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解释题
昼夜形成的原因:1、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太阳光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表面积3、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的倾斜角【太阳高度角在变化各地获得的热量也在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角度越大热量越多昼越长】
天空的蔚蓝色:当天空晴朗时,大多数质点比较小时,发生了一种有选择性的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更容易被散射,使得天空呈现蔚蓝色
阴天的乳白色:阴天或有雾时,大气质点较大时,发生了一种无选择的,同程度的粗粒散射【阳光是复合光,看起来是白色的】
秋冬耕制过的地块易有霜出现:粗糙不平的下垫面比平滑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要大,地面温度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了霜
气旋多阴雨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气旋中的气流在逆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向中心辐合,产生上升运动,空气绝热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多晴好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反气旋中的气流在顺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产生下沉运动,空气绝热增温,致使反气旋氛围内的广大区域无云或少云,多晴朗天气。
【补充】
碰并增长(吞并现象):云滴在大气的上升、下降及乱流混合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并合并成较大云滴的过程。【名词解释同时在出现在降水的形成过程中】
洋流:指大规模的海水的定向流动
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称为暖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偏暖,气温年变幅小,降水略多 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称为寒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寒冷,气温年变幅大,干燥,降水少
盆地气候年较差大,趋于严酷
高山气候年较差小,趋于温和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原因:气流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压饱和】 中国气候:
(1) 季风气候明显表现在:
1、 风向的转换上: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夏季风渐进3~6月北进,7~8月控制我国(盛行)
冬季风突进9~10月南下,11~12月控制我国(盛行)
2、 气温上的反映:我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大
3、 降水上的反映:1、雨季起止日期与夏季风的进退日期保持一致
2、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夏季为多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2)大陆性强:
1、大陆度(K ):【名词解释和公式不说了……】K>=50为大陆性气候,K 越大大陆性越强;K
2、我国大陆度的分布:我国除东南沿海狭窄地带外,绝大部分地区的K 值均>=50,新疆、内蒙、东北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3)温较差异大
1、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大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平均向北推移1个纬度温度降低1.5℃,夏季南北温差小,平均向北推移1个纬度温度降低0.2℃。
(4)降水复杂化:1、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季节分布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占全年40~50%,冬季占全年10%
【更正】
春分:3月21;夏至:6月22;秋分:9月23;冬至:12月22
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变负:出现在日落前1小时;由负变正:出现在日出后1小时
【orz 笔记记错了……sorry……】
气象学解释题
昼夜形成的原因:1、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太阳光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表面积3、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的倾斜角【太阳高度角在变化各地获得的热量也在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角度越大热量越多昼越长】
天空的蔚蓝色:当天空晴朗时,大多数质点比较小时,发生了一种有选择性的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更容易被散射,使得天空呈现蔚蓝色
阴天的乳白色:阴天或有雾时,大气质点较大时,发生了一种无选择的,同程度的粗粒散射【阳光是复合光,看起来是白色的】
秋冬耕制过的地块易有霜出现:粗糙不平的下垫面比平滑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要大,地面温度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了霜
气旋多阴雨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气旋中的气流在逆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向中心辐合,产生上升运动,空气绝热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多晴好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反气旋中的气流在顺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产生下沉运动,空气绝热增温,致使反气旋氛围内的广大区域无云或少云,多晴朗天气。
【补充】
碰并增长(吞并现象):云滴在大气的上升、下降及乱流混合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并合并成较大云滴的过程。【名词解释同时在出现在降水的形成过程中】
洋流:指大规模的海水的定向流动
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称为暖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偏暖,气温年变幅小,降水略多 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称为寒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寒冷,气温年变幅大,干燥,降水少
盆地气候年较差大,趋于严酷
高山气候年较差小,趋于温和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原因:气流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压饱和】 中国气候:
(1) 季风气候明显表现在:
1、 风向的转换上: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夏季风渐进3~6月北进,7~8月控制我国(盛行)
冬季风突进9~10月南下,11~12月控制我国(盛行)
2、 气温上的反映:我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大
3、 降水上的反映:1、雨季起止日期与夏季风的进退日期保持一致
2、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夏季为多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2)大陆性强:
1、大陆度(K ):【名词解释和公式不说了……】K>=50为大陆性气候,K 越大大陆性越强;K
2、我国大陆度的分布:我国除东南沿海狭窄地带外,绝大部分地区的K 值均>=50,新疆、内蒙、东北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3)温较差异大
1、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大
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平均向北推移1个纬度温度降低1.5℃,夏季南北温差小,平均向北推移1个纬度温度降低0.2℃。
(4)降水复杂化:1、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2、季节分布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占全年40~50%,冬季占全年10%
【更正】
春分:3月21;夏至:6月22;秋分:9月23;冬至:12月22
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变负:出现在日落前1小时;由负变正:出现在日出后1小时
【orz 笔记记错了……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