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整理)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B)。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2.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焼的物质称为( A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3,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5907-1986)的规定,将火灾分为(D)类。

A.3 B.4 C.5 D.6

4.烟气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其上升流动速度可达(D )。

A.1m/s B.2m/s C.3—5m/s D.6-8 m/s

5、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D )现象。

A.发光 B.发烟 C.火焰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6、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A )。

A.闪点 B.自燃点 C.燃点 D.着火点

7、闪点是判断( C)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D.粉尘

8、下列物质中, (A)的火灾属A类火灾。

A.纸张 B.钾 C.汽油 D.煤气

9、下列物质中,(B)的火灾属B类火灾。

A.木材 B.沥青 C.钠 D.煤气

10、下列物质中,(D )火灾属C类火灾。

A.木材 B.石蜡 C.汽油 D.液化石油气

1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B.爆炸下限越高 ,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C.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D.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2、空气中含氧量大约为(B)%。

A.20 B.21 C.26 D.27

13、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的灭火原理是(C )。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14、根据固体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通常燃点高于( D)℃的固体称为可燃固体。

A.220 B.310 C.250 D.300

15、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C )%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设备。

A.21 B.16 C.10 D.15

16、如采用冷却灭火,对于汽油燃烧必须将其冷却到(B )之下时,

燃烧才会中止。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0℃

17、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可分为( A)级。

A.二 B.三 C、.四 D.五

18、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75%是由于( C )造成。

A.火烧 B.高热 C.吸入有毒气体 D.脱水

19、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D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20、一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如(B )等,由于和水作用生成可

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塑料 B.碳化钙 C.橡胶 D.蜡烛

二、多选题

1、灭火方法可分为( ABCD)。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E.覆盖

2、热传播有( BCD )三种途径。

A.热输送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辐射 E.热传播

3、固体可燃物在( ABD )等条件下发生阴燃。

A.空气不流通 B.加热温度较低 C.可燃挥发分多

D、含水分较多 E.可燃物密度大

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ABCD )等性质有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E.凝固点

5、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与 ( ABCDE )等有关。

A.初始温度 B.初始压力 C.惰性介质及杂质 D.氧含量 E.点火能量

6、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 ABC )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A.热 B.撞击 C.摩擦 D.惰性介质 E.杂质

7、下列( ABC )属于甲类液体。

A.汽油 B.酒精 C.乙醚 D.煤油 E.松节油

8、下列( ACD )属于完全燃烧产物。

A.CO2 B.CO C.H2 O D.SO2 E.NH3

9、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ACDE)四个条件。

A.可燃物 B.爆炸极限 C.助燃物 D.引火源 E.链式反应自由基

10、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可分为(ABCDE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E.动力燃烧

第二篇 建筑防火

一、判断题

①常开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需手动关闭。(×)

②消防控制室设备必须有专人12小时监控,处理各种报警信号。(×) ③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有明显标志。(√)

④消防电梯能迅速疏散火场被困人员。(×)

⑤安装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一个相应探测器报警后下降至距地面

1.8m处停止,另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下降至地面,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反馈信号。(√)

二、单选题

1、建筑防火的主动技术不包括(D)。

A.火灾探测技术 B.自动灭火技术

C.烟气控制技术 D.材料防火技术

2、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米。

A .16 B.12 C.15 D.18

3、通风系统风管上设置的防火阀,其动作温度为(B)。

A.280℃ B.70℃ C.150℃ D.90℃

4、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C)h。

A.2 B.3 C.1.5 D.1.8

5、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B)级装修材料使用。

A.A B.B1 C.B2 D.不低于B1级

6、高层民用建筑的类别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D)。

A.三类 B.四类 C.一类 D.一、二两类

7、储存61度以上白酒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A)。

A.甲类 B.乙类 C.丁类 D. 丙类

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D)决定的。

A.燃烧性能 B.耐火极限 C.支座条件 D.材料性能和耐火极限

9、建筑高度超过(B)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称为高层工业建筑。

A.30 B.24 C.50 D.32

10、建筑高度31m(一类)的框架结构高级旅馆,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含条件)(A)㎡。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11、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C)人/㎡计算。

A. 1.3 B. 1.4 C. 1.0 D. 1.2

12、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1区是指(B)。

A.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 存在的场所

B.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C.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D.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3、乙级防火门是指耐火极限不低于(C)的防火门为乙级防火门

A.2h B.1.5h C.1h D.3h

1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D )级。

A.三 B.五 C.二 D.四

15、防烟楼梯及其前室的门均应为( B )。

A.防火卷帘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17、生产和物品储存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分为( D )。

A.三类 B.四类 C.二类 D.五类

16、电动机电源断一相保险丝或一根电线,造成(B )。

A.短路 B.缺相运行 C.漏电 D.断电

17、下列选项中那一项属于不燃烧构件(A)。

A.钢筋混土梁 B.木柱 C.木结构楼板 D.板条抹灰墙

18、通常情况下列选项中那一项属于一级耐火等级建筑(B)。

A.楼板耐火时间为1小时 B.楼板耐火时间为1.5小时;

C.楼板耐火时间为2小时 D.楼板耐火时间为3小时;

19、下列选项中那一项属于甲类物质(A)。

A.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B.爆炸下限大于10%的气体;

C、.爆炸下限小于15%的气体 D.爆炸下限大于12%的气体;

20、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D)。

A.5h B.3.5h C.6h D.3h

21、植物油属于哪类物质(C)。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2、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B)的高层建筑,称超高层建筑。

A.300米 B.100米 C.200米 D.150米

23、水泥刨花板属于(C)材料。

A.不然材料 B.可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易燃材料。

24、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D)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A.3.5 B.5 C.4 D.3

25、一级单层甲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B)。

A.8000㎡ B.4000㎡ C .5000㎡ D.6000㎡。

26、建筑内部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A)。

A.1倍 B.2倍 C.3倍 D.1.5倍

27、一、二级多层民用建筑设有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面积为(A)。

A.5000㎡ B.7000㎡ C.6000㎡ D.8000㎡

28、在风道贯通防火分区的部位(防火墙),必需设置防火阀。其动作温度为(B)℃。

A.300 B.70 C.100 D.200

29、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它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的要求,具有手动和自动功能。当管道内的烟气达到(C)℃时排烟阀门自动关闭。

A.350 B.300 C.280 D.70

30、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A)人/㎡计算。

A.1 B.1.7 C.1.8 D.1.5

31、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A)m。

A.5 B.7 C.8 D.9

32、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A)m。

A.1 B.2 C.3 D.4

33、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道的功能,其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C)h的实体墙分隔。

A.3 B.2 C.1 D.4

34、避难层的避难人员面积指标,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B)人/㎡计算。

A.10 B.5 C.6 D.7

35、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380V及以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6KV高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A)MΩ。

A.6 B.7 C.8 D.9

36、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A)个区域等级。

A.3 B.4 C.5 D.6

37、将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划分为(B)级。

A.8 B.4 C.5 D.6

38、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场营业厅,其吊顶应采用(D)。

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不燃材料

39、单层、多层民用建筑设置(D)时,建筑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A.消火栓系统 B.防排烟系统 C.自动报警系统 D.自动灭火系统

40、防烟分区范围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B)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规定空间。

A.800mm B.500mm C.600mm D.700mm

41、标准层会议报告厅的安全出口最少应设多少个(A)

A.5 B.6 C.7 D.8。

42、标准层内走道的最小宽度应为多少(B)

A.3米 B.1.4米 C.2米 D.1.5米

43.标准层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如宽度为2米,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最小不应小于(C)

A.2㎡ B.3㎡ C.1㎡ D.1.5㎡

44、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不包括(D)。

A.安全出口 B.疏散指示标志 C.应急广播 D.电梯

45、防火门是向疏散方向开启的( A )。

A.平开门 B.弹簧门 C.推拉门 D.转门

46、安装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一个相应探测器报警后下降至距地面(C)处停止,另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下降至地面。

A.1.0m B.1.5m C.1.8m D.2.0m

三、多选题

1、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ABCD)等其它原因引起火灾等。

A.电气火灾 B.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

C.吸烟、玩火、放火 D.自燃、雷击、静电

2、耐火极限是指对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ABC)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A.失去支持能力 B.完整性被破坏;

C.失去隔火作用 D.造成火灾蔓延

3、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ABC)。

A.不燃性 B.难燃性 C.可燃性 D.碳化性

4、尽头式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ABC)。

A.12m×12m B.l5m×l5m C.18m×18m D.20m×20m

5、发生火灾时, 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在(ABCD)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A.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B.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C.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D.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时

6、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分为( ABC)。

A.工业建筑 B.民用建筑 C.农业建筑 D.钢结构建筑

7、按建筑物的高度或层数可分为下列几类:( ABC )

A.单层 B.多层建筑 C.高层民用建筑 D.地下建筑

8、高层民用建筑中庭连通面积叠加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采取( ABCD )等措施。

A.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B.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分隔

C.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设置防烟分区应满足(ABCD)要求:

A.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

B.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C.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D.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10、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BCD)。

A.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 B.火灾延续时间、

C.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 D.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

11、防火间距由于场地等原因,难于满足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采取(ABCD)补救措施。

A.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

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B.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C.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保护

D.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12、消防控制室布置设置应符合(ABCD)规定、

A.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C.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

D.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13、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应符合(ABCD)规定。

A.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

B.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14、设置在地下一层的卡拉OK厅,应符合下列 (ABD)等规定。

A.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B.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C.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D.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5、下列设施中,(ACD)属于防火分隔设施。

A.防火墙 B.挡烟垂壁 C.防火门 D.防火阀及排烟防火阀

16、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 ( ABD ) 等要求。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C.楼梯间的门应为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D.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17、下列 ( ABD ) 多层公共民用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A、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

B、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C、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D、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

18、下列选项属于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 (ABC )。

A.疏散楼梯 B.疏散走道 C.安全出口 D.室内消火栓

19、下列(ACD)场所的应急照明,应能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A.消防控制室 B.疏散走道 C.消防水泵 D.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

20、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应符合(ABCD)规定。

A.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

B.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四、简答

1、防火巡查概念是什么? 147页6~8行

2、防火巡查的内容有哪些? 147页12~17行

3、防火巡查的规范化要求 147页19~28行

4、火源的概念和常见火源的类别? 148页

5、常见明火源(明火焰)及其安全对策有哪些? 149~150页

6、简述常见的高温物体及其安全对策。 151页~152页

7、简述常见的电火花及其对策。 152页~153页

8、简述撞击与摩擦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53~154页

9、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是什么?154页

10、绝热压缩点燃的危险性及其控制对策有哪些?154页~155页

11、简述化学反应放热引燃的危险性及其控制对策。155页

12、简述各种典型场所火源管理的防火巡查要点。156页~162页

13、简述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基本设置要求。164页

14、简述疏散走道的设置要求。 164~165页

15、简述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165页

16、哪些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其设置应符合什么要求?166页

17、对于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每日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67页

18、对于疏散楼、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等疏散设施)每日巡查的内容有哪些? 166页

19、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及其每日巡查要点是什么?167~168页

20、何为防火分隔设施? 168页

21、防火墙有何设置要求?169页

22、防火门的种类、设置要求及其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170~171页

23、防火卷帘的种类、设置要求及其耐火等级如何划分?172~173页

24、防火门、防火卷帘每日巡查要点是什么? 174页

25.简述底层报告厅的吊顶,墙面装修材料最低标准是什么?

答:吊顶为A级,墙面为B1级。

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

一、多选题

1、该建筑物应设哪些消防设施(ABCD)

A.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防排烟系统

2、对顶层的大会议室有哪些要求(ABCD)

A.顶层会议室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平方米

B.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C.必须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3、某工程地下一层为商场和车库,地上一至五层为百货商场,六至十七层为高级公寓,在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分别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地下一层

至五层的车库和商场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的排烟系统,百货商场设空调 、通风系统。

(1)在以上系统中应设几种防火阀分是什么(ABC)

A.应设2种防火阀 B.一种是动作温度为280℃的排烟防火阀

C.一种是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D.应设通风阀

(2)在地下一层哪些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ABCD)

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C.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D.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第四篇 其他建筑、场所防火

一、单选题

1、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两大分支:一是石油炼制体系,二是(A)

A.石油化工体系 B.石油分馏体系 C.石油化纤体系 D.石油产品

2、石油化工生产中,泄压排放设施按其功能分为两种:正常排放和(B)。

A.非正常排放 B.应急排放 C.定点排放 D.按时排放

3、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多以油罐、(C)。

A.油槽 B.油库 C.油桶 D.油井

4、石油化工产品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C)。

A.管路 B.航空 C.水路 D.大车

5、按储罐的设计内压分类一般可分为常压储罐、低压储罐和(D)

A.高压罐 B.中压罐 C.超高压罐 D.压力储罐

6、常压储罐的最高设计内压为(C)(表压)。

A.60 Pa B.600Pa C.6kPa D.6MPa

7、低压储罐的最高设计内压为(B)(表压)。

A.101.3kPa B.103. 4kPa C.101.3MPa D.103.4MPa

8、设计内压(B)的储罐为压力储罐。

A.大于101.3kPa(表压) B.大于103. 4kPa(表压)

C.小于101.3kPa(表压) D.小于103. 4kPa(表压)

9、地下储罐是指罐内最高液面低于附近(A)(周围4m范围内)地坪的储罐。

A.0.2m B.0.4m C.0.5m D.0.6m

10、半地下储罐是指罐底埋深不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且罐内最高液面不高于储罐附近(周围4m范围内)地坪(C)的储罐。

A.0.3m B.0.6m C.3m D.6m

11、按储罐的材质分类一般可分为金属储罐和(A)。

A.非金属储罐 B.混凝土储罐 C.玻璃钢储罐 D.陶瓷储罐

12、按储罐结构形状分类一般可分为立式圆筒状、卧式圆筒状和(D)三类。

A.立式椭圆状 B.卧式椭圆状 C.扁圆筒状 D.特殊形状

13、卧式储罐有圆筒形和(D)两种。

A.圆球形 B.扁球形 C.椭圆形 D.特殊形

14、特殊形状的储罐有球形罐、扁球形罐、(D)。

A.长方体形罐 B.正方体形罐 C.多面体形罐 D.水滴形罐

15、储罐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A)。

A.10Ω B.30Ω C.50Ω D.100Ω

16、浮顶罐或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导线做(B)连接。

A.接地 B.电气 C.跨越 D.保护

17、铁路装卸区消防车道与装卸栈桥的距离一般不大于80m且不小于(C)。

A.5m B.10m C.15m D.20m E.25m

18、铁路装卸区的装卸栈桥处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C)。

A.30m B.50m C.60m D.120m

19、油罐装卸完毕后,须静止至少(B)后,再进行计量等作业。

A.2s B.2min C.30s D.3min

20、石油化工企业厂内应设置独立的化学品和危险品库区,按物料(C)分库存放。

A.不同化学性质 B.不同物理性质 C.不同火灾危险性 D.不同闪点

21、地铁的设备用房分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D)的隔墙分隔。

A.1.50h B.2.00h C.2.50h D.3.00h

22、地铁的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C)。

A.300m2 B.500m2 C.750m2 D.1000m2

23、地铁的设备管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C)。

A.300m2 B.500m2 C.750m2 D.1000m2

24、地下车站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B)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A.3min B.6min C.9min D.12min

25、行驶于地下区间的列车,应在其车头、尾节设置(C)。

A.疏散门 B.疏散梯 C.疏散梯门 D.应急窗

26、目前已建地铁中较多采用的为(A)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A.IG541混合气体 B.二氧化碳 C.氮气 D.干粉

27、城市交通隧道是指供汽车和(D)通行的隧道。

A.人力车 B.有轨电车 C.履带式卡车 D.行人

28、隧道入口处(C)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

A.50~100m B.100~150m C.100~150m D.150~200m

29、隧道封闭长度超过(B)时,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

A.800m B.1000m C.1500m D.2000m

30、车行隧道内一般每隔(A)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A.50m B.80m C.100m D.120m

31、纵向排烟方式较适用于(A)、交通量不高的隧道。

A.单向行驶 B.双向行驶 C、.变向行驶 D.可调向行驶

32、隧道内应设置消防紧急电话,一般每(C)宜设置一台。

A.50m B.80m C.100m D.120m

33、汽车加油加气站根据其(B)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A.储油量 B.储油罐、储气罐的容积

C.日供油、供气量 D.日加油、加气量

34、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要求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为(C)

A.15MPa B.20MPa C.25MPa D.50MPa

35、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宜将柴油罐布置在LPG储罐或CNG储气瓶(组)、LNG储罐与汽油罐(C)。

A.之上 B.之下 C.之间 D.一侧

36、加油加气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C)。

A.应为一级 B.应为二级 C.不应低于二级 D.不应低于三级

37、加油、加气站的加油机、加气机(C)。

A.可以设在室内 B.必须设在室内 C、.不得设在室内 D.允许设在室内

38、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A)消防给水系统。

A.应设 B.可设 C.可不设 D.根据情况设

39、加油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C)消防给水系统。

A.应设 B.可设 C.可不设 D.根据情况设

40、火力发电的发电机组有两种主要形式:汽轮发电机组和(C)。

A.水轮发电机组 B.风轮发电机组

C.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D.涡轮发电机组

41、火力发电厂通常是指以(D)为主的发电厂。

A.水轮发电机组 B.风轮发电机组

C.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D.汽轮发电机组

42、火力发电厂的蓄电池室、供氢站、供(卸)油泵房、油处理室、汽车库及运煤(煤粉)系统建(构)筑物严禁(C)。

A.采暖 B.采用电热取暖 C.采用明火取暖 D.采用蒸汽采暖

43、飞机库按功能用途分为停机库、(B)。

A.查机库 B.维修库 C.候机库 D.待机库

44、在清洗和维修机舱时常使用溶剂、胶粘剂和(C)等,这些材料都是易燃、易爆品。

A.碱水 B.盐酸溶液 C.油漆 D.肥皂水

45、危险品库房、装有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变电所(A)设置在飞机库内或与飞机库贴邻建造。

A.不应 B.宜 C.可以 D.严禁

46、飞机库内不宜设置(B)资料室、休息室等用房。

A.传达室 B.办公室 C.浴室 D.电话室

47、甲、乙、丙类物品暂存间(A)不应设置在飞机库内。

A.不应 B.宜 C.可以 D.严禁

48、在飞机库的防火设计中,甲、乙、丙类物品暂存量应按不超过(A)的生产用量设计。

A.一昼夜 B.8h C.12h D.一天

49、飞机库周围应设(C)消防车道。

A.单侧 B.双侧 C.环形 D.跑道式

50、飞机库周围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D)m。

A.4.5 B.5.0 C.5.5 D.6.0

51、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其最远工作地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D)。

A.30.0 m B.50.0 m C.65.0 m D.75.0 m

52、飞机库大门上设有供人员疏散用的小门,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A)。

A.0. 9 m B.1.1 m C、.1.2 m D.1.5 m

53、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电源插座距地面安装高度应(A)1.0m。

A.大于 B.不大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54、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疏散用应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B)。

A.0.5 lx B.1.0 lx C.5.0 lx D.10.0 lx

55、在飞机库的防火设中,泡沫炮及泡沫-水喷淋系统等功率较大的消防泵宜由(B)直接驱动。

A.电动机 B.内燃机 C.汽轮机 D.水轮机

5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1997)根据停车(车位)数量和总面积将汽车库分为(C)类。

A.I、Ⅱ两类 B.I、Ⅱ、Ⅲ三类

C.I、Ⅱ、Ⅲ、Ⅳ四类 D.I、Ⅱ、Ⅲ、Ⅳ、V五类

57、I类修车库(A)建造。

A.应单独 B.宜单独 C.可贴邻 D.必须单独

58、Ⅳ类汽车库和Ⅲ、Ⅳ类的修车库(A)安全出口。

A.可设置1个 B.宜设置1个 C.应设置2个 D.不少于2个

59、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C)。

A.30 m B.40 m C.45 m D.50 m

60、汽车库室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D)。

A.30 m B.40 m C.50 m D.60 m

61、高层汽车库和地下汽车库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A)m。

A.30 B.35 C.40 D.50

62、汽车疏散坡道的净宽度,单车道不应小于3.0m;双车道不应小于(B)。

A.4.5 m B.5.5 m C.6.5 m D.7.0 m

6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为(B)。

A.甲、乙两类 B.甲、乙、丙三类

C.甲、乙、丙、丁四类 D.甲、乙、丙、丁、戊五类

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确定,把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分为(C)。

A.甲、乙两类 B.甲、乙、丙三类

C.甲、乙、丙、丁四类 D.甲、乙、丙、丁、戊五类

65、洁净厂房的耐火等级(C)。

A.应为一级 B.应为二级 C.不应低于二级 D.不应低于三级

66、专用消防口是消防人员为灭火而进入建筑物的专用入口,(C)。

A.平时常开,火灾时消防人员从此进入

B.平时封闭,火灾时自动开启

C.平时封闭,火灾时由消防人员从室外打开

D.平时封闭,火灾时由厂房内人员及时开启

67、洁净厂房与洁净区同层外墙应设可供消防人员通往厂房洁净区的门窗,其洞口间距大于(B)时,在该段外墙的适当部位设置专用消防口。

A.60m B.80 m C.100 m D.120 m

68、洁净厂房专用消防口的宽度不小于750mm,高度不小于(D),并应有明显标志。

A.1200 mm B.1500 mm C.1600 mm D.1800 mm

69、洁净厂房疏散走道(D)。

A.应设置排烟设置 B.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

C.可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D.应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70、洁净厂房通常选用(D)灭火剂的灭火器。

A.水基形 B.碳酸氢钠 C.磷酸盐 D.二氧化碳

71、在洁净厂房的专用消防扑救口处应设置(C)。

A.闪光应急照明灯 B.橙色应急照明灯

C、.红色应急照明灯 D.白色应急照明灯

72、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重要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可将电子信息机房分为(C)。

A.1、2、3三级 B.甲、乙、丙三级

C.A、B、C三级 D.轻危险、中危险、严重危险三级

73、信息机房数据中心内放置设备计算机的机房不宜超过(C)层。

A.3 B.4 C.5 D.6

74、计算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D)m。

A.1.1 B.1.2 C.1.4 D.1. 5

75、信息机房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座椅垫套必须进行(D)。

A.阻燃处理 B.定期检查 C.定期更换 D.静电接地

76、信息机房中的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应设置(D)灭火系统。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氮气 D.洁净气体

77、凡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计算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B)。

A.手动报警按钮和插孔电话 B.探测器和喷嘴

C.探测器和插孔电话 D.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78、信息机房控制系统应具有(C)供电,即消防电源主、备用供电和蓄电池供电,当消防电源被切断时,控制系统蓄电池可保证供电24h。

A.一路 B.二路 C.三路 D.四路

79、改善古建筑耐火性能,提高耐火等级可采取阻燃处理和(B)等措施。

A.采用不燃材料重新建造 B.替换可燃材料

C.增设火灾报警系统 D.增设自动灭火系统

80、古建筑内不准使用荧光灯和大于(A)的白炽灯。

A.60W B.100 W C.150 W D.200 W

81、人防工程内不得使用和储存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或等于(B)的可燃气体和闪点小于60℃的液体燃料。

A.0.50 B.0. 75 C.0.85 D.1.00

82、人防工程内地下商店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A)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A.甲、乙 类 B.甲、乙、丙类 C.丁类 D.丁、戊类

83、人防工程内设置有旅店、病房、员工宿舍时,不得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并应划分为(B)防火分区。

A.扩大的 B.独立的 C.封闭的 D.防烟的

84、一般来说,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应大于(B)m2。

A.300 B.500 C.1000 D.2000

85、人防工程中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当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C)。

A.增加1倍 B.不大于2000 m2 C.也不得增加 D.增加0.5倍

86、人防工程的溜冰馆的冰场、游泳馆的游泳池、射击馆的靶道区等,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87、人防工程的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墙上应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门,并应设置高(A)的不燃烧、不渗漏的门槛,地面不得设置地漏。

A.150mm B.200 mm C.300 mm D.500 mm

88、人防工程中的防火卷帘应具有(D)。

A.灵活性能 B.耐腐蚀性能 C.耐磨性能 D.防烟性能

89、人防工程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90、人防工程中的消防疏散照明和消防备用照明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B)min。

A.20 B.30 C.60 D.90

91、人防工程中消防疏散照明灯应设置在疏散走道、楼梯间、防烟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部位的墙面上部或顶棚下,地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C)。

A.0.5lx B.1 lx C.5 lx D.10 lx

92、下列储罐总容积为(B)的为一级加油站。

A.V≥150m3 B.V>150m3 C.V<150m3 D.V≤150m3

93、加油和LPG加气合建站中LPG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B)。

A.20m3 B.30m3 C.50m3 D.60m3

94、加油、加气站中柴油罐容积可(B)油罐总容积。

A.不计入 B.折半计人 C.全部计入 D.按实际储油量计入

二、多选题

1、石油化工火灾的危险性包括(ABCD)。

A、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性

B、工艺装置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C、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当易引发爆炸和火灾

D、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E、建筑结构密闭,排烟困难

2、二、石油化工火灾特点包括( ABCD )。

A、爆炸与燃烧并存,易造成人员伤亡

B、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猛

C、易形成立体火灾

D、火灾扑救困难

E、排烟困难

3、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包括:(BCD)几个阶段。

A、无机化工生产过程 B、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C、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D、高分子化工生产过程 E、烷基化生产过程

A、防止加料过快过多 B、注意物料的投料顺序 C、防止跑、冒、滴、漏

D、严格控制温度 E、严格控制压力

5、火炬系统的安全设置包括:(ABCE)。

A、防火间距B、火炬高度C、排放能力

D、排放速率E、设置安全装置

6、储罐的分类方法包括:(ABCD)。

A.按储罐的设计内压分类 B.按储罐安装位置不同分类

C.按储罐的材质分类 D.按储罐结构形状分类

E、按储罐的容量分类

7、储罐按其设计内压分类一般可分为(ABE)。

A、常压储罐 B、低压储罐 C、中压储罐 D、高压储罐 E

8、下列(ABCD)等均采用常压储罐储存。

A、原油 B、汽油 C、柴油 D、润滑油 E、液化石油气

9、下列(ABCD)等高蒸气压产品一般采用压力储罐储存。

A、液化石油气 B、丙烷 C、丙烯 D、丁烯 E、苯

10、石油产品的装卸设施包括(BCD)设施。

A、机场装卸 B、铁路装卸 C、码头装卸 D、汽车装卸

11、地铁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

A、空间小、人员密度和流量大 B、用电设施、设备繁多

C、动态火灾隐患多 D、物质多,火灾荷载大

E、易燃易爆性 、压力储罐、管道装卸 E

A、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B、氧含量急剧下降

C、产生有毒烟气、排烟排热效果差

D、人员疏散困难 E、产生爆炸冲击波

13、地铁建筑防火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ABCD)

A、防火分区 B、防烟分区 C、安全疏散 D、消防设施 E、泄压防爆

14、地铁的下列场所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CDE)

A、地铁控制中心 B、车站 C、车辆设施与综合基地

D、停车场 E、主变电所

15、位于地下时,地铁火灾工况运作模式主要包括:(ABCDE)

A、站台层公共区火灾 B、车轨区火灾 C、站厅层公共区火灾

D、设备管理区火灾 E、区间隧道火灾

16、隧道按照用途分类,主要分为(ABCDE)。

A、交通隧道 B、水工隧道 C、矿山隧道

D、市政隧道 E、人防隧道和军事隧道等

17、交通隧道按照其使用功能分为(ABCDE)。

A、公路隧道 B、铁路隧道 C、城市地下铁路隧道

D、航运隧道 E、人行隧道等。

18、隧道的分类,按照长度分为(ABCD)。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中长隧道 D、短隧道 E、超短隧道

19、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ABCD)。

A、盾构法 B、沉管法 C、钻爆法 D、明挖法 E、探测法

20、隧道火灾的致灾因素主要有(ABCD)。

A、发生车祸引起火灾 B、车辆自燃引起火灾 C、隧道内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D、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爆炸或燃烧引起火灾 E、雷击引起火灾

21、隧道火灾的特点包括:(ABCDE)

A、燃烧形式多样性 B、火灾蔓延跳跃性

C、火灾烟气流动性 D、安全疏散局限性

E、灭火救援艰难性

22、隧道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ABCD)。

A、安全出口 B、疏散通道 C、疏散楼梯 D、避难室 E、避难走道

23、隧道的排烟模式包括:(CDE)。

A、分区排烟 B、混合排烟 C、纵向排烟

D、横向(半横向)排烟 E、重点排烟

24、汽车加油加气站主要由(BCD)等部分组成。

A、娱乐区 B、油气储存区 C、加油加气区 D、管理区 E、结算区

25、汽车加油加气站按其提供燃料的不同可以划分为(BCD)。

A、机动车充电站 B、汽车加油站 C、汽车加气站

D、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 E、汽车换瓶站

26、加油站的作业事故发生火灾的主要时段为(ABCD)。

A、卸油时发生火灾 B、加油时发生火灾

C、量油时发生火灾 D、清罐时发生火灾

E、运油时发生火灾

27、加油站卸油时常见的事故有(ABCD)。

A、油罐满溢 B、油品滴漏 C、静电起火

D、卸油中遇明火 E、卸油时发动机点火

28、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泄漏引发事故 B.高压运行危险性大

C.天然气质量差带来危险 D.存在多种引火源

E.作业事故带来危险

30、在城市建成区不应建(ABCD)。

A、一级加油站 B、一级加气站 C、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D、CNG加气母站 E、CNG加气子站

31、现在的发电厂按照发电途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ABCD)。

A、火力发电厂 B、水力发电厂 C、核能发电厂

D、风力发电厂 E、生物能发电厂

32、核电站可分为(ABCDE)等。

A、压水堆式 B、沸水堆式 C、气冷堆式 D、重水堆式 E、快中子增殖堆式

33、以下(ABCD)等均为发电厂重大火灾爆炸危险源。

A、柴油储罐区 B、制氢站 C、氢气罐区 D、液氨储罐区 E、储煤区

34、火力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包括:(ABCDE)

A、煤的自燃 B、锅炉爆燃 C、油料泄漏 D、氢气泄漏 E、液氨泄漏

35、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燃油流散遇火源引发火灾 B、清洗飞机座舱引发火灾

C、电气系统引发火灾 D、静电引发火灾 E、人为过失引发火灾

36、飞机库的防火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B、防火分区和耐火等级 C、建筑构造

D、安全疏散 E、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7、汽车库的分类包括(ABCDE)。

A、按照停车数量和建筑面积分类 B、按照高度分类

C、按照停车方式的机械化程度分类 D、按照汽车坡道 E、按照组合形式

38、汽车库、修车库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起火快、燃烧猛 B、火灾类型多,难以扑救

C、通风排烟难 D、灭火救援困难 E、火灾影响范围大

39、地下、半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ABCD)和甲、乙类物品库房。

A、修理车位 B、喷漆间 C、充电间 D、乙炔间 E、配电间

40、汽车库和修车库内不应设置(ABCDE)。

A、汽油罐 B、加油机 C、液化石油气储罐

D、液化天然气储罐 E、加气机

41、汽车库、修车库可设置1个汽车疏散出口的条件包括(BCDE)。

A、Ⅲ类汽车库 B、Ⅳ类汽车库 C、Ⅲ、类修车库

D、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Ⅲ类地上汽车库 E、Ⅱ类修车库

42、下列汽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DE)。

A、I类汽车库 B、I类修车库 C、Ⅱ类汽车库

D、Ⅱ类高层汽车库 E、机械式汽车库

43、洁净厂房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

A、建筑结构密闭 B、生产工艺复杂 C、生产原料品种繁多

D、生产设备贵重精密 E、厂房规模庞大

44、洁净厂房按洁净室的使用性质划分,可分为(ABC)。

A、工业洁净室 B、生物洁净室 C、生物安全实验室

D、员工休息洁净室 E、检查消毒洁净室

45、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洁净区域大,防火分隔困难

B、室内迂回曲折,人员疏散困难

C、建筑结构密闭,排烟扑救困难

D、火灾蔓延迅速,早期发现困难

E、生产工艺特殊,次生灾害控制困难

46、信息机房的火灾特点包括:(ABCDE)。

A、散热困难,火灾烟量大 B、用电量大,电气火灾多

C、无人值守,遇警处置慢 D、环境特殊,扑救难度大

E、设备精密,火灾损失大

47、信息机房内活动地板应采用(ABCDE)等特点的抗静电铝合金活动地板。

A、导电性能好 B、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C、具有耐腐蚀

D、耐潮湿 E、防火

48、我国的古建筑按照结构形式分类,主要有(ABC)。

A、抬梁式 B、穿斗式 C、干阑式 D、地下式 E、框架式

49、我国古建筑按用途分类包括:(ABCDE)。

A、民居建筑 B、宫殿建筑 C、礼制建筑

D、宗教建筑 E、陵墓建筑

50、我国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B、组群布局,火势蔓延迅速

C、形体高大,有效控制火势难 D、远离城镇,灭火救援困难 E、用火用电多,管理难度大

51、古建筑配置消防设施包括:(ABCDE)。

A、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源) B、自动灭火系统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E、配置灭火器

52、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将人防工程分为(ABCD)等。

A、坑道工程、 B、地道工程 C、人民防空地下室

D、单建掘开式工程 E、隧道工程

53、人防工程按使用功能分为(ABCDE)五大类。

A、指挥工程B、医疗救护工程C、防空专业队工程

D、人员掩蔽工程 E、配套工程

54、人防工程火灾危险性呈现出以下特点:(ABCD)。

A、火场温度高,有毒气体多 B、内部格局复杂,疏散难度大

C、储存物品多,火灾荷载大 D、内部纵深大,灭火战斗困难 E、防火分区面积小,火势发展慢

55、人防工程内不应设置(ABCD)。

A、哺乳室 B、托儿所 C、幼儿园

D、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E、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人防工程的避难走道应设置(ABCD)。

A、消火栓 B、火灾应急照明 C、应急广播 D、消防专线电话 E、警示标志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B)。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2.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焼的物质称为( A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3,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5907-1986)的规定,将火灾分为(D)类。

A.3 B.4 C.5 D.6

4.烟气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其上升流动速度可达(D )。

A.1m/s B.2m/s C.3—5m/s D.6-8 m/s

5、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D )现象。

A.发光 B.发烟 C.火焰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6、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A )。

A.闪点 B.自燃点 C.燃点 D.着火点

7、闪点是判断( C)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D.粉尘

8、下列物质中, (A)的火灾属A类火灾。

A.纸张 B.钾 C.汽油 D.煤气

9、下列物质中,(B)的火灾属B类火灾。

A.木材 B.沥青 C.钠 D.煤气

10、下列物质中,(D )火灾属C类火灾。

A.木材 B.石蜡 C.汽油 D.液化石油气

1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B.爆炸下限越高 ,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C.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D.爆炸下限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窄,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2、空气中含氧量大约为(B)%。

A.20 B.21 C.26 D.27

13、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的灭火原理是(C )。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14、根据固体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通常燃点高于( D)℃的固体称为可燃固体。

A.220 B.310 C.250 D.300

15、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C )%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设备。

A.21 B.16 C.10 D.15

16、如采用冷却灭火,对于汽油燃烧必须将其冷却到(B )之下时,

燃烧才会中止。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0℃

17、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易燃性的大小,可分为( A)级。

A.二 B.三 C、.四 D.五

18、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75%是由于( C )造成。

A.火烧 B.高热 C.吸入有毒气体 D.脱水

19、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D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20、一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如(B )等,由于和水作用生成可

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塑料 B.碳化钙 C.橡胶 D.蜡烛

二、多选题

1、灭火方法可分为( ABCD)。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E.覆盖

2、热传播有( BCD )三种途径。

A.热输送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辐射 E.热传播

3、固体可燃物在( ABD )等条件下发生阴燃。

A.空气不流通 B.加热温度较低 C.可燃挥发分多

D、含水分较多 E.可燃物密度大

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ABCD )等性质有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E.凝固点

5、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与 ( ABCDE )等有关。

A.初始温度 B.初始压力 C.惰性介质及杂质 D.氧含量 E.点火能量

6、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 ABC )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A.热 B.撞击 C.摩擦 D.惰性介质 E.杂质

7、下列( ABC )属于甲类液体。

A.汽油 B.酒精 C.乙醚 D.煤油 E.松节油

8、下列( ACD )属于完全燃烧产物。

A.CO2 B.CO C.H2 O D.SO2 E.NH3

9、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ACDE)四个条件。

A.可燃物 B.爆炸极限 C.助燃物 D.引火源 E.链式反应自由基

10、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可分为(ABCDE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E.动力燃烧

第二篇 建筑防火

一、判断题

①常开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需手动关闭。(×)

②消防控制室设备必须有专人12小时监控,处理各种报警信号。(×) ③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易于寻找,并有明显标志。(√)

④消防电梯能迅速疏散火场被困人员。(×)

⑤安装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一个相应探测器报警后下降至距地面

1.8m处停止,另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下降至地面,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反馈信号。(√)

二、单选题

1、建筑防火的主动技术不包括(D)。

A.火灾探测技术 B.自动灭火技术

C.烟气控制技术 D.材料防火技术

2、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米。

A .16 B.12 C.15 D.18

3、通风系统风管上设置的防火阀,其动作温度为(B)。

A.280℃ B.70℃ C.150℃ D.90℃

4、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C)h。

A.2 B.3 C.1.5 D.1.8

5、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B)级装修材料使用。

A.A B.B1 C.B2 D.不低于B1级

6、高层民用建筑的类别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D)。

A.三类 B.四类 C.一类 D.一、二两类

7、储存61度以上白酒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A)。

A.甲类 B.乙类 C.丁类 D. 丙类

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D)决定的。

A.燃烧性能 B.耐火极限 C.支座条件 D.材料性能和耐火极限

9、建筑高度超过(B)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称为高层工业建筑。

A.30 B.24 C.50 D.32

10、建筑高度31m(一类)的框架结构高级旅馆,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含条件)(A)㎡。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11、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C)人/㎡计算。

A. 1.3 B. 1.4 C. 1.0 D. 1.2

12、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1区是指(B)。

A.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 存在的场所

B.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C.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D.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3、乙级防火门是指耐火极限不低于(C)的防火门为乙级防火门

A.2h B.1.5h C.1h D.3h

1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D )级。

A.三 B.五 C.二 D.四

15、防烟楼梯及其前室的门均应为( B )。

A.防火卷帘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

17、生产和物品储存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分为( D )。

A.三类 B.四类 C.二类 D.五类

16、电动机电源断一相保险丝或一根电线,造成(B )。

A.短路 B.缺相运行 C.漏电 D.断电

17、下列选项中那一项属于不燃烧构件(A)。

A.钢筋混土梁 B.木柱 C.木结构楼板 D.板条抹灰墙

18、通常情况下列选项中那一项属于一级耐火等级建筑(B)。

A.楼板耐火时间为1小时 B.楼板耐火时间为1.5小时;

C.楼板耐火时间为2小时 D.楼板耐火时间为3小时;

19、下列选项中那一项属于甲类物质(A)。

A.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B.爆炸下限大于10%的气体;

C、.爆炸下限小于15%的气体 D.爆炸下限大于12%的气体;

20、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D)。

A.5h B.3.5h C.6h D.3h

21、植物油属于哪类物质(C)。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22、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B)的高层建筑,称超高层建筑。

A.300米 B.100米 C.200米 D.150米

23、水泥刨花板属于(C)材料。

A.不然材料 B.可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易燃材料。

24、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D)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A.3.5 B.5 C.4 D.3

25、一级单层甲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B)。

A.8000㎡ B.4000㎡ C .5000㎡ D.6000㎡。

26、建筑内部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A)。

A.1倍 B.2倍 C.3倍 D.1.5倍

27、一、二级多层民用建筑设有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面积为(A)。

A.5000㎡ B.7000㎡ C.6000㎡ D.8000㎡

28、在风道贯通防火分区的部位(防火墙),必需设置防火阀。其动作温度为(B)℃。

A.300 B.70 C.100 D.200

29、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它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的要求,具有手动和自动功能。当管道内的烟气达到(C)℃时排烟阀门自动关闭。

A.350 B.300 C.280 D.70

30、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A)人/㎡计算。

A.1 B.1.7 C.1.8 D.1.5

31、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A)m。

A.5 B.7 C.8 D.9

32、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及合用前室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A)m。

A.1 B.2 C.3 D.4

33、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道的功能,其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C)h的实体墙分隔。

A.3 B.2 C.1 D.4

34、避难层的避难人员面积指标,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B)人/㎡计算。

A.10 B.5 C.6 D.7

35、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380V及以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6KV高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A)MΩ。

A.6 B.7 C.8 D.9

36、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A)个区域等级。

A.3 B.4 C.5 D.6

37、将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划分为(B)级。

A.8 B.4 C.5 D.6

38、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场营业厅,其吊顶应采用(D)。

A.可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不燃材料

39、单层、多层民用建筑设置(D)时,建筑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规定扩大一倍。

A.消火栓系统 B.防排烟系统 C.自动报警系统 D.自动灭火系统

40、防烟分区范围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B)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规定空间。

A.800mm B.500mm C.600mm D.700mm

41、标准层会议报告厅的安全出口最少应设多少个(A)

A.5 B.6 C.7 D.8。

42、标准层内走道的最小宽度应为多少(B)

A.3米 B.1.4米 C.2米 D.1.5米

43.标准层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如宽度为2米,其可开启外窗面积最小不应小于(C)

A.2㎡ B.3㎡ C.1㎡ D.1.5㎡

44、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不包括(D)。

A.安全出口 B.疏散指示标志 C.应急广播 D.电梯

45、防火门是向疏散方向开启的( A )。

A.平开门 B.弹簧门 C.推拉门 D.转门

46、安装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一个相应探测器报警后下降至距地面(C)处停止,另一个相关探测器报警后,卷帘应继续下降至地面。

A.1.0m B.1.5m C.1.8m D.2.0m

三、多选题

1、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ABCD)等其它原因引起火灾等。

A.电气火灾 B.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

C.吸烟、玩火、放火 D.自燃、雷击、静电

2、耐火极限是指对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ABC)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A.失去支持能力 B.完整性被破坏;

C.失去隔火作用 D.造成火灾蔓延

3、建筑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ABC)。

A.不燃性 B.难燃性 C.可燃性 D.碳化性

4、尽头式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ABC)。

A.12m×12m B.l5m×l5m C.18m×18m D.20m×20m

5、发生火灾时, 防烟楼梯间能够保障所在楼层人员安全疏散,是高层和地下建筑中常用的楼梯间形式。在(ABCD)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A.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B.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C.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

D.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时

6、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分为( ABC)。

A.工业建筑 B.民用建筑 C.农业建筑 D.钢结构建筑

7、按建筑物的高度或层数可分为下列几类:( ABC )

A.单层 B.多层建筑 C.高层民用建筑 D.地下建筑

8、高层民用建筑中庭连通面积叠加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采取( ABCD )等措施。

A.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B.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分隔

C.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设置防烟分区应满足(ABCD)要求:

A.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

B.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C.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D.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10、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BCD)。

A.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 B.火灾延续时间、

C.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 D.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

11、防火间距由于场地等原因,难于满足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采取(ABCD)补救措施。

A.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

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B.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C.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保护

D.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12、消防控制室布置设置应符合(ABCD)规定、

A.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C.严禁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路穿过

D.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它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13、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应符合(ABCD)规定。

A.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

B.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14、设置在地下一层的卡拉OK厅,应符合下列 (ABD)等规定。

A.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B.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C.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400m2

D.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5、下列设施中,(ACD)属于防火分隔设施。

A.防火墙 B.挡烟垂壁 C.防火门 D.防火阀及排烟防火阀

16、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 ( ABD ) 等要求。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B.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C.楼梯间的门应为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D.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17、下列 ( ABD ) 多层公共民用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A、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

B、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C、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D、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

18、下列选项属于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 (ABC )。

A.疏散楼梯 B.疏散走道 C.安全出口 D.室内消火栓

19、下列(ACD)场所的应急照明,应能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A.消防控制室 B.疏散走道 C.消防水泵 D.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

20、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应符合(ABCD)规定。

A.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

B.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C.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四、简答

1、防火巡查概念是什么? 147页6~8行

2、防火巡查的内容有哪些? 147页12~17行

3、防火巡查的规范化要求 147页19~28行

4、火源的概念和常见火源的类别? 148页

5、常见明火源(明火焰)及其安全对策有哪些? 149~150页

6、简述常见的高温物体及其安全对策。 151页~152页

7、简述常见的电火花及其对策。 152页~153页

8、简述撞击与摩擦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53~154页

9、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是什么?154页

10、绝热压缩点燃的危险性及其控制对策有哪些?154页~155页

11、简述化学反应放热引燃的危险性及其控制对策。155页

12、简述各种典型场所火源管理的防火巡查要点。156页~162页

13、简述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的基本设置要求。164页

14、简述疏散走道的设置要求。 164~165页

15、简述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165页

16、哪些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其设置应符合什么要求?166页

17、对于疏散指示标志与应急照明每日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67页

18、对于疏散楼、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等疏散设施)每日巡查的内容有哪些? 166页

19、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及其每日巡查要点是什么?167~168页

20、何为防火分隔设施? 168页

21、防火墙有何设置要求?169页

22、防火门的种类、设置要求及其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170~171页

23、防火卷帘的种类、设置要求及其耐火等级如何划分?172~173页

24、防火门、防火卷帘每日巡查要点是什么? 174页

25.简述底层报告厅的吊顶,墙面装修材料最低标准是什么?

答:吊顶为A级,墙面为B1级。

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

一、多选题

1、该建筑物应设哪些消防设施(ABCD)

A.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防排烟系统

2、对顶层的大会议室有哪些要求(ABCD)

A.顶层会议室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平方米

B.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C.必须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3、某工程地下一层为商场和车库,地上一至五层为百货商场,六至十七层为高级公寓,在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分别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地下一层

至五层的车库和商场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的排烟系统,百货商场设空调 、通风系统。

(1)在以上系统中应设几种防火阀分是什么(ABC)

A.应设2种防火阀 B.一种是动作温度为280℃的排烟防火阀

C.一种是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D.应设通风阀

(2)在地下一层哪些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ABCD)

A.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B.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C.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D.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第四篇 其他建筑、场所防火

一、单选题

1、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两大分支:一是石油炼制体系,二是(A)

A.石油化工体系 B.石油分馏体系 C.石油化纤体系 D.石油产品

2、石油化工生产中,泄压排放设施按其功能分为两种:正常排放和(B)。

A.非正常排放 B.应急排放 C.定点排放 D.按时排放

3、石油化工产品的储存多以油罐、(C)。

A.油槽 B.油库 C.油桶 D.油井

4、石油化工产品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C)。

A.管路 B.航空 C.水路 D.大车

5、按储罐的设计内压分类一般可分为常压储罐、低压储罐和(D)

A.高压罐 B.中压罐 C.超高压罐 D.压力储罐

6、常压储罐的最高设计内压为(C)(表压)。

A.60 Pa B.600Pa C.6kPa D.6MPa

7、低压储罐的最高设计内压为(B)(表压)。

A.101.3kPa B.103. 4kPa C.101.3MPa D.103.4MPa

8、设计内压(B)的储罐为压力储罐。

A.大于101.3kPa(表压) B.大于103. 4kPa(表压)

C.小于101.3kPa(表压) D.小于103. 4kPa(表压)

9、地下储罐是指罐内最高液面低于附近(A)(周围4m范围内)地坪的储罐。

A.0.2m B.0.4m C.0.5m D.0.6m

10、半地下储罐是指罐底埋深不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且罐内最高液面不高于储罐附近(周围4m范围内)地坪(C)的储罐。

A.0.3m B.0.6m C.3m D.6m

11、按储罐的材质分类一般可分为金属储罐和(A)。

A.非金属储罐 B.混凝土储罐 C.玻璃钢储罐 D.陶瓷储罐

12、按储罐结构形状分类一般可分为立式圆筒状、卧式圆筒状和(D)三类。

A.立式椭圆状 B.卧式椭圆状 C.扁圆筒状 D.特殊形状

13、卧式储罐有圆筒形和(D)两种。

A.圆球形 B.扁球形 C.椭圆形 D.特殊形

14、特殊形状的储罐有球形罐、扁球形罐、(D)。

A.长方体形罐 B.正方体形罐 C.多面体形罐 D.水滴形罐

15、储罐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A)。

A.10Ω B.30Ω C.50Ω D.100Ω

16、浮顶罐或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导线做(B)连接。

A.接地 B.电气 C.跨越 D.保护

17、铁路装卸区消防车道与装卸栈桥的距离一般不大于80m且不小于(C)。

A.5m B.10m C.15m D.20m E.25m

18、铁路装卸区的装卸栈桥处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C)。

A.30m B.50m C.60m D.120m

19、油罐装卸完毕后,须静止至少(B)后,再进行计量等作业。

A.2s B.2min C.30s D.3min

20、石油化工企业厂内应设置独立的化学品和危险品库区,按物料(C)分库存放。

A.不同化学性质 B.不同物理性质 C.不同火灾危险性 D.不同闪点

21、地铁的设备用房分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D)的隔墙分隔。

A.1.50h B.2.00h C.2.50h D.3.00h

22、地铁的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防火分区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C)。

A.300m2 B.500m2 C.750m2 D.1000m2

23、地铁的设备管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C)。

A.300m2 B.500m2 C.750m2 D.1000m2

24、地下车站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B)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A.3min B.6min C.9min D.12min

25、行驶于地下区间的列车,应在其车头、尾节设置(C)。

A.疏散门 B.疏散梯 C.疏散梯门 D.应急窗

26、目前已建地铁中较多采用的为(A)灭火系统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A.IG541混合气体 B.二氧化碳 C.氮气 D.干粉

27、城市交通隧道是指供汽车和(D)通行的隧道。

A.人力车 B.有轨电车 C.履带式卡车 D.行人

28、隧道入口处(C)处,应设置报警信号装置。

A.50~100m B.100~150m C.100~150m D.150~200m

29、隧道封闭长度超过(B)时,应设置消防控制中心。

A.800m B.1000m C.1500m D.2000m

30、车行隧道内一般每隔(A)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A.50m B.80m C.100m D.120m

31、纵向排烟方式较适用于(A)、交通量不高的隧道。

A.单向行驶 B.双向行驶 C、.变向行驶 D.可调向行驶

32、隧道内应设置消防紧急电话,一般每(C)宜设置一台。

A.50m B.80m C.100m D.120m

33、汽车加油加气站根据其(B)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A.储油量 B.储油罐、储气罐的容积

C.日供油、供气量 D.日加油、加气量

34、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要求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为(C)

A.15MPa B.20MPa C.25MPa D.50MPa

35、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宜将柴油罐布置在LPG储罐或CNG储气瓶(组)、LNG储罐与汽油罐(C)。

A.之上 B.之下 C.之间 D.一侧

36、加油加气站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C)。

A.应为一级 B.应为二级 C.不应低于二级 D.不应低于三级

37、加油、加气站的加油机、加气机(C)。

A.可以设在室内 B.必须设在室内 C、.不得设在室内 D.允许设在室内

38、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和液化石油气加气合建站(A)消防给水系统。

A.应设 B.可设 C.可不设 D.根据情况设

39、加油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C)消防给水系统。

A.应设 B.可设 C.可不设 D.根据情况设

40、火力发电的发电机组有两种主要形式:汽轮发电机组和(C)。

A.水轮发电机组 B.风轮发电机组

C.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D.涡轮发电机组

41、火力发电厂通常是指以(D)为主的发电厂。

A.水轮发电机组 B.风轮发电机组

C.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D.汽轮发电机组

42、火力发电厂的蓄电池室、供氢站、供(卸)油泵房、油处理室、汽车库及运煤(煤粉)系统建(构)筑物严禁(C)。

A.采暖 B.采用电热取暖 C.采用明火取暖 D.采用蒸汽采暖

43、飞机库按功能用途分为停机库、(B)。

A.查机库 B.维修库 C.候机库 D.待机库

44、在清洗和维修机舱时常使用溶剂、胶粘剂和(C)等,这些材料都是易燃、易爆品。

A.碱水 B.盐酸溶液 C.油漆 D.肥皂水

45、危险品库房、装有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变电所(A)设置在飞机库内或与飞机库贴邻建造。

A.不应 B.宜 C.可以 D.严禁

46、飞机库内不宜设置(B)资料室、休息室等用房。

A.传达室 B.办公室 C.浴室 D.电话室

47、甲、乙、丙类物品暂存间(A)不应设置在飞机库内。

A.不应 B.宜 C.可以 D.严禁

48、在飞机库的防火设计中,甲、乙、丙类物品暂存量应按不超过(A)的生产用量设计。

A.一昼夜 B.8h C.12h D.一天

49、飞机库周围应设(C)消防车道。

A.单侧 B.双侧 C.环形 D.跑道式

50、飞机库周围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D)m。

A.4.5 B.5.0 C.5.5 D.6.0

51、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其最远工作地点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D)。

A.30.0 m B.50.0 m C.65.0 m D.75.0 m

52、飞机库大门上设有供人员疏散用的小门,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A)。

A.0. 9 m B.1.1 m C、.1.2 m D.1.5 m

53、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电源插座距地面安装高度应(A)1.0m。

A.大于 B.不大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54、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疏散用应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B)。

A.0.5 lx B.1.0 lx C.5.0 lx D.10.0 lx

55、在飞机库的防火设中,泡沫炮及泡沫-水喷淋系统等功率较大的消防泵宜由(B)直接驱动。

A.电动机 B.内燃机 C.汽轮机 D.水轮机

5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1997)根据停车(车位)数量和总面积将汽车库分为(C)类。

A.I、Ⅱ两类 B.I、Ⅱ、Ⅲ三类

C.I、Ⅱ、Ⅲ、Ⅳ四类 D.I、Ⅱ、Ⅲ、Ⅳ、V五类

57、I类修车库(A)建造。

A.应单独 B.宜单独 C.可贴邻 D.必须单独

58、Ⅳ类汽车库和Ⅲ、Ⅳ类的修车库(A)安全出口。

A.可设置1个 B.宜设置1个 C.应设置2个 D.不少于2个

59、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C)。

A.30 m B.40 m C.45 m D.50 m

60、汽车库室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D)。

A.30 m B.40 m C.50 m D.60 m

61、高层汽车库和地下汽车库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A)m。

A.30 B.35 C.40 D.50

62、汽车疏散坡道的净宽度,单车道不应小于3.0m;双车道不应小于(B)。

A.4.5 m B.5.5 m C.6.5 m D.7.0 m

6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为(B)。

A.甲、乙两类 B.甲、乙、丙三类

C.甲、乙、丙、丁四类 D.甲、乙、丙、丁、戊五类

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确定,把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分为(C)。

A.甲、乙两类 B.甲、乙、丙三类

C.甲、乙、丙、丁四类 D.甲、乙、丙、丁、戊五类

65、洁净厂房的耐火等级(C)。

A.应为一级 B.应为二级 C.不应低于二级 D.不应低于三级

66、专用消防口是消防人员为灭火而进入建筑物的专用入口,(C)。

A.平时常开,火灾时消防人员从此进入

B.平时封闭,火灾时自动开启

C.平时封闭,火灾时由消防人员从室外打开

D.平时封闭,火灾时由厂房内人员及时开启

67、洁净厂房与洁净区同层外墙应设可供消防人员通往厂房洁净区的门窗,其洞口间距大于(B)时,在该段外墙的适当部位设置专用消防口。

A.60m B.80 m C.100 m D.120 m

68、洁净厂房专用消防口的宽度不小于750mm,高度不小于(D),并应有明显标志。

A.1200 mm B.1500 mm C.1600 mm D.1800 mm

69、洁净厂房疏散走道(D)。

A.应设置排烟设置 B.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

C.可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D.应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70、洁净厂房通常选用(D)灭火剂的灭火器。

A.水基形 B.碳酸氢钠 C.磷酸盐 D.二氧化碳

71、在洁净厂房的专用消防扑救口处应设置(C)。

A.闪光应急照明灯 B.橙色应急照明灯

C、.红色应急照明灯 D.白色应急照明灯

72、根据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重要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可将电子信息机房分为(C)。

A.1、2、3三级 B.甲、乙、丙三级

C.A、B、C三级 D.轻危险、中危险、严重危险三级

73、信息机房数据中心内放置设备计算机的机房不宜超过(C)层。

A.3 B.4 C.5 D.6

74、计算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D)m。

A.1.1 B.1.2 C.1.4 D.1. 5

75、信息机房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座椅垫套必须进行(D)。

A.阻燃处理 B.定期检查 C.定期更换 D.静电接地

76、信息机房中的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主机房应设置(D)灭火系统。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氮气 D.洁净气体

77、凡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计算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B)。

A.手动报警按钮和插孔电话 B.探测器和喷嘴

C.探测器和插孔电话 D.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78、信息机房控制系统应具有(C)供电,即消防电源主、备用供电和蓄电池供电,当消防电源被切断时,控制系统蓄电池可保证供电24h。

A.一路 B.二路 C.三路 D.四路

79、改善古建筑耐火性能,提高耐火等级可采取阻燃处理和(B)等措施。

A.采用不燃材料重新建造 B.替换可燃材料

C.增设火灾报警系统 D.增设自动灭火系统

80、古建筑内不准使用荧光灯和大于(A)的白炽灯。

A.60W B.100 W C.150 W D.200 W

81、人防工程内不得使用和储存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或等于(B)的可燃气体和闪点小于60℃的液体燃料。

A.0.50 B.0. 75 C.0.85 D.1.00

82、人防工程内地下商店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A)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A.甲、乙 类 B.甲、乙、丙类 C.丁类 D.丁、戊类

83、人防工程内设置有旅店、病房、员工宿舍时,不得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并应划分为(B)防火分区。

A.扩大的 B.独立的 C.封闭的 D.防烟的

84、一般来说,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应大于(B)m2。

A.300 B.500 C.1000 D.2000

85、人防工程中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当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C)。

A.增加1倍 B.不大于2000 m2 C.也不得增加 D.增加0.5倍

86、人防工程的溜冰馆的冰场、游泳馆的游泳池、射击馆的靶道区等,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87、人防工程的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墙上应设置常闭的甲级防火门,并应设置高(A)的不燃烧、不渗漏的门槛,地面不得设置地漏。

A.150mm B.200 mm C.300 mm D.500 mm

88、人防工程中的防火卷帘应具有(D)。

A.灵活性能 B.耐腐蚀性能 C.耐磨性能 D.防烟性能

89、人防工程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A.A级 B.B1级 C.B2级 D.B3级

90、人防工程中的消防疏散照明和消防备用照明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B)min。

A.20 B.30 C.60 D.90

91、人防工程中消防疏散照明灯应设置在疏散走道、楼梯间、防烟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部位的墙面上部或顶棚下,地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C)。

A.0.5lx B.1 lx C.5 lx D.10 lx

92、下列储罐总容积为(B)的为一级加油站。

A.V≥150m3 B.V>150m3 C.V<150m3 D.V≤150m3

93、加油和LPG加气合建站中LPG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B)。

A.20m3 B.30m3 C.50m3 D.60m3

94、加油、加气站中柴油罐容积可(B)油罐总容积。

A.不计入 B.折半计人 C.全部计入 D.按实际储油量计入

二、多选题

1、石油化工火灾的危险性包括(ABCD)。

A、原料、中间体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性

B、工艺装置泄漏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C、温度、压力等参数控制不当易引发爆炸和火灾

D、违章操作等人为因素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E、建筑结构密闭,排烟困难

2、二、石油化工火灾特点包括( ABCD )。

A、爆炸与燃烧并存,易造成人员伤亡

B、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猛

C、易形成立体火灾

D、火灾扑救困难

E、排烟困难

3、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包括:(BCD)几个阶段。

A、无机化工生产过程 B、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C、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D、高分子化工生产过程 E、烷基化生产过程

A、防止加料过快过多 B、注意物料的投料顺序 C、防止跑、冒、滴、漏

D、严格控制温度 E、严格控制压力

5、火炬系统的安全设置包括:(ABCE)。

A、防火间距B、火炬高度C、排放能力

D、排放速率E、设置安全装置

6、储罐的分类方法包括:(ABCD)。

A.按储罐的设计内压分类 B.按储罐安装位置不同分类

C.按储罐的材质分类 D.按储罐结构形状分类

E、按储罐的容量分类

7、储罐按其设计内压分类一般可分为(ABE)。

A、常压储罐 B、低压储罐 C、中压储罐 D、高压储罐 E

8、下列(ABCD)等均采用常压储罐储存。

A、原油 B、汽油 C、柴油 D、润滑油 E、液化石油气

9、下列(ABCD)等高蒸气压产品一般采用压力储罐储存。

A、液化石油气 B、丙烷 C、丙烯 D、丁烯 E、苯

10、石油产品的装卸设施包括(BCD)设施。

A、机场装卸 B、铁路装卸 C、码头装卸 D、汽车装卸

11、地铁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

A、空间小、人员密度和流量大 B、用电设施、设备繁多

C、动态火灾隐患多 D、物质多,火灾荷载大

E、易燃易爆性 、压力储罐、管道装卸 E

A、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B、氧含量急剧下降

C、产生有毒烟气、排烟排热效果差

D、人员疏散困难 E、产生爆炸冲击波

13、地铁建筑防火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ABCD)

A、防火分区 B、防烟分区 C、安全疏散 D、消防设施 E、泄压防爆

14、地铁的下列场所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CDE)

A、地铁控制中心 B、车站 C、车辆设施与综合基地

D、停车场 E、主变电所

15、位于地下时,地铁火灾工况运作模式主要包括:(ABCDE)

A、站台层公共区火灾 B、车轨区火灾 C、站厅层公共区火灾

D、设备管理区火灾 E、区间隧道火灾

16、隧道按照用途分类,主要分为(ABCDE)。

A、交通隧道 B、水工隧道 C、矿山隧道

D、市政隧道 E、人防隧道和军事隧道等

17、交通隧道按照其使用功能分为(ABCDE)。

A、公路隧道 B、铁路隧道 C、城市地下铁路隧道

D、航运隧道 E、人行隧道等。

18、隧道的分类,按照长度分为(ABCD)。

A、特长隧道 B、长隧道 C、中长隧道 D、短隧道 E、超短隧道

19、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ABCD)。

A、盾构法 B、沉管法 C、钻爆法 D、明挖法 E、探测法

20、隧道火灾的致灾因素主要有(ABCD)。

A、发生车祸引起火灾 B、车辆自燃引起火灾 C、隧道内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D、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爆炸或燃烧引起火灾 E、雷击引起火灾

21、隧道火灾的特点包括:(ABCDE)

A、燃烧形式多样性 B、火灾蔓延跳跃性

C、火灾烟气流动性 D、安全疏散局限性

E、灭火救援艰难性

22、隧道的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有(ABCD)。

A、安全出口 B、疏散通道 C、疏散楼梯 D、避难室 E、避难走道

23、隧道的排烟模式包括:(CDE)。

A、分区排烟 B、混合排烟 C、纵向排烟

D、横向(半横向)排烟 E、重点排烟

24、汽车加油加气站主要由(BCD)等部分组成。

A、娱乐区 B、油气储存区 C、加油加气区 D、管理区 E、结算区

25、汽车加油加气站按其提供燃料的不同可以划分为(BCD)。

A、机动车充电站 B、汽车加油站 C、汽车加气站

D、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 E、汽车换瓶站

26、加油站的作业事故发生火灾的主要时段为(ABCD)。

A、卸油时发生火灾 B、加油时发生火灾

C、量油时发生火灾 D、清罐时发生火灾

E、运油时发生火灾

27、加油站卸油时常见的事故有(ABCD)。

A、油罐满溢 B、油品滴漏 C、静电起火

D、卸油中遇明火 E、卸油时发动机点火

28、加气站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泄漏引发事故 B.高压运行危险性大

C.天然气质量差带来危险 D.存在多种引火源

E.作业事故带来危险

30、在城市建成区不应建(ABCD)。

A、一级加油站 B、一级加气站 C、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D、CNG加气母站 E、CNG加气子站

31、现在的发电厂按照发电途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ABCD)。

A、火力发电厂 B、水力发电厂 C、核能发电厂

D、风力发电厂 E、生物能发电厂

32、核电站可分为(ABCDE)等。

A、压水堆式 B、沸水堆式 C、气冷堆式 D、重水堆式 E、快中子增殖堆式

33、以下(ABCD)等均为发电厂重大火灾爆炸危险源。

A、柴油储罐区 B、制氢站 C、氢气罐区 D、液氨储罐区 E、储煤区

34、火力发电厂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包括:(ABCDE)

A、煤的自燃 B、锅炉爆燃 C、油料泄漏 D、氢气泄漏 E、液氨泄漏

35、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燃油流散遇火源引发火灾 B、清洗飞机座舱引发火灾

C、电气系统引发火灾 D、静电引发火灾 E、人为过失引发火灾

36、飞机库的防火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B、防火分区和耐火等级 C、建筑构造

D、安全疏散 E、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7、汽车库的分类包括(ABCDE)。

A、按照停车数量和建筑面积分类 B、按照高度分类

C、按照停车方式的机械化程度分类 D、按照汽车坡道 E、按照组合形式

38、汽车库、修车库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起火快、燃烧猛 B、火灾类型多,难以扑救

C、通风排烟难 D、灭火救援困难 E、火灾影响范围大

39、地下、半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ABCD)和甲、乙类物品库房。

A、修理车位 B、喷漆间 C、充电间 D、乙炔间 E、配电间

40、汽车库和修车库内不应设置(ABCDE)。

A、汽油罐 B、加油机 C、液化石油气储罐

D、液化天然气储罐 E、加气机

41、汽车库、修车库可设置1个汽车疏散出口的条件包括(BCDE)。

A、Ⅲ类汽车库 B、Ⅳ类汽车库 C、Ⅲ、类修车库

D、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Ⅲ类地上汽车库 E、Ⅱ类修车库

42、下列汽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BDE)。

A、I类汽车库 B、I类修车库 C、Ⅱ类汽车库

D、Ⅱ类高层汽车库 E、机械式汽车库

43、洁净厂房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

A、建筑结构密闭 B、生产工艺复杂 C、生产原料品种繁多

D、生产设备贵重精密 E、厂房规模庞大

44、洁净厂房按洁净室的使用性质划分,可分为(ABC)。

A、工业洁净室 B、生物洁净室 C、生物安全实验室

D、员工休息洁净室 E、检查消毒洁净室

45、洁净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洁净区域大,防火分隔困难

B、室内迂回曲折,人员疏散困难

C、建筑结构密闭,排烟扑救困难

D、火灾蔓延迅速,早期发现困难

E、生产工艺特殊,次生灾害控制困难

46、信息机房的火灾特点包括:(ABCDE)。

A、散热困难,火灾烟量大 B、用电量大,电气火灾多

C、无人值守,遇警处置慢 D、环境特殊,扑救难度大

E、设备精密,火灾损失大

47、信息机房内活动地板应采用(ABCDE)等特点的抗静电铝合金活动地板。

A、导电性能好 B、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C、具有耐腐蚀

D、耐潮湿 E、防火

48、我国的古建筑按照结构形式分类,主要有(ABC)。

A、抬梁式 B、穿斗式 C、干阑式 D、地下式 E、框架式

49、我国古建筑按用途分类包括:(ABCDE)。

A、民居建筑 B、宫殿建筑 C、礼制建筑

D、宗教建筑 E、陵墓建筑

50、我国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包括:(ABCDE)。

A、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B、组群布局,火势蔓延迅速

C、形体高大,有效控制火势难 D、远离城镇,灭火救援困难 E、用火用电多,管理难度大

51、古建筑配置消防设施包括:(ABCDE)。

A、消火栓系统(消防水源) B、自动灭火系统

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E、配置灭火器

52、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将人防工程分为(ABCD)等。

A、坑道工程、 B、地道工程 C、人民防空地下室

D、单建掘开式工程 E、隧道工程

53、人防工程按使用功能分为(ABCDE)五大类。

A、指挥工程B、医疗救护工程C、防空专业队工程

D、人员掩蔽工程 E、配套工程

54、人防工程火灾危险性呈现出以下特点:(ABCD)。

A、火场温度高,有毒气体多 B、内部格局复杂,疏散难度大

C、储存物品多,火灾荷载大 D、内部纵深大,灭火战斗困难 E、防火分区面积小,火势发展慢

55、人防工程内不应设置(ABCD)。

A、哺乳室 B、托儿所 C、幼儿园

D、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E、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人防工程的避难走道应设置(ABCD)。

A、消火栓 B、火灾应急照明 C、应急广播 D、消防专线电话 E、警示标志


相关文章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试卷4
  • 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试卷 4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 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火灾, 需要采 取必要的措施将火扑灭.下列灭火措施中,错误的是:降 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 对于易燃液 ...查看


  •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
  • 2014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相关信息解读及招生简章 首次命题,首次取证,让您的机会无限量大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单于广解读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http://society.people.com.cn/GB/223276/199915/35 ...查看


  • 必看!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考点分值分析
  • 必看!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考点分值分析 2017-09-07 11:33 消防考试倒计时65天!真题乃消防备考重中之重,吃透真题,通关考试就能胜券在握,小编总结了历年真题的考点分值分析,助小伙伴们备考一臂之力! (1)通过真题,把书读 ...查看


  • 二建建筑实务
  • 1. 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构配件(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其 他全部C20,只针对二建考试. 2.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五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高层幕墙四级,其他全部六 级风). 3. 房屋结构的可靠性包括: ...查看


  • 个人整理版二建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2014
  • 2014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个人整理) 一 单项选择题 1.P3下列用房通常可以设置在地下室的是(). A.游艺厅 B.医院病房 C.幼儿园 D.老年人生活用房 2. P13某杆件受理形式示意图如下,该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是(). ...查看


  • 天津注册消防工程师报名文件
  • 2015年天津一级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通 关于2015年度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办.局.集团总公司,各人民团体.大 专院校.驻津单位人力资源(职称)部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 ...查看


  • 201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安全技术实务]模拟试题3
  • 招考信息.复习资料.在线辅导.网络视频.考生分享 建设工程考试网www.jsgcks.com 2014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安全技术实务>模拟试题3 11.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不应超 ...查看


  • 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建立时间
  • 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建立时间: (一)参加全科(四科)报名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1.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查看


  •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目录
  • 第1节 第一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二篇 第1章 第2章第2节燃烧基础知识 火灾基础知识爆炸基础知识概述第3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第4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第5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第6章安全疏散 第7章建筑电气防火 第8章 ...查看


  • 邯郸消防工程师最好培训班海德教育高通过率
  • 邯郸海德教育消防工程师最好培训班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公安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执业资格考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一次.该考试的成绩一级消防师实行三年.二级消防师及享免考的一级消防师实行二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