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40例,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为期6个月。心理治疗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7.90±1.48 vs 6.44±1.12,P

  关键词:心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我效能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其病因未明,临床特征是远端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可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大[1]。自我效能是指人们成功实施并完成某一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难情景所具有的信念,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心理障碍会导致自我效能低下,因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十分重要。我们对RA患者给予充分心理评估,制定并实施了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4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8.4±11.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制剂在内的综合治疗。

  1.2心理护理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经过专门的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存在问题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为期6个月。主要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方法、药物可能并发症及如何配合治疗;说明各种精神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疾病、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促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每个月定期随访复查,了解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理性信念面对现实生活,增强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意识,摆脱悲观消极情绪。

  1.3 自我效能评价

  心理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评估。该量表共10个条目,各项目均为1~4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5]。得分指标=(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分)×100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比较。P  2 结果

  2.1 RA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

  本组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1)抑郁34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懒散、不愿活动、对病情预后持悲观、失望。(2)焦虑32例,主要表现为紧张、焦急、忧虑、担心等复杂情绪反应。(3)恐惧10例,主要表现为对害怕病情进展而产生的紧张状态。(4)不坚持功能锻炼8例: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差异、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一些患者在疼痛状态下不愿意坚持功能锻炼。

  2.2 心理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比较:

  心理治疗6个月后自我效能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7.90±1.48 vs 6.44±1.12,P  3 讨论

  RA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治疗上无特殊药物,病程长、病情复杂、致残率高,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加重RA病情[6]。本研究发现,R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历程最初反应为震惊,不接受事实;随后是期待,希望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或灵丹妙药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到最后是屈服和接受。RA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对关节的损害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极为重要。

  Bandura于1977年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是人们对成功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所具有的信念[4]。自我效能反映了个体采取适当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心理适应能力大都越好,越勇于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其生活质量就会越高,反之亦然[7]。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要改善教育对象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此理论后来应用于护理,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强调在护理过程中调动患者的自身潜能,进而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RA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首先根据RA的疾病特点调节,了解每位患者各个阶段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通过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焦虑患者,及时查明原因,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让患者意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抑郁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患者主动交流,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及家务劳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参加功能锻炼。

  本研究发现,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患者大多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同时患者能逐步建立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变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和康复训练方法。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对增强患者的配合治疗能力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小峰,朱松林,谭爱春,等.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3(3):303-307.

  2. 徐江华,胡慧,王宁.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49(1):87-9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

  4. Zhang JX, 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Psychologia,1995,38(3):174-181.

  5. 杨廷忠, 施卫星, 许亮文. 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5).393-396.

  6. 何建玲.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30):84-86.

  7. 赵雅宁,曹书华,郭霞. 自我效能训练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恢复期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1).859-863.

  8. 吴保平, 郝正玮, 赵雅宁, 等. 自我效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 2014;20(4):351-355.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40例,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为期6个月。心理治疗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7.90±1.48 vs 6.44±1.12,P

  关键词:心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我效能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其病因未明,临床特征是远端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可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大[1]。自我效能是指人们成功实施并完成某一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难情景所具有的信念,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心理障碍会导致自我效能低下,因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十分重要。我们对RA患者给予充分心理评估,制定并实施了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4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8.4±11.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制剂在内的综合治疗。

  1.2心理护理

  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经过专门的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存在问题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为期6个月。主要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方法、药物可能并发症及如何配合治疗;说明各种精神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疾病、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促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每个月定期随访复查,了解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理性信念面对现实生活,增强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意识,摆脱悲观消极情绪。

  1.3 自我效能评价

  心理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评估。该量表共10个条目,各项目均为1~4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5]。得分指标=(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分)×100 。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比较。P  2 结果

  2.1 RA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

  本组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1)抑郁34例,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懒散、不愿活动、对病情预后持悲观、失望。(2)焦虑32例,主要表现为紧张、焦急、忧虑、担心等复杂情绪反应。(3)恐惧10例,主要表现为对害怕病情进展而产生的紧张状态。(4)不坚持功能锻炼8例: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差异、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一些患者在疼痛状态下不愿意坚持功能锻炼。

  2.2 心理治疗前后自我效能比较:

  心理治疗6个月后自我效能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治疗前(7.90±1.48 vs 6.44±1.12,P  3 讨论

  RA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治疗上无特殊药物,病程长、病情复杂、致残率高,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影响,进而加重RA病情[6]。本研究发现,RA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历程最初反应为震惊,不接受事实;随后是期待,希望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或灵丹妙药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到最后是屈服和接受。RA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的发展和对关节的损害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极为重要。

  Bandura于1977年最早提出自我效能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是人们对成功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所具有的信念[4]。自我效能反映了个体采取适当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心理适应能力大都越好,越勇于面对困难,并努力克服,其生活质量就会越高,反之亦然[7]。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要改善教育对象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此理论后来应用于护理,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来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强调在护理过程中调动患者的自身潜能,进而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8]。

  本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RA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首先根据RA的疾病特点调节,了解每位患者各个阶段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通过安慰、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焦虑患者,及时查明原因,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让患者意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抑郁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患者主动交流,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及家务劳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参加功能锻炼。

  本研究发现,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患者大多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同时患者能逐步建立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变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和康复训练方法。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对增强患者的配合治疗能力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曾小峰,朱松林,谭爱春,等.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3(3):303-307.

  2. 徐江华,胡慧,王宁.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49(1):87-9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

  4. Zhang JX, 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Psychologia,1995,38(3):174-181.

  5. 杨廷忠, 施卫星, 许亮文. 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5).393-396.

  6. 何建玲.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30):84-86.

  7. 赵雅宁,曹书华,郭霞. 自我效能训练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恢复期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1).859-863.

  8. 吴保平, 郝正玮, 赵雅宁, 等. 自我效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疗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J]. 2014;20(4):351-355.


相关文章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查房 在当今社会,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人们为之痛苦不已.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 ...查看


  • 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 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 2014年6月11日至14日,第14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年会在"时尚之都"法国巴黎举行.大会上特别专场之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国际进展和共识,介绍 ...查看


  • @@@@@@名医谈中老年保健:广播电台"健康之声"节目精选
  • 您的位置:超星读书  > 医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个人卫生  > 一般保健法  > 总论  > 名医谈中老年保健:广播电台"健康之声"节目精选 3分 我来评价 1人评价 请 ...查看


  • 简述亚历山大列举的七种经典心身疾病的临川症状以及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这七种心身疾病
  • 简述亚历山大列举的七种经典心身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 理因素是如何影响这七种心身疾病 李刚 09120109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心理生理障碍(psychophiological disorder ),是 ...查看


  • IgG糖链结构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 ·166·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3月第25卷第2期 SectClinBiochem&LabMedForeignMedSci,March2004,Vol25,No.2 ·综述· IgG糖链结构异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查看


  • 类风湿关节炎
  • 类风湿关节炎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类风湿关节炎 英文名称: rheumatoid arthritis 定义: 由于自体免疫引发的关节炎.该病伴随产生类风湿因子. 应用学科: 免疫学(一级学科):免疫病理.临床免疫(二级学科):自身免疫 ...查看


  • 美洛昔康片说明书
  • 核准日期:2006年10月27日 修改日期:2008年09月17日 2010年10月11日 美洛昔康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美洛昔康片 英文名称:Meloxicam Tablets 汉语拼音: ...查看


  •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欢 吴静 田梅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至201 ...查看


  • 陕西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试卷名称:法规试题(必修)出卷人:系统管理员............................................. 1 试卷名称:秋季体质养生试题(必须)出卷人:系统管理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