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3期总60期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BUSINESSVOCATIONALCOLLEGENo.3.2003Serial60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高 媚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15)
【摘 要】 简述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基本理论 方法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79(2003)03-0033-02
在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的雏形产生于50年代。
当时,主要是通过国家对企业的资金报表和成本报表的分析,来考核企业的成本升降情况和资金节约情况。善,向前推进。可以预言,,分析将在理论上,并且日趋完善,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第一,从企业投资者角度来看财务分析的目的,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情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第二,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他们首先关心的也是盈利能力。第三,从企业债权者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债权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经营者和投资者都不同,他们一是看其对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即研究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债权者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适应,为此还应将偿债能力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相结合。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可做如下界定:第一,财务报表分析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财务报表分析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第二,财务报表分析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体系正。。,客观的资料依据,它的。第五,财务报表分析。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要求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从搜集资料到得出分析结论的整个过程。从实际操作上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大致步骤应归纳为:第一,确定分析的目的。第二,整理并审查有关资料。第三,对财务报表资料所隐含的重要关系和解释其结果。
要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实务,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创造并完善财务分析的条件。第二,要学习并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第三,建立与健全财务分析组织。
(四)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11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水平分析法所进行的对比,一般而言,不是指单指标对比,而是对反映某方面情况的报表的全面、综合对比分析。
变动数量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数量=分析期某项指标实际数-前期同项指标实际数;
变动率的计算公式是:变动率(%)=变动数量/前期
【收稿日期】 2002-12-09
),女,辽宁商务职业学院计财处,会计师。【作者简介】 高 媚(1962—
・33・
实际数量×100%
(上式所说的前期,可指上年度,也可指以前某)一年度。
按上述方法编制的报表形式,可称为比较会计
报表。比较会计报表也可以同时选取多期(两期以上)会计数据进行比较,称为长期比较会计报表。长期比较会计报表的优点是:可以提醒使用者排除各年份非常或偶然事项的影响,将企业若干年的会计报表按时间序列加以分析,能更准确地看出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
在使用水平分析法进行分析时,还应特别关注相关指标的可比性,看看是否存在因会计政策或会计处理方法变动而影响了报表中某些项目前后的可比性。同时也应了解各项目相对比例的变化。
21结构百分比分析法。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它
第三,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企业以前各期的变动情况,研究其变动趋势或规律,从而可预测出企业未来发展变动情况。
41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比率分析法实质上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由于分析的目的及角度不同,比率分析法中的比率有许多表示形式。按财务报表划分的比率,包括资产负债表比率,利润表比率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比率等;按分析主体划分的比率,可分为从投资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从债权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等。
5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可分为连环替代。。连环替:
①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方法,通常是指标分解法,即将经济指标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分解或扩展,从而解出各影响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式。②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列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③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所谓连环顺序替代就是以基期指标体系为计算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因素的实际数顺序地替代相应的基期数,每次替代一个因素,替代后的因素被保留下来。计算替代结果,就是在每次替代后,按关系式计算结果。④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比较替代结果是连环进行的,即将每次替代所计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的差额就是替代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⑤检验分析结果,即将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额相加,其代数和应等于分析对象。如果二者相等,说明分析结果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二者不相等,则说明分析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连环替代法的顺序和步骤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尤其是前四个步骤,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都会出现错误结果。
首先将常规的会计报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报表,然后将不同年度的报表逐项比较,查明某一特定项目在不同年度间百分比的差额。它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结构百分比(比重)=(部分/总体)×100%。通常,利润表中的“总体”是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总体”是“第二,营中的重要性,说明其重要程度越高,第三,将分析其各项目的比重与前期同项目比重对比,研究各项目的比重变动情况。也可以将本企业报告期项目比重与同类企业的可比项目进行对比,研究本企业与同类企业的不同,以及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是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以第一年或另外选择某一年份为基础,计算每一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算趋势比率及指数,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比或指数,以揭示各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的性质及其趋向。趋势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计算趋势比率或指数。通常,指数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定基指数,二是环比指数。定基指数就是各个时期的指数都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来计算的。环比指数则是各个时期的指数以前一期为基期来计算的。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定基指数。
第二,根据指数计算结果,评价与判断企业各项指标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34・
2003年第3期总60期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BUSINESSVOCATIONALCOLLEGENo.3.2003Serial60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高 媚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15)
【摘 要】 简述我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基本理论 方法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79(2003)03-0033-02
在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的雏形产生于50年代。
当时,主要是通过国家对企业的资金报表和成本报表的分析,来考核企业的成本升降情况和资金节约情况。善,向前推进。可以预言,,分析将在理论上,并且日趋完善,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第一,从企业投资者角度来看财务分析的目的,他们最根本的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情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关键。第二,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他们首先关心的也是盈利能力。第三,从企业债权者角度看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债权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经营者和投资者都不同,他们一是看其对企业的借款或其他债权是否能及时、足额收回,即研究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二是看债权者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程度是否适应,为此还应将偿债能力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相结合。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可做如下界定:第一,财务报表分析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财务报表分析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第二,财务报表分析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体系正。。,客观的资料依据,它的。第五,财务报表分析。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与要求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从搜集资料到得出分析结论的整个过程。从实际操作上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大致步骤应归纳为:第一,确定分析的目的。第二,整理并审查有关资料。第三,对财务报表资料所隐含的重要关系和解释其结果。
要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实务,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创造并完善财务分析的条件。第二,要学习并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第三,建立与健全财务分析组织。
(四)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11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也就是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水平分析法所进行的对比,一般而言,不是指单指标对比,而是对反映某方面情况的报表的全面、综合对比分析。
变动数量的计算公式是:变动数量=分析期某项指标实际数-前期同项指标实际数;
变动率的计算公式是:变动率(%)=变动数量/前期
【收稿日期】 2002-12-09
),女,辽宁商务职业学院计财处,会计师。【作者简介】 高 媚(1962—
・33・
实际数量×100%
(上式所说的前期,可指上年度,也可指以前某)一年度。
按上述方法编制的报表形式,可称为比较会计
报表。比较会计报表也可以同时选取多期(两期以上)会计数据进行比较,称为长期比较会计报表。长期比较会计报表的优点是:可以提醒使用者排除各年份非常或偶然事项的影响,将企业若干年的会计报表按时间序列加以分析,能更准确地看出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
在使用水平分析法进行分析时,还应特别关注相关指标的可比性,看看是否存在因会计政策或会计处理方法变动而影响了报表中某些项目前后的可比性。同时也应了解各项目相对比例的变化。
21结构百分比分析法。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它
第三,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企业以前各期的变动情况,研究其变动趋势或规律,从而可预测出企业未来发展变动情况。
41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比率分析法实质上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由于分析的目的及角度不同,比率分析法中的比率有许多表示形式。按财务报表划分的比率,包括资产负债表比率,利润表比率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比率等;按分析主体划分的比率,可分为从投资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从债权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等。
51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可分为连环替代。。连环替:
①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方法,通常是指标分解法,即将经济指标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分解或扩展,从而解出各影响因素与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式。②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列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象。③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所谓连环顺序替代就是以基期指标体系为计算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因素的实际数顺序地替代相应的基期数,每次替代一个因素,替代后的因素被保留下来。计算替代结果,就是在每次替代后,按关系式计算结果。④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比较替代结果是连环进行的,即将每次替代所计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的差额就是替代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⑤检验分析结果,即将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额相加,其代数和应等于分析对象。如果二者相等,说明分析结果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二者不相等,则说明分析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连环替代法的顺序和步骤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尤其是前四个步骤,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都会出现错误结果。
首先将常规的会计报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报表,然后将不同年度的报表逐项比较,查明某一特定项目在不同年度间百分比的差额。它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其计算公式是:结构百分比(比重)=(部分/总体)×100%。通常,利润表中的“总体”是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总体”是“第二,营中的重要性,说明其重要程度越高,第三,将分析其各项目的比重与前期同项目比重对比,研究各项目的比重变动情况。也可以将本企业报告期项目比重与同类企业的可比项目进行对比,研究本企业与同类企业的不同,以及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3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是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以第一年或另外选择某一年份为基础,计算每一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算趋势比率及指数,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比或指数,以揭示各期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增减变化的性质及其趋向。趋势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计算趋势比率或指数。通常,指数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定基指数,二是环比指数。定基指数就是各个时期的指数都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来计算的。环比指数则是各个时期的指数以前一期为基期来计算的。趋势分析法通常采用定基指数。
第二,根据指数计算结果,评价与判断企业各项指标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