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外科健康教育

肠梗阻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指导

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倾听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顾虑,讲解治疗方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和护理。

2、饮食指导

(1)急性期和需手术者要禁食,待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即腹痛缓解、腹胀消失、有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可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流质,忌进食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随病情好转逐渐进食半流质、普食,宜少吃多餐,早期以少渣食物为主。

(2)术后早期要配合胃肠减压,以吸出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减轻腹胀,利于伤口愈合。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气,可拔除胃管,并可进食,其原则同上。

3、作息指导

(1)术前指导 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引流,使腹腔内炎性渗出液流至盆腔,预防膈下脓肿;并能使腹肌放松,横膈下降,有利于呼吸。每2h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次,每次活动10min。肠梗阻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开始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10min。

(2)术后指导 术后6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充分引流,每2h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

次。在术后第1天可每天活动10min;术后第2天可增加到15min;术后第3天可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到10min。注意劳逸结合。

4、用药指导

(1)术前指导

①、抗生素应用 一般可选用头孢类、灭滴灵等。

②、解痉剂的应用 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 (654-2)等抗胆碱类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的分泌,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③、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④、必要时营养支持。

(2)术后指导

①、抗感染。

②、给予祛痰、消炎药物雾化吸入。

③、禁食期间补充静脉营养。

④、在输液过程中,应遵循医护人员控制的输液速度,切忌随意加快输液速度。

5、特殊指导

(1)胃肠减压 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2)留置胃管 胃管固定妥善,防脱出,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注意胃液的量和颜色的变化。如发现血性液体,应及时处理,严防肠绞窄的发生。胃管内注药前,先抽吸胃液,避免过量引起不适。灌药后夹管1~2h,防止药液反流,影响药效。

(3)保持口腔清洁 坚持漱口,每日2次,呕吐病人每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因禁食后,口腔内分泌物减少,细菌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等。

(4)避免炎症扩散 腹痛、腹胀时,勿使用热敷,避免引起炎症扩散。

(5)肠瘘并发症 术后1周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切口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味液体流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擦净周围污物,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皮炎,保持引流通畅。

(6)伤口引流 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勿折叠、扭曲、脱出,配合记录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如见腹腔引流有粪渣样液体流出,提示肠瘘,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 病情观察指导

(1)术前定时配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下述临床特征,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①、持续剧烈的腹痛、呕吐剧烈而频繁。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②、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③、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④、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准备。

(2)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等,还应注意观察引流的颜色、质、量。如感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处出现红肿,之后流出较多液体有粪臭味,提示肠瘘,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配合积极处理。

7、出院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2)进食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避免饭后剧烈活动,防止发生肠扭转。

(5)出现严重呕吐、腹胀、腹痛、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等,应及时就诊。

肠梗阻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指导

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倾听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顾虑,讲解治疗方案,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和护理。

2、饮食指导

(1)急性期和需手术者要禁食,待肠梗阻症状解除后(即腹痛缓解、腹胀消失、有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可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流质,忌进食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随病情好转逐渐进食半流质、普食,宜少吃多餐,早期以少渣食物为主。

(2)术后早期要配合胃肠减压,以吸出胃肠道的液体和气体,减轻腹胀,利于伤口愈合。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有肛门排气,可拔除胃管,并可进食,其原则同上。

3、作息指导

(1)术前指导 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引流,使腹腔内炎性渗出液流至盆腔,预防膈下脓肿;并能使腹肌放松,横膈下降,有利于呼吸。每2h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次,每次活动10min。肠梗阻症状有所缓解后,可开始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10min。

(2)术后指导 术后6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充分引流,每2h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协助活动四肢,每日3

次。在术后第1天可每天活动10min;术后第2天可增加到15min;术后第3天可协助离床活动每日2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到10min。注意劳逸结合。

4、用药指导

(1)术前指导

①、抗生素应用 一般可选用头孢类、灭滴灵等。

②、解痉剂的应用 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 (654-2)等抗胆碱类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的分泌,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③、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④、必要时营养支持。

(2)术后指导

①、抗感染。

②、给予祛痰、消炎药物雾化吸入。

③、禁食期间补充静脉营养。

④、在输液过程中,应遵循医护人员控制的输液速度,切忌随意加快输液速度。

5、特殊指导

(1)胃肠减压 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2)留置胃管 胃管固定妥善,防脱出,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注意胃液的量和颜色的变化。如发现血性液体,应及时处理,严防肠绞窄的发生。胃管内注药前,先抽吸胃液,避免过量引起不适。灌药后夹管1~2h,防止药液反流,影响药效。

(3)保持口腔清洁 坚持漱口,每日2次,呕吐病人每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因禁食后,口腔内分泌物减少,细菌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等。

(4)避免炎症扩散 腹痛、腹胀时,勿使用热敷,避免引起炎症扩散。

(5)肠瘘并发症 术后1周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切口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味液体流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擦净周围污物,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皮炎,保持引流通畅。

(6)伤口引流 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勿折叠、扭曲、脱出,配合记录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如见腹腔引流有粪渣样液体流出,提示肠瘘,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 病情观察指导

(1)术前定时配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出现下述临床特征,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①、持续剧烈的腹痛、呕吐剧烈而频繁。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②、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③、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④、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准备。

(2)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等,还应注意观察引流的颜色、质、量。如感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处出现红肿,之后流出较多液体有粪臭味,提示肠瘘,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配合积极处理。

7、出院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2)进食含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避免饭后剧烈活动,防止发生肠扭转。

(5)出现严重呕吐、腹胀、腹痛、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等,应及时就诊。


相关文章

  • 快速康复模式护理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 ? 快速康复模式护理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论著· 快速康复模式护理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蔡曾琴1 彭胤琼1 黄秀娟1 刘玲1 谷波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泌尿外科:2. 第三综合病房, 四 ...查看


  • 小儿外科肠梗阻的护理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儿外科肠梗阻的护理 作者:孙妤婷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2期 [摘要] 目的:对小儿肠梗阻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接诊的167例病患 ...查看


  • 肠梗阻临床路径
  • 肠梗阻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肠梗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肠梗阻(ICD-10:K56.0/K56.2 /K56.5- K56.7) 行肠粘连松解术.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外置术.结肠造口术 ...查看


  • 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与治疗策略_吕云福
  • August 2011,Vol 5,No.3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1年8月第5卷第3期Chin J Oper Proc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251· ·专家论坛·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 ...查看


  • 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浆D_dime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_王伟伟
  • 110 参考文献: [1]黎介寿. 肠功能障碍[J].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 5(2) :6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肠屏障功能障碍临床诊治建议[J]. 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9) :620. [3]王今达, ...查看


  • 毕业设计成果书模板
  • 毕业设计任务书(就是参考文献之前的内容) 课题名称: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适用专业: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班级: 任务下达日期: 2015年 2 月 2 日 设计完成日期: 2015 年 5 月 20 日 毕业设计诚 ...查看


  • 经皮腹腔穿刺引流术在外科急腹征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新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术在外科急腹征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临床手术应用,解决一般手术穿刺置管法放置位置的引流管在外科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官腔偏小,容易堵塞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1年腹腔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科急腹症和闭合 ...查看


  • 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和护理
  • 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和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3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情况.结果 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症状体征.快速准确判断急腹症的类型,是否为外科急腹症,提供诊 ...查看


  • 结直肠癌合并结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40例结直肠癌合并结肠梗阻患者,有37例患者痊愈出院,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