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必须统一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认识,即:在学生干培养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干部.怎样培养学生干部’’这个主题来统领全部工作,其他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而不能偏离和另立主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发展、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学生,如学生会、班委会干部及学生社团干部等。他们有着特殊的工作领域,通过学生干部自身的完善与努力,组织领导普通同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 高校学生干部与初高中学校的学生干部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性、更大的自主性,他们有更多更复杂的干部工作需要开展,当然因为年龄与心智方面的成熟也可以比起初高中干部更好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干部越来越成为高校校园里面一个具有特点的群体: 1、高校学生干部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在学校里面,他们首先是一名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在这方面,他们仍然是被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学生中的干部,是学生的代表,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他们需要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参与管理工作,为其他同学服务,从这方面来看,他们又是管理者和服务者。 2、学生干部的流动性。学生干部的选拔具有多种形式,但不可避免的是都具有流动性。工作负责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可能连任甚至进入更高级的干部工作岗位,工作滞后群众基础差的干部很可能就会被轮换掉。高校学生干部,就是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无论工作好与坏,到了毕业的时候随着学习生涯的结束都要结束干部工作生涯。 3、学生干部工作的被动型。虽然高校学生工作比初高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学生干部开展工作还是要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甚至有些工作是老师直接布置给干部,干部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完成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干部工作的被动性。 二、关于高校干部培养的几点新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成熟化、渐体制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选用大学毕业生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录用有干部工作经验的同学。甚至许多知名高校的学生干部还未毕业都已被用人单位哄抢一空,这些情况渐渐的让一些高校干部提前“泛社会化”,在学校里拼命争抢干部岗位,而与高校设立学生干部岗位的初衷相背。 中共16号文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入7、。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必须统一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认识,即:在学生干培养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干部.怎样培养学生干部’’这个主题来统领全部工作,其他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而不能偏离和另立主题。那我们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高校学生干部呢?我有几点拙见: 1、培养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含义丰富的概念。从主体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人也是一切人、既是具体的人也是抽象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首先,每个人的发展与一切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而一切人的发展都是由每个人的发展构成的。如今的很多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时间很长,甚至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学业,更别提个人自身的其他规划和发展了。所以,我觉得在培养锻炼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应该把培养他们的自由发展放到工作中的首位。自由发展不是敞放不管,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合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不要被繁琐的干部工作拖得疲于奔命得不偿失。 2、培养能力发展。能力发展,是人的发展中的核心。尤其是对朝气蓬勃的高校干部来说,高校干部工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可以锻造他们的毅力,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所以在高校干部培养工作当中,放手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培养高校干部的理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整个社会是渐渐地变得有点浮躁的,作为如今成长起来的Internet一代,他们很早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很早就开始从网路上接受爆炸式的讯息,,他们多多少少也是有点浮躁的。所以,在“树人”工作方面,培养他们的理性尤为关键。 我们要求他们的理性,要做到坦然面对干部工作的得失,做到不骄不躁,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踏实的面对未来漫长的道路。不要在前进中迷失了方向。 4、在干部培养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正义的内容是“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愿望乃是争议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和普遍有效的组成部分” 就主观向度而言,正义乃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美德,“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和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② 高校学生干部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比其他同学接触老师领导的机会更多,与老师们的关系会更加熟络,而有些老师也因此会在一些评优创先的时候优先考虑到学生干部,虽然干部们平时为了班级同学努力工作付出了很多,但没到此时,有些普通同学往往会心生不平感,与干部们心生嫌隙。因此,在开展干部管理工作当中,要坚持实践、坚持原则,做到不偏不倚,做到公平正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们搞好群众关系,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稳固。 斯大林认为“干部决定一切”,“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并重视干部的培养。他在《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提到:“要重视干部,把他们看作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要了解干部,细心考查每个干部的优点和缺点,了解每一个干部究竟在什么岗位上才最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要用心培养干部,帮助每个进步很快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不惜花费时间耐心地‘照料’这样的工作人员,加速他们的进步。”③所以,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我们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与努力,加强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为他们制定详细的系统的发展规划,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做好老师的左右手的同事,更快更好的全面自由发展。 注解: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4页。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③[el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红军学院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73页.转引自干部党建理论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干部党建理论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李建军.公民教育: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51- 52.
摘要: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必须统一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认识,即:在学生干培养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干部.怎样培养学生干部’’这个主题来统领全部工作,其他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而不能偏离和另立主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发展、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的群众性组织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学生,如学生会、班委会干部及学生社团干部等。他们有着特殊的工作领域,通过学生干部自身的完善与努力,组织领导普通同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 高校学生干部与初高中学校的学生干部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性、更大的自主性,他们有更多更复杂的干部工作需要开展,当然因为年龄与心智方面的成熟也可以比起初高中干部更好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干部越来越成为高校校园里面一个具有特点的群体: 1、高校学生干部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在学校里面,他们首先是一名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在这方面,他们仍然是被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学生中的干部,是学生的代表,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他们需要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参与管理工作,为其他同学服务,从这方面来看,他们又是管理者和服务者。 2、学生干部的流动性。学生干部的选拔具有多种形式,但不可避免的是都具有流动性。工作负责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可能连任甚至进入更高级的干部工作岗位,工作滞后群众基础差的干部很可能就会被轮换掉。高校学生干部,就是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无论工作好与坏,到了毕业的时候随着学习生涯的结束都要结束干部工作生涯。 3、学生干部工作的被动型。虽然高校学生工作比初高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学生干部开展工作还是要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甚至有些工作是老师直接布置给干部,干部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完成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干部工作的被动性。 二、关于高校干部培养的几点新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的成熟化、渐体制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选用大学毕业生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录用有干部工作经验的同学。甚至许多知名高校的学生干部还未毕业都已被用人单位哄抢一空,这些情况渐渐的让一些高校干部提前“泛社会化”,在学校里拼命争抢干部岗位,而与高校设立学生干部岗位的初衷相背。 中共16号文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入7、。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必须统一对学生干部培养的认识,即:在学生干培养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干部.怎样培养学生干部’’这个主题来统领全部工作,其他工作都围绕这个主题,而不能偏离和另立主题。那我们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高校学生干部呢?我有几点拙见: 1、培养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含义丰富的概念。从主体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个人也是一切人、既是具体的人也是抽象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首先,每个人的发展与一切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的。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而一切人的发展都是由每个人的发展构成的。如今的很多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时间很长,甚至影响到了自己正常的学业,更别提个人自身的其他规划和发展了。所以,我觉得在培养锻炼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应该把培养他们的自由发展放到工作中的首位。自由发展不是敞放不管,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合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不要被繁琐的干部工作拖得疲于奔命得不偿失。 2、培养能力发展。能力发展,是人的发展中的核心。尤其是对朝气蓬勃的高校干部来说,高校干部工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可以锻造他们的毅力,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所以在高校干部培养工作当中,放手让他们锻炼自己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培养高校干部的理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整个社会是渐渐地变得有点浮躁的,作为如今成长起来的Internet一代,他们很早开始接触电脑和网络,很早就开始从网路上接受爆炸式的讯息,,他们多多少少也是有点浮躁的。所以,在“树人”工作方面,培养他们的理性尤为关键。 我们要求他们的理性,要做到坦然面对干部工作的得失,做到不骄不躁,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踏实的面对未来漫长的道路。不要在前进中迷失了方向。 4、在干部培养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正义的内容是“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愿望乃是争议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和普遍有效的组成部分” 就主观向度而言,正义乃是一种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美德,“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和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② 高校学生干部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当中,比其他同学接触老师领导的机会更多,与老师们的关系会更加熟络,而有些老师也因此会在一些评优创先的时候优先考虑到学生干部,虽然干部们平时为了班级同学努力工作付出了很多,但没到此时,有些普通同学往往会心生不平感,与干部们心生嫌隙。因此,在开展干部管理工作当中,要坚持实践、坚持原则,做到不偏不倚,做到公平正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干部们搞好群众关系,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稳固。 斯大林认为“干部决定一切”,“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并重视干部的培养。他在《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提到:“要重视干部,把他们看作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爱护他们,尊重他们。“要了解干部,细心考查每个干部的优点和缺点,了解每一个干部究竟在什么岗位上才最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要用心培养干部,帮助每个进步很快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不惜花费时间耐心地‘照料’这样的工作人员,加速他们的进步。”③所以,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中,我们要倾注更多的心血与努力,加强对他们的关怀与帮助,为他们制定详细的系统的发展规划,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做好老师的左右手的同事,更快更好的全面自由发展。 注解: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4页。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③[el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红军学院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73页.转引自干部党建理论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干部党建理论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李建军.公民教育: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