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学分制的利与弊
作者:伦关臣
来源:《商情》2013年第19期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最早源于德国,后在美国、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被普遍采用。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施行“选科制”。笔者基于河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学分制的优势与弊端,并在文章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学分制模式才是我国普通高校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学分制,优势,弊端
1.我国推行学分制概述。上世纪初期,蔡元培先生率先在在北京大学推行“选科制”,标志着学分制正式在我国推行。然而,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学分制在我国高校推行中仍然步履维艰,究其原因应该与我国国情有极大关系。追根溯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基数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高校处于一种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学年制经验的状态, 学分制遭到废除,但不可否认的是学年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建国初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可以说那时的学年制是基本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
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国家适时做出调整,教育部提出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施行学分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决定”肯定了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也激发了全国高等学校施行学分制改革的激情。到21世纪初,学分已经如火如荼地在我国大部分院校进行了推广,笔者所在的石家庄经济学院自2005年开始施行学分制,至今已逾七年时间,可以说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结合河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调查研究,笔者总结了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置大量选修课,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二是设置弹性学制管理制度,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三是允许学生选修第二学位,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当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学习学分制是必然趋势,但学分制推行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的,也绝非可以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因此,我国学分制的不断完善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2.学分制的优势
基于河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学分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让学生掌握选课主动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分制施行的是弹性教学计划,拥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并且选课的主动权放归学生,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真正能选其所爱,爱其所选。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是当代教育的新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学分制的利与弊
作者:伦关臣
来源:《商情》2013年第19期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最早源于德国,后在美国、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被普遍采用。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施行“选科制”。笔者基于河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学分制的优势与弊端,并在文章最后提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学分制模式才是我国普通高校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学分制,优势,弊端
1.我国推行学分制概述。上世纪初期,蔡元培先生率先在在北京大学推行“选科制”,标志着学分制正式在我国推行。然而,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学分制在我国高校推行中仍然步履维艰,究其原因应该与我国国情有极大关系。追根溯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基数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的高校处于一种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学年制经验的状态, 学分制遭到废除,但不可否认的是学年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建国初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可以说那时的学年制是基本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
197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展,国家适时做出调整,教育部提出可以在有条件的高校施行学分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决定”肯定了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也激发了全国高等学校施行学分制改革的激情。到21世纪初,学分已经如火如荼地在我国大部分院校进行了推广,笔者所在的石家庄经济学院自2005年开始施行学分制,至今已逾七年时间,可以说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结合河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调查研究,笔者总结了我国高校推行学分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置大量选修课,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二是设置弹性学制管理制度,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三是允许学生选修第二学位,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当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学习学分制是必然趋势,但学分制推行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的,也绝非可以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因此,我国学分制的不断完善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2.学分制的优势
基于河北省普通高校实施学分制情况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学分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让学生掌握选课主动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分制施行的是弹性教学计划,拥有较大的时间弹性和选课弹性,并且选课的主动权放归学生,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真正能选其所爱,爱其所选。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是当代教育的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