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本学期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特意选择了这篇课文进行教学,重点讲读“潮来时”的情形。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在读的片段里我让学生先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和谐的气氛和环节设计中学生很自然地又学到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技巧──带上动作表演读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称得上独具匠心,效果很好。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实施并落实语文五好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如齐读、男女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如让学生谈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落实五好目标中的“朗读好”。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里,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道填空文段让学生口头回答,同时也落实学生的“口才好”,更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三、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音和录像手段。首先播放江潮来时的录音,有闷雷滚动的声音,也有山崩地裂的响声,让学生想象,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达到“入境”的效果。接着播放潮来时的录像,第一次整体观潮,对大潮先有感性认识;第二次结合有关语句相机观看录像,让学生感受观潮
时的气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可以说,这节课的情境教学法落到实处,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学生在通过听力训练时明白了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这一难点也得到突破。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句子比较、背文方法的指导、成语积累的训练就稍嫌不足了。我想可能是我教学设计安排的容量是否过多,因时间的问题我在教学时就临时作了一些调整或缩简,以后在设计和教学中还需注意到这些因素,毕竟设计时可能总想到要尽善尽美,但实施起来还是会有很多的变数。另外略显不足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玉有瑕疵,人无完人。通过了这次教学,有满意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但它们都将是我的收获,我的所得。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
《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课时,我紧紧抓住“神奇”这条主线教学时,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由于本篇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整体印象比较明确,并且在我的引导下,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细品课文体会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使学生内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这节课教完了,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如:本节课在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上体现的较弱,如果能进一步加强词语的理解,对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主旨有更大的促进作
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在补充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上比较有限,课堂上对文章内容的相应扩展和延伸,会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其神奇与壮丽,并且使得课文的知识量也有一定的扩充,更能激发学生课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将课堂进行无限的延伸。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叶茂,众写欢乐歌唱。作者巴金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自然景观。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这个信息渠获取资料、运用资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要创新,首先要紧随时代步伐。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不仅渴望了解作者,更想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树、那鸟。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以不断激发。其次,多媒体组合,优化课堂教学。这样,不但使教学媒体更加简洁,便于操作,而且使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优化。这一系列媒体的使用,既直接为学生理解课文起了辅助作用,又有效地创设了符合课文原意的特定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文本身就有语言形式上的美,并从中可以展开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并结合生活实践受到没的感染,培养了审美的情趣。这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饱满的情感,培养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乐趣。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教学中将学生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我既是树,你既是鸟,树鸟相互欣赏,形成整体。最后,在课堂中倡导学生充分朗读,自主体会,独立创作,力求体现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致使学生在读文时读得不够充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没有充分展开,使学生未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火烧云》教学反思
在准备《火烧云》一课教学时,我想,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于是,我提前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位同学课前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至第七片自然段,并根据文中内容加以联想一车幅火烧云变化中的图形,以备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第二天,学生们都带着自己的画兴高采烈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展示自己作品快乐时刻的到来。
我开篇先在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让学生从表象识别霞光和火烧云,这样有了鲜明的图像,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再丰富学生表象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加工、改造、夸张、连接,使学生建立大胆想象的心向和态度。接着,在学生能读课文后,我又板书:“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行字。然后我开始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画的火烧云,从中挑选出几幅画得较逼真可爱的“火烧云”上讲台展示,再找个别学生按照课文中作者描绘火烧云的方法来讲一讲这几幅画的内容。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表现欲,使他们活跃起来,而且加强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了充分发挥言语描述对想象的指导作用,使想象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来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和精确。我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适时给出“附加题目”。我要求他们抛开图画,再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火烧云发展的这一顺序,加以丰富的想象,用其它动物或植物来形容火烧云的形状。随着学生同桌间的小声而激烈的讨论,形象的描述开始了。学生们有的说像抓鸡的老鹰、像下山的猛虎、恕吼的雄狮,有的说像游动的火龙、像啼鸣的公鸡、像飞舞的火凤凰,还有的说像龟背竹、像月季花、像一片红叶„„学生们一个个争着举手,抢着要说,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
且不论学生的比喻是否恰当、学生的语言是否精美,但明显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滞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反思
作文的教学在本次值得反思,我提前一周让学生收集自己曾经旅游过的景点的资料(这样要求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目标明确的搜集资料,而且有助于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回忆自己当时的亲身经历,为写作选材作准备)并要求制作资料卡,对资料进行初步过滤。接着,我利用连堂进行作文教学,先请了二十多位资料搜集全面的同学把他们想介绍的景点都写上黑板,然后让同学们点名“我想听听某某同学的介绍”,让“小导游”们上台介绍他们的景点,同时,老师相机在一旁点拨、提问,有意引导同学留意选材。最后,老师才介绍“如何写景”的几种不同结构、方法。
虽然,用了整整两节课来进行作文教学,但我觉得值得,在孩子下笔前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养成下笔三思的作文习惯。
《语文园地一》教学杂谈
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稍有颠倒,表意则变。“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则有天渊之别。“读书死”、“读死书”、“书读死”、“书死读”“死读书”好象都说得通!以至其任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巧夺天工,憾人魂魄!汉字不同的排列叠加,可以变幻出一个个全然不同的意境。其美妙,令人陶醉。
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趣味语文中,有一种瓷杯,杯盖上的五个字:以可清也心 这五个字按顺时针方向读,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如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这些平平常常的汉字,组合在一起,真是别有情味,美妙至极。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这两首诗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让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二句诗在现实生活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这二首古诗中出现的“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二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意义深远,如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学了以后,不少学生已经能灵活运用。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此时,我才意识到深入文本,高于学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虽然整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对个别内容的不完全理解,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安排这个环节,我会以为所有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了,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通过这个环节,也使我反思了学生“指图介绍爬山虎的脚”一题比较生疏的原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学生没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如果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
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的变化。
教师在备课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估计过高。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较常见,我以为学生对爬山虎比较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没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过实践证明,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在学习本文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者是通过长期细致而又专注的观察,才会笔下生辉,将蟋蟀的生活习性写得如此细腻传神,在学文的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观察品质。此外,让学生在研读课文时,感悟拟人手法对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这样的写作方式。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能进行寻根刨底、锲而不舍的的探求的求知品质。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魏格纳这一品质,学习课文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对“他发现了什么?发现后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两个问题进行研讨。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同时发现课文所阐述的道理。
《口语交际·我看到了》教学片段及反思
【情景说明】
《我看到了》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一次口语交际课。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教材中的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而右下图,通过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
本单元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选编课文,除了此次口语交际课以外,还安排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这些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力在提高学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我根据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特点,采取在小组内开展比眼力的方式进行教学,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然后在班上交流小组同学的发现、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评选出“独具慧眼”奖、“灵牙利齿”奖等。本案例就是我在执教此次口语交际课中的教学片段,由此,引发我深思:口语交际课如何与习作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因为只有留心观察事物,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才能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达到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并对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过程】
一、片断一:善于倾听 引导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件礼物,准备把它们送给课堂上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同学们想得到老师的礼物吗?
(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想!课堂马上安静下来,大家都用好奇的眼光盯着我,急切地想知道我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在黑板上分别展贴了课本上的三幅画。)
师:看见了吗?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哎呀!不过是三幅画嘛!可是我要提醒你的是,这可不是三幅普通的画,每一幅里面都蕴藏着奥妙呢!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今天要来开展一次有趣的比眼力活动„„
生:(迫不及待地)老师,我知道,我看出来了。
(还没等我说完,部分思维活跃的孩子就举起了小手,一副急欲表达的样子。)
师:那好吧!你们说说都观察都了什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没有压制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抛给了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
生1:我发现第一幅图虽然乍一看上去是一棵树,但我仔细一看,发现树下还有两个外国老人的头像。
生2:第二幅图最简单,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两侧阴影是一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白色部分就是一个花瓶。
生3:我看见第三幅画就是一个小女孩的侧面像。
生4:(异口同声地)不是!不是!我还发现第一幅图有三个人头„„
生5:不,是五个人头。
(教师故做吃惊状。有些学生感到十分疑惑,为有五个人头像而惊讶。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我并没有阻止,因为我知道观察和发现之间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需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唯一的途径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细心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师:同学们,观察一件事物,要有所发现的话,必须要善于思考,细心观察,还可以请学习同伴帮忙。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看图,然后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说说一开始观察到的是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说说观察后的感受。小组成
员当小裁判,在组内评一评: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得最清楚、最精彩,评出“独具慧眼”奖和“灵牙利齿”奖。最后,派最有实力的选手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开始,我在小组间巡视,倾听他们的观点,孩子们时而进行激烈的辩论,时而进行仔细的审视,时而愁眉不展,时而面带笑靥。按照我提出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他们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怕落后似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与发现之中。此时此刻,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二、片断二:展示交流 受益匪浅
(小组活动结束,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这次显得更加自信了。)
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你们各个小组的观察结果吧!
生1:第一幅图,我们组的同学首先只看到了一棵枯树的下面有两个老人的头像,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树的枝丫中还藏着八个头像,一共有十个头像;第二幅图,我们的观点和刚才的那位同学观点一样,阴影部分是相对着的两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留出的空白部分是一个花瓶;第三幅图,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奥秘,除了小女孩半身像以外,还藏着一位老妇人的头像。
师:(惊喜地)你们组的同学们真是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前面一个同学发现的基础上有了一个飞跃,你们组可以获得“独具慧眼”奖。
(这个小组的同学兴奋不已,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全班同学都为他们鼓掌。)
生2:老师,我可以比他说得更清楚、生动些。
师:好呀!请吧!
生2:(走上讲台,借用黑板上的挂图,边说边指点。)第一幅图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一眼就可以看见两位白发苍苍的外国老人,他们可能是夫妻,正相视而笑呢!经过全组同学反复地看,结果发现左上方的树叉中间,隐藏着三个戴帽子的男人头像,有的脸上布满皱纹,有的脸上有胡须,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发现树顶上还有两个老人的头像,一个戴着眼镜,光头的,一个高鼻子,有浓浓的胡须,头发花白;同样,右边的树枝中间,藏着三个男人的头像,其中有两个戴着眼镜和帽子,中间一个目光炯炯。那么,整个这幅图,枯树上藏着十个头像,五个戴帽子,三个戴眼镜。我们觉得观察真的很有趣。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大家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好的肯定,你的回答确实很精彩。
生1:他不仅说出了自己观察的结果,而且观察的过程说得很有条理。
生2:他还把每个头像的样子都叙述得很具体生动。
生3:还说出了观察的感受。
师:我认为你们组可以获得“灵牙利齿”奖。
(再次掌声响起,其他组毫不示弱,争先恐后地举手。)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能总结出自己的观察方法吗?
生1:观察要仔细、耐心。
生2:要反复地看。
生3:要从不同角度看,比如第三幅图就是这样,要不然的话老妇人的头像很难发现。
生4:“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很重要。要学会综合采纳别人的意见。
生5:观察还要加上丰富的想象。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次有趣的观察,你有哪些感受?
生1:我觉得观察生活很重要,有观察才会有所发现。现在我明白了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生动、具体了。
生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以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写出好的文章来。
生3:我也是的。从前,我写作文时老是觉得无话可说,那是因为观察不够仔细,从今以后,我要认真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
生4:观察要细心,要耐心。我刚才一开始说只有三个头像,结果后来找到了10个头像,看来以后没有观察清楚,不能随便下结论。
生5:我要把这3幅图带去考考我的妈妈。因为她平时总批评我不爱观察生活,而她呢是“火眼金睛”,什么都蛮不过她的眼睛。看她这回能不能赢我。
(哈哈„„全班同学都沉浸在观察带来的乐趣之中。)
(总结评奖)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课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观察到的内容”和“观察后的感受”中,通过设计在小组合作中比眼力这一活动来逐步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们在无拘无束地教学环境中自由表达,妙语连珠,感慨颇深,达到了教材编写的目的。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同学们都认识到:为了更好地写作,观察很重要,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课标中还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了自由表达的氛围,激发了个性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了一个双向互动的交际平台。
其次,交际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训练上,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习惯,锻炼了学生把话说具体生动的能力,让学生品尝到了观察带来的乐趣。
再次,将口语交际课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善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这是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衷地感慨,这比教师平时生硬地说教好得多。
最后,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是在轻松的娱乐活动中进行的,课堂是轻松活泼的,而学生的收获是很多的。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很美,我在教学时改变了以上教学设计的思路,抓住一些重点词展开:
1、请学生读课文,找出写花园景色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漂香
白雪一片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绽出绿芽 开出花朵
教师有序地把上面这些词排成四项。
2、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读读这些词语。问:这些词有什么不一样?再读课文:花园的景物变化与什么变化有关?(与主人、孩子地态度有关。第一次巨人出去旅行,孩子们再巨人地花园里快乐地玩耍,所以一片春天美丽地景象。第二次,主人搭起围墙不让孩子进花园,花园没有了春天。第三次,孩子从破损地围墙进入花园,被巨人驱出,花园就
变得荒凉,最后一个小男孩指出,让那位巨人明白了,花园又是一片春天得景象。紧紧抓住这些花园景色的词帮助学生理解、朗读、体会。那位巨人明白了什么?围绕“任性、冷酷“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
《幸福是什么》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学生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令任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无一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的大量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第一次读完这篇童话,第一感觉是淡淡的伤感和感动,是因为结局的不完美吗,还是被鸟儿和大树的友情震惊了?但深入地读下去,发现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很多,学生的理解可能也不太一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学习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要不脱离文本的本意就可以了。所以我确定了一条一元带多元的情感主线: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其它主题作为副线而存在。
《新课标》中有这么一段话“阅读教学是教师 、学生、 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怎么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的真诚对话。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以读促悟。抓住三个主要场景,分别是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那么学生在朗读时,我思考的是教师的评价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学生生命潜能的激励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如:“你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的收获。”“老师听出了你们心中的那份焦急。咱们一块读好吗?”“老师深深地被你们的朗读打动了”。“同学们,你们真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呀”„„等等。这些激励的话讲了以后,学生也跟着进入了角色。准备好一百顶高帽子给孩子戴,孩子的心是可以利用的,课堂上充分利用孩子好胜、好表现自信的心理,来创造我们的课堂奇迹。但由于初站讲台,教学经验不足,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对于学生突发的回答,有时候只能是“好的,不错,是的”这些苍白无力的话语,一时间不能脱口而出,“得心应口”,所以我觉得,作为新教师,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你的评价语,也就是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这节课的初衷是读课文时的一种感动,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更为作者为我们设下的那么多的情感空白。小鸟的那份执着和忠贞,友情和诚信,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我一遍遍地与文本交流对话,一遍遍地在交流中感动着自己。因为我明白,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动,学会了“用眼睛吃东西”,用精神来营养自己。那么看到真,会去追求,看到善,会感动,看到美,情感就丰富了,心灵就充实了,趣味就提高了,素养就全面了,人格就健全了。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统一了。或许正因为这样,使我犯了一个隐形的错误,自己课堂上说的话太多了,教师引导这个度没把握好,导的太多,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我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思想的橱窗。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我让学生读,让学生变成小鸟读,学生提问:“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鸟儿为什么两次都盯着灯火看了一会?这两次有什么不同?”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适当引导。这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练笔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上完课后我思考过:我是以小鸟的两则日记导入的,最后以悬疑结尾,去年的树不存在了,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7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设计目的是首尾呼应,留给学生思考空间。那么我整个教学是不是可以围绕着这两则日记展开呢?提出大问题:这两则日记表面看似内容相同,那么究竟是不是一样呢?读课文,想想两次写日记的心情。从而导出鸟儿第一次给大树唱歌并告别的对话,第二次对着灯火给大树唱歌并告别。以这两条线展开,由于缺少教学经验,怕围绕着大问题进行教学,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很想知道按这样的设计进行,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人需要用丰富的表情去面对生活,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是这篇童话故事所蕴涵的哲理。为了引领学生感悟这一道理,教学时候,我通过让学生品读小木偶因只会笑而遭受的不幸,在体验他的不幸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故事后蕴涵的道理。另外,课文中还有许多表示不同情感的词语,让学生品读这些词语,以积累表达不同情感的各种词句。
语文园地三反思
让孩子们“编”自己的童话为何变成“套”他人的童话
开学初,拿到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快速浏览了各单元的习作内容,一心以为第三单元的“写童话”是最好写的。没想到真到了让孩子们写这一内容时,我不但是大失所望,甚至可以说是震惊。两个班87位同学,只有10个同学是属于自己编的,其他同学都是去套、去仿、去搬他人的童话。更不乏明目张胆把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童话”“据为己有”的,有些则“改头换面”,人家“龟兔赛跑”他就“蜗牛与花猫跑步比赛”。如法“炮制”的大有人在。所以,我只能用“震惊”一词形容我内心的感受。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呢?苦恼之余,我查根源找对策。
学第三组课文,配合单元主题,我有意识的布置孩子们课外去阅读各种童话读物,课前5分钟好书交流,和他们分享了不少出自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精彩故事。作文之前,我还利用早读课,带他们一起读一些选自作文选里的童话习作。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孩子们多积累,多感悟。为他们的从读他人童话作品到写自己的童话作品搭台阶做铺垫。但我有点纳闷,是否我这样做把学生引入歧途?还是这些经典童话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定势了他们的思维?一旦让他们自己编童话,他们就潜意识的受了影响,跳不出他人的条条框框?
再则,学生动笔写作之前,按语文园地三的要求,我安排了口语交际──讲童话,可以讲自己编写的童话,也可以讲课外读到的童话。当时大部分学生都是讲课外的,我没意识到有何不妥。其实现在回想,当时我就应鼓励他们多讲自己编的。在他们讲完童话故事之后,我就趁热打铁,简单的进行了作前指导,给了一些内容提示,就让他们动笔了。因为对“学情”估计不足,学生动笔之前,我也没严肃强调:一定是自己创编,严禁抄袭。我想这也是问题关键所在。另外,当初给了内容提示之后,我也不应着急,还应再给时间学生,让他们去想去编,而且一定要他们讲。后来的习作他们出现那么多人去搬去套去仿去改他人童话,估计是他们自己编童话故事时想不开去,苦于编不出编不好,于是他们为图省事,就走上“邪路”了。说来说去,应该是我在指导学生“想开去”方面做的工作不够吧。
苦恼过后,我知道怎么去“补救”。我想,有了“前车之鉴”,通过评讲指导和再次指导,再让孩子们重写,相信我能看到更多属于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童话。
《白鹅》教学反思
骆宾王的《咏鹅》赞美了白鹅色彩的美丽和姿态的优雅。而这幅画的作者丰子恺先生,他在绘画、翻译、音乐、书法、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散文和漫画。在画中向我们不仅展示了美丽、洁白、傲然的白鹅,还用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白鹅。所以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篇课文中有大量地生词,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都用得十分传神。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以理解词语作为突破口。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白鹅形象,了解白鹅特点。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也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最后学生学习时通过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的特点。学生表演、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
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白公鹅》教学反思
《白公鹅》一课重在与《白鹅》一课比较。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这堂课我较大的收获:一是课文插图的利用。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二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猫》和《白公鹅》两课中,我都教写作方法。两次都是先让学生找,但两次都发现学生很难找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说了出来。经过这次课,我感觉到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课文的难度高;二是学生预习不充分;三是我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语言、表情不够丰富,并且我太着急了,在一两个学生的回答达不到要求时,我会自己说出答案,这也可能与学生发言不积极,我问不下去有关。其他老师建议我对于某些不难的问题,可以对学生多引导;对于某些较难的问题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但仍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猫》教学反思
老舍的这篇猫其实特别有味道,可当我一拿到这篇文章时却有些矛盾了,总觉得自己也被困住了,于是在纸上写了写这篇文章的脉络是怎么样的。
第一课时主要讲授了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具体感受猫的性格古怪。预设中是让学生初读课文,初读之后具体感受大猫是怎么样的,因为后面写道满月的小猫很可爱,所以顺势让学生说:你是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老舍印象中的大猫,学生说到了古怪,然后让学生顺势找一找哪些地方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然后随机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古怪是从哪些地方体现的,在学的过程当中顺势引导学生,既然如此古怪的猫,那老舍爷爷是不是不喜欢,学生肯定会说不是,再让他们找找哪些地方是体现作者对猫的喜欢的。
第一课时下来,我没有具体的介绍老舍,这是我的疏忽了。不过开始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在我问:是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老舍印象中的大猫?我的学生前面几个几乎感受不到古怪,的确有些在我的想像范围之外,庆幸的是最终还是有同学说出来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我上的太过快了,而且板书没有太多,如果我在开头分段时就把板书等写上去,把猫的性格古怪的具体体现写出来,也许效果可能会更好。在那个“说它„„可是”这个句型的训练时也不是特别突出,只是简单的讲了讲,读的也不太多,或者说只是为了读而读,不是因为有目的的去读。
第二课时时,再把上节课有些内容补了上去,总体感觉有些牵强。
《母鸡》教学片段与反思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训练目标,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心,获得阅读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 朗读 目标 方法
【正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时会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能在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有多种存在的方式,从理解的程度看,可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读书的方法看,可分为朗读、默读。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极有效的途径。
《母鸡》一课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赞美了母鸡的伟大,表达了对母爱的的赞扬。全文语言通俗流畅,内容浅显易懂,但课文主旨又意蕴深远。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读,既是目标,又成为了很有效的方法。
〖片断一〗
板书:
母鸡
师:认识母鸡吧?
生:认识。
师:请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母鸡。
生:母鸡是下蛋的鸡。
生:母鸡下完蛋总咯咯叫。
师:你喜欢母鸡吗?
生:(喜欢或不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范读,生小声伴读。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先是很讨厌母鸡,后来发现了母鸡很伟大,就喜欢母鸡了。
生:我发现了母鸡像人。
师:像谁?
生:它会很拼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师:生活中谁就是这样的人?那个人我们叫她什么?
生:母亲。
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和老师同读课文,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读时,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对课文是满怀期待的。若教师能很恰当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带着这种阅读期待阅读,学生就能较好地投入进去,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事实证明,通过这一步,学生是能完成理解课文内容这一任务的,甚至能隐约触摸到课文的主旨。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而将课文掰得碎碎的,细细地讲给同学听。其实,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感悟能力,而且这种感悟能力越练越强,不练则会逐渐退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大胆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由体会文本,获得阅读感受。
〖片断二〗
师:本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他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他笔下的母鸡就像活的一样。请你再来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精彩的描写,说说你喜欢哪些段落或句子,品一品,再读给大家听。
生1:我喜欢这一句。(感情朗读: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我家的母鸡就是这样的。
生2:我喜欢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师:对,它真是欺软怕硬的家伙!
生3:我喜欢这一句。(感情朗读: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母鸡其实很可怜的。
„„(共有6个学生读了。)
师:大家品得都很好。我想有一句话可能是大家都喜欢的,那就是„„
生:(大部分学生参加齐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师: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还讨厌母鸡吗?你还有什么收获?
这个环节本来是指导朗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经过教师的指导就能较准确地把握到语句的感情基调,很到位地完成了朗读训练并加深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当然,这说明学生具有较好的朗读功底,反映出教师平时的训练较为扎实,但另一方面也证明,部分学生通过自由品读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像本课这样的情节较简单、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而且词句通俗易懂的文章。读,在这里既是目的,又是方法。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读,特别是反复诵读,能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读的训练与使用。
《语文园地四》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习作】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说、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是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应相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1、利用课文导入:我们已经读了几篇写小动物的文章,你能简单地说说它们的特点吗?为什么我们如此了解它们的特点呢?就在于作者抓住了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来写。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能告诉大家它有什么特点吗?通过交流打开学生思路。
2、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然后让想说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相互交流这种动物的特点。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说,可以说外形,可以说脾气,也可以说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小组推出代表在班上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把握,还可以评价表达的方式、用词等。
4、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注意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如,《白鹅》《白公鹅》《猫》抓住动物特点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式,几篇课文中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以及前后对比的方法。
5、习作欣赏评价:
学生写完后,组织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一起欣赏评价,然后进行修改完善。
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在“我
的发现”后面进行教学。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这三个句子,说说小林和小东从中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然后让学生到本组课文中找一找,看看是否也发现了这样的句子;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课外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谁说的话也有这种特点?在学生充分交流各自发现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这样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
【日积月累】
这次积累的都是关于动物的成语。16个成语中出现了“龙、凤、虎、猫、马、牛、鸟、鸡、鼠”等9种动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成语,借助字典把成语读正确。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如,“天马行空”的“行”读 xíng,“调虎离山”的“调”读 diào。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成语中都含有动物名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并试着用一用,以帮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学生将成语记熟之后,还可以继续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包含动物名称的其他成语,以丰富词语积累,激发主动积累成语的兴趣。
【趣味语文】
这篇短文写的是苏东坡便装到寺庙去游玩,寺庙的住持对待他先后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后来苏东坡以一副对联来回敬住持,令其哭笑不得。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短文,把短文读熟;然后结合有关词句说说故事哪里有趣。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住持的做法有趣,他为人势利的嘴脸那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令人发笑;有的学生可能觉得苏东坡的对联有趣,用的全是住持说的话,不仅照住持的请求写了对联,还不动声色地讽刺了他;也可能有的学生觉得住持后来的表情有趣,哭笑不得,自己把自己弄到了如此尴尬的地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说明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妙处。
这个故事短小有趣,可以鼓励学生练习讲述,课后讲给别人听,进行语言积累。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长城》教学反思
这次联教课,我们组选了第五单元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长城》。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将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长城》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长城长、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因此,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词。
2、学习由远及近,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了解长城长、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课文共四段,按人的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于是我设置的步骤是: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长城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了解了它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个重点句,我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数不清”、“两三千斤重”(工程浩大);“没有„„没有„„”(设备的简陋);“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条件艰苦)。多种形式反复读,引导学生体会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充分的读书后发挥想象,“你站在长城上,想说什么?”以想象促说、促读,充分感悟中心句,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对文本的拓展,我选取了一首诗歌让学生吟诵,旨在让学生的激情再一次砰发。但是没来得及,使整节课不是很完整。
通过这次联教课,通过黄校长和老师们的评课、议课,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多读,多说,多思,多写。学生读书后我应创设各种机会放手让学生完整地讲出自己的感悟,在学生理解了思考了感悟了后我再适时指导,不能害怕学生讲不出而浪费时间。也就是说这种能力的培养既要有方法上的点拨,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实践,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在下水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本领”。如果我们教师不多给学生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乐于不善于思考问题而只会坐等教师讲现成答案。这也许就是古人所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另外语文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育,应多把语文和我们情感认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语文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里。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有形的长城的作用是抵御外强,保卫国家主权。课文中长城的知识点学生也许能掌握得很好了,但长城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象征,我们国歌中就有这个新的长城,但是我没有利用这个契机,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与时俱进的
爱国情感教育,从而进一步挖掘、引申出文章的更深层次主题──在我们心里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保捍卫、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样才能将课堂提了一个高度,学生胸中回荡的熊熊爱国豪情才根深蒂固,长城的精神才会世代传唱,永放光芒。
《颐和园》教学反思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培养自主协作,发展学生能力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导网络驰骋,扩展学生视野
学生利用互联网、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电脑上或写一首小诗,或制作电子简报,或编辑一句响亮的广告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近来上了一堂课:秦兵马俑。是第2课时。上完后,感觉到一些问题,便写下来,权做反思。
我开始时复习导入。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他们回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体悟规模宏大
此处问的问题过于琐碎,最好一个大问题,让他们自己体悟。
二、其次体悟类型各异、神态多样
1、在体悟类型各异时,此处先具体分析了将军俑,其他俑让学生自己学习。这里问题很多:
⑴ 时间花费过多,以致后面讲解仓促。
⑵ 学生体会不深,讲得很少。举手的人总是那几个。
⑶ 课堂一度陷入沉闷。可是如何处理为佳,我也不知道。)
2、在体悟神态多样时:
⑴ 时间不够,朗读不到位。
⑵ 想象、扩写不到位。
《语文园地五》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对“世界遗产”,既要申报,又要宣传,更要保护。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材中关于长城的报道,是为了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如,让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或向学生展示破坏文物的图片实例。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可以先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或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形成建议书或倡议书。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通过点拨、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提建议时,要把意思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说。
如果当地有“世界遗产”,或是其他文物古迹,学生可以围绕当地文物保护的现状展开口语交际,而不必拘泥于保护长城的内容。
【习作】
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材中明确提出了习作的内容、要求和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要提醒学生注意导游词的特点,如,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可以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在讲评习作时,教师要鼓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的同学。如,图文搭配,表达形式丰富;引用或创编恰当的广告词,调动游客的兴趣;或把题目分为总题目“XXX导游词”和小题目“景点风光简介”“XX的传说”“请您注意”等。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几个例句,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然后再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最后,从所学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或者自己尝试着写一写。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
己读一读,然后通过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接着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教师还可以展示对联所描写的风景名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最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可以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宽带网】
“宽带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关于搜集资料,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实际指引搜集的途径,如,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随时发现,随时积累;查阅或购买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或纪录片;访问游览过名胜古迹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熟悉的人,从门票、旅游手册、照片上获取信息;实地游览时注意收集、记录资料;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
2、要倡导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资料本,进行分类收藏;倡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3、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搜集资料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纠正一些不当做法,如:
由家长代劳;只搜集不阅读;乱剪书报。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一位老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学生顿时灵感被激发,跃跃欲试,写出了一篇篇虽然稚嫩但非常真挚的短文。
〖创设情境,品读诗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努力创设一个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这就让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种情境的创设,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情境复现,以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因为情境创设就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境的场境,通过眼前的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情境丰富和逼真。同时,模拟情境,只需要相似而以,在教学中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待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送别情景。教师出示一幅景象:浩荡的江水,孤帆渐行渐远,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们不能再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了,不能再在一起痛饮美酒、畅叙友情了。你久久地伫立在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难道此情此境你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教师的这一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我们的学生渐渐进入意境。这时,老师在让学生深情地吟诵诗句,表达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此时的学生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是那黄鹤楼下江边的李白,他们的心完全沉寝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真正体会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这就是情到深处声自露,学生在朗读诗句时,一下子就抓住了诗韵。
〖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清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时,诗人与故友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久久不肯离去,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让课堂体现和偕的互动,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中,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氛围。如:在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中,从三方面为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朗读,展示理解个性;通过画画展示想象个性;通过观看课件演示,想象诗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诗情画意结合,展示创造的个性。
〖声随情动情最真〗
创设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设法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此时读出的情是最真的,理解得也是最透彻的。
如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时,当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我出示课件,此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浩荡的江水,孤帆渐远,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我说:“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大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久久的伫立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学生说得滔滔不绝,渐渐进入意境。我又说:“真是难舍难分啊!所以,李白深情地吟诵诗句,以表离别之情。诗仙李白,此刻,你就通过吟诵诗句来表达情感吧!”学生一个个争着朗读,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一位学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越读越轻,越读越慢,到最后几个字,只留有微弱但还清晰的声音,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吟诵中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所以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所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真正融入到读中,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语言,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联系课文内容,补充积累素材,巩固自主积累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也有利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在学生朗读、感悟、理解这首诗后,我们可适时推出《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系列的送别诗,并引导背诵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积累下来的语言材料,学生印象深刻,感觉真切。积累多了,学生作文时就易于信手拈来,文思泉涌。
〖作业内容〗
让学生设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让学生自己做主,自由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点缀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展示“红杏出墙”的个性。
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后学生选择了各自喜好的作业方式重现诗歌:
1、画:为诗配一幅插图;
2、唱:加上一段熟悉的旋律,把全诗唱出来;
3、演:小组合作,根据诗意表演一幕小话剧。
学生用自主型作业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忽视个性其实也就消灭了个性,抓住了个性也就抓住了共性。
诗歌语句凝练,讲求意境。领会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可提供背景音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恰切的意境,再辅以巧妙的点拨以达到事倍功半的的效果。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等表现离愁别绪的诗歌时,生活在通讯设备发达的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古人一旦分离,便是“此去经年”的生离死别。课上,我一边播放如泣如诉的音乐,一边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自然地被带入了那久远而神秘的年代,融入诗歌独特的意境之中。
《搭石》教学反思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搭石风景的亮丽。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背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悟美、欣赏美,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通过重点段的品读,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乡这道风景的亮丽。在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乡亲们浓浓的乡情。
二是加强了说写训练。课文中多次出现假设句子。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假设句子的意义,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身边的美,进行说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内化与表达。
三是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也提示理解的方法。如在理解重点词“协调有序”时,学生通过课前查字典预习了这个词的本义,我又引导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引申义,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用得准确。又如:在开课伊始,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边画句子,边理解,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掌握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2006年12月8日,我在教研组中上了一堂课,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后,组内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讲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深受启发,受益非浅。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
1、在教学中,对中心的理解始终蕴涵在课堂教学的始终,但是在最后的解题“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指什么,是什么架起了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时候,显得很粗糙。因此我想,如果在这个问题“那涓涓流出的只是台湾青年5%的骨髓吗?”的处理中,可以挖得更深一些,花的时间可以更多一些,把李博士、海峡两岸医护人员对的爱心都理解得更透彻一些„„那在最后的解题中就水到渠成了。
2、在课文讲授中,忽视了对关键词语的感悟。比如“辗转”一词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虽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寻找骨髓的艰难,急迫与曲折。但没有点出这个词。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更忽视了这个词的用法。有老师在点评中说到:老师在文本中发现“金子”,告诉学生这是好东西,更应该把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会应用它,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踏踏实实地把课文中的最基本的、最优秀的东西,教给学生。
设计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按常规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流于苍白,情感会流于肤浅。而让学生一起来完成这份以诗形式表达的感激,可以让优美的诗的语言牵引出学生情感的自然流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得到提升;让学生一起来完成这份叙事诗,可以让学生学习用简练的语言重叙这个故事的同时,使心中的感悟得到升华。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追求简约,追求和谐:
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追求简约,剪裁重缝。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在此基础上,追问:“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抓住“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体会卡罗纳将坚强面对现实,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时,千言万语化为“放、贴”,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卡罗纳,别哭了。”又如:“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么话都没说,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将学生置身于同学和卡罗纳的直接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话中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借班上课,异地而教,对学情不够了解,未能及时处理好课堂教学资源。如在最后环节,原来预设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渗透手语教学,因为手语而多次重复朗读。后来得知,他们学校在两周前就进行过手语教学。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打手语诵读,达到“巧借东风催芳菲”的效果。
因为年轻,所以更需锻炼;因为追求,所以更想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外国的文学作品。《高尚的行为》《全神贯注》《给予是快乐的》等都是外国非常有名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不仅有很强的人文性,而且在谋篇布局上也很有特点。如何教好外国文学作品,很有研究。下面就《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体感知,抓住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他怎样的一件事情呢?
这篇课文,是以保罗为主要的人物,主要记叙他所经历的事情。只有用这个问题,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但含义很深,教学不能从题目入手。
课文主要讲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前夜”和“前夕”的概念是不同的),用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轿车,载着一位小男孩和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兜了一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保罗从那天也才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二、弄清思路,分好段落结构
课文没有写保罗怎么载着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兜圈的情景,而是详细地叙述了原因。保罗怎么会用新轿车载着他们兜圈的呢?情节曲折的,叙述也是很生动的。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对于划分课文的段落,记住情节,理解内容非常重要。
在圣诞节前夜,保罗用轿车载着小男孩和弟弟兜了圈。再读一读课文,保罗的轿车经过了哪几个地方?
(办公室前、途中、小男孩家门前、“街道上”。)
学生根据轿车停放的地点,可以把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1~7节);第二段(8~9节),
第三段(10~11节),第四段(12~13节)。
段落的大意,很难概括。因此,在这时不必要学生说得很清楚,不说也不要紧。
三、仔细品味,理解句子涵意
课文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作者较多地记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保罗的心理活动。文章内涵的意思就在这些句子中。因此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体会保罗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难点。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在办公室前,保罗听了小男孩的话:“„„天哪!我希望„„”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听了小男孩接下去讲的一句话,却十分惊讶。小男孩讲的哪一句话,使保罗惊讶?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男孩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话的意思讲得不十分清楚,但保罗已经意识到了。保罗很惊讶,非常佩服他的志气。
在这里教学时,也不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进行讨论,可专门设计练习。
2、当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子开到家门前时,保罗认为他是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后来,保罗怎么知道自己又错了呢?
这在第三段,是不能看出保罗错的原因的。实际上,保罗也是在看到他背了弟弟出来后才知道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这句话是作者讲的。必须让学生阅读第四段话后,再回答。
3、小男孩指着车对弟弟说的那一段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小男孩说的这段话,是整个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理解了这段话,才能知道保罗错在哪里,才能正确地理解什么叫“给予”。
小男孩对弟弟说这段话,不仅仅是一定要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一辆新车给弟弟,而是启发弟弟要鼓起生活的勇气,要他相信:只要有我,你就会有幸福。
4、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这是课后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发散性。同学们要经过想像,想像那兜圈的情景,体会小男孩和弟弟的欢乐;体会保罗那天的心情。
四、深研题目,理解文章中心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文章用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了题。我们不仅要学生理解这句话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理解内涵的意思。
仔细地想一想,在文章中,谁给了谁什么?
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懂得“给予”别人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物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只要你能够给别人一点帮助、安慰,别人都会感激你,你也会快乐。
《语文园地六》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有哪些人曾经帮助过自己?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怎样帮助自己的?当时自己的心情如何?遇到过需要安慰的人吗?他遇到了怎样的挫折与不幸?你打算怎样安慰他?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感染。学生练习安慰别人时,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卡罗纳的老师在安慰他时的语气、态度。学生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在全班进行交流、评议。评议时应引导学生评价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等。之后请学生进行模拟对话,让学生自由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内容,进行模拟练习。最后,选择几组到台前表演,师生共同评议。评议时应关注表演者的语调语气、动作表情等方面。
如果能把学校或班上发生的真实事例引入教学,让学生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习作】
这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
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然后根据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及周围的环境来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想象她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其次,应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开去,想到画面之外去。因为图画不可能表现出每一个细致的情节,必须要借助想象才能使生动的画面浮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透过画面多想一想,如,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仔细观察画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习作的另一个角度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听到的、看到的事,从中筛选出最难忘的事,并想一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果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想清楚了再动笔。
习作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习作讲评时,可以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讲评要兼顾到供选择的两个方面,无论是看图习作,还是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都应得到展示和评改指导的机会。
下面这篇《亲人》是根据《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写的,供参考:
亲人
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
我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快80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她有个女儿在县城教书,难得回来一次。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
老奶奶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手。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儿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扫扫地,别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
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到河边把衣物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
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读小林和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新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小林的方法是先查字典,知道词语在字典里的意思之后,再结合上下文,体会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小东的方法是先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大概意思,再查字典加以验证、补充,从而对课文中的词语有更深的感受。这些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在了解了小林和小东的发现后,应让学生自由交流,举例说说自己在读书时的类似体会,还可以扩展开去,说说自己发现的理解词语的其他好方法。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停顿;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讲一讲大概的诗意,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读出感情,但是不要求所有学生知晓诗意;最后背一背──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教师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2、相关链接:
黍:黄米。
郭:外城墙。
轩:窗户。圃:菜园。
话桑麻:谈论关于庄稼的事。
诗中写道,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此诗可称是孟浩然的代表作,全诗用平淡之语写平淡之事,恬淡之中见亲切。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世俗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
【成语故事】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望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把握还不够成熟,感觉朗读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本节课原准备把课文的第三部分也上进去的,但又担心时间紧促,所以就舍去了,造成了本课时文本内容较少而课外知识穿插过多,人文性过强而工具性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课堂粗糙,应不断优化。请老师们指导。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学生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
⑴ 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
⑵ 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
⑶ 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3、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乌塔》教学反思
《乌塔》这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默读和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写了一
些什么事,引导学生独立读懂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再引导学生针对这些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我抛出问题:小学生独自外出旅游好不好?这问题看似普通,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阅读课文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学生的辩论,为领会内容提出认识做了准备。我把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通过辩论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学生们积极性相当高,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对学生的观点作了总结:乌塔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旅游,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学生听了,也颇有同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的机会,营造了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因而,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快乐,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是本课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会进步得更快。
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已经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再学习本课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在教学时,根据儿童的认知归路,以学生的探究为切入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样,学习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为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语文园地七》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习作】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整合在一起编排的,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三个活动建议中都包含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都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确定的,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或是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可以从以下两种做法中选用一种。
一种做法是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之后,商量一下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然后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
另一种做法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从教材提供的三个话题中自由选择交流的内容,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然后再全班相互交流。
习作的内容也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准备写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写作打算,然后学生分头习作。在进行习作讲评时,要兼顾教材中的三个话题,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另外,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练习写信,所以在讲评时应适当突出书信格式的学习,使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应该怎样写信。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通过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揭示了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解决,可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这是精读文章的重要方法。一定要潜下心来,仔细体会、揣摩文章中的词语、句子以及文章描写的细节,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收获。所以,引导学生交流这方面的读书体会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然后交流自己从中发现的读书方法,学生对这些方法有所认识后,可以扩展开去,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让学生在实际的例子中加深体会,迁移运用。
如果学生谈到了其他的读书方法,如,边读书边想象、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说的有道理,也要加以肯定,但重点应引导学生围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展开交流。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
这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这些名句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于成长、对于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会给成长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启发。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谈谈各自对这些名句的理解,或联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谈谈体会。
如果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还搜集了其他成长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励。还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喜欢的或最有针对性的名言写成卡片,放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激励自己前进。也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个名人名言摘记本,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记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长。
2、相关链接: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后汉书》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晔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一,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展示台】
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以来的学习收获。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角度的展示建议,分别是写回信、办手抄报、排演短剧。
手抄报的展示可以利用自习时间或课余时间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参观、阅读,评出自己喜爱的手抄报。可以设置最佳设计、最佳效果、最佳内容、最佳合作小组等奖项,奖项的安排由学生自定,以鼓励为主。
如果有学生排演了关于成长故事的短剧,可以让他们在家长开放日表演,请家长来观看演出,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学生的展示交流不一定局限于书中提供的三种形式,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情况,由学生自己确定展示哪些学习成果,怎样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酌情指导,进行合理安排。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星期四上汇报课,因为是我第一次上这样的公开课,心里很紧张,使得许多本来设计的教学环节在处理上比较马虎。下面就上课的一个环节做反思。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空调,也没有汽车。
师:我们能不能说同一类的?比如说交通工具。
生:那时没有自行车,没有摩托车,也没有飞机。
师:谁还能来试一试?
生: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空调。
„„
师:谁还能说一说古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课件出示: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课件出示:
没有望远镜,就用“千里眼”来寄托看得远的愿望。 没有_______
___,就用“顺风耳”来寄托听到远方声音的愿望。
师:按照第一种方法来填第二题。
生:没有电话__________,就用“顺风耳”来寄托听到远方声音的愿望。
生:没有手机__________,就用“顺风耳”来寄托听到远方声音的愿望。
课件出示:
没有__________,就用“__________”来寄托 __________的愿望。
【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因此,我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
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出去,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有采用“课件
出示没有 __________,就用“__________”来寄托__________的愿望。”的句式说说现代社会用哪些高科技将古代祖先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使得学生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上好了自己的课后,我听了朱文洁老师的课,听了她的课,我深深地感觉到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她那优美的朗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中的情景中,而我也许是自身素质的水平,在课堂上很少采用。同时,在学生回答后的教师评价更值得我学习。我的两位师傅也一直给我指出,在课堂上评价很重要。
在这次的汇报课上,我仍旧没有改掉这个毛病,从以上的一个教学环节上就可见一斑。我对夸奖太珍惜了,听了朱老师的课,她在课堂上的夸奖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像我一样用“回答得不错!”这样苍白无力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明显要高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学习。争取明年的汇报课上有所进步。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如,填写表格,将电脑住宅的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或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子住宅的示意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然后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我请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进行交流、讨论。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恐龙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课一开始,学生就能说出十几种恐龙的名称来,并能够一一做介绍。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出质疑:这么大的恐龙能够飞向蓝天吗?它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呢?学生也带着这许多的疑问,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
说明文教学课堂,很多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研究说明方法上了。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这样一来,本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使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
在这节课前,我查找了这节课的资料,发现了一张表格。在上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填表,刚开始,学生不知道怎样来完成表格,我马上进行示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明确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在完成的过程中,也清楚地知道了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因为表格的提示,他们的叙述便显得十分的有条理。为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过程做好了铺垫。也为分析文章说明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开篇和尾声
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时,前后呼应的开篇和尾声让我自醉!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除了宇航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它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学们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总结全文,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一起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学们已经从课文中找到了圆满的答案。我们不禁深深感叹: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游,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科学的领域真是无边无际啊!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未来的科学家是谁呢?是你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吧,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也能像杨利伟叔叔那样登上太空,相信你们也能创造出更多的科学奇迹,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语文园地八》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的奇思妙想”。学生可以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有关科技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居住的房屋、照明的设施,公路、铁路、航天航海及各种交通工具,或未来的学校、教室、书桌、黑板,动物、植物的变化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交流。
开展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
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既能言之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适时、友好地进行补充、提问,参与讨论。
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不但应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还可以谈谈产生这种奇思妙想的根据是什么。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某位同学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补充说明,或发表不同意见,或展开深入讨论。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交际内容、礼貌用语、体态语言等进行积极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又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习作】
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受他人启发而联想到的内容,也可以写一篇科幻故事。教材中提出了习作的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为自己的习作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好后要认真读一读,找出不足,自行修改。
教学时可以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引导学生回顾口语交际的热烈场面,回想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并仔细回忆给自己以启发的发言内容,以激发习作的热情。
2、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角度或题目,再和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启发。
3、学生分头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好后自评自改、互评互改。
5、用适当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习作。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不良现象,并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句,一般来说,成语中的字或词不能随便颠倒、增减或更换。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乱改成语、同音词借用、谐音词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有越来越泛滥的趋势,使人们对成语的认识变得模糊、混乱,尤其是对尚未了解这些成语的小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安排这项学习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从认识成语特点、尊重祖国文化的高度体会乱改成语的危害,树立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做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的小卫士。
教学时,可以从这4条被当作广告词的成语切入,让学生把正确的成语与滥改后的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进而认识成语的定型性、整体性的特点及作用,体会随意滥改成语的危害。课后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滥用成语的广告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
滥用成语举例:
咳(刻)不容缓 (药品广告) 出神入画(化) (房地产广告)
口蜜腹健(剑) (饮料广告) 随心所浴(欲) (热水器广告)
【日积月累】
此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几句关于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这几句名言告诫并激励学生,大胆地发现,不断地探索,勇敢地创新,才能创造奇迹,成为科学道路上的成功者。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这些名人名言,然后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交流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组的一些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这些名言的含义,如,“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科学家们注意到了恐龙和鸟类的相似之处,做出了大胆的猜测,并不断加以验证,才得出了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进化而来的结论。
此外,还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再积累一些名人名言,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宽带网】
安排这次“宽带网”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并不断体会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这一段文字中,先列举了我国科技人员近年来创造的科学奇迹:载人航天飞船成功上天,超高产杂交水稻诞生;接着列举了科学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后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扩展学习的要求。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先读一读这段文字,说说从中了解到了什么,然后鼓励学生继续搜集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资料,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果有条件,可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本学期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特意选择了这篇课文进行教学,重点讲读“潮来时”的情形。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也参与他们的朗读。在读的片段里我让学生先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读之后自己再读,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参与到学生朗读中,学生再反过来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我巧妙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这样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这种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和谐的气氛和环节设计中学生很自然地又学到了朗读和理解课文的技巧──带上动作表演读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称得上独具匠心,效果很好。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实施并落实语文五好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如齐读、男女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如让学生谈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落实五好目标中的“朗读好”。在“句子比较”这一环节里,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道填空文段让学生口头回答,同时也落实学生的“口才好”,更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三、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音和录像手段。首先播放江潮来时的录音,有闷雷滚动的声音,也有山崩地裂的响声,让学生想象,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达到“入境”的效果。接着播放潮来时的录像,第一次整体观潮,对大潮先有感性认识;第二次结合有关语句相机观看录像,让学生感受观潮
时的气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第三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可以说,这节课的情境教学法落到实处,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学生在通过听力训练时明白了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这一难点也得到突破。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句子比较、背文方法的指导、成语积累的训练就稍嫌不足了。我想可能是我教学设计安排的容量是否过多,因时间的问题我在教学时就临时作了一些调整或缩简,以后在设计和教学中还需注意到这些因素,毕竟设计时可能总想到要尽善尽美,但实施起来还是会有很多的变数。另外略显不足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玉有瑕疵,人无完人。通过了这次教学,有满意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但它们都将是我的收获,我的所得。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
《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课时,我紧紧抓住“神奇”这条主线教学时,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由于本篇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整体印象比较明确,并且在我的引导下,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细品课文体会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使学生内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这节课教完了,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如:本节课在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上体现的较弱,如果能进一步加强词语的理解,对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主旨有更大的促进作
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在补充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上比较有限,课堂上对文章内容的相应扩展和延伸,会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其神奇与壮丽,并且使得课文的知识量也有一定的扩充,更能激发学生课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将课堂进行无限的延伸。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叶茂,众写欢乐歌唱。作者巴金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自然景观。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这个信息渠获取资料、运用资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要创新,首先要紧随时代步伐。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不仅渴望了解作者,更想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树、那鸟。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以不断激发。其次,多媒体组合,优化课堂教学。这样,不但使教学媒体更加简洁,便于操作,而且使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优化。这一系列媒体的使用,既直接为学生理解课文起了辅助作用,又有效地创设了符合课文原意的特定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文本身就有语言形式上的美,并从中可以展开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并结合生活实践受到没的感染,培养了审美的情趣。这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饱满的情感,培养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乐趣。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教学中将学生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我既是树,你既是鸟,树鸟相互欣赏,形成整体。最后,在课堂中倡导学生充分朗读,自主体会,独立创作,力求体现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致使学生在读文时读得不够充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没有充分展开,使学生未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火烧云》教学反思
在准备《火烧云》一课教学时,我想,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于是,我提前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位同学课前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至第七片自然段,并根据文中内容加以联想一车幅火烧云变化中的图形,以备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第二天,学生们都带着自己的画兴高采烈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展示自己作品快乐时刻的到来。
我开篇先在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让学生从表象识别霞光和火烧云,这样有了鲜明的图像,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再丰富学生表象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加工、改造、夸张、连接,使学生建立大胆想象的心向和态度。接着,在学生能读课文后,我又板书:“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行字。然后我开始让学生们拿出自己画的火烧云,从中挑选出几幅画得较逼真可爱的“火烧云”上讲台展示,再找个别学生按照课文中作者描绘火烧云的方法来讲一讲这几幅画的内容。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表现欲,使他们活跃起来,而且加强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为了充分发挥言语描述对想象的指导作用,使想象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来促使学生的想象越来越丰富和精确。我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适时给出“附加题目”。我要求他们抛开图画,再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火烧云发展的这一顺序,加以丰富的想象,用其它动物或植物来形容火烧云的形状。随着学生同桌间的小声而激烈的讨论,形象的描述开始了。学生们有的说像抓鸡的老鹰、像下山的猛虎、恕吼的雄狮,有的说像游动的火龙、像啼鸣的公鸡、像飞舞的火凤凰,还有的说像龟背竹、像月季花、像一片红叶„„学生们一个个争着举手,抢着要说,情绪非常高涨,课堂气氛又一次达到高潮。
且不论学生的比喻是否恰当、学生的语言是否精美,但明显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实实在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滞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反思
作文的教学在本次值得反思,我提前一周让学生收集自己曾经旅游过的景点的资料(这样要求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目标明确的搜集资料,而且有助于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回忆自己当时的亲身经历,为写作选材作准备)并要求制作资料卡,对资料进行初步过滤。接着,我利用连堂进行作文教学,先请了二十多位资料搜集全面的同学把他们想介绍的景点都写上黑板,然后让同学们点名“我想听听某某同学的介绍”,让“小导游”们上台介绍他们的景点,同时,老师相机在一旁点拨、提问,有意引导同学留意选材。最后,老师才介绍“如何写景”的几种不同结构、方法。
虽然,用了整整两节课来进行作文教学,但我觉得值得,在孩子下笔前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养成下笔三思的作文习惯。
《语文园地一》教学杂谈
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稍有颠倒,表意则变。“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则有天渊之别。“读书死”、“读死书”、“书读死”、“书死读”“死读书”好象都说得通!以至其任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巧夺天工,憾人魂魄!汉字不同的排列叠加,可以变幻出一个个全然不同的意境。其美妙,令人陶醉。
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趣味语文中,有一种瓷杯,杯盖上的五个字:以可清也心 这五个字按顺时针方向读,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如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这些平平常常的汉字,组合在一起,真是别有情味,美妙至极。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这两首诗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让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二句诗在现实生活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这二首古诗中出现的“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二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意义深远,如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学了以后,不少学生已经能灵活运用。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此时,我才意识到深入文本,高于学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虽然整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对个别内容的不完全理解,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安排这个环节,我会以为所有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了,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通过这个环节,也使我反思了学生“指图介绍爬山虎的脚”一题比较生疏的原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学生没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如果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
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的变化。
教师在备课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估计过高。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较常见,我以为学生对爬山虎比较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没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过实践证明,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在学习本文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作者是通过长期细致而又专注的观察,才会笔下生辉,将蟋蟀的生活习性写得如此细腻传神,在学文的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观察品质。此外,让学生在研读课文时,感悟拟人手法对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这样的写作方式。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能进行寻根刨底、锲而不舍的的探求的求知品质。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魏格纳这一品质,学习课文的时候,重点引导学生对“他发现了什么?发现后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两个问题进行研讨。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同时发现课文所阐述的道理。
《口语交际·我看到了》教学片段及反思
【情景说明】
《我看到了》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一次口语交际课。这次口语交际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教材中的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而右下图,通过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女孩,另一个是老妇人。
本单元的专题是“观察与发现”,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选编课文,除了此次口语交际课以外,还安排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这些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力在提高学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我根据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特点,采取在小组内开展比眼力的方式进行教学,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然后在班上交流小组同学的发现、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评选出“独具慧眼”奖、“灵牙利齿”奖等。本案例就是我在执教此次口语交际课中的教学片段,由此,引发我深思:口语交际课如何与习作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因为只有留心观察事物,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才能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达到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并对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过程】
一、片断一:善于倾听 引导观察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件礼物,准备把它们送给课堂上表现最出色的孩子,同学们想得到老师的礼物吗?
(生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想!课堂马上安静下来,大家都用好奇的眼光盯着我,急切地想知道我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在黑板上分别展贴了课本上的三幅画。)
师:看见了吗?可能有些同学会说:哎呀!不过是三幅画嘛!可是我要提醒你的是,这可不是三幅普通的画,每一幅里面都蕴藏着奥妙呢!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今天要来开展一次有趣的比眼力活动„„
生:(迫不及待地)老师,我知道,我看出来了。
(还没等我说完,部分思维活跃的孩子就举起了小手,一副急欲表达的样子。)
师:那好吧!你们说说都观察都了什么?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没有压制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抛给了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
生1:我发现第一幅图虽然乍一看上去是一棵树,但我仔细一看,发现树下还有两个外国老人的头像。
生2:第二幅图最简单,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两侧阴影是一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白色部分就是一个花瓶。
生3:我看见第三幅画就是一个小女孩的侧面像。
生4:(异口同声地)不是!不是!我还发现第一幅图有三个人头„„
生5:不,是五个人头。
(教师故做吃惊状。有些学生感到十分疑惑,为有五个人头像而惊讶。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我并没有阻止,因为我知道观察和发现之间是有一个过程的,是需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唯一的途径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细心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师:同学们,观察一件事物,要有所发现的话,必须要善于思考,细心观察,还可以请学习同伴帮忙。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看图,然后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说说一开始观察到的是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说说观察后的感受。小组成
员当小裁判,在组内评一评: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得最清楚、最精彩,评出“独具慧眼”奖和“灵牙利齿”奖。最后,派最有实力的选手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开始,我在小组间巡视,倾听他们的观点,孩子们时而进行激烈的辩论,时而进行仔细的审视,时而愁眉不展,时而面带笑靥。按照我提出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他们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怕落后似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与发现之中。此时此刻,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二、片断二:展示交流 受益匪浅
(小组活动结束,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这次显得更加自信了。)
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你们各个小组的观察结果吧!
生1:第一幅图,我们组的同学首先只看到了一棵枯树的下面有两个老人的头像,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树的枝丫中还藏着八个头像,一共有十个头像;第二幅图,我们的观点和刚才的那位同学观点一样,阴影部分是相对着的两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留出的空白部分是一个花瓶;第三幅图,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奥秘,除了小女孩半身像以外,还藏着一位老妇人的头像。
师:(惊喜地)你们组的同学们真是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前面一个同学发现的基础上有了一个飞跃,你们组可以获得“独具慧眼”奖。
(这个小组的同学兴奋不已,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全班同学都为他们鼓掌。)
生2:老师,我可以比他说得更清楚、生动些。
师:好呀!请吧!
生2:(走上讲台,借用黑板上的挂图,边说边指点。)第一幅图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一眼就可以看见两位白发苍苍的外国老人,他们可能是夫妻,正相视而笑呢!经过全组同学反复地看,结果发现左上方的树叉中间,隐藏着三个戴帽子的男人头像,有的脸上布满皱纹,有的脸上有胡须,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发现树顶上还有两个老人的头像,一个戴着眼镜,光头的,一个高鼻子,有浓浓的胡须,头发花白;同样,右边的树枝中间,藏着三个男人的头像,其中有两个戴着眼镜和帽子,中间一个目光炯炯。那么,整个这幅图,枯树上藏着十个头像,五个戴帽子,三个戴眼镜。我们觉得观察真的很有趣。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大家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好的肯定,你的回答确实很精彩。
生1:他不仅说出了自己观察的结果,而且观察的过程说得很有条理。
生2:他还把每个头像的样子都叙述得很具体生动。
生3:还说出了观察的感受。
师:我认为你们组可以获得“灵牙利齿”奖。
(再次掌声响起,其他组毫不示弱,争先恐后地举手。)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能总结出自己的观察方法吗?
生1:观察要仔细、耐心。
生2:要反复地看。
生3:要从不同角度看,比如第三幅图就是这样,要不然的话老妇人的头像很难发现。
生4:“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很重要。要学会综合采纳别人的意见。
生5:观察还要加上丰富的想象。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次有趣的观察,你有哪些感受?
生1:我觉得观察生活很重要,有观察才会有所发现。现在我明白了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生动、具体了。
生2: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以后要多观察、多思考,写出好的文章来。
生3:我也是的。从前,我写作文时老是觉得无话可说,那是因为观察不够仔细,从今以后,我要认真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事物。
生4:观察要细心,要耐心。我刚才一开始说只有三个头像,结果后来找到了10个头像,看来以后没有观察清楚,不能随便下结论。
生5:我要把这3幅图带去考考我的妈妈。因为她平时总批评我不爱观察生活,而她呢是“火眼金睛”,什么都蛮不过她的眼睛。看她这回能不能赢我。
(哈哈„„全班同学都沉浸在观察带来的乐趣之中。)
(总结评奖)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本课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观察到的内容”和“观察后的感受”中,通过设计在小组合作中比眼力这一活动来逐步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孩子们在无拘无束地教学环境中自由表达,妙语连珠,感慨颇深,达到了教材编写的目的。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同学们都认识到:为了更好地写作,观察很重要,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课标中还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了自由表达的氛围,激发了个性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了一个双向互动的交际平台。
其次,交际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训练上,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习惯,锻炼了学生把话说具体生动的能力,让学生品尝到了观察带来的乐趣。
再次,将口语交际课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善于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这是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衷地感慨,这比教师平时生硬地说教好得多。
最后,罗杰斯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我认为这节课学生是在轻松的娱乐活动中进行的,课堂是轻松活泼的,而学生的收获是很多的。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很美,我在教学时改变了以上教学设计的思路,抓住一些重点词展开:
1、请学生读课文,找出写花园景色的词语。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漂香
白雪一片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绽出绿芽 开出花朵
教师有序地把上面这些词排成四项。
2、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读读这些词语。问:这些词有什么不一样?再读课文:花园的景物变化与什么变化有关?(与主人、孩子地态度有关。第一次巨人出去旅行,孩子们再巨人地花园里快乐地玩耍,所以一片春天美丽地景象。第二次,主人搭起围墙不让孩子进花园,花园没有了春天。第三次,孩子从破损地围墙进入花园,被巨人驱出,花园就
变得荒凉,最后一个小男孩指出,让那位巨人明白了,花园又是一片春天得景象。紧紧抓住这些花园景色的词帮助学生理解、朗读、体会。那位巨人明白了什么?围绕“任性、冷酷“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
《幸福是什么》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学生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令任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无一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的大量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第一次读完这篇童话,第一感觉是淡淡的伤感和感动,是因为结局的不完美吗,还是被鸟儿和大树的友情震惊了?但深入地读下去,发现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很多,学生的理解可能也不太一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学习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只要不脱离文本的本意就可以了。所以我确定了一条一元带多元的情感主线: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其它主题作为副线而存在。
《新课标》中有这么一段话“阅读教学是教师 、学生、 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怎么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的真诚对话。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以读促悟。抓住三个主要场景,分别是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那么学生在朗读时,我思考的是教师的评价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学生生命潜能的激励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如:“你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与课文接触就有那么大的收获。”“老师听出了你们心中的那份焦急。咱们一块读好吗?”“老师深深地被你们的朗读打动了”。“同学们,你们真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呀”„„等等。这些激励的话讲了以后,学生也跟着进入了角色。准备好一百顶高帽子给孩子戴,孩子的心是可以利用的,课堂上充分利用孩子好胜、好表现自信的心理,来创造我们的课堂奇迹。但由于初站讲台,教学经验不足,评价语还是相对匮乏的,对于学生突发的回答,有时候只能是“好的,不错,是的”这些苍白无力的话语,一时间不能脱口而出,“得心应口”,所以我觉得,作为新教师,要尽量预设好学生的回答与提问,并想好你的评价语,也就是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长此以往,评价语定会丰富而有激励作用。
这节课的初衷是读课文时的一种感动,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更为作者为我们设下的那么多的情感空白。小鸟的那份执着和忠贞,友情和诚信,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我一遍遍地与文本交流对话,一遍遍地在交流中感动着自己。因为我明白,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我们的学生学会了感动,学会了“用眼睛吃东西”,用精神来营养自己。那么看到真,会去追求,看到善,会感动,看到美,情感就丰富了,心灵就充实了,趣味就提高了,素养就全面了,人格就健全了。语文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统一了。或许正因为这样,使我犯了一个隐形的错误,自己课堂上说的话太多了,教师引导这个度没把握好,导的太多,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我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思想的橱窗。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我让学生读,让学生变成小鸟读,学生提问:“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鸟儿为什么两次都盯着灯火看了一会?这两次有什么不同?”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适当引导。这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练笔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上完课后我思考过:我是以小鸟的两则日记导入的,最后以悬疑结尾,去年的树不存在了,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7年的日记又会怎样写?设计目的是首尾呼应,留给学生思考空间。那么我整个教学是不是可以围绕着这两则日记展开呢?提出大问题:这两则日记表面看似内容相同,那么究竟是不是一样呢?读课文,想想两次写日记的心情。从而导出鸟儿第一次给大树唱歌并告别的对话,第二次对着灯火给大树唱歌并告别。以这两条线展开,由于缺少教学经验,怕围绕着大问题进行教学,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的驾驭能力还不够。很想知道按这样的设计进行,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人需要用丰富的表情去面对生活,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是这篇童话故事所蕴涵的哲理。为了引领学生感悟这一道理,教学时候,我通过让学生品读小木偶因只会笑而遭受的不幸,在体验他的不幸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故事后蕴涵的道理。另外,课文中还有许多表示不同情感的词语,让学生品读这些词语,以积累表达不同情感的各种词句。
语文园地三反思
让孩子们“编”自己的童话为何变成“套”他人的童话
开学初,拿到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快速浏览了各单元的习作内容,一心以为第三单元的“写童话”是最好写的。没想到真到了让孩子们写这一内容时,我不但是大失所望,甚至可以说是震惊。两个班87位同学,只有10个同学是属于自己编的,其他同学都是去套、去仿、去搬他人的童话。更不乏明目张胆把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老童话”“据为己有”的,有些则“改头换面”,人家“龟兔赛跑”他就“蜗牛与花猫跑步比赛”。如法“炮制”的大有人在。所以,我只能用“震惊”一词形容我内心的感受。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呢?苦恼之余,我查根源找对策。
学第三组课文,配合单元主题,我有意识的布置孩子们课外去阅读各种童话读物,课前5分钟好书交流,和他们分享了不少出自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精彩故事。作文之前,我还利用早读课,带他们一起读一些选自作文选里的童话习作。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孩子们多积累,多感悟。为他们的从读他人童话作品到写自己的童话作品搭台阶做铺垫。但我有点纳闷,是否我这样做把学生引入歧途?还是这些经典童话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定势了他们的思维?一旦让他们自己编童话,他们就潜意识的受了影响,跳不出他人的条条框框?
再则,学生动笔写作之前,按语文园地三的要求,我安排了口语交际──讲童话,可以讲自己编写的童话,也可以讲课外读到的童话。当时大部分学生都是讲课外的,我没意识到有何不妥。其实现在回想,当时我就应鼓励他们多讲自己编的。在他们讲完童话故事之后,我就趁热打铁,简单的进行了作前指导,给了一些内容提示,就让他们动笔了。因为对“学情”估计不足,学生动笔之前,我也没严肃强调:一定是自己创编,严禁抄袭。我想这也是问题关键所在。另外,当初给了内容提示之后,我也不应着急,还应再给时间学生,让他们去想去编,而且一定要他们讲。后来的习作他们出现那么多人去搬去套去仿去改他人童话,估计是他们自己编童话故事时想不开去,苦于编不出编不好,于是他们为图省事,就走上“邪路”了。说来说去,应该是我在指导学生“想开去”方面做的工作不够吧。
苦恼过后,我知道怎么去“补救”。我想,有了“前车之鉴”,通过评讲指导和再次指导,再让孩子们重写,相信我能看到更多属于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童话。
《白鹅》教学反思
骆宾王的《咏鹅》赞美了白鹅色彩的美丽和姿态的优雅。而这幅画的作者丰子恺先生,他在绘画、翻译、音乐、书法、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散文和漫画。在画中向我们不仅展示了美丽、洁白、傲然的白鹅,还用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写出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白鹅。所以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篇课文中有大量地生词,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都用得十分传神。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以理解词语作为突破口。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白鹅形象,了解白鹅特点。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也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最后学生学习时通过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的特点。学生表演、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
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白公鹅》教学反思
《白公鹅》一课重在与《白鹅》一课比较。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上。
这堂课我较大的收获:一是课文插图的利用。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二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猫》和《白公鹅》两课中,我都教写作方法。两次都是先让学生找,但两次都发现学生很难找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说了出来。经过这次课,我感觉到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
在教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课文的难度高;二是学生预习不充分;三是我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语言、表情不够丰富,并且我太着急了,在一两个学生的回答达不到要求时,我会自己说出答案,这也可能与学生发言不积极,我问不下去有关。其他老师建议我对于某些不难的问题,可以对学生多引导;对于某些较难的问题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但仍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猫》教学反思
老舍的这篇猫其实特别有味道,可当我一拿到这篇文章时却有些矛盾了,总觉得自己也被困住了,于是在纸上写了写这篇文章的脉络是怎么样的。
第一课时主要讲授了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具体感受猫的性格古怪。预设中是让学生初读课文,初读之后具体感受大猫是怎么样的,因为后面写道满月的小猫很可爱,所以顺势让学生说:你是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老舍印象中的大猫,学生说到了古怪,然后让学生顺势找一找哪些地方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然后随机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古怪是从哪些地方体现的,在学的过程当中顺势引导学生,既然如此古怪的猫,那老舍爷爷是不是不喜欢,学生肯定会说不是,再让他们找找哪些地方是体现作者对猫的喜欢的。
第一课时下来,我没有具体的介绍老舍,这是我的疏忽了。不过开始的时候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在我问:是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老舍印象中的大猫?我的学生前面几个几乎感受不到古怪,的确有些在我的想像范围之外,庆幸的是最终还是有同学说出来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我上的太过快了,而且板书没有太多,如果我在开头分段时就把板书等写上去,把猫的性格古怪的具体体现写出来,也许效果可能会更好。在那个“说它„„可是”这个句型的训练时也不是特别突出,只是简单的讲了讲,读的也不太多,或者说只是为了读而读,不是因为有目的的去读。
第二课时时,再把上节课有些内容补了上去,总体感觉有些牵强。
《母鸡》教学片段与反思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项训练目标,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心,获得阅读感受,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 朗读 目标 方法
【正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时会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能在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有多种存在的方式,从理解的程度看,可分为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读书的方法看,可分为朗读、默读。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极有效的途径。
《母鸡》一课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赞美了母鸡的伟大,表达了对母爱的的赞扬。全文语言通俗流畅,内容浅显易懂,但课文主旨又意蕴深远。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读,既是目标,又成为了很有效的方法。
〖片断一〗
板书:
母鸡
师:认识母鸡吧?
生:认识。
师:请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母鸡。
生:母鸡是下蛋的鸡。
生:母鸡下完蛋总咯咯叫。
师:你喜欢母鸡吗?
生:(喜欢或不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师范读,生小声伴读。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先是很讨厌母鸡,后来发现了母鸡很伟大,就喜欢母鸡了。
生:我发现了母鸡像人。
师:像谁?
生:它会很拼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师:生活中谁就是这样的人?那个人我们叫她什么?
生:母亲。
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和老师同读课文,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读时,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对课文是满怀期待的。若教师能很恰当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带着这种阅读期待阅读,学生就能较好地投入进去,有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事实证明,通过这一步,学生是能完成理解课文内容这一任务的,甚至能隐约触摸到课文的主旨。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而将课文掰得碎碎的,细细地讲给同学听。其实,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感悟能力,而且这种感悟能力越练越强,不练则会逐渐退化。《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大胆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由体会文本,获得阅读感受。
〖片断二〗
师:本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他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他笔下的母鸡就像活的一样。请你再来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精彩的描写,说说你喜欢哪些段落或句子,品一品,再读给大家听。
生1:我喜欢这一句。(感情朗读: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我家的母鸡就是这样的。
生2:我喜欢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师:对,它真是欺软怕硬的家伙!
生3:我喜欢这一句。(感情朗读: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母鸡其实很可怜的。
„„(共有6个学生读了。)
师:大家品得都很好。我想有一句话可能是大家都喜欢的,那就是„„
生:(大部分学生参加齐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师: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还讨厌母鸡吗?你还有什么收获?
这个环节本来是指导朗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没有经过教师的指导就能较准确地把握到语句的感情基调,很到位地完成了朗读训练并加深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当然,这说明学生具有较好的朗读功底,反映出教师平时的训练较为扎实,但另一方面也证明,部分学生通过自由品读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像本课这样的情节较简单、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而且词句通俗易懂的文章。读,在这里既是目的,又是方法。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读,特别是反复诵读,能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同时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训练读书技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读的训练与使用。
《语文园地四》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习作】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说、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求是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应相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1、利用课文导入:我们已经读了几篇写小动物的文章,你能简单地说说它们的特点吗?为什么我们如此了解它们的特点呢?就在于作者抓住了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来写。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能告诉大家它有什么特点吗?通过交流打开学生思路。
2、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然后让想说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相互交流这种动物的特点。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说,可以说外形,可以说脾气,也可以说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3、小组推出代表在班上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把握,还可以评价表达的方式、用词等。
4、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要注意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如,《白鹅》《白公鹅》《猫》抓住动物特点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式,几篇课文中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以及前后对比的方法。
5、习作欣赏评价:
学生写完后,组织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一起欣赏评价,然后进行修改完善。
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在“我
的发现”后面进行教学。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这三个句子,说说小林和小东从中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然后让学生到本组课文中找一找,看看是否也发现了这样的句子;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课外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谁说的话也有这种特点?在学生充分交流各自发现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这样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
【日积月累】
这次积累的都是关于动物的成语。16个成语中出现了“龙、凤、虎、猫、马、牛、鸟、鸡、鼠”等9种动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成语,借助字典把成语读正确。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如,“天马行空”的“行”读 xíng,“调虎离山”的“调”读 diào。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成语中都含有动物名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并试着用一用,以帮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学生将成语记熟之后,还可以继续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包含动物名称的其他成语,以丰富词语积累,激发主动积累成语的兴趣。
【趣味语文】
这篇短文写的是苏东坡便装到寺庙去游玩,寺庙的住持对待他先后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后来苏东坡以一副对联来回敬住持,令其哭笑不得。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短文,把短文读熟;然后结合有关词句说说故事哪里有趣。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住持的做法有趣,他为人势利的嘴脸那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令人发笑;有的学生可能觉得苏东坡的对联有趣,用的全是住持说的话,不仅照住持的请求写了对联,还不动声色地讽刺了他;也可能有的学生觉得住持后来的表情有趣,哭笑不得,自己把自己弄到了如此尴尬的地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说明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妙处。
这个故事短小有趣,可以鼓励学生练习讲述,课后讲给别人听,进行语言积累。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长城》教学反思
这次联教课,我们组选了第五单元世界遗产专题的课文《长城》。这一单元的文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在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将课文的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长城》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以学生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长城长、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因此,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词。
2、学习由远及近,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了解长城长、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课文共四段,按人的观察和思维发展方式进行的: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联想古代劳动人民──赞美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于是我设置的步骤是: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长城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了解了它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感受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品味语言,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由这承上启下的句子,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联想教学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叩问文本,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比如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个重点句,我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数不清”、“两三千斤重”(工程浩大);“没有„„没有„„”(设备的简陋);“无数„„无数„„”、“一步一步地”(条件艰苦)。多种形式反复读,引导学生体会无数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充分的读书后发挥想象,“你站在长城上,想说什么?”以想象促说、促读,充分感悟中心句,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对文本的拓展,我选取了一首诗歌让学生吟诵,旨在让学生的激情再一次砰发。但是没来得及,使整节课不是很完整。
通过这次联教课,通过黄校长和老师们的评课、议课,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多读,多说,多思,多写。学生读书后我应创设各种机会放手让学生完整地讲出自己的感悟,在学生理解了思考了感悟了后我再适时指导,不能害怕学生讲不出而浪费时间。也就是说这种能力的培养既要有方法上的点拨,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实践,留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在下水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本领”。如果我们教师不多给学生机会,久而久之就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乐于不善于思考问题而只会坐等教师讲现成答案。这也许就是古人所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另外语文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育,应多把语文和我们情感认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语文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心里。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有形的长城的作用是抵御外强,保卫国家主权。课文中长城的知识点学生也许能掌握得很好了,但长城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象征,我们国歌中就有这个新的长城,但是我没有利用这个契机,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与时俱进的
爱国情感教育,从而进一步挖掘、引申出文章的更深层次主题──在我们心里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保捍卫、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样才能将课堂提了一个高度,学生胸中回荡的熊熊爱国豪情才根深蒂固,长城的精神才会世代传唱,永放光芒。
《颐和园》教学反思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培养自主协作,发展学生能力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导网络驰骋,扩展学生视野
学生利用互联网、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电脑上或写一首小诗,或制作电子简报,或编辑一句响亮的广告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近来上了一堂课:秦兵马俑。是第2课时。上完后,感觉到一些问题,便写下来,权做反思。
我开始时复习导入。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然后让他们回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体悟规模宏大
此处问的问题过于琐碎,最好一个大问题,让他们自己体悟。
二、其次体悟类型各异、神态多样
1、在体悟类型各异时,此处先具体分析了将军俑,其他俑让学生自己学习。这里问题很多:
⑴ 时间花费过多,以致后面讲解仓促。
⑵ 学生体会不深,讲得很少。举手的人总是那几个。
⑶ 课堂一度陷入沉闷。可是如何处理为佳,我也不知道。)
2、在体悟神态多样时:
⑴ 时间不够,朗读不到位。
⑵ 想象、扩写不到位。
《语文园地五》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对“世界遗产”,既要申报,又要宣传,更要保护。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教材中关于长城的报道,是为了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如,让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或向学生展示破坏文物的图片实例。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可以先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或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再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形成建议书或倡议书。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通过点拨、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如,提建议时,要把意思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说。
如果当地有“世界遗产”,或是其他文物古迹,学生可以围绕当地文物保护的现状展开口语交际,而不必拘泥于保护长城的内容。
【习作】
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材中明确提出了习作的内容、要求和步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
要提醒学生注意导游词的特点,如,写导游词要根据游人的需要确定重点,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还应根据口语交际讨论的成果,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向旅游者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在教学时,要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可以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
在讲评习作时,教师要鼓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的同学。如,图文搭配,表达形式丰富;引用或创编恰当的广告词,调动游客的兴趣;或把题目分为总题目“XXX导游词”和小题目“景点风光简介”“XX的传说”“请您注意”等。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读一读几个例句,自己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然后再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和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最后,从所学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或者自己尝试着写一写。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
己读一读,然后通过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接着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教师还可以展示对联所描写的风景名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景色的美。最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可以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宽带网】
“宽带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关于搜集资料,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实际指引搜集的途径,如,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随时发现,随时积累;查阅或购买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或纪录片;访问游览过名胜古迹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熟悉的人,从门票、旅游手册、照片上获取信息;实地游览时注意收集、记录资料;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
2、要倡导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资料本,进行分类收藏;倡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3、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搜集资料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纠正一些不当做法,如:
由家长代劳;只搜集不阅读;乱剪书报。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一位老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学生顿时灵感被激发,跃跃欲试,写出了一篇篇虽然稚嫩但非常真挚的短文。
〖创设情境,品读诗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努力创设一个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这就让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种情境的创设,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情境复现,以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因为情境创设就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境的场境,通过眼前的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情境丰富和逼真。同时,模拟情境,只需要相似而以,在教学中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待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送别情景。教师出示一幅景象:浩荡的江水,孤帆渐行渐远,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们不能再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了,不能再在一起痛饮美酒、畅叙友情了。你久久地伫立在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难道此情此境你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教师的这一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我们的学生渐渐进入意境。这时,老师在让学生深情地吟诵诗句,表达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此时的学生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是那黄鹤楼下江边的李白,他们的心完全沉寝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真正体会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这就是情到深处声自露,学生在朗读诗句时,一下子就抓住了诗韵。
〖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清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时,诗人与故友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久久不肯离去,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让课堂体现和偕的互动,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中,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氛围。如:在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中,从三方面为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朗读,展示理解个性;通过画画展示想象个性;通过观看课件演示,想象诗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诗情画意结合,展示创造的个性。
〖声随情动情最真〗
创设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设法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此时读出的情是最真的,理解得也是最透彻的。
如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时,当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我出示课件,此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浩荡的江水,孤帆渐远,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我说:“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大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久久的伫立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学生说得滔滔不绝,渐渐进入意境。我又说:“真是难舍难分啊!所以,李白深情地吟诵诗句,以表离别之情。诗仙李白,此刻,你就通过吟诵诗句来表达情感吧!”学生一个个争着朗读,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一位学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越读越轻,越读越慢,到最后几个字,只留有微弱但还清晰的声音,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吟诵中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所以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所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真正融入到读中,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语言,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联系课文内容,补充积累素材,巩固自主积累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也有利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在学生朗读、感悟、理解这首诗后,我们可适时推出《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系列的送别诗,并引导背诵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积累下来的语言材料,学生印象深刻,感觉真切。积累多了,学生作文时就易于信手拈来,文思泉涌。
〖作业内容〗
让学生设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让学生自己做主,自由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点缀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展示“红杏出墙”的个性。
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后学生选择了各自喜好的作业方式重现诗歌:
1、画:为诗配一幅插图;
2、唱:加上一段熟悉的旋律,把全诗唱出来;
3、演:小组合作,根据诗意表演一幕小话剧。
学生用自主型作业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忽视个性其实也就消灭了个性,抓住了个性也就抓住了共性。
诗歌语句凝练,讲求意境。领会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可提供背景音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恰切的意境,再辅以巧妙的点拨以达到事倍功半的的效果。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等表现离愁别绪的诗歌时,生活在通讯设备发达的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古人一旦分离,便是“此去经年”的生离死别。课上,我一边播放如泣如诉的音乐,一边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自然地被带入了那久远而神秘的年代,融入诗歌独特的意境之中。
《搭石》教学反思
首先,我关注了学生多种方式的阅读。上课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搭石风景的亮丽。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感悟读、齐读、背读等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充分地接触文本,在阅读中感悟美、欣赏美,突出了教学重点。同时,通过重点段的品读,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乡这道风景的亮丽。在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乡亲们浓浓的乡情。
二是加强了说写训练。课文中多次出现假设句子。教学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假设句子的意义,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身边的美,进行说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内化与表达。
三是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揭示学习规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也提示理解的方法。如在理解重点词“协调有序”时,学生通过课前查字典预习了这个词的本义,我又引导学生说出了这个词的引申义,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用得准确。又如:在开课伊始,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边画句子,边理解,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掌握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2006年12月8日,我在教研组中上了一堂课,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后,组内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讲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深受启发,受益非浅。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
1、在教学中,对中心的理解始终蕴涵在课堂教学的始终,但是在最后的解题“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指什么,是什么架起了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时候,显得很粗糙。因此我想,如果在这个问题“那涓涓流出的只是台湾青年5%的骨髓吗?”的处理中,可以挖得更深一些,花的时间可以更多一些,把李博士、海峡两岸医护人员对的爱心都理解得更透彻一些„„那在最后的解题中就水到渠成了。
2、在课文讲授中,忽视了对关键词语的感悟。比如“辗转”一词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虽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寻找骨髓的艰难,急迫与曲折。但没有点出这个词。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更忽视了这个词的用法。有老师在点评中说到:老师在文本中发现“金子”,告诉学生这是好东西,更应该把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会应用它,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踏踏实实地把课文中的最基本的、最优秀的东西,教给学生。
设计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按常规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流于苍白,情感会流于肤浅。而让学生一起来完成这份以诗形式表达的感激,可以让优美的诗的语言牵引出学生情感的自然流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得到提升;让学生一起来完成这份叙事诗,可以让学生学习用简练的语言重叙这个故事的同时,使心中的感悟得到升华。
《卡罗纳》教学反思
《卡罗纳》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六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追求简约,追求和谐:
首先,在教材处理上,追求简约,剪裁重缝。课堂上学生们围绕“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这两个问题品读感悟。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学生那同情与怜悯的神情,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正沉浸在爱的教育中。在此基础上,追问:“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从哪儿看出来?”抓住“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体会卡罗纳将坚强面对现实,成为生活的强者的内心感受。
其次,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不断渗透。引领学生寻找感受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爱的词句,从动作、眼神、心理等方面捕捉爱、感受爱。如体悟“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时,千言万语化为“放、贴”,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卡罗纳,别哭了。”又如:“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用一句“目光默默地看着他,什么话都没说,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将学生置身于同学和卡罗纳的直接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波澜,对话中加深内化了关爱的情感。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借班上课,异地而教,对学情不够了解,未能及时处理好课堂教学资源。如在最后环节,原来预设在学生朗诵过程中渗透手语教学,因为手语而多次重复朗读。后来得知,他们学校在两周前就进行过手语教学。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打手语诵读,达到“巧借东风催芳菲”的效果。
因为年轻,所以更需锻炼;因为追求,所以更想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不少外国的文学作品。《高尚的行为》《全神贯注》《给予是快乐的》等都是外国非常有名的文学作品。这些文章不仅有很强的人文性,而且在谋篇布局上也很有特点。如何教好外国文学作品,很有研究。下面就《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整体感知,抓住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他怎样的一件事情呢?
这篇课文,是以保罗为主要的人物,主要记叙他所经历的事情。只有用这个问题,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但含义很深,教学不能从题目入手。
课文主要讲的是: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前夜”和“前夕”的概念是不同的),用哥哥送给他的一辆新轿车,载着一位小男孩和他脚有残疾的弟弟兜了一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保罗从那天也才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二、弄清思路,分好段落结构
课文没有写保罗怎么载着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兜圈的情景,而是详细地叙述了原因。保罗怎么会用新轿车载着他们兜圈的呢?情节曲折的,叙述也是很生动的。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对于划分课文的段落,记住情节,理解内容非常重要。
在圣诞节前夜,保罗用轿车载着小男孩和弟弟兜了圈。再读一读课文,保罗的轿车经过了哪几个地方?
(办公室前、途中、小男孩家门前、“街道上”。)
学生根据轿车停放的地点,可以把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1~7节);第二段(8~9节),
第三段(10~11节),第四段(12~13节)。
段落的大意,很难概括。因此,在这时不必要学生说得很清楚,不说也不要紧。
三、仔细品味,理解句子涵意
课文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作者较多地记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对话,以及保罗的心理活动。文章内涵的意思就在这些句子中。因此能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体会保罗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难点。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在办公室前,保罗听了小男孩的话:“„„天哪!我希望„„”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听了小男孩接下去讲的一句话,却十分惊讶。小男孩讲的哪一句话,使保罗惊讶?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男孩说:“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话的意思讲得不十分清楚,但保罗已经意识到了。保罗很惊讶,非常佩服他的志气。
在这里教学时,也不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进行讨论,可专门设计练习。
2、当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子开到家门前时,保罗认为他是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后来,保罗怎么知道自己又错了呢?
这在第三段,是不能看出保罗错的原因的。实际上,保罗也是在看到他背了弟弟出来后才知道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这句话是作者讲的。必须让学生阅读第四段话后,再回答。
3、小男孩指着车对弟弟说的那一段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小男孩说的这段话,是整个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理解了这段话,才能知道保罗错在哪里,才能正确地理解什么叫“给予”。
小男孩对弟弟说这段话,不仅仅是一定要像保罗的哥哥那样,送一辆新车给弟弟,而是启发弟弟要鼓起生活的勇气,要他相信:只要有我,你就会有幸福。
4、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这是课后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发散性。同学们要经过想像,想像那兜圈的情景,体会小男孩和弟弟的欢乐;体会保罗那天的心情。
四、深研题目,理解文章中心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文章用这句话总结了全文,点了题。我们不仅要学生理解这句话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理解内涵的意思。
仔细地想一想,在文章中,谁给了谁什么?
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懂得“给予”别人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物质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只要你能够给别人一点帮助、安慰,别人都会感激你,你也会快乐。
《语文园地六》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有哪些人曾经帮助过自己?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怎样帮助自己的?当时自己的心情如何?遇到过需要安慰的人吗?他遇到了怎样的挫折与不幸?你打算怎样安慰他?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感染。学生练习安慰别人时,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卡罗纳的老师在安慰他时的语气、态度。学生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在全班进行交流、评议。评议时应引导学生评价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等。之后请学生进行模拟对话,让学生自由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内容,进行模拟练习。最后,选择几组到台前表演,师生共同评议。评议时应关注表演者的语调语气、动作表情等方面。
如果能把学校或班上发生的真实事例引入教学,让学生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习作】
这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
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然后根据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及周围的环境来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想象她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其次,应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开去,想到画面之外去。因为图画不可能表现出每一个细致的情节,必须要借助想象才能使生动的画面浮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透过画面多想一想,如,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仔细观察画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习作的另一个角度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听到的、看到的事,从中筛选出最难忘的事,并想一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果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想清楚了再动笔。
习作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习作讲评时,可以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讲评要兼顾到供选择的两个方面,无论是看图习作,还是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都应得到展示和评改指导的机会。
下面这篇《亲人》是根据《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写的,供参考:
亲人
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
我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快80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她有个女儿在县城教书,难得回来一次。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
老奶奶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手。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儿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扫扫地,别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
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到河边把衣物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
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读小林和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新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小林的方法是先查字典,知道词语在字典里的意思之后,再结合上下文,体会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小东的方法是先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大概意思,再查字典加以验证、补充,从而对课文中的词语有更深的感受。这些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在了解了小林和小东的发现后,应让学生自由交流,举例说说自己在读书时的类似体会,还可以扩展开去,说说自己发现的理解词语的其他好方法。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停顿;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讲一讲大概的诗意,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读出感情,但是不要求所有学生知晓诗意;最后背一背──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教师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2、相关链接:
黍:黄米。
郭:外城墙。
轩:窗户。圃:菜园。
话桑麻:谈论关于庄稼的事。
诗中写道,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作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座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
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以及朋友的欢聚场面,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在农村生活的情趣。此诗可称是孟浩然的代表作,全诗用平淡之语写平淡之事,恬淡之中见亲切。青山绿树、鸡黍桑麻,好一派田园风光;场圃、老友、淡酒,真好比人间仙境;在这里,世俗名利、荣辱得失全如过眼烟云,飘然脑后。老友相聚,待以鸡黍之饭,普通简单的事情却被诗意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意境和幻想的空间。
【成语故事】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望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把握还不够成熟,感觉朗读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本节课原准备把课文的第三部分也上进去的,但又担心时间紧促,所以就舍去了,造成了本课时文本内容较少而课外知识穿插过多,人文性过强而工具性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课堂粗糙,应不断优化。请老师们指导。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学生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
⑴ 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
⑵ 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
⑶ 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3、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乌塔》教学反思
《乌塔》这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默读和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写了一
些什么事,引导学生独立读懂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再引导学生针对这些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我抛出问题:小学生独自外出旅游好不好?这问题看似普通,其实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阅读课文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学生的辩论,为领会内容提出认识做了准备。我把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分成正反双方,通过辩论来引导他们提高认识。学生们积极性相当高,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对学生的观点作了总结:乌塔独立自主等方面的品格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并不是鼓励大家像乌塔一样独自外出旅游,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学生听了,也颇有同感。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的机会,营造了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氛围,因而,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快乐,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从而学习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是本课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正如人们常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够欣赏别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会进步得更快。
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已经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再学习本课就顺理成章了。由于学生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我在教学时,根据儿童的认知归路,以学生的探究为切入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样,学习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为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同时也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语文园地七》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习作】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整合在一起编排的,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三个活动建议中都包含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都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确定的,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或是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可以从以下两种做法中选用一种。
一种做法是引导全班学生共同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之后,商量一下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然后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
另一种做法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从教材提供的三个话题中自由选择交流的内容,先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然后再全班相互交流。
习作的内容也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准备写什么,交流一下各自的写作打算,然后学生分头习作。在进行习作讲评时,要兼顾教材中的三个话题,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另外,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练习写信,所以在讲评时应适当突出书信格式的学习,使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应该怎样写信。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通过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揭示了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从两个人的对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解决,可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这是精读文章的重要方法。一定要潜下心来,仔细体会、揣摩文章中的词语、句子以及文章描写的细节,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收获。所以,引导学生交流这方面的读书体会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然后交流自己从中发现的读书方法,学生对这些方法有所认识后,可以扩展开去,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让学生在实际的例子中加深体会,迁移运用。
如果学生谈到了其他的读书方法,如,边读书边想象、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说的有道理,也要加以肯定,但重点应引导学生围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展开交流。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
这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名句,这些名句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于成长、对于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会给成长中的少年以很大的启发。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谈谈各自对这些名句的理解,或联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谈谈体会。
如果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还搜集了其他成长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赏,使所有人都得到激励。还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喜欢的或最有针对性的名言写成卡片,放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时刻激励自己前进。也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个名人名言摘记本,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记在上面,陪伴自己成长。
2、相关链接: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后汉书》共九十卷,是南宋范晔所作。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东晋文学家、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一,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展示台】
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以来的学习收获。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角度的展示建议,分别是写回信、办手抄报、排演短剧。
手抄报的展示可以利用自习时间或课余时间进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参观、阅读,评出自己喜爱的手抄报。可以设置最佳设计、最佳效果、最佳内容、最佳合作小组等奖项,奖项的安排由学生自定,以鼓励为主。
如果有学生排演了关于成长故事的短剧,可以让他们在家长开放日表演,请家长来观看演出,以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学生的展示交流不一定局限于书中提供的三种形式,可以结合本班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情况,由学生自己确定展示哪些学习成果,怎样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酌情指导,进行合理安排。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星期四上汇报课,因为是我第一次上这样的公开课,心里很紧张,使得许多本来设计的教学环节在处理上比较马虎。下面就上课的一个环节做反思。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空调,也没有汽车。
师:我们能不能说同一类的?比如说交通工具。
生:那时没有自行车,没有摩托车,也没有飞机。
师:谁还能来试一试?
生: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空调。
„„
师:谁还能说一说古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课件出示: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课件出示:
没有望远镜,就用“千里眼”来寄托看得远的愿望。 没有_______
___,就用“顺风耳”来寄托听到远方声音的愿望。
师:按照第一种方法来填第二题。
生:没有电话__________,就用“顺风耳”来寄托听到远方声音的愿望。
生:没有手机__________,就用“顺风耳”来寄托听到远方声音的愿望。
课件出示:
没有__________,就用“__________”来寄托 __________的愿望。
【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因此,我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
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出去,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有采用“课件
出示没有 __________,就用“__________”来寄托__________的愿望。”的句式说说现代社会用哪些高科技将古代祖先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使得学生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上好了自己的课后,我听了朱文洁老师的课,听了她的课,我深深地感觉到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她那优美的朗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中的情景中,而我也许是自身素质的水平,在课堂上很少采用。同时,在学生回答后的教师评价更值得我学习。我的两位师傅也一直给我指出,在课堂上评价很重要。
在这次的汇报课上,我仍旧没有改掉这个毛病,从以上的一个教学环节上就可见一斑。我对夸奖太珍惜了,听了朱老师的课,她在课堂上的夸奖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像我一样用“回答得不错!”这样苍白无力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明显要高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学习。争取明年的汇报课上有所进步。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电脑住宅》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如,填写表格,将电脑住宅的具体设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或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画出电子住宅的示意图,根据自己的想象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然后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我请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进行交流、讨论。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恐龙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课一开始,学生就能说出十几种恐龙的名称来,并能够一一做介绍。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出质疑:这么大的恐龙能够飞向蓝天吗?它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呢?学生也带着这许多的疑问,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
说明文教学课堂,很多教师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研究说明方法上了。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但是这样一来,本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使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
在这节课前,我查找了这节课的资料,发现了一张表格。在上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填表,刚开始,学生不知道怎样来完成表格,我马上进行示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明确了,积极性也提高了。
在完成的过程中,也清楚地知道了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因为表格的提示,他们的叙述便显得十分的有条理。为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一过程做好了铺垫。也为分析文章说明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开篇和尾声
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时,前后呼应的开篇和尾声让我自醉!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除了宇航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它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学们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总结全文,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一起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学们已经从课文中找到了圆满的答案。我们不禁深深感叹: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游,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科学的领域真是无边无际啊!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未来的科学家是谁呢?是你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吧,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也能像杨利伟叔叔那样登上太空,相信你们也能创造出更多的科学奇迹,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语文园地八》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们的奇思妙想”。学生可以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有关科技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居住的房屋、照明的设施,公路、铁路、航天航海及各种交通工具,或未来的学校、教室、书桌、黑板,动物、植物的变化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交流。
开展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
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既能言之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适时、友好地进行补充、提问,参与讨论。
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不但应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还可以谈谈产生这种奇思妙想的根据是什么。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某位同学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补充说明,或发表不同意见,或展开深入讨论。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交际内容、礼貌用语、体态语言等进行积极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又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习作】
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受他人启发而联想到的内容,也可以写一篇科幻故事。教材中提出了习作的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为自己的习作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好后要认真读一读,找出不足,自行修改。
教学时可以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引导学生回顾口语交际的热烈场面,回想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并仔细回忆给自己以启发的发言内容,以激发习作的热情。
2、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角度或题目,再和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启发。
3、学生分头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学生写好后自评自改、互评互改。
5、用适当方式充分展示学生的习作。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提供了4条被商家随意篡改的成语广告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乱改成语、滥用成语的不良现象,并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句,一般来说,成语中的字或词不能随便颠倒、增减或更换。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乱改成语、同音词借用、谐音词滥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有越来越泛滥的趋势,使人们对成语的认识变得模糊、混乱,尤其是对尚未了解这些成语的小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安排这项学习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从认识成语特点、尊重祖国文化的高度体会乱改成语的危害,树立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做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的小卫士。
教学时,可以从这4条被当作广告词的成语切入,让学生把正确的成语与滥改后的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进而认识成语的定型性、整体性的特点及作用,体会随意滥改成语的危害。课后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滥用成语的广告词,开展一场成语错别字歼灭战。
滥用成语举例:
咳(刻)不容缓 (药品广告) 出神入画(化) (房地产广告)
口蜜腹健(剑) (饮料广告) 随心所浴(欲) (热水器广告)
【日积月累】
此次“日积月累”的内容是几句关于探索科学的名人名言,这几句名言告诫并激励学生,大胆地发现,不断地探索,勇敢地创新,才能创造奇迹,成为科学道路上的成功者。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这些名人名言,然后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交流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组的一些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这些名言的含义,如,“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科学家们注意到了恐龙和鸟类的相似之处,做出了大胆的猜测,并不断加以验证,才得出了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进化而来的结论。
此外,还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再积累一些名人名言,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宽带网】
安排这次“宽带网”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并不断体会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这一段文字中,先列举了我国科技人员近年来创造的科学奇迹:载人航天飞船成功上天,超高产杂交水稻诞生;接着列举了科学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后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扩展学习的要求。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先读一读这段文字,说说从中了解到了什么,然后鼓励学生继续搜集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资料,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果有条件,可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