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

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

均衡竞争、资源配置最优

2.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

主导产业理论,6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各是 ,主导产业序列不可以任意变更,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

3.简述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与劳动成本,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费用最小的地点。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运输区位法则。②劳动区位法则。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4.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地区要素禀赋、需求结构导向、地区间经济联系、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4.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总结出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库兹涅茨法则。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其上升的速度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在服务业内部,无论在产值结构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趋向,但上升速度上与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

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6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求生活质量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同。

每个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主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带动经济增长,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变更,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本来就是一个产业经济部门形成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是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其原因在于主导产业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引进新的重要技术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只能是产业经济结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使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以突出理论研究为特征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2.(1)吸收和融合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

3.(2)在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化与经验性的平衡

4.(3)在运用博弈论方法之后实现了理论模式的创新

4.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的成本,潜在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5.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答: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5.试论述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理论P142

1.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

均衡竞争、资源配置最优

2.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

主导产业理论,6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各是 ,主导产业序列不可以任意变更,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

3.简述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与劳动成本,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费用最小的地点。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运输区位法则。②劳动区位法则。③集聚(分散)区位法则。

4.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地区要素禀赋、需求结构导向、地区间经济联系、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4.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利用经济统计学原理,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总结出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库兹涅茨法则。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在产值结构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的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其上升的速度不一致。与产值的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基本稳定或上升相当缓慢。在服务业内部,无论在产值结构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与工业部门一样,具有上升趋向,但上升速度上与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要大于产值相对比重。

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

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6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求生活质量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同。

每个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主导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带动经济增长,主导部门序列不可任意变更,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本来就是一个产业经济部门形成的过程。现代经济增长是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其原因在于主导产业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向效应)引进新的重要技术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只能是产业经济结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使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以突出理论研究为特征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2.(1)吸收和融合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

3.(2)在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化与经验性的平衡

4.(3)在运用博弈论方法之后实现了理论模式的创新

4.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可以是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市场,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的成本,潜在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5.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答: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5.试论述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理论P142


相关文章

  • 产权与制度经济学
  • 简答题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的区别在哪里 在新古典体系中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纪人是作为一个无处不在的隐含前提而存在的,并未展开具体分析.虽然简化前提的自利性假设有利于绕过复杂的情况对经济问题分析的干扰,但现实情况要 ...查看


  •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林毅夫 1995年10月我应贵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之约,撰稿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发表了一篇<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短文,倡言以规范化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本土的经 ...查看


  • 威廉刘易斯
  • 06世界史(研)李锦荣 06204039 威廉刘易斯 1. 经济学家简介: 威廉·阿瑟·刘易斯是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他于1915年1月23日出生在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现为圣卢西亚共和国)一个黑人移民的家庭. 1932年, ...查看


  • 转轨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调控政策的效用分析
  •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背景对传统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在修正的模型框架内,依据不同的假设条件,利用图形分析分别阐述了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与局限性,同时文章依据修正后模型所含方程组提出并证明了两个命 ...查看


  •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转型
  •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转型: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经济学1班 130152193 陈亚军 摘要: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 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但是在国际贸易形态丰富多元的今天,比较优势理论显然无法结识当今贸易形态 ...查看


  • 8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 陈世清: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 原载:大公网 西方经济学线性思维为本质特征的研究范式使经济学成不了一门科学,只能使经济学成为假说或有用的工具.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者不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原因. 经济学研究范式就是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查看


  •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 作者:朱华友丁四保高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90-06: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6-0001 -05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 新经济地理学不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其研究 ...查看


  • 发展经济学主要人口流动模型及评述
  • 发展经济学主要人口流动模型及评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现代工业生产为主,社会的空间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社会发展初期,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它是相对土地密集型的,要求从事农 ...查看


  • 新贸易理论评述及对中国外贸的借鉴意义
  • 2010年2月总第474期第02期 经济论坛EconomicForum Feb.2010Gen.474No.02 新贸易理论评述及对中国外贸的借鉴意义 文/徐元康 [摘 要]本文将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介绍了新贸易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