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推敲]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9、推敲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演一演这个故事。

二、检查复习情况

1、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归纳小标题的?

(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感悟贾岛

1、师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发展。要读懂故事,关键是把握好人物形象,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因此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2、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到7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个怎样的贾岛?圈画出有关语句,写批注,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3、交流:我们按故事的顺序来说说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指板书)

预设(一):即兴写诗部分

(1)生:这是有情有义的人。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2)生:贾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故事中的贾岛受月夜美景的激发,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3)师:根据同学的发言,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贾岛?

(4)师:这是怎样的美景啊,请用朗读体现出来。

指名读 - - - -评读 -- ----女生读

预设(二):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师:同学们在故事的即兴写诗部分就有这么多感悟和发现,真不错。老师非常期待大家接下来的发现。

(1)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生: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随机问什么叫吟哦?吟哦什么?)

(3)生:从这里可以还看出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

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4)生:从这一句“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而贾岛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失态了。可见他斟酌字眼非常专心,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了。

(5)谁能通过你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痴醉的贾岛。让我们先练一练。

(6)表演(作骑驴状,边走边吟哦诗句,还不断做推敲的动作。)

生评价(从三方面:沉思的表情 反复做推敲的动作 低声吟哦)

(7)师: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他的这种痴迷的呢?(板书 严谨认真 锲而不舍)

(8)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可见他真的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了。)

(9)师评价:你能结合生活谈得很深入。这么大的声音他竟然听不到,说明他是何等的沉迷,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真是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啊。

(10)齐读

(11)生: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12)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四、走进贾岛

1、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作诗,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

2、看了贾岛的介绍,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预设(生:贾岛是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的人。)

3、同学们,你们看他有一个雅号,叫—— “苦吟诗人”。

师:是的,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投影出示: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4、 师:(自由读—配乐二胡曲《听松》读—齐声读)这首五绝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你们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同学们,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五、感悟韩愈

1、故事主人公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晰,还有一个配角也很重要,他就是——韩愈。那他是一个怎

9、推敲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演一演这个故事。

二、检查复习情况

1、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归纳小标题的?

(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感悟贾岛

1、师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发展。要读懂故事,关键是把握好人物形象,课文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贾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文字、通过贾岛的一言一行来反映的。因此需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感悟、去发现——

2、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到7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个怎样的贾岛?圈画出有关语句,写批注,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3、交流:我们按故事的顺序来说说贾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指板书)

预设(一):即兴写诗部分

(1)生:这是有情有义的人。书中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尽管山路崎岖,月色朦胧,李凝家难找,但他仍然坚持。

(2)生:贾岛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故事中的贾岛受月夜美景的激发,即兴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

(3)师:根据同学的发言,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贾岛?

(4)师:这是怎样的美景啊,请用朗读体现出来。

指名读 - - - -评读 -- ----女生读

预设(二):斟酌文字 韩愈解疑

师:同学们在故事的即兴写诗部分就有这么多感悟和发现,真不错。老师非常期待大家接下来的发现。

(1)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贾岛。

(读课文中的段落)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2)生:贾岛为了一个字不断做着动作,反复思考吟哦,斟酌用哪个字更恰当,说明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人。(随机问什么叫吟哦?吟哦什么?)

(3)生:从这里可以还看出贾岛是一个专心致志、追求完美的诗人。你看,一首小诗只有一个

字不够妥帖,他就这样反复推敲,不知不觉,连进了长安城都不知道。

(4)生:从这一句“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而贾岛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失态了。可见他斟酌字眼非常专心,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了。

(5)谁能通过你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痴醉的贾岛。让我们先练一练。

(6)表演(作骑驴状,边走边吟哦诗句,还不断做推敲的动作。)

生评价(从三方面:沉思的表情 反复做推敲的动作 低声吟哦)

(7)师:是啊,他就是这样一位创作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诗人。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他的这种痴迷的呢?(板书 严谨认真 锲而不舍)

(8)生: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我在电视上看到,京城大官的仪仗队是何等的威风,鸣锣开道,这么大的声势贾岛竟然都不知道,还闯进了仪仗队中。可见他真的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了。)

(9)师评价:你能结合生活谈得很深入。这么大的声音他竟然听不到,说明他是何等的沉迷,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真是一个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人啊。

(10)齐读

(11)生:从文中贾岛“连连点头”也可以看出他虚心好学,有礼貌。

(12)师:故事就应该这样来体会: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当中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够读出人物的形象、读出人物的性格来。

四、走进贾岛

1、历史上的贾岛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请看他的生平介绍——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后诗学韩愈,因诗出名。作诗,贾岛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诗中字而茶饭不思,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他曾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其创作精神感人之深。贾岛的苦吟,不仅仅局限在炼字,还在炼意、炼句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

2、看了贾岛的介绍,你对他又有哪些新的感受呢?

预设(生:贾岛是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的人。)

3、同学们,你们看他有一个雅号,叫—— “苦吟诗人”。

师:是的,贾岛以他对诗的执着追求,以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以他苦思苦吟的实践,锤炼出许多精品,从而在诗人辈出的唐朝有了一席之地。谈到他的创作体会,不能不读一读他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投影出示: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4、 师:(自由读—配乐二胡曲《听松》读—齐声读)这首五绝意思是说,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后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你们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同学们,你们说,他流出的是什么泪啊?

师: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事业的成功,不下一番苦功怎能行呢?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贾岛,这就是走进我们心灵的贾岛。

五、感悟韩愈

1、故事主人公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晰,还有一个配角也很重要,他就是——韩愈。那他是一个怎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