传说化与传说的历史化这一逻辑。把端午节的真实面貌予以还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传承与发扬的最基本工作。通过文化要素分析法对端午节演化过程的追溯,旨在揭示中国古代节日形成的普遍规律,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复杂奇怪的节日习俗,在当前倡导尊重古代节日的背景下,了解端午节的生成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节日文化的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1]闻一多.端午考[J].文学杂志,1947,(3).
[2]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J].齐鲁学刊,1982,(1).[3]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J].文史知识,1983,(5).[4][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9:3122.[5]孙永义.“端午”食粽屈原说源流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6][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1.[7][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897.
责任编辑:彭雷生
(上接第50页)
OnZhaoMeng-fu's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
XIAOShi-meng
(CollegeofLiberalArts,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Abstract:ZhaoMeng-fu(1254~1322),apainterintheearlyYuandynasty,advocating“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hadahugeeffectonthepaintingstyleintheYuandynasty.Therationalityofhis“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isexplainedfromZhao'ssituation,thepressureandculturalconflictwhichhefacedup.Theconclusionisthathis“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isnotonlyaproductofculturalconflictbutalsoanidealstrategytosolvetheculturalconflictatthattime.Keywords:paintingoftheYuandynasty;ZhaoMeng-fu;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culturalconflict
·53·
2009年4月第26卷第4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
Apr.2009Vol.26 No.4
端午节与屈原
焦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062)
摘 要:端午节最初与屈原是不相关的。端午节举行与屈原有关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汉代,是荆楚一带的地方性活动。屈原、粽子、竞渡作为端午节的三大基本文化因子,起初它们相互间是没有关联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屈原、粽子、竞渡这三大要素逐渐融合在一起,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到唐代才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节日。端午节这三大因素综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有关屈原历史的传说化和这一传说历史化的过程。关键词:端午节;屈原;粽子;竞渡;传说化;历史化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09)04-0051-02作者简介:焦海燕(1982-),男,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端午节又称作端五、端阳、重五、中天节等,节庆是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五。“端午”作为节名,最早出现在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注曰:“端,初也,谓五月五日也。”端为最初、开始之意。早期文献中,端午一般被称为五月五或仲夏。《荆楚岁时记》的注文云:“五月五日,又谓之端午”。唐代韩鄂在《岁华纪丽》卷三也称端午。可见,在隋唐时期,把五月五日称为端午节已经相当普遍。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设的节日,但是,由于它是由传说故事演化而来,所以学界对端午节的起源也颇有争议,众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民族对龙的图腾崇拜;张心[2]勤认为端午节始源于恶日;刘德谦先生认为端午节源于夏
一、端午节与屈原
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由于他多次逆言直谏,在楚怀王和楚顷王在位期间一再遭贬流放,后含恨投汨罗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由于屈原忠君爱国,再加上他的诗歌有极强的感染力,所以后世之人对其推崇倍加,司马迁对屈原敢于直谏的精神就非常赞赏,“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天才般的文学才华往往能引起后世许多文人政客的心灵共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前秦王嘉的《拾遗记》卷十记载:“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秦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和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可以看出,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还专门立祠,把他当作湘水中的神仙来尊奉,屈原已经由一个文化英雄演变成神话人物了。
关于屈原投河自尽的确切日期,司马迁没有记载。明确记载屈原死于五月五的文献是六朝梁(502—557年)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隋代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可见,关于屈原死于五月五这个日期在汉代及其以前在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六朝,隋唐及其以后也都沿用了这个日期。记载屈原与五月五有关联的最早文献是东汉末期应劭的《风俗通义》,《初学记》卷四《岁时部》引《风俗通》佚文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五色或五彩即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朱为红色,古人认为鬼怕血,用红色来象征血已达到驱鬼祛邪的目的,“故以五月五
至[3]。关于端午节具体的纪念对象,不同地域说法不一。东汉蔡邕在《琴操》中记载,山西地区的人民在五月五日纪念介子推;《曹娥碑》记载吴地百姓“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伍君即伍子胥;《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及《会稽典录》卷下则记载会稽人民在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后汉书》记载,苍梧郡人民在五月五纪念地方官陈临。其中端午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大,并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进一步传播,在唐代最终成为全国性的节庆,完全取代了其他各种说法。
笔者认为端午节起初只是一个地方性节日,在不同区域,端午的起源和纪念对象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史最终选择端午节以屈原为纪念对象,那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一历史事实,摒弃种种关于端午节的不同说法,研究以屈原为纪念对象,以赛龙舟和食粽子为主要内容的端午节,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尊重端午节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前提下,运用文化要素分析法,通过对屈原、赛龙舟、食粽子这三大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弄清楚这三大因子是在什么时间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三者怎样由最初的互不关联,最终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希冀通过这样的具体剖析能够对端午节的生成和定型最终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界定。
收稿日期:2009-02-20
·51·
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4]五彩丝、长命缕、续命缕、辟兵缯、五色缕、五色丝、朱索虽名不同但作用相近,其目的是为了祛病驱邪和延寿,应劭《风俗通义》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益人命。”虽然《风俗通义》把屈原与驱邪避疫的习俗联系在了一起,却没有说明其具体缘由。屈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忠君爱国的政治家,他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把他与驱鬼避疫纠结在一块,过于牵强附会。不过在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系列驱邪避疫的活动,在先秦时期就存在,这是人类对疾病与鬼怪做出反抗的一种具体体现,尽管手段并不高明,一直以来,驱恶厌胜是我国古代端午节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东汉末期的文献中已经把屈原与五月五的一些活动联系在了一起,至迟在东汉末期已经萌生了端午纪念屈原的迹象,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它的具体缘由。降以唐代,诗人文秀作《端午》诗来纪念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见,在唐代屈原无疑已是端午节的主角了。
二、端午节与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美食,因其最初包裹黍米形似尖角,所以又称角黍。传说是为祭祀屈原而制作的,但经过学者考证,“粽子是先民们祭祖与祭谷神求丰年的两种原始宗教文化崇拜形式的产物,并非始源于祭屈原。”
[5]
俗重五日,与夏至同。”[6]随着端午节的逐渐传播壮大,夏至节的许多活动被并入端午,所以唐宋以后人们只知端午节,夏至节已被人们逐渐遗忘。
唐代人制做的粽子不仅花样多,而且非常精致,有九子粽、百索粽、庾家粽子、粉团粽子等,九子粽就是用彩线将九个粽子扎在一起,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云:“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卷七说:“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在唐代,端午这一天宫廷的供膳中就有粽子,《唐六典》卷一五记载光禄寺为百官供膳,“五月五日加粽壹”,唐代还有射粉团角黍的游戏,即把制成的粉团角黍盛置在精致的盘中,轮流用细小的小弓,架上箭,射盘中的粉团粽子,射中者胜,可食;射不中则要受罚。此游戏在宫廷和长安贵族间流行。可见,到了唐代,端午节食粽子的习俗已经在北方流行,宫廷贵族与普通市民都已把粽子作为端午的节庆食品了。
三、端午节与龙舟竞渡
赛龙舟又称竞渡,是端午节最具有节庆气氛的集体竞技活动。因为必须要在多水之地才能进行,所以赛龙舟多出现在南方,晋代葛洪《抱朴子》外篇佚文曰:“屈原没汨罗之日,人并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朴水车为之,谓之飞凫,亦曰水马,州将士庶悉观临之。”可见在晋代已经有竞渡营救屈原之说。《荆楚岁时记》云:“是日竞渡。”注文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盖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也。”从注文可以看出,隋代杜公瞻的注解明显是引用了晋代葛洪对竞渡的描述。五月五日的竞渡本意是为了拯救落水的屈原,而实际上竞渡已经演变成了体育娱乐活动。把轻舟称为飞凫,把舟比喻为水车,把楫喻为水马,与陆地上的马拉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荆楚岁时记》注文又曰:“东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从隋代杜公瞻的这几句注解可以看出,他是比较认同竞渡源于吴越之地,认为屈原与竞渡无关。笔者也认为竞渡的最初产生与屈原没有关联,有出土的考古实物为证,1965年在成都发掘的战国时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就刻有赛龙舟场景的图案。但是杜公瞻认为竞渡源于吴越地区,笔者并不认同。荆楚与吴越分别处于长江中游与下游,都有广阔的水域,都具备产生竞渡的先天条件,所以过分强调竞渡在不同区域产生的先后是没有意义的。而事实上在战国时期,不仅吴越、荆楚一带有竞渡活动,河南、四川、云南等多水之地也有竞渡风俗。
隋代竞渡的场面异常壮观,“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其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7]从竞渡的热闹场景可以看出,它的娱乐性功能明显增强。到了唐代,竞渡又增加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召唤屈原之魂魄,刘禹锡《竞渡曲》自注曰:“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事见《图经》……去古渐远,不闻`何在'之声,第相呼曰:`拿挠,拿挠'。”可见,唐代竞渡招魂不仅有仪式,而且还配有专门的图像。隋唐时期,由于水域条件的限制,北方几乎无端午竞渡之戏,隋代杜台卿在其专著《玉烛宝典》中说:“南方民又竞渡,世谓
可见粽子的出现要早于屈原。其实在
汉代已经有对粽子的明确记载,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卷七米部云:“糉,芦叶裹米也。”糉即粽。南朝梁时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引文记载的是东汉光武帝建武(公元25—56)年间,屈原的魂魄向长沙人区曲叮嘱祭品的事情,这段记载的传说色彩过于浓厚,我们不敢确信它一定发生在汉代。引文中粽子是以祭品的形式出现,后人往往把它作为粽子形制的最早记录,后世食用的粽子,形制与其相差无几。引文中谈到了两种不同形制的粽子,一种是用竹筒贮米,另一种是用大的植物叶包裹,然后用彩丝缠绕,古人认为彩丝有驱邪的作用。这两种形制在后世一直并存,因后一种容易煮熟或蒸熟而且便于携带,所以流传更广。这里说到用楝叶包裹粽子还需要具体分析,《尔雅·翼》卷九“楝”字注云:“宗懔引《风俗通》,以为`獬豸食,原将以信其志也'。”獬豸是先秦楚人崇拜的一种独角神羊,据说能分辨曲直,充当审判兽,又能决犹豫,定吉凶。信其志就是能满足尊奉者的愿望。在楚人看来用楝叶包裹粽子就能够驱赶蛟龙,而事实上古人食用的粽子是不用楝叶包裹的,因为楝叶的子和叶子都含有毒素,古人利用它来制造杀虫剂。《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端午正处于一年节气中阴阳交替的时节,(阴历五月初五,阳历一般在五月底到夏至之间)此时气候阴阳还不分明,故有包裹未散之义。到西晋时期,人们把粽子煮熟食用,而且五月五和夏至都可以食用。《荆楚岁时记》云:“夏至节日,食粽。”注曰:“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稯,栋叶插(头),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从注文可以看出,夏至节食用的是竹筒式的粽子,并举行一些驱鬼避恶的活动。由于夏至与端午在时间上大致相近,所以许多习俗的内容是重叠的,“仲夏端五,端,初也。
屈沉汨罗之日,并楫拯之。在北舳舻既少,罕有此事。”而端午竞渡的风俗在南方地区却愈加普遍,从唐代大量的竞渡诗就可以看出竞渡习俗的兴盛,张说的《岳州观竞》诗描写的是岳州(今湖南岳阳)的竞渡情景,刘禹锡的《竞渡曲》记载的是朗州(今湖南常德)的竞渡风俗,白居易的《竞渡》写于万州(今四川万县),卢肇的《竞渡诗》写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可见竞渡在隋唐时期已经成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竞渡从先秦时期的竞技活动逐渐演变成纪念屈原和拯救招回屈原魂魄的活动,唐宋以后竞渡更多的是一种娱乐竞技的体育活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萌芽于汉代。对于端午节的这三大要素,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屈原与端午节的关联,粽子与竞渡的产生最初与端午没有必然联系,最终因为屈原被民间传说化,后来才逐渐把粽子和竞渡说成是因祭祀和拯救屈原的产物。东汉末期和魏晋南北朝文人的渲染与民间相传的变异,粽子、竞渡、驱邪厌胜等原本与屈原无关的事项,都纳入在了屈原的名义下,最终把屈原的民间传说历史化,后世之人已经把这一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在唐代,端午节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无疑把屈原传说历史化进一步强化,以屈原为纪念对象的端午节
在唐代最终确立。对端午节的三大因子分别进行具体的分析,能够使我们看清楚端午节的生成与定型背后遵循着历史的传说化与传说的历史化这一逻辑。把端午节的真实面貌予以还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传承与发扬的最基本工作。通过文化要素分析法对端午节演化过程的追溯,旨在揭示中国古代节日形成的普遍规律,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复杂奇怪的节日习俗,在当前倡导尊重古代节日的背景下,了解端午节的生成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发挥节日文化的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1]闻一多.端午考[J].文学杂志,1947,(3).
[2]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J].齐鲁学刊,1982,(1).[3]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J].文史知识,1983,(5).[4][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9:3122.[5]孙永义.“端午”食粽屈原说源流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6][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1.[7][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897.
责任编辑:彭雷生
(上接第50页)
OnZhaoMeng-fu's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
XIAOShi-meng
(CollegeofLiberalArts,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Abstract:ZhaoMeng-fu(1254~1322),apainterintheearlyYuandynasty,advocating“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hadahugeeffectonthepaintingstyleintheYuandynasty.Therationalityofhis“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isexplainedfromZhao'ssituation,thepressureandculturalconflictwhichhefacedup.Theconclusionisthathis“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isnotonlyaproductofculturalconflictbutalsoanidealstrategytosolvetheculturalconflictatthattime.Keywords:paintingoftheYuandynasty;ZhaoMeng-fu;ancientartisticconception;culturalconflict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