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4论’二文”i
猪蓝耳病的诊治
一文/李继超1
徐克发2
冉宇生3
向绍平3
(1.开县岳溪镇畜牧兽医站;2.开县南门镇畜牧兽医站;5.开县畜牧兽医局)
摘要: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和呼吸困难的特
征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安全,给养殖户追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某规模养殖场猪蓝耳病防治情况汇报如下。
关键词:猪;蓝耳病
1,流行和发病情况
1.1流行特点
本病的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有两个血清型,即美洲型和欧洲型,病毒的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途径多,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不仅经空气传播,而且还可以通过接触、胎盘和交配等方式传播,猪一旦感染后,病毒分布沉积于尿、唾液和精液中。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高,
木乃伊、弱仔。死胎儿常出现自溶、水肿、皮肤呈棕红色。
2.2哺乳仔猪
眼睛肿胀突出.眼结膜炎、四肢外展呈“八字”脚,脱水,
体质衰弱、张口呼吸,呈现哮喘样呼吸障碍、流鼻涕、病仔猪约在产出48小时内死亡,死亡率100%。
气候剧变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常可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多个
猪场和邻近区域。
3.病理变化
由于本病无特殊的眼观病变,只有在肺部继发感染时,才能看到肺炎的变化,因此病理剖解在本病的诊断上意义不大。
1.2发病情况
2007年7月初,某生猪良种扩繁场存栏原种母猪60头,二杂母猪103头,突然发现6头妊娠母猪(86天)患病,经临床检查,其症状类似猪流感。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连续7天用药后,其中4头病状消失,恢复正常,3头死亡。在7月中旬开始,陆续患病猪增至到68头,其症状相同。即用自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氟贝尼考予以救治后,疫情得到控制,但反弹性大,死亡9头。7月底有7头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现象。.而后又有5头母猪产出部分弱仔猪和整窝弱仔猪,但不到24小时全部死亡。
4.实验室检验
4.1取患病猪的原血10mI.分离出血清5mI.涂片镜检.做荧光抗体检验。
1
4.2检测出的血清抗体呈阳性。
5,诊断和防制
5.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蓝耳病。
2、临床症状
2.1母猪
整个猪群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不愿走动。患病猪出现发热(40.5—41.5℃),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妊娠后期
5.2防制措施
5.2.1病建分离:对出现感染症状的病猪进行隔离、封
的母猪出现厌食,体温稍高或偏低、鼻流清液,鼻涕,耳尖发
凉,有些病高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少数病猪的双耳、外阴、尾部,腹下及口鼻等部位发生短暂性的皮肤紫,但很快消
锁,对污染的器具以及排泄物进行紧急消毒和无化处理。
5.2.2对生产区的圈合,场地全面消毒,每天1次,
改善合内通风条件,调节合内温度,合理调配猪只饲养密度,
多给清洁饮水,减少应激。
WWw.xumsk
失。临产母猪多数超过预产期,部分母猪继而发生流产.死胎,
y.com畜牧市场
65
论
5.2.3
文
6.3在饲养中添加氟贝尼考粉剂.同时在清洁的饮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葡萄糖。食盐等。
给健康猪群紧急预防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疫苗
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用门细胞干扰素分别按0.05ml/kg和0.1ml/k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5.2.4对患病猪用黄芪多糖、白细胞干扰素、氟贝尼考给予治疗。
6.4定期消毒
对{哲龠、场地、排污设施等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猪俞保持通风良好,便r调节含内温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粥只应激。
6.体会
6.1本病与猪细小病毒病.猪布氏杆菌病等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容易混淆,应注重鉴别,以免误诊,呻J寸考虑与其它病毒、
细菌、支原体、弓形体混合感染。
6.5严把检疫关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限制绪群流动,把握好引种关,严禁在疫区购买衍只,对引进的猪实行隔离观察15天的留养制度,经检疫部门认定健康无疫后才能合群饲养。
6.2定期预防接种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或苗定期给妊娠母猪、后备母猪、断奶仔猪、育肥i}}按规定进行预防注射。同时预防和控制猪呼吸道疾: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防制继发感染拼蓝耳病。
6.6本病由于发病急.死亡快・
症状消除后容易复发,而且复发后病情加剧,因此在治疗时注重长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对病程长的患畜给予补给糖盐水。誊
成都双流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饲用硫酸盐预处理成套设备
饲用硫酸盐预处理产品系对硫酸铜(CuS0。.5H:O)进行物理干燥,高度细化,以提高生物学效应。便于贮仔和工业化连续生产。而不再需要干燥的一水硫酸亚铁(Fes0。.H20),一水硫酸锌(zns0。.1120),一水硫酸锰(Mns0。.H20)等只需按配比不同分别添加稀释剂而做成含量不同的产品即可。
一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一
硫酸亚铁硫硫
’
(FesO。.7H20)(MnsO。.H10)
(FeS0。.H!O)
纯度》98%;纯度≥98%:纯度>98%:
≥85%≥85%≥85%>85%>85%
j
酸酸酸酸
锰铜锌镁
(CuSO。.5H,0)
硫硫
(Zns04.7H:O)(M龄0。.7H,0)
(Zns04.I{:0)(MgS0。.H,0)
纯度≥98%;纯度≥98%;
离暑舶风妒.干爆堪.暖主装■.提升棚.媳畲觚.高馥嘲。碎觚.电子秤.打包装一罟.
姐、,困V脚n
联系人:-马传尼
张易
电话:13086672507、13060036795传真:02885817525
服务方式:
::
V
’
::
::
为用户提供全套设备、规划厂房设计、设备布置、基础设计、代:
:办运输、负责安装等服务。
地址:四川省成都双流县三强东路二段新秀
公司还生产提供渣槽干燥(再生饲料)成套设备:6DH型干燥(食:
●
乎园三擘i薯委?耋.邮编610200
凸一儿ld儿-
SI—IJ
:
,
Iq蟛5¨ld.oU儿l
品,医药、淀粉)成套设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66畜牧市场www.xumsky.com
猪蓝耳病的诊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继超, 徐克发, 冉宇生, 向绍平
李继超(开县岳溪镇畜牧兽医站), 徐克发(开县南门镇畜牧兽医站), 冉宇生,向绍平(开县畜牧兽医局)
畜牧市场
STOCKBREEDING MARKET2008,(8)1次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袁世山.余丹丹.谭菲菲.刘长龙.袁海峰.丛雁芳.韦祖樟.孙志.高飞.吕键.王小敏.庄金山.李祥健.张建武.郑海红 猪蓝耳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及应用 2008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是套式(或巢状)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的成员,目前对该类病毒复制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我国06年以来所暴发的所谓“猪高热综合症”对养猪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并直接导致了当前猪肉价格直线上涨。为进一步研究PRRSV复制过程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设计高效PRRSV疫苗,笔者建立了PRRSV北美型强弱毒株以及欧洲型弱毒株的感染性cDNA克隆,并对其基因组非编码区(UTR)以及结构蛋白编码重叠区域的进行了基因组RNA序列的替换、系列缺失、多克隆位点以及外援基因的插入等反向遗传操作。文章通过对突变体RNA细胞转染产物的病毒学、基因组RNA以及亚基因组mRNA合成等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说明。
2.期刊论文 岑路.贺亮亮.邓苏理.朱艳平.张献杰.郭霄峰.CEN Lu.HE Liang-liang.DENG Su-li.ZHU Yan-ping.ZHANG xian-jie.GUO Xiao-feng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2008,29(6)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3.会议论文 蒲静.谷强.段向英.赖平安.张鹤晓.柏亚铎.汪琳.高志强.吴丹.乔彩霞.张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TaqMan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2008
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并对其进行了优化筛选:对荧光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检测方法.将PRRSV细胞培养物系列稀释后,用建立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普通RT-PCR方法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方法检测下限可达1个TCID50,比常规RT-PCR灵敏度高100倍;同时根据灵敏度实验建立了标准曲线,能够对PRRSV RNA进行相对定量.用建立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方法对美洲型PRRSV标准毒株和欧洲型PRRSV标准毒株及常见猪细菌病毒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强,仅能特异性的检测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用该方法对收集的正常临床样本和2007年某发病猪场送检的猪血清和多种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方法与病毒分离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且通过对阳性病料中不同组织感染RNA的相对定量,初步探讨了PRRSV在猪体内的感染规律.通过对临床样本
4.会议论文 杨泽林.冉智光.曾政.黄诚.熊仲良.米自由.苏承忠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2008
目前,我国存在的猪传染性疾病病种种类很多,大约有50-60种,较常见的大约有30种,并且近年来新的疾病不断出现。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病单发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加剧了猪病防制的难度。2008年4月,某市某一养殖场曾发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本文介绍了其发病情况,阐述了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剖检变化,提出了防治措施。
5.期刊论文 文萍萍.陈代平.李金海.邓永强 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灭活苗两两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观察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1)
将猪瘟弱毒脾淋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采用两两组合的方式同时分部位免疫35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观察并记录其免疫反应.在疫苗免疫后0、4、14、21d和28d无菌取猪血清,用ELISA检测免疫后三种疫苗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较好: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较差: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效果不明显,还需进一步验证.
6.会议论文 特木尔巴根.乌日罕.焱力.宝音达来.赵心力.毕可心.郭振海.吴晓芳.潘志强.柴永珍.郭金贵.李瑞刚.马立峰 猪同时分点注射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报告 2009
选择没有注射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30日龄左右仔猪45头,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15头。其中对照组间隔10d分别注射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试验1组分点同时注射O型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试验2组分点同时注射O型口蹄疫和猪瘟疫苗,间隔10d后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后30d、60d、9叫分别采集血清,监测。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抗体结果按病种分类统计,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监测分析得出三种免疫试验方法对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抗体值影响差异不显著。生产实践中可以推广使用分点同时注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脾淋源)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从而减少防疫员工作量,缩短集中免疫时间,加大免疫密度。
7.会议论文 刘国华.韩梅英.张瑞山.马秀霞.杨永信.鲍顺梅.许卫戈.杨明 中卫市城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 2008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自1996年在我国发现以来,给我国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毒株毒力发生变异,2006年在南方一些地区发生“猪高热病”,后经证实主要致病病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所引起,给当地养猪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疫情发生情况的复杂性,给疫情的控制带来一定困难。2006年秋冬开始,疫情向西、北方各地蔓延,对当地养猪生产造成了一定危害。2006年11月份开始,对中卫市城区猪群的猪蓝耳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继续发生和蔓延。本文介绍了发病流行病学情况及特点,阐述了猪蓝耳病流行病的临床症状,浅谈了猪蓝耳病的剖检变化和诊断方法,对疫源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防制情况 。
8.期刊论文 朱连德.王爱国.王冬 进口猪蓝耳病活疫苗在中国猪场免疫预防效果研究 -猪业科学2010,27(6)
耳病感染猪场的控制效果,为我国猪场使用活疫苗防控蓝耳病提供参考.
9.期刊论文 张长龙.严宝英.贾文孝.刘学通.ZHANG Chang-long.YAN Bao-ying.JIA Wen-xiao.LIU Xue-tong 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初探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10.会议论文 冉智光.丁平.苏亮.苏承忠.郭利敏.熊仲良.米自由.杨泽林.肖仁荣.蒋含菊.曾政.陈家杰.黄诚.陶剑铭.李庆川 农村散养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 2008
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国家规定的免费强制免疫病种.为探索既能保证农村散养生猪强制免疫密度和质量,又能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的免疫程序,以断奶仔猪进行免疫程序1(35日龄阉割,同时经双侧颈部肌肉和后腿内侧肌肉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和免疫程序2(28日龄颈部肌肉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5日龄阉割,同时经双侧颈部肌肉注射口蹄疫和猪瘟疫苗)的免疫试验.免疫程序1或免疫程序2分别与猪瘟免疫对照、口蹄疫免疫对照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对照相比,在77天的试验期内,猪瘟抗体、口蹄疫抗体和蓝耳病抗体及其峰值都无显著差异
(P>0.05);两种免疫程序之间的猪瘟抗体、口蹄疫抗体和蓝耳病抗体及其峰值也都无显著差异(P>0.05):增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注射未见免疫副反应加重.结果表明两种免疫程序都可作为三种疫病的首免程序,但程序1更省时、省力、省钱,可以在我市农村推行仔猪35日龄左右阉割时,分点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疫苗.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qkf200808029.aspx
授权使用:华中农业大学(hzny),授权号:c9217e29-40c5-40da-98f6-9ea000ca1e99
下载时间:2011年3月8日
眨4论’二文”i
猪蓝耳病的诊治
一文/李继超1
徐克发2
冉宇生3
向绍平3
(1.开县岳溪镇畜牧兽医站;2.开县南门镇畜牧兽医站;5.开县畜牧兽医局)
摘要: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和呼吸困难的特
征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安全,给养殖户追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某规模养殖场猪蓝耳病防治情况汇报如下。
关键词:猪;蓝耳病
1,流行和发病情况
1.1流行特点
本病的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有两个血清型,即美洲型和欧洲型,病毒的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途径多,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不仅经空气传播,而且还可以通过接触、胎盘和交配等方式传播,猪一旦感染后,病毒分布沉积于尿、唾液和精液中。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高,
木乃伊、弱仔。死胎儿常出现自溶、水肿、皮肤呈棕红色。
2.2哺乳仔猪
眼睛肿胀突出.眼结膜炎、四肢外展呈“八字”脚,脱水,
体质衰弱、张口呼吸,呈现哮喘样呼吸障碍、流鼻涕、病仔猪约在产出48小时内死亡,死亡率100%。
气候剧变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常可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多个
猪场和邻近区域。
3.病理变化
由于本病无特殊的眼观病变,只有在肺部继发感染时,才能看到肺炎的变化,因此病理剖解在本病的诊断上意义不大。
1.2发病情况
2007年7月初,某生猪良种扩繁场存栏原种母猪60头,二杂母猪103头,突然发现6头妊娠母猪(86天)患病,经临床检查,其症状类似猪流感。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连续7天用药后,其中4头病状消失,恢复正常,3头死亡。在7月中旬开始,陆续患病猪增至到68头,其症状相同。即用自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氟贝尼考予以救治后,疫情得到控制,但反弹性大,死亡9头。7月底有7头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现象。.而后又有5头母猪产出部分弱仔猪和整窝弱仔猪,但不到24小时全部死亡。
4.实验室检验
4.1取患病猪的原血10mI.分离出血清5mI.涂片镜检.做荧光抗体检验。
1
4.2检测出的血清抗体呈阳性。
5,诊断和防制
5.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蓝耳病。
2、临床症状
2.1母猪
整个猪群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不愿走动。患病猪出现发热(40.5—41.5℃),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妊娠后期
5.2防制措施
5.2.1病建分离:对出现感染症状的病猪进行隔离、封
的母猪出现厌食,体温稍高或偏低、鼻流清液,鼻涕,耳尖发
凉,有些病高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少数病猪的双耳、外阴、尾部,腹下及口鼻等部位发生短暂性的皮肤紫,但很快消
锁,对污染的器具以及排泄物进行紧急消毒和无化处理。
5.2.2对生产区的圈合,场地全面消毒,每天1次,
改善合内通风条件,调节合内温度,合理调配猪只饲养密度,
多给清洁饮水,减少应激。
WWw.xumsk
失。临产母猪多数超过预产期,部分母猪继而发生流产.死胎,
y.com畜牧市场
65
论
5.2.3
文
6.3在饲养中添加氟贝尼考粉剂.同时在清洁的饮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葡萄糖。食盐等。
给健康猪群紧急预防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疫苗
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用门细胞干扰素分别按0.05ml/kg和0.1ml/k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5.2.4对患病猪用黄芪多糖、白细胞干扰素、氟贝尼考给予治疗。
6.4定期消毒
对{哲龠、场地、排污设施等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猪俞保持通风良好,便r调节含内温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粥只应激。
6.体会
6.1本病与猪细小病毒病.猪布氏杆菌病等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容易混淆,应注重鉴别,以免误诊,呻J寸考虑与其它病毒、
细菌、支原体、弓形体混合感染。
6.5严把检疫关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限制绪群流动,把握好引种关,严禁在疫区购买衍只,对引进的猪实行隔离观察15天的留养制度,经检疫部门认定健康无疫后才能合群饲养。
6.2定期预防接种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或苗定期给妊娠母猪、后备母猪、断奶仔猪、育肥i}}按规定进行预防注射。同时预防和控制猪呼吸道疾:如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防制继发感染拼蓝耳病。
6.6本病由于发病急.死亡快・
症状消除后容易复发,而且复发后病情加剧,因此在治疗时注重长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对病程长的患畜给予补给糖盐水。誊
成都双流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饲用硫酸盐预处理成套设备
饲用硫酸盐预处理产品系对硫酸铜(CuS0。.5H:O)进行物理干燥,高度细化,以提高生物学效应。便于贮仔和工业化连续生产。而不再需要干燥的一水硫酸亚铁(Fes0。.H20),一水硫酸锌(zns0。.1120),一水硫酸锰(Mns0。.H20)等只需按配比不同分别添加稀释剂而做成含量不同的产品即可。
一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一
硫酸亚铁硫硫
’
(FesO。.7H20)(MnsO。.H10)
(FeS0。.H!O)
纯度》98%;纯度≥98%:纯度>98%:
≥85%≥85%≥85%>85%>85%
j
酸酸酸酸
锰铜锌镁
(CuSO。.5H,0)
硫硫
(Zns04.7H:O)(M龄0。.7H,0)
(Zns04.I{:0)(MgS0。.H,0)
纯度≥98%;纯度≥98%;
离暑舶风妒.干爆堪.暖主装■.提升棚.媳畲觚.高馥嘲。碎觚.电子秤.打包装一罟.
姐、,困V脚n
联系人:-马传尼
张易
电话:13086672507、13060036795传真:02885817525
服务方式:
::
V
’
::
::
为用户提供全套设备、规划厂房设计、设备布置、基础设计、代:
:办运输、负责安装等服务。
地址:四川省成都双流县三强东路二段新秀
公司还生产提供渣槽干燥(再生饲料)成套设备:6DH型干燥(食:
●
乎园三擘i薯委?耋.邮编610200
凸一儿ld儿-
SI—IJ
:
,
Iq蟛5¨ld.oU儿l
品,医药、淀粉)成套设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66畜牧市场www.xumsky.com
猪蓝耳病的诊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继超, 徐克发, 冉宇生, 向绍平
李继超(开县岳溪镇畜牧兽医站), 徐克发(开县南门镇畜牧兽医站), 冉宇生,向绍平(开县畜牧兽医局)
畜牧市场
STOCKBREEDING MARKET2008,(8)1次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袁世山.余丹丹.谭菲菲.刘长龙.袁海峰.丛雁芳.韦祖樟.孙志.高飞.吕键.王小敏.庄金山.李祥健.张建武.郑海红 猪蓝耳病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及应用 2008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是套式(或巢状)病毒目(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的成员,目前对该类病毒复制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我国06年以来所暴发的所谓“猪高热综合症”对养猪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并直接导致了当前猪肉价格直线上涨。为进一步研究PRRSV复制过程调控机制以及人工设计高效PRRSV疫苗,笔者建立了PRRSV北美型强弱毒株以及欧洲型弱毒株的感染性cDNA克隆,并对其基因组非编码区(UTR)以及结构蛋白编码重叠区域的进行了基因组RNA序列的替换、系列缺失、多克隆位点以及外援基因的插入等反向遗传操作。文章通过对突变体RNA细胞转染产物的病毒学、基因组RNA以及亚基因组mRNA合成等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说明。
2.期刊论文 岑路.贺亮亮.邓苏理.朱艳平.张献杰.郭霄峰.CEN Lu.HE Liang-liang.DENG Su-li.ZHU Yan-ping.ZHANG xian-jie.GUO Xiao-feng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2008,29(6)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3.会议论文 蒲静.谷强.段向英.赖平安.张鹤晓.柏亚铎.汪琳.高志强.吴丹.乔彩霞.张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TaqMan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2008
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并对其进行了优化筛选:对荧光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检测方法.将PRRSV细胞培养物系列稀释后,用建立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普通RT-PCR方法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方法检测下限可达1个TCID50,比常规RT-PCR灵敏度高100倍;同时根据灵敏度实验建立了标准曲线,能够对PRRSV RNA进行相对定量.用建立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方法对美洲型PRRSV标准毒株和欧洲型PRRSV标准毒株及常见猪细菌病毒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强,仅能特异性的检测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用该方法对收集的正常临床样本和2007年某发病猪场送检的猪血清和多种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荧光RT-PCR方法与病毒分离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且通过对阳性病料中不同组织感染RNA的相对定量,初步探讨了PRRSV在猪体内的感染规律.通过对临床样本
4.会议论文 杨泽林.冉智光.曾政.黄诚.熊仲良.米自由.苏承忠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2008
目前,我国存在的猪传染性疾病病种种类很多,大约有50-60种,较常见的大约有30种,并且近年来新的疾病不断出现。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病单发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加剧了猪病防制的难度。2008年4月,某市某一养殖场曾发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本文介绍了其发病情况,阐述了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剖检变化,提出了防治措施。
5.期刊论文 文萍萍.陈代平.李金海.邓永强 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灭活苗两两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观察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1)
将猪瘟弱毒脾淋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采用两两组合的方式同时分部位免疫35日龄左右的健康仔猪.观察并记录其免疫反应.在疫苗免疫后0、4、14、21d和28d无菌取猪血清,用ELISA检测免疫后三种疫苗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较好: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较差: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时免疫.效果不明显,还需进一步验证.
6.会议论文 特木尔巴根.乌日罕.焱力.宝音达来.赵心力.毕可心.郭振海.吴晓芳.潘志强.柴永珍.郭金贵.李瑞刚.马立峰 猪同时分点注射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报告 2009
选择没有注射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30日龄左右仔猪45头,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15头。其中对照组间隔10d分别注射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试验1组分点同时注射O型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试验2组分点同时注射O型口蹄疫和猪瘟疫苗,间隔10d后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后30d、60d、9叫分别采集血清,监测。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抗体结果按病种分类统计,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通过监测分析得出三种免疫试验方法对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抗体值影响差异不显著。生产实践中可以推广使用分点同时注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瘟活疫苗(脾淋源)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从而减少防疫员工作量,缩短集中免疫时间,加大免疫密度。
7.会议论文 刘国华.韩梅英.张瑞山.马秀霞.杨永信.鲍顺梅.许卫戈.杨明 中卫市城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 2008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自1996年在我国发现以来,给我国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毒株毒力发生变异,2006年在南方一些地区发生“猪高热病”,后经证实主要致病病原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所引起,给当地养猪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疫情发生情况的复杂性,给疫情的控制带来一定困难。2006年秋冬开始,疫情向西、北方各地蔓延,对当地养猪生产造成了一定危害。2006年11月份开始,对中卫市城区猪群的猪蓝耳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防治,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继续发生和蔓延。本文介绍了发病流行病学情况及特点,阐述了猪蓝耳病流行病的临床症状,浅谈了猪蓝耳病的剖检变化和诊断方法,对疫源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防制情况 。
8.期刊论文 朱连德.王爱国.王冬 进口猪蓝耳病活疫苗在中国猪场免疫预防效果研究 -猪业科学2010,27(6)
耳病感染猪场的控制效果,为我国猪场使用活疫苗防控蓝耳病提供参考.
9.期刊论文 张长龙.严宝英.贾文孝.刘学通.ZHANG Chang-long.YAN Bao-ying.JIA Wen-xiao.LIU Xue-tong 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初探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10.会议论文 冉智光.丁平.苏亮.苏承忠.郭利敏.熊仲良.米自由.杨泽林.肖仁荣.蒋含菊.曾政.陈家杰.黄诚.陶剑铭.李庆川 农村散养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免疫程序研究 2008
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国家规定的免费强制免疫病种.为探索既能保证农村散养生猪强制免疫密度和质量,又能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的免疫程序,以断奶仔猪进行免疫程序1(35日龄阉割,同时经双侧颈部肌肉和后腿内侧肌肉分别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和免疫程序2(28日龄颈部肌肉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35日龄阉割,同时经双侧颈部肌肉注射口蹄疫和猪瘟疫苗)的免疫试验.免疫程序1或免疫程序2分别与猪瘟免疫对照、口蹄疫免疫对照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对照相比,在77天的试验期内,猪瘟抗体、口蹄疫抗体和蓝耳病抗体及其峰值都无显著差异
(P>0.05);两种免疫程序之间的猪瘟抗体、口蹄疫抗体和蓝耳病抗体及其峰值也都无显著差异(P>0.05):增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注射未见免疫副反应加重.结果表明两种免疫程序都可作为三种疫病的首免程序,但程序1更省时、省力、省钱,可以在我市农村推行仔猪35日龄左右阉割时,分点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疫苗.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qkf200808029.aspx
授权使用:华中农业大学(hzny),授权号:c9217e29-40c5-40da-98f6-9ea000ca1e99
下载时间:2011年3月8日