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50亩左右,水深1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

最佳答案

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水厂均可检测。

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 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加高堤坝。

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

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

四大家鱼消费多,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

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

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

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

第二、注意调节水质

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 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至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天一次,使pH 值在7.5至8.5之间。

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

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

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

第三、防治鱼病

夏季高温多雨,是鱼病暴发流行季节,病毒、细菌、寄生虫、蓝绿藻类暴发,易导致鱼类生病死亡。一般情况下,定期用漂白粉、鱼菌清等含氯药物进行水质消毒杀细菌病毒,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扑杀寄生虫和蓝绿藻类(俗叫绿皮水),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同时投喂出血平等内服药饵,加快鱼体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第三、做好鱼种苗培育管理

年初由于受霜冻寒冷阴雨影响,时间长,冻死大批罗非鱼、鲮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鲇等品种(包括亲鱼、成鱼、种苗),导致今年种苗培育季节推迟。6月正是这些种苗开花标粗培育,一定要精心管理,为秋冬轮捕轮放和明年春季培育出更多健康种苗,实现渔业增产增收增效。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 概念; 原因; 防治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养殖密度不断加大, 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沉积物过多, 造成鱼塘自身养殖污染(亦称鱼塘老化), 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 使池塘水体中养殖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 并严重感染鱼类疾病, 甚至死亡, 进而影响了养殖鱼类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1鱼塘养殖污染(老化) 的概念

养殖鱼塘由于多年使用而不干塘, 池塘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腐烂、分解, 引起水质恶化, 使水体中的营养元素氮、磷等发生非正常变化, 并产生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的物质, 致使养殖鱼类发病频率高, 生长缓慢, 单位体积鱼产力下降, 这种现象称之为鱼塘养殖污染(即老化) 。

2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

2.1养殖池塘长年不干塘, 底部淤泥积累

池塘既是养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的环境, 又是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场所, 由于养殖生产过程中大量进行投饲后, 残饵及水生生物的粪便、尸体、死亡藻类不断增加而又无法排出池外, 沉积于池底, 在池塘底部形成1层黑色淤泥。淤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不利于鱼类及水生生物生长的物质, 如氨、硫化氢、甲烷、氢、有机酸、硫醇、低级胺类等, 这些物质不仅直接危害养殖鱼类及水生生物, 而且会使整个池塘环境的水质恶化,pH 值降低, 从而影响养殖品种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导致饲料系数增大, 养殖成本升高, 甚至引起养殖品种中毒死亡和泛塘, 对养殖周期的经济效益造成具大损失[1]。

2.2过多施用药物

随着养殖的水环境日益恶化, 鱼病发生的频率较高, 施药治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有些药物对鱼类疾病治疗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有些药物也有相应的药物残留及负作用, 造成鱼类在用药过多的水环境中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自身抵抗能力下降而极易生病, 更加导致各种疾病的频繁发生。另外,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也大量应用兽药中的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虽然对治疗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环境和养殖对象体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 使养殖对象失去了一些正常的菌群屏障及生物拮抗作用, 从而导致各类细菌性疾病的危害性增强, 更进一步引发细菌性疾病。

2.3残饵过多造成饲料污染

由于投饲量、排泄粪便过多, 投饲方法不当或饲料质量较差造成残饵过多而引起饲料污染, 农村传统池塘养殖追求高产高效, 放养密度较大, 投饲量也普遍偏大; 并且多数人工投喂植物性青饲料为主, 饲料营养不全面, 所投饲料在池塘水体中流失、腐烂较多, 利用率降低, 增加了水体有机物质的污染量, 更进一步造成鱼塘养殖污染。

3防治技术

3.1彻底清塘和消毒

苗种池塘必须1年干塘1次, 成鱼塘至少3年干塘1次, 一般采用年底干塘, 进行曝晒、消毒、清除池塘底部过剩的淤泥, 通过干塘使沉积于池底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氧化成硫酸根、硝酸根, 分解为无害物质, 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很好肥料, 改善了水质和底质条件[2]。池塘淤泥清除后, 有害物质和致病因子减少, 是健康、无公害、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前提。

3.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 采用生物治理措施

养殖生产者必须认真钻研水产养殖技术知识, 牢牢掌握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在鱼病防治方面, 以预防为主, 对疾病诊断要准确无误, 对症下药, 用药时要以鱼塘实际水深准确计算用药量, 不能或多或少, 以免影响鱼病的治疗, 或造成药物污染水体。在养殖鱼塘中, 区域性种植莲藕、睡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高等植物, 养殖水体和底质中的无机氮和磷直接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 从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养殖水体中去除, 降解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程度

[3]。

3.3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和自动投喂方式

改变以往投饲性品种为主的养殖特点, 采取多品种结构搭配的养殖模式。减少投料性养殖品种的放养量, 搭配一定比例的滤食性鲢鳙鱼和底栖食性的鲤鲫等鱼类, 使饲料残饵及养殖鱼类粪便转换被鲢鳙鱼类直接利用, 使沉积于池底的残饵被底层鲤、鲫等鱼类直接利用, 减少了水体中饲料污染物质, 维护了水体生态平衡, 而不影响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甚至综合利用后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了养殖产量。改变投喂方式, 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为减少残饵对池塘水体的污染程度, 在养殖鱼塘中选择底质较硬的位置作为食场, 采用自动喷料投饵机投喂, 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减少了残饵过剩造成的水体污染。

3.4采用微生物调控方法

生物处理养殖水体污染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改善水质, 微生物是降解废物、废水的主力军, 利用经过遗传改造的微生物将成为治理水环境污染、保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的有效方法。如光合细菌能够利用水体中残留有机物(或H2S 、NH3等) 作为氢的供体进行光合作用, 减少分解在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起到改善水质、相对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作用, 养殖水体中只要有5g/m3的光合细菌,3h 内就能将池底不断产生的氮离子和有机物质初始分解除去, 使水质恢复正常; 硝化细菌可以去碳、去氮、杀灭病毒、降解农药、絮凝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碎屑, 能将硝酸盐反硝化成二氧化氮和氮气, 它在消解碳、氮等有机污染时, 也可消解有机污泥。因此, 适时直接向水体中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 可以将水体或底泥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分解吸收, 转化为有益而无害的物质, 有些可直接被养殖鱼类吸收利用, 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和底质, 消除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4]。

4参考文献

[1] 刘新宇, 刘革, 王桂芹.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产,2006(12):81-82.

[2] 王光全, 朱志强. 池塘健康养殖主要生态条件及调控技术[J].齐鲁渔业,2009(10):51.

[3] 杨春晖. 防治水产养殖污染的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9(6):4-5.

[4] 罗国芝, 谭洪新. 水产养殖用水的生物脱氮技术[J].中国水产,2009(3):64-65.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50亩左右,水深1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

最佳答案

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水厂均可检测。

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 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加高堤坝。

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

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

四大家鱼消费多,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

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

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

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

第二、注意调节水质

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 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至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天一次,使pH 值在7.5至8.5之间。

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

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

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

第三、防治鱼病

夏季高温多雨,是鱼病暴发流行季节,病毒、细菌、寄生虫、蓝绿藻类暴发,易导致鱼类生病死亡。一般情况下,定期用漂白粉、鱼菌清等含氯药物进行水质消毒杀细菌病毒,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扑杀寄生虫和蓝绿藻类(俗叫绿皮水),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同时投喂出血平等内服药饵,加快鱼体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第三、做好鱼种苗培育管理

年初由于受霜冻寒冷阴雨影响,时间长,冻死大批罗非鱼、鲮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鲇等品种(包括亲鱼、成鱼、种苗),导致今年种苗培育季节推迟。6月正是这些种苗开花标粗培育,一定要精心管理,为秋冬轮捕轮放和明年春季培育出更多健康种苗,实现渔业增产增收增效。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 概念; 原因; 防治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养殖密度不断加大, 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对养殖水环境尤其是池塘底部沉积物过多, 造成鱼塘自身养殖污染(亦称鱼塘老化), 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平衡, 使池塘水体中养殖鱼类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导致其生理功能紊乱、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 并严重感染鱼类疾病, 甚至死亡, 进而影响了养殖鱼类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1鱼塘养殖污染(老化) 的概念

养殖鱼塘由于多年使用而不干塘, 池塘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腐烂、分解, 引起水质恶化, 使水体中的营养元素氮、磷等发生非正常变化, 并产生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的物质, 致使养殖鱼类发病频率高, 生长缓慢, 单位体积鱼产力下降, 这种现象称之为鱼塘养殖污染(即老化) 。

2鱼塘养殖污染的原因

2.1养殖池塘长年不干塘, 底部淤泥积累

池塘既是养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的环境, 又是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场所, 由于养殖生产过程中大量进行投饲后, 残饵及水生生物的粪便、尸体、死亡藻类不断增加而又无法排出池外, 沉积于池底, 在池塘底部形成1层黑色淤泥。淤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不利于鱼类及水生生物生长的物质, 如氨、硫化氢、甲烷、氢、有机酸、硫醇、低级胺类等, 这些物质不仅直接危害养殖鱼类及水生生物, 而且会使整个池塘环境的水质恶化,pH 值降低, 从而影响养殖品种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导致饲料系数增大, 养殖成本升高, 甚至引起养殖品种中毒死亡和泛塘, 对养殖周期的经济效益造成具大损失[1]。

2.2过多施用药物

随着养殖的水环境日益恶化, 鱼病发生的频率较高, 施药治病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有些药物对鱼类疾病治疗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有些药物也有相应的药物残留及负作用, 造成鱼类在用药过多的水环境中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自身抵抗能力下降而极易生病, 更加导致各种疾病的频繁发生。另外, 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也大量应用兽药中的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虽然对治疗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 却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环境和养殖对象体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 使养殖对象失去了一些正常的菌群屏障及生物拮抗作用, 从而导致各类细菌性疾病的危害性增强, 更进一步引发细菌性疾病。

2.3残饵过多造成饲料污染

由于投饲量、排泄粪便过多, 投饲方法不当或饲料质量较差造成残饵过多而引起饲料污染, 农村传统池塘养殖追求高产高效, 放养密度较大, 投饲量也普遍偏大; 并且多数人工投喂植物性青饲料为主, 饲料营养不全面, 所投饲料在池塘水体中流失、腐烂较多, 利用率降低, 增加了水体有机物质的污染量, 更进一步造成鱼塘养殖污染。

3防治技术

3.1彻底清塘和消毒

苗种池塘必须1年干塘1次, 成鱼塘至少3年干塘1次, 一般采用年底干塘, 进行曝晒、消毒、清除池塘底部过剩的淤泥, 通过干塘使沉积于池底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物质氧化成硫酸根、硝酸根, 分解为无害物质, 并作为植物生长的很好肥料, 改善了水质和底质条件[2]。池塘淤泥清除后, 有害物质和致病因子减少, 是健康、无公害、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的前提。

3.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 采用生物治理措施

养殖生产者必须认真钻研水产养殖技术知识, 牢牢掌握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在鱼病防治方面, 以预防为主, 对疾病诊断要准确无误, 对症下药, 用药时要以鱼塘实际水深准确计算用药量, 不能或多或少, 以免影响鱼病的治疗, 或造成药物污染水体。在养殖鱼塘中, 区域性种植莲藕、睡莲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高等植物, 养殖水体和底质中的无机氮和磷直接被水生植物吸收利用, 从而将池塘中的有机物质从养殖水体中去除, 降解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程度

[3]。

3.3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和自动投喂方式

改变以往投饲性品种为主的养殖特点, 采取多品种结构搭配的养殖模式。减少投料性养殖品种的放养量, 搭配一定比例的滤食性鲢鳙鱼和底栖食性的鲤鲫等鱼类, 使饲料残饵及养殖鱼类粪便转换被鲢鳙鱼类直接利用, 使沉积于池底的残饵被底层鲤、鲫等鱼类直接利用, 减少了水体中饲料污染物质, 维护了水体生态平衡, 而不影响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甚至综合利用后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了养殖产量。改变投喂方式, 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为减少残饵对池塘水体的污染程度, 在养殖鱼塘中选择底质较硬的位置作为食场, 采用自动喷料投饵机投喂, 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减少了残饵过剩造成的水体污染。

3.4采用微生物调控方法

生物处理养殖水体污染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改善水质, 微生物是降解废物、废水的主力军, 利用经过遗传改造的微生物将成为治理水环境污染、保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的有效方法。如光合细菌能够利用水体中残留有机物(或H2S 、NH3等) 作为氢的供体进行光合作用, 减少分解在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起到改善水质、相对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作用, 养殖水体中只要有5g/m3的光合细菌,3h 内就能将池底不断产生的氮离子和有机物质初始分解除去, 使水质恢复正常; 硝化细菌可以去碳、去氮、杀灭病毒、降解农药、絮凝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碎屑, 能将硝酸盐反硝化成二氧化氮和氮气, 它在消解碳、氮等有机污染时, 也可消解有机污泥。因此, 适时直接向水体中投放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 可以将水体或底泥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分解吸收, 转化为有益而无害的物质, 有些可直接被养殖鱼类吸收利用, 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和底质, 消除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4]。

4参考文献

[1] 刘新宇, 刘革, 王桂芹.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产,2006(12):81-82.

[2] 王光全, 朱志强. 池塘健康养殖主要生态条件及调控技术[J].齐鲁渔业,2009(10):51.

[3] 杨春晖. 防治水产养殖污染的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9(6):4-5.

[4] 罗国芝, 谭洪新. 水产养殖用水的生物脱氮技术[J].中国水产,2009(3):64-65.


相关文章

  • 浅析光伏电站中"渔光互补"技术
  • 科技创新 2016年第16期 科技创新与应用 "渔光互补"技术浅析光伏电站中 诸荣耀 浙江杭州310053)(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摘 要:光伏发电是一种主要的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东部地区发 ...查看


  • 生物选修三高考题精选打印版
  • 基因工程 (08广东卷·39)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一.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人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 ...查看


  • 水上光伏发电站的十大亮点
  • 水上光伏发电站的十大亮点 [中科蓝天光伏发电] 我们熟知的光伏发电站有集中式.分布式.塔式.屋顶式.农光大棚式等等,可都是一些地面光伏电站.看着最近出台的一大波光伏土地使用分类,小编表示眼花缭乱,想静静.说到底,地球上的土地资源有限,可利用 ...查看


  • 17.养殖场策划:如何让客户转介绍更多客户
  • 微信'神财神'公众号,分享更多干货案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精华实战赚钱营销案 例 养殖场策划:如何让客户转介绍更多客户 我是如何让这个连给车加油费都付不起的老板立刻起死回生,生意 兴隆的?你马上就会知道... 我和兽药厂的老板很早就认识 ...查看


  • 丸九鲤鱼饵料的介绍
  • 丸九鲤鱼饵料的介绍 丸九鲤鱼饵料的介绍丸九公司所生产的鲤鱼用饵,都可以单品使用. 荒食 配合集鱼.诱鱼性好的原材料制成的吸食超群的鱼饵.对钓鱼场的滑头鲤鱼,可揉和得软些,沉住气垂钓.重量:250G 天下无双 是浮漂钓的鲤鱼专用饵.雾化性强吸 ...查看


  • 汕头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指导意见.技术措施和验收标准
  • 汕头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指导意见.技术措施和验收标准 我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建设幸福汕头.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打造名村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市畜禽养殖污染突出问题.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迫切 ...查看


  • 池塘养鱼技术1
  • 池塘养鱼技术 池塘养鱼主要是利用经过整理或人工开挖面积较小的静水水体进行养鱼生产,由于管理方便,环境较易控制,生产过程能全面掌握,故可进行高密度精养,能尽快获得高产.优质.低耗的养鱼效益.一.池塘建设: 池塘是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各种鱼类对 ...查看


  • 水产养殖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
  • 第42卷 第2期2003年3月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2 No. 2Mar. 2003 文章编号:043820479(2003 ...查看


  • 分布式光伏家族新成员--渔光互补
  • 校正版 分布式光伏家族新成员--渔光互补 我国东部地区是电力的负荷中心,发展光伏电站不存在并网和消纳的问题,但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稀缺,无法和西部地区一样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因此分布式光伏成为东部地区的首选.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发展之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