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与园林

凡尔赛宫与园林,简称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20公里的凡尔赛城,17、18世纪是法国的王宫和行政中心,现在是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24年国王路易十三在这里修建了三合院式的狩猎行宫。后来路易十四从1661年开始在这里扩建狩猎行宫,并在南北两翼增建新宫。到1682年,路易十四和王室成员,以及官员随从两万多人从卢浮宫迁到这里。1685年至1689年再次修建宫殿和园林。到1756年路易十五时代又新建了教堂和歌剧院,就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规模。从路易十四起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法国历代国王都住在这里,凡尔赛宫当时是法国的政治中心。1837年路易·菲利浦将凡尔赛宫改为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戴高乐总统时期曾经整修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占地6.7平方公里,从东向西由练兵场、宫殿和园林3部分组成。中轴线长3公里多,贯穿东西。向东延伸穿过凡尔赛城,向西穿过整个园林。宫殿、园林的布局南北对称,最宽处约2公里。

练兵场是向东张开的扇形,中心角为60度,有3条放射状的大道向东伸展出去,大道旁有巨大的马厩。

练兵场向西是宫殿区,宫殿建筑连接在一起,南北长400米,是3层的石建筑,古典主义风格。中心位置的光荣殿是三合形的御院,面向东,是国王、王后和公主的居住区。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楼西侧的镜廊大厅,大厅长73米,宽10米,厅内中脊高13米,朝向园林的西墙有17个巨大的拱顶落地玻璃窗,东墙对应镶嵌17面大玻璃镜,由483块镜片镶拼而成。半柱面的天花绘历史题材的油画。宫殿南翼是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北翼是官员和贵族的住地与办公处所,还有教堂和歌剧院。

宫殿向西是大面积的园林,大体均等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园林从东向西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越向西面积越大。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最南部地坪下降约5米,是一处桔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有绣花形花坛和树林,最北端是面积2万平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

花园向西地坪下降约5米,进入小林园,面积是花园的3倍。规则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宫路、水池、水剧场、岩洞、喷泉和亭台。小林园中轴线上的大道称为王家大道,道心有草坪,道旁排列雕像。大道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喷泉水池,池中分别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组合雕像。

小林园再向西即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长度超过两公里,变成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点还有一条横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十字架南端有动物园,北端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小特里阿农庭园掇山叠石,是效仿中国式林园。大林园内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

凡尔赛宫是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华丽而丰富多彩。园林的规模在世界王家园林中首屈一指。它不仅创立了宫殿和园林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被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或直接模仿。(新文)

凡尔赛在法语中是坡地的意思,那里原本是一片生态湿地。勒诺特尔在进行总体设计时,为求恢弘气派的风格,他用直尺与圆规勾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而不是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着手考虑,这就导致建设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前期的场地平整工作。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曾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狩猎行宫。凡尔赛宫便是在这所狩猎行宫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新宫殿。在建筑的布局和造型方面都有着原始的面貌,不同的是凡尔赛宫在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和建筑设施上都较前者有了极大的进步。在当时,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奢华与高贵的建筑艺术,更是君主的崇高地位和无限权威。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借助这座美丽绝伦的宫殿,在法国将绝对君权推上了顶峰。

凡尔赛宫的诞生源于当时国王路易十四的好胜心理和资产阶级御用文化的诉求,是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时的法国风情纯美,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但专制王权的盛行让人民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宫廷礼仪更有甚者。路易十四集中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建造凡尔赛宫,体现着一种强大的专制政体的力量。在宫殿的建造上,路易十四采取严谨对称、整齐庄重的风格,以凡尔赛宫殿的豪华与壮丽,来展示其君主的崇高地位和无限权威,展示其最佳的理性美。

凡是皇家园林建筑和宫殿建筑,大致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宏大。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

2、园址选择自由。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法国的凡尔赛宫;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清代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吸收各地宫殿、园囿的特色而融纳为一炉。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座纪念碑,它不仅是皇帝的宫殿,也是国家的行政中心,还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法国古典主义的宫殿及园林的代表作。凡尔赛宫整体的建筑规划形体对称,中轴呈东西向,包括了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来表现,内部装饰丰富多样,凡尔赛宫正是运用了其原理以表现出气势浩大、宏伟庄重的特点,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宫殿的分布左右对称,以最简洁明了的形式体现其本身的韵律。凡尔赛宫结合了大理石庭院、主楼、教堂及战争画廊、花园、小特里亚农宫等区域,形式多样,造型丰富。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则作几何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主线加以延伸,大方得体。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被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在3公里长的中轴线上,点缀着众多的雕塑、喷泉、草坪、花坛。整个园林严格按几何图形设计,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几何形的草坪新颖别致,用鲜花或绿篱镶边,色彩迥异。花木修剪成三角形、正方形、圆锥形等多种形状,整齐、典雅、高贵。

园林中水域面积很大,池中有许多喷泉,池边雕塑或卧或站千姿百态。

四周绿树成荫,齐刷刷的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甬道边高大整齐的绿篱修剪出一个个绿龛,内置一尊尊白色大理石女神雕塑,亭亭玉立,阿娜多姿。

 第一节 花坛

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花坛的最初含义是把花期相同的多种花卉或不同

颜色的同种花卉种植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并组成图案的一种花卉布置方法。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的绚丽景观。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图案来体现其装饰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花坛的形式也日渐丰富,由最初的平面地床或沉床(花坛植床稍低于地面)花坛拓展出斜面、立体及活动式等多种类型。如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的自由式平面花坛,法国凡尔赛附近市政厅的模纹斜面花坛,我国天安六广场前的立体花坛等。

 一、花坛的类型

 现代花坛式样极为丰富,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将花坛为发为不同的类型。  1、依花材划分

 依花材,可分为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

 卉不同品系或不同花色的群体组成,也可由花色不同的多种花卉的群体组成。如英国海德公园内用不同植物、不同花色组成的自由式盛花花坛,色彩艳丽,造型富有创意;而英国Hampton Court则采用红、白、经为主要色彩,组成盛花花坛。

 案或装饰纹样。

 有时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可以同时在一个花坛内使用。如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和英国

与叶、动与静完美统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 

 平面花坛指花坛表面与地面平行,主要观赏花坛的平面效果。如英国海德公园内的花坛布置。

 立体花坛是指花坛向空间延伸,具有纵向景观,利于四面观赏。如将植物材料和雕塑结合,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花坛。

 斜面花坛是指设置在斜坡或阶地上的花坛,也可布置在建筑物的台阶上。花坛表面为斜面,是主要的观赏面。如北京植物园设在台阶旁边的斜面花坛。

选择植物应根据花坛类型和观赏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盛花花坛应以草本观花植物为主,而植物材料又宜选用矮生且花朵繁茂的品种。如选用各种色彩的矮牵牛组成花坛,植株矮小,花朵紧密,观赏效果好。也可由花色丰富的小菊组成各种形状的盛花花坛。模纹花坛最好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植物,同时还要具有植株矮小、萌蘖性强、分枝密、叶小、耐修剪等特点。如法国凡尔赛宫附近市政厅的模纹花坛,用草坪、小叶红、小叶绿、雪叶菊等组成,图案清晰。

凡尔赛宫与园林,简称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20公里的凡尔赛城,17、18世纪是法国的王宫和行政中心,现在是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24年国王路易十三在这里修建了三合院式的狩猎行宫。后来路易十四从1661年开始在这里扩建狩猎行宫,并在南北两翼增建新宫。到1682年,路易十四和王室成员,以及官员随从两万多人从卢浮宫迁到这里。1685年至1689年再次修建宫殿和园林。到1756年路易十五时代又新建了教堂和歌剧院,就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规模。从路易十四起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法国历代国王都住在这里,凡尔赛宫当时是法国的政治中心。1837年路易·菲利浦将凡尔赛宫改为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戴高乐总统时期曾经整修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占地6.7平方公里,从东向西由练兵场、宫殿和园林3部分组成。中轴线长3公里多,贯穿东西。向东延伸穿过凡尔赛城,向西穿过整个园林。宫殿、园林的布局南北对称,最宽处约2公里。

练兵场是向东张开的扇形,中心角为60度,有3条放射状的大道向东伸展出去,大道旁有巨大的马厩。

练兵场向西是宫殿区,宫殿建筑连接在一起,南北长400米,是3层的石建筑,古典主义风格。中心位置的光荣殿是三合形的御院,面向东,是国王、王后和公主的居住区。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楼西侧的镜廊大厅,大厅长73米,宽10米,厅内中脊高13米,朝向园林的西墙有17个巨大的拱顶落地玻璃窗,东墙对应镶嵌17面大玻璃镜,由483块镜片镶拼而成。半柱面的天花绘历史题材的油画。宫殿南翼是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北翼是官员和贵族的住地与办公处所,还有教堂和歌剧院。

宫殿向西是大面积的园林,大体均等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园林从东向西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林园和大林园,越向西面积越大。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形花坛,最南部地坪下降约5米,是一处桔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有绣花形花坛和树林,最北端是面积2万平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

花园向西地坪下降约5米,进入小林园,面积是花园的3倍。规则的道路把小林园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宫路、水池、水剧场、岩洞、喷泉和亭台。小林园中轴线上的大道称为王家大道,道心有草坪,道旁排列雕像。大道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喷泉水池,池中分别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组合雕像。

小林园再向西即进入大林园,中轴线长度超过两公里,变成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点还有一条横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如同十字架。十字架南端有动物园,北端有大小特里阿农庭园各一个,小特里阿农庭园掇山叠石,是效仿中国式林园。大林园内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

凡尔赛宫是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华丽而丰富多彩。园林的规模在世界王家园林中首屈一指。它不仅创立了宫殿和园林的新形制,而且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被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或直接模仿。(新文)

凡尔赛在法语中是坡地的意思,那里原本是一片生态湿地。勒诺特尔在进行总体设计时,为求恢弘气派的风格,他用直尺与圆规勾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而不是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着手考虑,这就导致建设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前期的场地平整工作。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曾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狩猎行宫。凡尔赛宫便是在这所狩猎行宫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新宫殿。在建筑的布局和造型方面都有着原始的面貌,不同的是凡尔赛宫在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和建筑设施上都较前者有了极大的进步。在当时,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奢华与高贵的建筑艺术,更是君主的崇高地位和无限权威。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借助这座美丽绝伦的宫殿,在法国将绝对君权推上了顶峰。

凡尔赛宫的诞生源于当时国王路易十四的好胜心理和资产阶级御用文化的诉求,是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时的法国风情纯美,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但专制王权的盛行让人民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宫廷礼仪更有甚者。路易十四集中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建造凡尔赛宫,体现着一种强大的专制政体的力量。在宫殿的建造上,路易十四采取严谨对称、整齐庄重的风格,以凡尔赛宫殿的豪华与壮丽,来展示其君主的崇高地位和无限权威,展示其最佳的理性美。

凡是皇家园林建筑和宫殿建筑,大致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宏大。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

2、园址选择自由。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法国的凡尔赛宫;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清代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

5、吸收各地宫殿、园囿的特色而融纳为一炉。凡尔赛宫是法国封建统治时期的一座纪念碑,它不仅是皇帝的宫殿,也是国家的行政中心,还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法国古典主义的宫殿及园林的代表作。凡尔赛宫整体的建筑规划形体对称,中轴呈东西向,包括了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来表现,内部装饰丰富多样,凡尔赛宫正是运用了其原理以表现出气势浩大、宏伟庄重的特点,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宫殿的分布左右对称,以最简洁明了的形式体现其本身的韵律。凡尔赛宫结合了大理石庭院、主楼、教堂及战争画廊、花园、小特里亚农宫等区域,形式多样,造型丰富。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则作几何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主线加以延伸,大方得体。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被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在3公里长的中轴线上,点缀着众多的雕塑、喷泉、草坪、花坛。整个园林严格按几何图形设计,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几何形的草坪新颖别致,用鲜花或绿篱镶边,色彩迥异。花木修剪成三角形、正方形、圆锥形等多种形状,整齐、典雅、高贵。

园林中水域面积很大,池中有许多喷泉,池边雕塑或卧或站千姿百态。

四周绿树成荫,齐刷刷的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甬道边高大整齐的绿篱修剪出一个个绿龛,内置一尊尊白色大理石女神雕塑,亭亭玉立,阿娜多姿。

 第一节 花坛

 花坛是一种古老的花卉应用形式。花坛的最初含义是把花期相同的多种花卉或不同

颜色的同种花卉种植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并组成图案的一种花卉布置方法。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的绚丽景观。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图案来体现其装饰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花坛的形式也日渐丰富,由最初的平面地床或沉床(花坛植床稍低于地面)花坛拓展出斜面、立体及活动式等多种类型。如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的自由式平面花坛,法国凡尔赛附近市政厅的模纹斜面花坛,我国天安六广场前的立体花坛等。

 一、花坛的类型

 现代花坛式样极为丰富,依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将花坛为发为不同的类型。  1、依花材划分

 依花材,可分为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

 卉不同品系或不同花色的群体组成,也可由花色不同的多种花卉的群体组成。如英国海德公园内用不同植物、不同花色组成的自由式盛花花坛,色彩艳丽,造型富有创意;而英国Hampton Court则采用红、白、经为主要色彩,组成盛花花坛。

 案或装饰纹样。

 有时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可以同时在一个花坛内使用。如法国凡尔赛宫花园和英国

与叶、动与静完美统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 

 平面花坛指花坛表面与地面平行,主要观赏花坛的平面效果。如英国海德公园内的花坛布置。

 立体花坛是指花坛向空间延伸,具有纵向景观,利于四面观赏。如将植物材料和雕塑结合,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花坛。

 斜面花坛是指设置在斜坡或阶地上的花坛,也可布置在建筑物的台阶上。花坛表面为斜面,是主要的观赏面。如北京植物园设在台阶旁边的斜面花坛。

选择植物应根据花坛类型和观赏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盛花花坛应以草本观花植物为主,而植物材料又宜选用矮生且花朵繁茂的品种。如选用各种色彩的矮牵牛组成花坛,植株矮小,花朵紧密,观赏效果好。也可由花色丰富的小菊组成各种形状的盛花花坛。模纹花坛最好选择生长缓慢的多年生植物,同时还要具有植株矮小、萌蘖性强、分枝密、叶小、耐修剪等特点。如法国凡尔赛宫附近市政厅的模纹花坛,用草坪、小叶红、小叶绿、雪叶菊等组成,图案清晰。


相关文章

  •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凡尔赛宫鉴赏
  •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之凡尔赛宫鉴赏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创造美的过程.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建设,既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建设投资环境的需要,又是人民高质量生存.生活.工作环境的基础. 16-17世纪,意大利 ...查看


  • 写关于凡尔赛宫大花园的导游词
  • 老舍中学语文学科课时设计活页纸篇二:凡尔赛宫花园 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式园林中的代表作,由 人工大运河,瑞士湖和大小特里亚农功组成. 多用规则的几何图形来布局,追求对称,强调秩序,以中轴线为主线加以延伸,大方得体.基本有以下几点: 第一,面积非 ...查看


  • 2016年第一学期园林艺术概论考试答案
  • 2016年第一学期园林艺术概论答案 注:红色字体为正确答案,非红色字体为题目或错误答案 1. 吴莫愁位于以下哪个城市?南京 2. 花卉的最佳观赏范围是?距离花卉四米以内 3.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 4. 以下作品中,属于范曾先生作品是? ...查看


  • 超星尔雅园林艺术概论
  • 1以下属于园林中水系设计要求是().1.0 分 A.主次分明 B.自成系统 C.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将武当山天柱峰上的道宫命名为""大岳太和宫"的古代帝王是().1.0 分 A ...查看


  • 中西方园林比较--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
  • 徐雪莹 园林1111班 学号 1106183127 中西方园林比较 --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 中文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 和思维的集中体现.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 ...查看


  • 04-西方园林艺术历史简介之二
  •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大部分为平原,地形起伏较少,少量丘陵.盆地及高原. •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多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比较温和. •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土壤肥沃,适宜植物种植生长,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近四分之一,农业和园艺事业始终兴 ...查看


  • 2016年[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
  • 首页 <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以下属于园林中水系设计要求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主次分明 B. 自成系统 C. 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D. 以上都是 窗 ...查看


  •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
  •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 ...查看


  • 中西建筑的差异
  • 略论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玲玲 一. 中西建筑差异的表现 1. 封闭与开放: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了内向.封闭的倾向,而西方强调应以外部空间为主,称中心广场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