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可对生产区域进行调研,辨别生产区域的危险源,对设备、生产工艺、设施以及生产环境的欠缺进行分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区域进行调整,排除生产区域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企业定期安排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主动发现和避免危险因素。通过危险源辨识以及预测预控加强对操作的规范,实现企业的主动安全作业。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预测预控;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060-02
1 企业开展作业现场危险预测预控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的领导以长远发展的目光对企业实行安全管理,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对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以及环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企业管理中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危险源预测预控技术和手段,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运用预测预控管理系统,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成功实现自主性安全生产的转型,形成了具有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
2 危险源辩识
2.1 辩识对象
通常情况下,危险源辨识的对象应该是系统性的,包括企业完整的生产系统, 生产的工艺、设备设施以及生产环境等。为了提高危险源辨识结果的质量,危险源辨识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设备设施、辅助系统以及周围环境。
2.1.1 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区域
企业生产中,生产设备设施和相关作业区域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对象。设备设施的标准以及安全状况、设备设施的工艺危险状态以及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的暴露时间等都是危险因素。
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企业要将危险源的名称、单位以及危险的级别和危险管理级别都要记录,对危险源进行排除。
2.1.2 辅助系统
生产辅助系统是指辅助主体生产的各类子系统,包括生产供电、消防以及维护检修等。辅助系统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加强对辅助系统的危险源辨识,分析子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辅助系统的检修,降低辅助系统对主体生产的负面影响。
2.1.3 外部环境
生产的外部环境是指生产系统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的生产位置、布局、外部供水以及自然条件等,安全生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危险源辨识,减少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2 系统危险源辨识的损坏程度
系统危险源辨识的损坏程度,见表1,危险源管理级别,如图1所示。
3 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
3.1 危险预知训练
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定期安排危险预知训练,在危险作业中加强对认为危险因素的管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术,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规范生产中的安全操作。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作业区域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
企业要根据生产区域的危险因素辨识结果设计训练课题,安排生产部门在安全时间内完成危险预知训练,数次训练后,统计训练的结果,形成系统的危险预知训练的依据。
部分高危险操作,企业要在危险预知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确认预案设计可行性后,进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危险应变能力。
3.2 工前危险预知活动
企业生产前,要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工作人员上岗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根据危险训练的结果,确认工作人员、设施以及环境等因素,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
在安全生产中,要结合预知活动记录危险对人员、设施、环境进行安全确认,明确作业区域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控制和监督。工前危险预知活动记录表,见表2。
4 结 语
目前,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已经推广了作业区域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测预控管理体系统。根据运行的结果显示,安全生产中的工作人员树立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测预控的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凌丽.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摘 要: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可对生产区域进行调研,辨别生产区域的危险源,对设备、生产工艺、设施以及生产环境的欠缺进行分析,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区域进行调整,排除生产区域中的危险因素。同时,企业定期安排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主动发现和避免危险因素。通过危险源辨识以及预测预控加强对操作的规范,实现企业的主动安全作业。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预测预控;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060-02
1 企业开展作业现场危险预测预控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的领导以长远发展的目光对企业实行安全管理,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对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以及环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企业管理中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危险源预测预控技术和手段,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运用预测预控管理系统,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成功实现自主性安全生产的转型,形成了具有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
2 危险源辩识
2.1 辩识对象
通常情况下,危险源辨识的对象应该是系统性的,包括企业完整的生产系统, 生产的工艺、设备设施以及生产环境等。为了提高危险源辨识结果的质量,危险源辨识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设备设施、辅助系统以及周围环境。
2.1.1 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区域
企业生产中,生产设备设施和相关作业区域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对象。设备设施的标准以及安全状况、设备设施的工艺危险状态以及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的暴露时间等都是危险因素。
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企业要将危险源的名称、单位以及危险的级别和危险管理级别都要记录,对危险源进行排除。
2.1.2 辅助系统
生产辅助系统是指辅助主体生产的各类子系统,包括生产供电、消防以及维护检修等。辅助系统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加强对辅助系统的危险源辨识,分析子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辅助系统的检修,降低辅助系统对主体生产的负面影响。
2.1.3 外部环境
生产的外部环境是指生产系统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的生产位置、布局、外部供水以及自然条件等,安全生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危险源辨识,减少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2 系统危险源辨识的损坏程度
系统危险源辨识的损坏程度,见表1,危险源管理级别,如图1所示。
3 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
3.1 危险预知训练
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定期安排危险预知训练,在危险作业中加强对认为危险因素的管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术,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规范生产中的安全操作。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作业区域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
企业要根据生产区域的危险因素辨识结果设计训练课题,安排生产部门在安全时间内完成危险预知训练,数次训练后,统计训练的结果,形成系统的危险预知训练的依据。
部分高危险操作,企业要在危险预知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确认预案设计可行性后,进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危险应变能力。
3.2 工前危险预知活动
企业生产前,要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工作人员上岗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根据危险训练的结果,确认工作人员、设施以及环境等因素,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
在安全生产中,要结合预知活动记录危险对人员、设施、环境进行安全确认,明确作业区域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控制和监督。工前危险预知活动记录表,见表2。
4 结 语
目前,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已经推广了作业区域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测预控管理体系统。根据运行的结果显示,安全生产中的工作人员树立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测预控的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凌丽.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