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他的老师柏拉图“善理念”和“主知主义”道德教育路线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 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生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提出著名的“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 把道德的本质视为知识, 认为道德教育是任务就是教授人掌握道德知识, 继苏格拉底之后, 柏拉图又提出了“善理念”说, 他们开创了一条“主知主义”的道德教育路线, 对其后的整个西方道德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但在“主知主义”道德教育的洪流中, 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道德、道德教育,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的主要生活教育观点如下:
1. 认为生活是道德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功能”。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政治本性和人的理智本性; 需要把辨别善与恶的伦理德性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实践智慧统一起来; 需要关怀个人美善的幸福生活, 同时需要关心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公共生活。他将生活视为道德的根据, 即从根本上讲, 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 是生活的需要, 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根据。主要表现在他对幸福, 善与至善的理解方面。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产生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 在希腊社会的实际生活和理论研究中, 至善和幸福问题是人们最关心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柏拉图的“善理念”说。柏拉图的“善理念”,即至善, 它是唯一真实的, 他认为人们要达到幸福, 就必须摒弃一切情欲和现实生活要求, 去追求至善。亚里士多德没有秉承他的老师观点, 恰恰相反, 他认为应从现实的生活出发, 主张人们现实生活中一切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都是在追求某种目的, 都是在实现某种具体的善, 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 不能说只有一个善, 所有的事物和行为活动都在追求一个善。善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它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并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善的意义和存在同样多, 它既可以用来论说是什么, 如神和理智, 也可以用来述说性质, 如各种德性……没有某种东西能是共同的、普遍的、单一的”。至善则是由各个具体的善积累而成, 并且是在现实中通过德行的活动达到。他认为, 柏拉图的抽象的、神秘的“善”理念“是人们无法达到的, 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无用的。”亚里士多德尽管也讨论至善是人的德性的目的, 但是他更强调这种“能够表现为现实生活的特性”。坚持从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来说明什么是幸福, 善和至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
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他的老师柏拉图“善理念”和“主知主义”道德教育路线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 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生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提出著名的“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 把道德的本质视为知识, 认为道德教育是任务就是教授人掌握道德知识, 继苏格拉底之后, 柏拉图又提出了“善理念”说, 他们开创了一条“主知主义”的道德教育路线, 对其后的整个西方道德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但在“主知主义”道德教育的洪流中, 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道德、道德教育,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的主要生活教育观点如下:
1. 认为生活是道德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功能”。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政治本性和人的理智本性; 需要把辨别善与恶的伦理德性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实践智慧统一起来; 需要关怀个人美善的幸福生活, 同时需要关心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公共生活。他将生活视为道德的根据, 即从根本上讲, 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 是生活的需要, 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根据。主要表现在他对幸福, 善与至善的理解方面。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产生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 在希腊社会的实际生活和理论研究中, 至善和幸福问题是人们最关心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柏拉图的“善理念”说。柏拉图的“善理念”,即至善, 它是唯一真实的, 他认为人们要达到幸福, 就必须摒弃一切情欲和现实生活要求, 去追求至善。亚里士多德没有秉承他的老师观点, 恰恰相反, 他认为应从现实的生活出发, 主张人们现实生活中一切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都是在追求某种目的, 都是在实现某种具体的善, 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 不能说只有一个善, 所有的事物和行为活动都在追求一个善。善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它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并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善的意义和存在同样多, 它既可以用来论说是什么, 如神和理智, 也可以用来述说性质, 如各种德性……没有某种东西能是共同的、普遍的、单一的”。至善则是由各个具体的善积累而成, 并且是在现实中通过德行的活动达到。他认为, 柏拉图的抽象的、神秘的“善”理念“是人们无法达到的, 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无用的。”亚里士多德尽管也讨论至善是人的德性的目的, 但是他更强调这种“能够表现为现实生活的特性”。坚持从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来说明什么是幸福, 善和至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