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污泥浓缩试验研究

・环保技术・              2004年第2期《环境技术》        文章编号:1004-7204(2004)02-0037-05

・37・

水厂污泥浓缩试验研究

陈友岚1,唐友尧1,徐山源2,张杰2

(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2.武汉市水务集团,武汉430034)

摘要:,污泥处理的数据资料。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浓缩性能;关键词:净水厂污泥;浓缩调质;中图分类号:X703onSludgeWaterThickeninginWaterworks

CHENYou2lan1,TANGYou2yao1,XUShan2yuan2,ZHANGJie2

(1.SchoolofEnviron.Sci.andEng.,HuazhongUniv.ofSciandTech.,Wuhan430074,China;

2.WuhanWaterSupplyCo.,Wuhan430034,China)Abstract:Thestudywasconductedonthesludgethickeningpropertiesandsomefactorsthataffectthesludgethickeninginwaterworkstogetfundamentalinformationfordisposalofsludgewaterthickeninginwaterworks.Theresultsshow,thethickeningpropertiesofsludgewillbeimprovedbytreatingbypolyacrylamidebeforethesludgeentersthethickeningtankandminishingspacebetweendiagonalplankscangetgoodeffectsonsludgewaterthickening.

Keywords:sludgethickeninginwaterworks;sludgepretreatmentmethods;polyacrylamide;diagonalplanksconcentrator

  自来水厂排泥水中的污染物虽主要来自原水,但被显著浓缩,不少指标已是原水的几十甚至上百倍。随着江河污染及富营养化的日趋严重,净水厂污泥中有机质成分逐年增加。据测定,国内水厂排泥水化学需氧量(COD)在(470~2500)mg/L之间,其BOD5只占总生化需氧量(BOD)的30%左右,较难降解[1]。污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就不仅仅会淤积阻塞河道,其中有机质腐烂还会直接对水质构成威胁。日本于1975年6月颁布了《水质污浊防止法》,规定设有沉淀池和滤池的自来水厂,其排水必须经处理至符合水质排放标准才能排出,从而在法律上规定了自来水厂必须进行排泥水处理。在我国开展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工作起步较晚。1987年,上海市公用事业局向上

收稿日期:2004-01-06

海市自来水公司下达了题为“水厂排泥水处理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1996年~1998年,石家庄润石水厂[6]、北京市第九水厂和上海市闵行水厂一车间的排泥水处理工程先后建成并投产运行。2001年,深圳梅林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工程也投产运行。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水厂建设污泥处理工程,因此迫切需要多开展污泥处理的小规模试验研究,以获得丰富的资料信息,为今后实施污泥处理工作做准备。

污泥浓缩效率的高低和浓缩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污泥处理成本。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水务集团合作,于2003年10月~12月对以汉江水为原水的白鹤嘴水厂的排泥水作了浓缩处理研究,以期获得实际的试验数据。

作者简介:陈友岚,男,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环保技术・《环境技术》・38・2004年第2期        1 试验装置与方法1.1 试验装置

浓缩池容积约为0.8m3,高为2.2m,其中斜板区高1.02m,浓缩区高0.9m,清水区高0.2m。斜板长

L=1.18m,宽B=0.6m,安装倾角θ=60°,浓缩池表面积0.36m2。动态试验模型按静态沉降曲线设计,设计处理流量为1m3/h。

在浓缩池的一壁加一个缓冲水箱,进水管装在水箱的中上部,在进水管上方加一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装一球阀,在缓冲水箱底部,

等宽的方孔。,方孔翻入浓缩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浓缩泥水则沉入下部浓缩区从池底排出。溶药箱直径67cm,高86cm,容积约为0.3m,浓缩池示意见图1。

3

2PAM(聚丙烯酰胺)。粉末状PAM遇水即膨胀,极易结团,且粉末易漂浮于水面。采用泵循环的方式来溶解PAM药剂,设计为上部进水,下部出水。上部进水管口设一喇叭口,收集液体表面的结团体,把下部出水管改为穿孔管形式,以增强箱内液体的紊动。利用了循环水泵的泵压作为投药动力,使循环泵起到一泵两用的作用。溶药时,打开横进水支管的阀门,关闭竖进水支管的阀门,关闭投药支管的阀门,PAM结团体经过泵叶的剧烈搅拌,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溶解。投药时,关闭进水横支管阀门,打开竖进水支管的阀门,药剂由箱底抽出,适当调节两根出水支管的阀门,利用部分泵压投药,一支管用橡胶管经过转子流量计连到顺斜板插到浓缩池进口方孔处的投药细管上。投药由转子流量计进行计量,由两阀的相对开启度进行调节,多余的流量由另一支管打回到药箱中对药剂继续进行搅拌。实际运行效果证明,药剂溶解效果良好,投药稳定可靠。1.2 泥水性质分析

图1 动态浓缩试验模型示意图

控制浓缩池的处理流量则通过调节分流管上的球阀,控制水箱中的水位,从而达到控制进入浓缩池的流量的目的。为斜板区预制了两组塑料斜板,每组斜板做成一个整体,间距分别为6.7cm和12cm。为了观察浓缩池内的集泥情况,我们把垂直于斜板的一壁作成透明的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一壁与其它几壁的连接类似于法兰堵头连接,并在连接处垫上橡胶圈加以密封。斜板的整体固定方式和透明观察窗的安装方式如图2:

白鹤嘴水厂的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先由一个污水池收集,再由污水泵将池中污水抽排入水体中。由于池子的容积较大,池中污泥浓度及性质较为稳定。因此,本试验采用一小型潜水泵直接从污水池中抽取泥水进入浓缩池。每天测定泥水的含固率、悬浮固体SS、比阻、压缩性系数。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摸索在污泥中加入PAM药剂和在浓缩池中加入不同间距的斜板对浓缩池的运行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PAM投加量为1‰(以占污泥干固体的比重计)时,污泥沉降性能提高已经

・环保技术・              2004年第2期《环境技术》        非常明显,而投加量更大时对沉降性能的影响变化不大,因此在试验中采用1‰左右的投加量。按照斜板间距的不同及加入不同种类的PAM把浓缩池的工况分为6种情况,这6种工况为:1)斜板间距为6.7cm,不加药;2)斜板间距为6.7cm,加入阴离子AN910SH型PAM;3)斜板间距为6.7cm,加入阳离子MLT22S型PAM;4)斜板间距为12cm,不加药;5)斜板间距为12cm,加入阴离子AN910SH型PAM;6)斜板间距为12cm,加入阳离子MLT22S型PAM。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泥水性质分析

・39・

内;悬浮固体浓度SS在(10~20)g/L之间;污泥比阻

r不超过(10×1012)m/kg,其脱水性能在铝盐絮凝污泥属于较易类型。压缩系数s在(0.72~1.06)之间变化,s太低污泥颗粒容易堵塞滤布,太高则颗粒刚性大,颗粒间的水分部不容易被挤压排出,在0.72~1.06之间属比较理想的范围。从各个方面看,白鹤嘴水厂的污泥脱水性能较好,比多数水库水的污泥好,。 3组,每组试验约15d左右,控制进泥流量1m3/h,一周左右排泥一次,进泥含固率、SS、水温及pH值取试验期间的平均值,试验结果如下表。

1%~2%范围

表1 斜板浓缩池污泥参数变化表

时间

PAM种类

6.7741021.393.350.6214.7

AN910SH6.786781.070.630.9528.9

MLT22S6.772861.180.550.8732.8

12115921.264.850.7113.3

AN910SH1299851.160.731.0223.4

MLT22S1284871.190.520.9829.8

斜板间距/cm

上清液浊度/NTU上清液SS/(mg・L21)

SS残留率/%

11.5-11.20

比阻/(Tm・kg21)沉泥压缩系数沉泥含固率/%上清液浊度/NTU上清液SS/(mg・L21)

SS残留率/%

进泥含固率0.72%,温度9℃,pH=8.1,固体悬浮物SS7.3g/L

771151.694.130.7812.6

71921.350.560.9322.7

63891.310.450.9628.3

1211031.515.690.6417.1

95861.250.511.0423.5

88811.190.481.0524.1

11.23-12.10

比阻/(Tm・kg21)沉泥压缩系数沉泥含固率/%上清液浊度/NTU上清液SS/(mg・L21)

SS残留率/%

进泥含固率0.55%,温度7℃,pH=7.5,固体悬浮物SS6.8g/L

96891.464.070.6312.6

86841.380.820.9223.9

73761.250.610.8626.5

1141031.695.150.5719.1

105941.540.481.1322.6

96821.340.690.9625.7

12.12-12.25

比阻/(Tm・kg21)沉泥压缩系数沉泥含固率/%平均比阻/(Tm・kg21)平均压缩系数

进泥含固率0.83%,温度3℃,pH=7.2,固体悬浮物SS6.1g/L

平均值

3.850.68

0.670.93

0.540.90

5.230.64

0.571.06

0.560.99

              ・环保技术・《环境技术》・40・2004年第2期          由表1可知,①浓缩池运行状态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能在处理流量为1m3/h时稳定运行;②在设计流量下,斜板间距的变化和药剂的投加对SS去除率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并不大,但投加阳离子PAM时的上清液浊度明显比投加阴离子时的低些;③投加PAM药剂对沉泥脱水性能的改变影响很大。比阻

可降低一个数量级,压缩系数由0.5左右提高到1以上,阳离子PAM对比阻的改善略优于阴离子PAM;④经PAM处理过的污泥形成的矾花颗粒粗

大、疏松厚重,有很好的浓缩性能,现减容,沉泥含固率可提高一倍以上,的斜板浓缩池与间距6.7cm的比较,。当进泥含固率大于1.5%时,上清液的浊度急剧增大,即使加入PAM药剂仍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建议进泥含固率不应大于1.5%,以保证浓缩池在正常状态下工作。在浓缩池前设置一个缓冲调节池是很有必要的。

2.2.1 改变处理流量时浓缩池的的运行状态

a.不投加任何PAM药剂

b.阴离子AN910SH型PAM投加量为1‰

选择不同的进泥流量,测定浓缩池在连续工作时上清液的SS值和浊度,以及底部泥水的浓缩情况。

图3是用间距为6.7cm的斜板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不加药的情况下,若定上清液SS设计目标值为100mg/L,则浓缩池的最大负荷可达到1.2m3/h左右,即浓缩池的最大表面负荷达到3.33m/h。测得进泥含固率用平均值表示为0.74%。在加阴离子PAM的情况下,浓缩池的最大

负荷可达1.9m

3/h左右,即最大表面负荷为

5.28m/h,测得进泥含固率的平均值为0.65%。在加入阳

c.阳离子MLT22S型PAM投加量为1‰

离子PAM的情况下,浓缩池的最大负荷可达2.1m3/h,即最大表面负荷为5.83m/h,测得的进泥含固率

图3 间距为6.7cm时斜板浓缩池流量调节曲线负荷为0.9m3/h左右,即最大表面负荷为2.5m/h,测得其进泥含固率平均值为0.58%。在加阴离子PAM的情况下,最大负荷可达到1.4m3/h,即最大表

平均值为0.78%,其效果与用阴离子PAM差别不大。

换用间距为12cm的斜板做以上类似的试验,结果如图4。

可以看出,当斜板间距为12cm时,在不加药的情况下,若定SS值为100mg/L为设计目标,则最大

面负荷为3.89m/h,测得其进泥含固率平均值为0.61%。在加阳离子PAM的情况下,最大负荷为1.5m3/h左右,即最大表面负荷为4.17m/h,测得进

泥含固率平均值为0.56%。

・环保技术・              2004年第2期《环境技术》        

・41・

PAM对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改善均优于阴

a.不投加任何PAM

药剂

离子AN910SH型PAM,且前者的上清液浊度较低。

但考虑到前者的价格为后者的两倍,阴离子AN910SH型PAM仍具优势;

③斜板间距对斜板浓缩池的浓缩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当斜板间距为12cm时,浓缩池的表面负荷为2.5m/h;当斜板间距为6.7cm时,浓缩池的表面负荷为3.33m/h,时提高了近30%;

,。7cm时,加入阴离子后,浓缩池的最大表面负荷分别28m/h和5.83m/h,分别比不加药时的表面负荷提高58%和75%。在斜板间距为12cm时,加入阴离子PAM和阳离子PAM后,浓缩池的最大表面负荷分别为3.89m/h和4.17m/h,分别比不加药时的表面负荷提高56%和67%。因此,当污泥的沉降性能不佳时,为减小污泥浓缩池的规模,可以采用投加PAM的方法进行调节。

⑤若进泥含固率小于1.5%,浓缩池的运行状

b.阴离子AN910SH型PAM投加量为1

态对进泥含固率的变化不敏感;当进泥含固率大于1.5%时,上清液的浊度急剧增大,即使加入PAM药剂仍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在污泥浓缩池前设置污泥平衡池调节进泥浓度有利于浓缩池的稳定运行。参考文献:

[1] 刘辉,许建华.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的国内外发展概

况[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

[2] 赵庆祥.污泥资源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2.

c.阳离子MLT22S型PAM投加量为1‰

[3] 金儒霖,刘永龄.污泥处置[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图4 间距为12cm时斜板浓缩池流量调节曲线3 结论

社,1988.

[4] 张方梅,等.净水厂沉淀污泥浓缩性能初探[J].给水

排水,2000,(20).

[5] 陆在宏,等.聚丙烯酰胺(PAM)在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

①白鹤嘴水厂污泥属于含无机物较多的河水污泥,只要沉淀池及时排泥,絮凝污泥未因放置时间太长而失去活性,一般沉降性能较好,且比阻小,较

容易脱水,压缩系数在0.72~1.06之间也属较理想的范围;

②阳离子MLT22S型PAM和阴离子AN910SH型PAM对水厂排泥水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相同计量下的阳离子MLT22S型

应用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0,(2).

[6] 陈艳萍,等.石家庄市第八水厂污泥浓缩脱水絮凝剂

的选择[J].净水技术,2000,(18).

[7] 叶辉,等.自来水排泥水处理技术[J].净水技术,

2001,(20).

[8] PhillipLThompson.Dewaterabilityofalumandferriccoagu2

lationsludge[J].AWWA,1998,90(4).[9] WaterandWastewaterTechnology[J].1975.

・环保技术・              2004年第2期《环境技术》        文章编号:1004-7204(2004)02-0037-05

・37・

水厂污泥浓缩试验研究

陈友岚1,唐友尧1,徐山源2,张杰2

(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2.武汉市水务集团,武汉430034)

摘要:,污泥处理的数据资料。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浓缩性能;关键词:净水厂污泥;浓缩调质;中图分类号:X703onSludgeWaterThickeninginWaterworks

CHENYou2lan1,TANGYou2yao1,XUShan2yuan2,ZHANGJie2

(1.SchoolofEnviron.Sci.andEng.,HuazhongUniv.ofSciandTech.,Wuhan430074,China;

2.WuhanWaterSupplyCo.,Wuhan430034,China)Abstract:Thestudywasconductedonthesludgethickeningpropertiesandsomefactorsthataffectthesludgethickeninginwaterworkstogetfundamentalinformationfordisposalofsludgewaterthickeninginwaterworks.Theresultsshow,thethickeningpropertiesofsludgewillbeimprovedbytreatingbypolyacrylamidebeforethesludgeentersthethickeningtankandminishingspacebetweendiagonalplankscangetgoodeffectsonsludgewaterthickening.

Keywords:sludgethickeninginwaterworks;sludgepretreatmentmethods;polyacrylamide;diagonalplanksconcentrator

  自来水厂排泥水中的污染物虽主要来自原水,但被显著浓缩,不少指标已是原水的几十甚至上百倍。随着江河污染及富营养化的日趋严重,净水厂污泥中有机质成分逐年增加。据测定,国内水厂排泥水化学需氧量(COD)在(470~2500)mg/L之间,其BOD5只占总生化需氧量(BOD)的30%左右,较难降解[1]。污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就不仅仅会淤积阻塞河道,其中有机质腐烂还会直接对水质构成威胁。日本于1975年6月颁布了《水质污浊防止法》,规定设有沉淀池和滤池的自来水厂,其排水必须经处理至符合水质排放标准才能排出,从而在法律上规定了自来水厂必须进行排泥水处理。在我国开展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工作起步较晚。1987年,上海市公用事业局向上

收稿日期:2004-01-06

海市自来水公司下达了题为“水厂排泥水处理研究”的重点科研项目。1996年~1998年,石家庄润石水厂[6]、北京市第九水厂和上海市闵行水厂一车间的排泥水处理工程先后建成并投产运行。2001年,深圳梅林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工程也投产运行。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水厂建设污泥处理工程,因此迫切需要多开展污泥处理的小规模试验研究,以获得丰富的资料信息,为今后实施污泥处理工作做准备。

污泥浓缩效率的高低和浓缩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污泥处理成本。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水务集团合作,于2003年10月~12月对以汉江水为原水的白鹤嘴水厂的排泥水作了浓缩处理研究,以期获得实际的试验数据。

作者简介:陈友岚,男,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

              ・环保技术・《环境技术》・38・2004年第2期        1 试验装置与方法1.1 试验装置

浓缩池容积约为0.8m3,高为2.2m,其中斜板区高1.02m,浓缩区高0.9m,清水区高0.2m。斜板长

L=1.18m,宽B=0.6m,安装倾角θ=60°,浓缩池表面积0.36m2。动态试验模型按静态沉降曲线设计,设计处理流量为1m3/h。

在浓缩池的一壁加一个缓冲水箱,进水管装在水箱的中上部,在进水管上方加一个分流管,分流管上装一球阀,在缓冲水箱底部,

等宽的方孔。,方孔翻入浓缩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浓缩泥水则沉入下部浓缩区从池底排出。溶药箱直径67cm,高86cm,容积约为0.3m,浓缩池示意见图1。

3

2PAM(聚丙烯酰胺)。粉末状PAM遇水即膨胀,极易结团,且粉末易漂浮于水面。采用泵循环的方式来溶解PAM药剂,设计为上部进水,下部出水。上部进水管口设一喇叭口,收集液体表面的结团体,把下部出水管改为穿孔管形式,以增强箱内液体的紊动。利用了循环水泵的泵压作为投药动力,使循环泵起到一泵两用的作用。溶药时,打开横进水支管的阀门,关闭竖进水支管的阀门,关闭投药支管的阀门,PAM结团体经过泵叶的剧烈搅拌,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溶解。投药时,关闭进水横支管阀门,打开竖进水支管的阀门,药剂由箱底抽出,适当调节两根出水支管的阀门,利用部分泵压投药,一支管用橡胶管经过转子流量计连到顺斜板插到浓缩池进口方孔处的投药细管上。投药由转子流量计进行计量,由两阀的相对开启度进行调节,多余的流量由另一支管打回到药箱中对药剂继续进行搅拌。实际运行效果证明,药剂溶解效果良好,投药稳定可靠。1.2 泥水性质分析

图1 动态浓缩试验模型示意图

控制浓缩池的处理流量则通过调节分流管上的球阀,控制水箱中的水位,从而达到控制进入浓缩池的流量的目的。为斜板区预制了两组塑料斜板,每组斜板做成一个整体,间距分别为6.7cm和12cm。为了观察浓缩池内的集泥情况,我们把垂直于斜板的一壁作成透明的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一壁与其它几壁的连接类似于法兰堵头连接,并在连接处垫上橡胶圈加以密封。斜板的整体固定方式和透明观察窗的安装方式如图2:

白鹤嘴水厂的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先由一个污水池收集,再由污水泵将池中污水抽排入水体中。由于池子的容积较大,池中污泥浓度及性质较为稳定。因此,本试验采用一小型潜水泵直接从污水池中抽取泥水进入浓缩池。每天测定泥水的含固率、悬浮固体SS、比阻、压缩性系数。1.3 试验方法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摸索在污泥中加入PAM药剂和在浓缩池中加入不同间距的斜板对浓缩池的运行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PAM投加量为1‰(以占污泥干固体的比重计)时,污泥沉降性能提高已经

・环保技术・              2004年第2期《环境技术》        非常明显,而投加量更大时对沉降性能的影响变化不大,因此在试验中采用1‰左右的投加量。按照斜板间距的不同及加入不同种类的PAM把浓缩池的工况分为6种情况,这6种工况为:1)斜板间距为6.7cm,不加药;2)斜板间距为6.7cm,加入阴离子AN910SH型PAM;3)斜板间距为6.7cm,加入阳离子MLT22S型PAM;4)斜板间距为12cm,不加药;5)斜板间距为12cm,加入阴离子AN910SH型PAM;6)斜板间距为12cm,加入阳离子MLT22S型PAM。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泥水性质分析

・39・

内;悬浮固体浓度SS在(10~20)g/L之间;污泥比阻

r不超过(10×1012)m/kg,其脱水性能在铝盐絮凝污泥属于较易类型。压缩系数s在(0.72~1.06)之间变化,s太低污泥颗粒容易堵塞滤布,太高则颗粒刚性大,颗粒间的水分部不容易被挤压排出,在0.72~1.06之间属比较理想的范围。从各个方面看,白鹤嘴水厂的污泥脱水性能较好,比多数水库水的污泥好,。 3组,每组试验约15d左右,控制进泥流量1m3/h,一周左右排泥一次,进泥含固率、SS、水温及pH值取试验期间的平均值,试验结果如下表。

1%~2%范围

表1 斜板浓缩池污泥参数变化表

时间

PAM种类

6.7741021.393.350.6214.7

AN910SH6.786781.070.630.9528.9

MLT22S6.772861.180.550.8732.8

12115921.264.850.7113.3

AN910SH1299851.160.731.0223.4

MLT22S1284871.190.520.9829.8

斜板间距/cm

上清液浊度/NTU上清液SS/(mg・L21)

SS残留率/%

11.5-11.20

比阻/(Tm・kg21)沉泥压缩系数沉泥含固率/%上清液浊度/NTU上清液SS/(mg・L21)

SS残留率/%

进泥含固率0.72%,温度9℃,pH=8.1,固体悬浮物SS7.3g/L

771151.694.130.7812.6

71921.350.560.9322.7

63891.310.450.9628.3

1211031.515.690.6417.1

95861.250.511.0423.5

88811.190.481.0524.1

11.23-12.10

比阻/(Tm・kg21)沉泥压缩系数沉泥含固率/%上清液浊度/NTU上清液SS/(mg・L21)

SS残留率/%

进泥含固率0.55%,温度7℃,pH=7.5,固体悬浮物SS6.8g/L

96891.464.070.6312.6

86841.380.820.9223.9

73761.250.610.8626.5

1141031.695.150.5719.1

105941.540.481.1322.6

96821.340.690.9625.7

12.12-12.25

比阻/(Tm・kg21)沉泥压缩系数沉泥含固率/%平均比阻/(Tm・kg21)平均压缩系数

进泥含固率0.83%,温度3℃,pH=7.2,固体悬浮物SS6.1g/L

平均值

3.850.68

0.670.93

0.540.90

5.230.64

0.571.06

0.560.99

              ・环保技术・《环境技术》・40・2004年第2期          由表1可知,①浓缩池运行状态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能在处理流量为1m3/h时稳定运行;②在设计流量下,斜板间距的变化和药剂的投加对SS去除率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并不大,但投加阳离子PAM时的上清液浊度明显比投加阴离子时的低些;③投加PAM药剂对沉泥脱水性能的改变影响很大。比阻

可降低一个数量级,压缩系数由0.5左右提高到1以上,阳离子PAM对比阻的改善略优于阴离子PAM;④经PAM处理过的污泥形成的矾花颗粒粗

大、疏松厚重,有很好的浓缩性能,现减容,沉泥含固率可提高一倍以上,的斜板浓缩池与间距6.7cm的比较,。当进泥含固率大于1.5%时,上清液的浊度急剧增大,即使加入PAM药剂仍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建议进泥含固率不应大于1.5%,以保证浓缩池在正常状态下工作。在浓缩池前设置一个缓冲调节池是很有必要的。

2.2.1 改变处理流量时浓缩池的的运行状态

a.不投加任何PAM药剂

b.阴离子AN910SH型PAM投加量为1‰

选择不同的进泥流量,测定浓缩池在连续工作时上清液的SS值和浊度,以及底部泥水的浓缩情况。

图3是用间距为6.7cm的斜板试验得到的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出在不加药的情况下,若定上清液SS设计目标值为100mg/L,则浓缩池的最大负荷可达到1.2m3/h左右,即浓缩池的最大表面负荷达到3.33m/h。测得进泥含固率用平均值表示为0.74%。在加阴离子PAM的情况下,浓缩池的最大

负荷可达1.9m

3/h左右,即最大表面负荷为

5.28m/h,测得进泥含固率的平均值为0.65%。在加入阳

c.阳离子MLT22S型PAM投加量为1‰

离子PAM的情况下,浓缩池的最大负荷可达2.1m3/h,即最大表面负荷为5.83m/h,测得的进泥含固率

图3 间距为6.7cm时斜板浓缩池流量调节曲线负荷为0.9m3/h左右,即最大表面负荷为2.5m/h,测得其进泥含固率平均值为0.58%。在加阴离子PAM的情况下,最大负荷可达到1.4m3/h,即最大表

平均值为0.78%,其效果与用阴离子PAM差别不大。

换用间距为12cm的斜板做以上类似的试验,结果如图4。

可以看出,当斜板间距为12cm时,在不加药的情况下,若定SS值为100mg/L为设计目标,则最大

面负荷为3.89m/h,测得其进泥含固率平均值为0.61%。在加阳离子PAM的情况下,最大负荷为1.5m3/h左右,即最大表面负荷为4.17m/h,测得进

泥含固率平均值为0.56%。

・环保技术・              2004年第2期《环境技术》        

・41・

PAM对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改善均优于阴

a.不投加任何PAM

药剂

离子AN910SH型PAM,且前者的上清液浊度较低。

但考虑到前者的价格为后者的两倍,阴离子AN910SH型PAM仍具优势;

③斜板间距对斜板浓缩池的浓缩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当斜板间距为12cm时,浓缩池的表面负荷为2.5m/h;当斜板间距为6.7cm时,浓缩池的表面负荷为3.33m/h,时提高了近30%;

,。7cm时,加入阴离子后,浓缩池的最大表面负荷分别28m/h和5.83m/h,分别比不加药时的表面负荷提高58%和75%。在斜板间距为12cm时,加入阴离子PAM和阳离子PAM后,浓缩池的最大表面负荷分别为3.89m/h和4.17m/h,分别比不加药时的表面负荷提高56%和67%。因此,当污泥的沉降性能不佳时,为减小污泥浓缩池的规模,可以采用投加PAM的方法进行调节。

⑤若进泥含固率小于1.5%,浓缩池的运行状

b.阴离子AN910SH型PAM投加量为1

态对进泥含固率的变化不敏感;当进泥含固率大于1.5%时,上清液的浊度急剧增大,即使加入PAM药剂仍然没有显著改善,因此,在污泥浓缩池前设置污泥平衡池调节进泥浓度有利于浓缩池的稳定运行。参考文献:

[1] 刘辉,许建华.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的国内外发展概

况[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

[2] 赵庆祥.污泥资源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2.

c.阳离子MLT22S型PAM投加量为1‰

[3] 金儒霖,刘永龄.污泥处置[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图4 间距为12cm时斜板浓缩池流量调节曲线3 结论

社,1988.

[4] 张方梅,等.净水厂沉淀污泥浓缩性能初探[J].给水

排水,2000,(20).

[5] 陆在宏,等.聚丙烯酰胺(PAM)在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

①白鹤嘴水厂污泥属于含无机物较多的河水污泥,只要沉淀池及时排泥,絮凝污泥未因放置时间太长而失去活性,一般沉降性能较好,且比阻小,较

容易脱水,压缩系数在0.72~1.06之间也属较理想的范围;

②阳离子MLT22S型PAM和阴离子AN910SH型PAM对水厂排泥水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相同计量下的阳离子MLT22S型

应用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0,(2).

[6] 陈艳萍,等.石家庄市第八水厂污泥浓缩脱水絮凝剂

的选择[J].净水技术,2000,(18).

[7] 叶辉,等.自来水排泥水处理技术[J].净水技术,

2001,(20).

[8] PhillipLThompson.Dewaterabilityofalumandferriccoagu2

lationsludge[J].AWWA,1998,90(4).[9] WaterandWastewaterTechnology[J].1975.


相关文章

  •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开发与应用
  • 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开发与应用 许嘉炯,芮 旻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第一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92) 摘 要:本文对新型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开发思路和技术方案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的研发是在总结了传统沉淀(澄 ...查看


  • 宁东水厂斜管沉淀池与池底刮泥机的组合应用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第1期 文章编号:1007-2284(2009)01-0081-02 81 宁东水厂斜管沉淀池与池底刮泥机的组合应用 郝建志,王 媛 (宁夏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银川750004) 摘 要:宁东供水工程是宁东 ...查看


  • 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
  • 几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1 本文介绍了:1.连续循环曝气系统(CCAS):2.SPR高浊度污水处理技术:3.BIOLAK(百乐克)污水处理技术:4."WT--FG"生物法技术:5.EWP高效污水净化器:6.高效垂直流 ...查看


  • 第04讲二建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第四章
  • 第四章 给排水工程 1.沉井施工铺垫木时,以n表示垫木根数,以Q表示第一节沉井重量,L和b表示垫木的长和宽,[σ]表示基底土容许承压力,则垫木根数计算公式为( ).(09考点) A.n=2Q/(Lb[σ] ): B.n= Q /(Lb[σ] ...查看


  • 污泥资源化农用及控制标准
  • 污泥资源化农用技术及污染控制(选择)标准 摘要: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的产生量也大大增加.污泥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包括泥沙.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颗粒及其凝结的絮状物.各种胶体.有机质 ...查看


  • 污泥热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_郭立新
  • 第31卷第3期2008年9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3 ...查看


  •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 第7卷第8期2006年8月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TechniquesandEquipment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 Vol.7,No.8Aug.2006 城市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 尹 军 1,2 王 ...查看


  • 给水排水实习报告
  • 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 生产实习 实习单位 给水厂 污水厂 油田联合站 实习起止时间 2014.6.30-7.11 指导教师 李 芳 于忠臣 所在院(系)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系 班 级 给水11-1班 学生姓名 王君予 ...查看


  •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回流液的处理
  •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回流液的处理 李春光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092) 摘要简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过程中回流液产生的来源.特点和对生物处理工艺的影响,介绍了回流液管理和处理的各类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生物处理脱氮除磷回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